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语言教学法在《英国文学史及选读》课程中的构建与应用

2017-03-16 09:46张建慧
名作欣赏·下旬刊 2017年2期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语言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许多教师通过计算机网络,运用教学网站、QQ群、微信群等进行辅助教学,拓展师生互动空间。开设在英语专业高年级的《英国文学史及选读》课程,借助计算机网络平台和课堂教学的多样性改革,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升了教学效果。

關键词:交互式语言教学法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 互动交互能力

引言

在过去的百余年中,外语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大致每二十五年就出现一种新的方法,每种新方法都是对前一种方法提出挑战,和前一种方法有很多相似之处,以出现时间为顺序,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外语教学法有: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等。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多种方法并存:社区学习法、暗示法、沉默法、全身反应法、自然法,以及超出方法范畴的意念—功能大纲。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语言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许多教师通过计算机网络、运用教学网站、QQ群、微信群等进行辅助教学,拓展师生交互动空间(王丽等,2015:35)。本论文探讨交互式教学理论在《英国文学史及选读》课程中的应用,研讨《英国文学史及选读》课中交互式教学的设计和实施以及现实意义。

一、交互式教学理论

美国旧金山大学语言学院院长布朗(H. D. Brown)在1994年出版了《根据原理教学:交互式语言教学》,在该书中布朗提出了第二语言教学的新理念和新路径,他从学习者的角度提出了十二条教学原理,这十二条教学原理是形成交互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这是他的最突出成果。这十二条教学原理分为三大类:(一)认知原则(cognitive principles),包括(1)自动化(automaticity);(2)意义学习(meaningful learning);(3)奖励期待(the anticipation of reward);(4)内在动机的激发(the intrinsic Motivation principle);(5)策略性投资(strategic investment)。(二)情感原则(affective principles),包括(1)语言自我(language ego);(2)自信心(self-confidence);(3)敢于冒险(risk-taking)、(4)语言与文化相联(the language-culture connection)。(三)语言原则(linguistic principles),包括(1)母语影响(the native language effect);(2)( inter-language);(3)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此外,Brown还在书中论述了能够激发内在动机的交互式测试。

Susan M. Gass在1997年出版了Input, Interaction, and the Second Language (《输入、交际和第二语言》),她在这本书里分析了会话式交互的形式和功能,以及交互的作用等问题,她认为会话式交互促进了句法能力。哈佛大学教授Wilga(2000)在《交互性语言教学》一书中指出,语言教学是一种交互活动过程,教师的作用在于为学生创造有效的活用语言的机会和环境,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目前,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是西方学校外语教学普遍采用的、最受推崇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法倡导者主张给学习者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交互式学习,其中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课本之间、学生与机器之间等的交流。学生在这些交互式活动中学习到的知识记忆深刻,学习气氛活跃。教学内容不再局限在教材,学生可以自己寻找感兴趣的学习资料。教学方式非常灵活,教师讲解,学生主题发言,小品表演,观看视频、图片,聆听音频等等。学生由被动听课变成主动学习,积极参加课堂活动,因此,这种教学方式深受当代学生的喜欢。

二、英国文学课教学改革的意义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课程(以下简称英国文学课)是英语专业学生高年级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学时相对其他 课程较多,一般在50学时左右。但是相对本门课程授课内容来说,课时偏少,因为教学内容会涵盖英语有文字记录以来一直到现在的诺贝尔文学大奖作家和作品。然而,由于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学生为了就业,迫切需要拿到能展现英语语言技能的证书,导致近三分之二的学生在毕业前忙于考取证书,或参加职业培训,从而忽视专业课的学习,尤其是像英国文学这样的课程。因此,很多任课教师都抱怨教学内容多而课时又太少。

目前,随着我国高校信息化教学环境的不断改善,每个教室基本上都改进成了多媒体教室;许多高校都在建立网络平台,鼓励教师建设精品课。其实,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或网络学习平台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和学习一些内容,这就是我们现在常常倡导的“授之以渔”。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主题,成为教育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这个背景下,探究适合的英国文学课程教学方式已经成为任课教师必须承担的任务。

三、交互式教学的《英国文学史及选读》课程设计和实施

由于英国文学课主要介绍英国文学史和经典作品以及知名作家,学生在中学的语文课程中已经阅读或了解了大部分作家和作品(汉语版),也掌握了文学历史的基本知识。因此,我们尝试对该课程进行如下改革。

首先,任课教师向学生介绍课程的特点和授课方式,并且把授课的教学进度、教学大纲和课件,以及教学参考书和与之相关英国文学的学习网址等资料都上传到QQ群和邮箱等互联网上。本门课程的教学由教师讲授,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教师重点讲解文学运动,理论和典型作品的分析,向学生介绍文学课程的学习方法,作品赏析方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其次,任课老师对学生做出学习要求,将班级分成学习小组并且选出本组的负责人,教师分配学习任务。每一项学习任务都有学习考核。比如,我们可以设置文学课的平时成绩是30分,包括考勤10分,作业测验10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10分。学生的教学活动参与包括主题发言、作品改编以及戏剧表演,教师的作用即是一名知识的传递者,又是一位导演,真正到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再有,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把学生熟悉的知识压缩到课下,让学生课下自学,教师应该大胆压缩教学内容,对于家喻户晓的作品略去不再讲解,可以借助电影或电视剧、戏剧的视频资料转发给学生或剪辑重点片段在课上一起观看,讨论。

最后,在英国文学结课前,我们利用两次的时间做文学作品学习汇报表演,所有学生都参加,一起观看、评判。学生既是演员,也是观众,同时也做评委。此时,教师仅仅是一名协调员,也是一名观众(如图一所示)。

四、交互式教学的效果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课程设计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和总结,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最初,我们把班级分组,每组做一个课件,选择出学生做主题发言,我们发现,小组中只有一两个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其他成员却不参与活动,我们认为虽然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但是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效果。后来我们尝试让所有小组成员参与到编写剧本,扮演戏剧角色,这次尝试非常成功,所有学生都参与一个角色,都来阅读作品,了解作家,每个小组至少要认真准备两周,才敢到教室前面表演给全班同学。学生也认为在排练中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不仅是文学知识,也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表演技巧等多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一班是实验班,二班是对照班。两个班级是平行班,一班学生人数是40人,二班人数是41人。一班采用交互式语言教学模式,二班采用传统教学。除了教学方法以外,其他教学情况均一致。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期末考核后两个教学班进行对比,我们能够明显发现教学效果的差异。一班有20人过90分,占班级总人数的50%,二班仅有11人过90分,占班级总人数的26.8%;一班没有学生处于69分以下,二班却有在60至69分之间,占总人数的7.32%;一班比二班平均分高6.30分。两个教学班的教学效果对照如下图所示。

交互式教学在《英国文学史及选读》课程应用真正突破了教学中的时空限制,师生互动便捷,形式多样,因此呈现泛在化、多模态、立体化和个性化等特点。教学更加灵活,学生学习更主动。在教师的组织、监督和指导下,学生在与同学的交互学习中进行文学知识的建构,提高其批判性思维能力,增强其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識。新的教学模式延长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限,拓展了教学空间,有效地提高英国文学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Brown, H. Douglas.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 Wilga,M. Rivers. 交互性语言教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2000:4.

[3] Swain, Mcrrill. The output hypothesis and beyond: Mediating acquisition through collaborative dialogue. In James P. Lantolf (ed.) Sociocultural theor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97-114

[4] 戴延红.交互英语教学中多媒体辅助语言教学对学生语言学习态度的影响[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6):97-100.

[5] 郭春霞.基于混合式学习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下半月),2009(2).

[6] 华立群.国内外关于交互式语言教学研究述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1).

[7] 侯建军.基于混合学习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5).

[8] 李笑.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交互式教学模式[J].现代交际,2010(1).

[9] 李芙蓉.交互式语言教学原理在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25(1):83-87.

[10] 林燕平,董俊峰.英美文学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11] 汪柏年,王建华,丁毅.大学物理交互式教学模式的探索[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93-95.

[12] 王锋.交互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报告[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5(2):139-140.

[13] 王丽,戴建春.基于微信的交互式翻译移动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15(3):35-41.

[14] 王苹,李书珍等.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施——以《计算机基础》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0(4).

[15] 曾明星,蔡国民,姚小云.翻转课堂课前交互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学技术,2015(3):57-6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学科专项)课题名称:高等农业院校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的实证研究,课题编号:0215040;黑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主题的嬗变研究,课题编号:15WWE05

作 者:张建慧,硕士,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文学院大外部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编 辑:水 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