曾晓玲
服装多功能、智能穿戴的出现,引发人们另一思考,即功能越多,服装的有害物也就越多。如今,市场上出现了不少“防辐射”“防紫外线”“抗菌”等功能的新型服装,但却不存在能自动中和有害物的服装。想象一下,某天,涂有自我修复薄膜纤维防护服,可以防止农民接触有机磷酸酯农药的保护性服装,在化学或生物袭击战场上保护士兵、让工人不受有毒物意外泄漏伤害等。这类服装在未来会怎样?毫无疑问,将大行其道。
美国宾州大学一组研究人员运用一种称为“涂层技术”的科技,努力将这种神奇技术转化为现实中所需要的能中和有害物的服装。美国专家,力学与工程力学教授梅里克·C·德米雷尔认为,他们这是在寻找一种方法,让传统纺织品具有自动修复的能力。其中,开发涂层则成为首选。其流程十分简单,即将要涂覆的材料浸在系列液体中,以创建材料层,形成自我修复,使电解质成为逐层覆盖的涂层。
研究人员在美国化学学会应用材料與界面网上称,该涂料置于安全溶剂的环境条件下,具有设备简单、规模小、成本低的特点。聚合电解质涂层由正负电荷聚合物构成,聚合物可像鱿鱼蛋白,具有活性。此类涂层遇水能自我修复,因此洗涤会修复涂层所受的大大小小损坏,衣袍即能反复穿,多次重复使用。这是首次制造的自我修复式纺织品。
目前他们将整件衣袍泡进溶剂里,得到这种能中和有毒物的材料。他们认为,这种材料也可在制衣前先处理丝线。在涂层前,将注入酶。研究人员使用尿素酶,这种酶能够将尿素分解成氨和二氧化碳,但在商业应用中,这种涂层能定制并与目标化学物相匹配。其原理就是利用酶的催化作用,即将具有自愈性的酶封装在微胶囊中,在有毒物接触皮肤前就将其分解掉。
许多有毒物容易渗入皮肤。例如,有机磷酸酯农药作为除草剂和杀虫剂,皮肤若吸收可导致致命的后果。其中一些化学物对神经中枢有害。涂有自我修复薄膜的服装,因含有有机磷水解酶,即能分解有毒物质,减轻对人的危害。而涂层厚度不足一微米,日常穿着基本无法察觉。尽管很轻薄,但能使面料更强韧。因此,这类自我修复式服装对危险化学品的制造环境尤为必要,酶混合涂层服装即可防止意外的化学泄漏带来的伤害。这些涂层将在未来医疗中拓展应用,也可帮助患者减少感染快速康复。
目前,世界上不仅有美国陆军研究局及海军研究局已投入巨资支持这一项目,而且欧洲和日本都在极力开发这一项目。我国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也能开发出能中和有毒物的服装产品并让世界为之瞠目。
(据印度技术纺织网http://www.technicaltextile.net/news/new-clothing-to-neutralize-toxic-substances-190845.html最新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