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芳
(广东省江门市培英高中,广东 江门 529000)
江门地区社区教育现状与发展
李艳芳
(广东省江门市培英高中,广东 江门 529000)
社区教育作为落实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展得如何,直接关系到社区建设和发展,以及社区成员素质的提高,进而影响到社会性的稳定,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本文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分析居民对社区教育的认同度、参与度和教育建议等,寻找不足和总结经验,以确定我市社区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社区;教育;现状与发展发展终身教育,迈向学习化社会,已是当前国际社会教育发展的潮流,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因此,为了解社区教育活动开展情况和居民学习的需求,更好的开展社区教育,2016年对江门市的社区教育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文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分析居民对社区教育的认同度、参与度和教育建议等,寻找不足和总结经验,以确定我市社区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本调查选取广东省江门市市区各街道社区为研究范围,结合我校暑期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课程,高一、高二学生到户口所在社区调查居民和社区服务人员,调查样本属于随机抽取样本。
自制《居民调查问卷》和《社区服务人员调查问卷》,前者发放20,000份,回收19,562份,其中有效问卷19,263份,有效率98.5%;后者前者发放2,000份,回收1,968份,其中有效问卷1,952份,有效率98.29%。所有统计分析均使用SPSS14.0和excel2003软件完成。
(1)结果表明:32.66%居民认为社区的教育宣传很好,20.10%认为很差;40.23%社区工作者认为宣传足够,主要通过横幅、黑板报、发传单方式告知居民,而居民主要通过黑板报、橱窗得知社区将会开展活动。
(2)总体上社区工作人员多以老年人、妇女作为对象,以邻里、家庭形式开展教育活动,而居民则倾向于以“同龄段”形式参加。同时,新旧社区居民在意愿和形式的选择差异显著,新社区居民更愿意参加社区活动。
(3)居民倾向于喜欢休闲娱乐、体育健身、志愿者服务等社区活动,喜欢参加电脑基础、保健、英语、书法绘画等课程教育,希望学校能在社区开展家庭关系辅导、子女教育辅导、环保绿化等活动。现实环境中,社区工作者倾向于开展保健、家政服务、交通安全、法制、环保等教育课程;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更希望开展家庭关系辅导、老年人健康辅导、组织学生环保绿化。
(4)居民期望可以利用公园、体育场、健身场、学校、图书馆、福利院等社区资源,旧社区更期望社区与学校有更多互动,但普遍不看好活动效果,认为较多“形式主义”;社区工作者对于与学校合作采取“等待学校主动联系”的态度,旧社区倾向于“少一事不如多一事”的消极态度。
(5)对于“三室一厅”,年轻人多关注其消极危害和不良影响,支持清理取缔;老年人多关注其消遣悠闲方面,认为“合法经营就没有问题”“可以娱乐身心、松缓压力”“增强邻里沟通”。
(6)市民与工作者均对社区教育充满美好憧憬,希望社区教育活动能发挥“构建和谐社区、家庭、邻里”的作用,能提高“居民素质、生活水平和质量”,期望能全民参与,期望开放社区为“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提供便利条件”。
(7)缺乏具体组织或队伍,教育活动开展依赖社区工作者,由于他们在社会一线工作,工作纷繁芜杂,社会地位较低,组织社区教育容易成为负担。
(8)忽视学校对于社区教育的积极辅助作用,社区工作者对于与学校合作采取“等待学校主动联系”的消极态度,没有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优势。忽视周边单位、企业的支持作用,依赖上级政策,政府支持,经费不足力量单薄。
(1)通过教育、活动、媒体等宣传手段提高居民素质,提高对社区教育的认同度,社区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改变学校孤军奋战的现状,使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互相配合、合理分工,不知依赖于一方,协同营造健康的教育空间。
(2)明确社区教育的发展方向,制定具体可行的发展计划。进行必要的民意调查,及时了解居民的困难和需要,实现“你要什么我办什么”,满足居民的学习需要。
(3)通过各种途径解决社区经费有限、人手不够的现状。可以找单位、企业赞助解决经费问题,可以邀请一些志愿者、社区义工帮忙策划,可以主动与学校联系请求帮忙,而不是单调的清理街道,看望孤寡老人。
(4)开发人才,聘请社区老干部、老党员、离退休教师、大学生和有一技之长的居民担任社区学习辅导员,扩大志愿者和社区义工队伍,请他们发挥余热、深入社区,为群众开展学习服务。
(5)完善设施,全民参与教育活动,借此加强人文关怀和邻里沟通。将公园、体育场、健身场、学校、图书馆、福利院等教育资源向居民开放,为居民提供更多的健康有益的学习阵地。
(6)加强与学校的联系,既可借助学校的师资和物质设备条件,又可鼓励学生到社区进行社会实践,使学校教育资源能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社区。
社区教育作为新兴事物,发展尚未成熟,现状也令人堪忧,需要相当时间探索和总结,美好前景有待开发。良好的社区教育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素质,增强淋漓感情,实现“幼有所学老有所依”,降低违法犯罪,稳定社会治安等,良好的社区环境共同缔造社会的和谐稳定。
作 者:
李艳芳(1982-),女,广东新会人,本科,高中心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社工驻校与心理健康。{G40-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7)11-0089-02
2015年度省级学校德育创新重点资助项目,同时列入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研究项目(德育专项)“内高班新疆生社区服务的实践与探索”(2015DYZZ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