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夹道是北京无数条胡同中的一条普通胡同,它位于中南海后门马路对面,北京图书馆(旧馆)西侧。在这条胡同里,坐落着一个大大的院落,门口没有任何牌子和其他标志,而且无论对内对外都没有任何名称。后来它的原址上已建成了一座305 医院。它是195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一个场所,是中央领导开会、会客以及紧张工作之余稍事休息、放松的地方。由于当时只有副部级以上干部才能进入,在人们的心目中,这座院落也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既然没有名称,“养蜂夹道”就成了这座神秘院落的民间称谓。
到养蜂夹道次数最多的要数邓小平,他那时经常在这里开会、会客或是找人谈话。尽管小平同志不很爱说话,但他的性情很活跃,常常在紧张工作之余来这里轻松一下。他大多是周末晚上来,先是打台球,后是打桥牌。小平同志的桥牌打得很出色,很难遇到对手。他的牌友包括当时的国防工办主任赵尔陆上将,团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北京市副市长吴晗、万里,对外文委主任张致祥以及后来曾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王汉斌,北京市政协主席王大明。
周末晚上,这些领导人准时赶到养蜂夹道,围桌而坐,尽享打桥牌的快乐。他们一般玩到12时,吃些馄饨、火烧等简单的夜宵,每次照例由小平同志请客。有时候星期天白天也来玩,小平同志每个月派工作人员结一次账。只要是私人活动,他从来是自己掏腰包,公私分明。
由于供养人口多,小平同志家里的经济状况和少奇同志相差无几,不算宽裕。全家经常吃的都是一些半荤半素的菜,比如西红柿炒鸡蛋、肉末烧豆腐、肉片焖豆角等。当然到過年过节的时候,邓小平夫人卓琳也会让公务员到总特灶预订些好菜或点心,增加节日的气氛。
也许是西红柿炒鸡蛋吃的比较多的缘故,在20世纪60年代初,小平同志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时,若要安排工作午餐,西红柿炒鸡蛋必是其中的常见菜。他同彭真、杨尚昆等首长同桌吃饭常谈到西红柿炒鸡蛋好吃、便宜、省事。直到十几年后,他重新出来工作不久,在一次高级干部会议上依然强调说:“像我们这样的人,到下面去调查研究,不要给地方干部增加负担,不要搞什么招待,生活方面特别是在‘吃的问题上,我看西红柿炒鸡蛋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