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小元 刘 业 林汨圣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1)
·园林·绿化·
江门市主城区立体绿化现状及提升策略
余小元 刘 业 林汨圣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1)
通过调查研究江门市主城区立体绿化的现状,总结归纳了江门市主城区立体绿化的主要类型和各区的分布情况,并从实施层面、技术层面、决策层面三方面,提出江门市主城区立体绿化的提升策略,为江门市立体绿化推广和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立体绿化,城市建设,景观,植物
随着城市的扩张和城市建设评价标准的完善,城市建设用地紧张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矛盾日益激化,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是协调生态环境建设与城市经济建设矛盾的关键。近年来,江门市大力开展城市绿化工作,园林绿化水平有了质的飞跃,2002年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至2014年,江门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68%,建成区绿地率41.7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6 m2。园林绿化三大指标均已超过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水平,但就城市园林绿化整体而言,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绿化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因此,必须利用多元化的绿化结构和绿化方式迅速增加江门市绿化数量和可视绿量。充分调研分析江门市主城区城市绿化现状,在江门市现有的绿化基础上,利用潜在条件,迅速开展立体绿化,将是丰富江门市主城区绿化景观,迅速提高江门市生态和景观质量的重要举措[1]。
立体绿化,即运用科学绿化手段、现代园林建筑技术、植物培育技术等多元手段,充分利用城市的各种空间、界面及有限的土地资源,打造极富立体感、层次感城市绿化空间的一种园林施工手段[2]。立体绿化强调绿化的立体性和空间性,与传统的以土地为载体的平面绿化方式不同的是,立体绿化以建筑墙面、屋顶、阳台、廊架、立交桥桥体、挡土坡边坡、铁路河道护坡、轨道交通桥墩、天桥与道路护栏等等丰富的城市构筑物为载体[3],充分利用了城市空间资源,具有占地小、绿化效果好、见效快等优点。在城市立面空间中,起到了减少热辐射和大气污染,降低粉尘,改善城市气候的作用[4]。通过增加绿化面积,丰富了城市绿化层次,美化了城市立面景观,是高效提高城市绿化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经过多次现状调查,发现江门市主城区立体绿化普及率较低、分布不均,立体绿化效果不统一,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立体绿化类型有屋顶绿化、墙面绿化、露台绿化、花架廊绿化、石坡绿化等,其中由于载体差异和政策引导,石坡绿化、屋顶绿化面积较大,花架廊绿化较小。具体到各个区域,蓬江区立体绿化分布不均衡,老城区有部分立体绿化,滨江新区立体绿化较少。立体绿化类型以墙面绿化和石坡绿化为主,需要进一步丰富立体绿化载体,选择能够大幅提升滨江景观环境的立体绿化形式;江海区建筑立面立体绿化较为缺失,提升空间较大,立体绿化类型以石坡绿化为主,占江海区立体绿化总面积的94%;新会区立体绿化整体效果较好,立体绿化面积占主城区立体绿化总面积的52%,立体绿化以露台绿化和屋顶绿化为主。随着时代发展,立体绿化不再是绿化装饰,其应用也有助缓解热岛效应,减少二氧化碳在城市中的比率,是“低碳城市”理念中极为有力的建设方法,是江门打造公园城市的重要环节。江门市主城区立体绿化现状统计见表1,各区立体绿化比例见图1,各类型立体绿化比例见图2。
表1 江门市主城区立体绿化现状统计表
蓬江区是江门市的中心城区,但立体绿化并没有显示优势,立体绿化分布在天桥、建筑墙面、露台、屋顶及河涌两侧石坡等地。天桥绿化普及程度较高,以盆栽或种植池栽种簕杜鹃的形式为主,如港口一路、跃进路、江顺大桥等,观赏效果较好,但在层次方面还有提升空间。建筑阳台及屋顶多为居民自发种植的植物,普及度较低。棠下镇绿化较为自然,立体绿化主要由常春藤、爬山虎等藤蔓植物攀爬构成。棠下镇滨江新区周边多为工业区,且多处仍在建设中,传统绿化尚且不够成熟,立体绿化则更加缺乏,如江门大道棠下段没有立体绿化,滨江路段立体绿化欠佳,滨江的桥、木栈道、栏杆、花架、灯柱、码头等几乎没有绿化。老城区大部分立体绿化多以台阶旁的小型立体绿化的形式呈现,植物构成单一。部分片区绿化茂盛,由于场地开阔或地形条件优势,临近河涌、山体或河流,有坡面、台地式立体绿化,植物种类丰富、自然且茂密,在保持其自然形态的基础上稍作打理即可。杜阮镇绿化载体种类齐全,但立体绿化的理念不够普及,没有充分利用丰富的绿化载体,植物以簕杜鹃、龙船花为主,层次不够丰富,也有一部分偏向于自然生长,缺乏设计和有效的管理。沿杜阮河有石质栏杆、亭子、花架游廊和桥等构筑物,但并未充分利用这些载体进行立体绿化。
江海区除观音山有较大面积的石坡立体绿化外,其他类型立体绿化面积不足10%,零散分布在周边的工厂、学校、小区、公园和街道中,未能充分利用与周边绿化形成互补。
新会区整体绿化水平较好,立体绿化普及度较高,天桥、立交等均有立体绿化,且效果较好,屋顶绿化和露台绿化较为成熟,但以墙面为载体的立体绿化均未普及,目前还没有相关规定和管理措施。
总体来说,江门市的立体绿化尚在起步阶段,有些地方没有留出足够的立体绿化空间和条件,造成立体绿化缺乏实际载体;而有实际载体的地方,没有充分利用。且调研发现已有的绿化中并没有配套专门的立体绿化灌溉系统,导致浇水养护困难。此外市政立体绿化以簕杜鹃为主,植物品种单一。虽然局部地段表现尚可,但是就整个区域来说,江门市在立体绿化的植物选择、植物配置、栽培基质、施工养护管理等方面没有形成系统的技术规范,难以指导其他地段的设计,也未能形成整个城市区域的特色。
立体绿化的建设应与城市总体发展方向相协调,在城市建设轴线上选取需要添加立体绿化,且具有立体绿化可实施性的节点。优先从城市街道美化提升出发,重在为城市立面营造自然的软质媒介,缓和过度僵硬的城市质感[5]。
3.1 实施层面
重点关注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城市景观轴线的立体绿化建设,将主要街道、大型公共建筑物、城市主要出入口、各单位和居住小区等适宜开展立体绿化的场所作为发展重点,优先建成一批立体绿化示范点。结合现状,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城乡空间立体绿化工作。增加城市绿量,拓展市民休闲空间,减少房屋屋顶滞尘量,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立体绿化风格和特有的都市景观。
城市中心区及老城区用地比较紧张,不适宜进行台地及坡面绿化,而天桥、道路栏杆、建筑立面、屋顶、阳台等比较节约空间,且不会影响车行视线;因此,可作为重点打造,如跃进路江门九中路段人行天桥、跃进路江门市体育场路段人行天桥、建设路蓬莱公园路段人行天桥、胜利路人行天桥,港口一路的部分公共建筑立面,以及江门市正在规划建设的立体人行天桥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悬挂式、垂吊式的植物配置方式,材料可用单一品种,也可用季相不同的多种植物混栽。容器底部应有排水孔,式样轻巧、牢固、不怕风雨侵袭[6]。河滨两侧采用栏杆、桥、花架游廊、亭子作为绿化载体,采用点缀式进行植物配置,如地锦、爬山虎中点缀簕杜鹃、龙船花中点缀牵牛,丰富植物层次,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靠近山体的、不作为交通干道的道路则适合充分利用其地理特性,进行坡面、台地式立体绿化,自然或人工修剪均可,也是体现地方文化与特色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公园类适合充分利用其中的假山、游廊、花架、亭子等景观小品作为绿化载体。开阔的农田乡村则采用自然式的墙面绿化,乡村中粗糙的墙立面较适合植物攀爬,植物选择有气生根或吸盘的攀缘植物,如:爬山虎、地锦等。
3.2 技术层面
首先应该明确,并非所有建筑物、构筑物都可以实施立体绿化,很多老式建筑在建构之初,其建筑结构和承重并未将绿化计算在内,因此,应由专业人士检测建筑整体稳定性和外立面承重条件,在原设计单位允许的条件下进行立体绿化的选择和处理。丰富和完善绿化载体,除了现有的屋顶、墙面、露台、边坡、花架廊等外,可重点增加立交桥桥柱、桥壁、桥帮,道路护栏、临街围栏,铁路、河道护坡等绿化载体。
立体绿化植物材料的选择,需要科学合理配置,在确定基调的情况下,提高植物品种的多样性,应避免过量使用单一品种的植物,导致景观的单一化和可识别性低[7]。挖掘景观效果较好、养护成本低的乡土植物,此外,不同习性的藤本攀缘植物对环境条件的需求有差异;应根据载体所处的自然环境和攀缘植物的观赏效果和功能要求进行设计。
3.3 决策层面
园林绿化部门在立体绿化建设中应占主导作用,通过宣传教育、政策法规引导、技术指导等多种方式,提高民众参与的积极性。加强立体绿化建设法律制度保障,健全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9],出台各类立体绿化建设相关规范政策,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奖励政策吸引民众和企业自觉参与立体绿化建设。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职责,完善规划设计、建设验收、养护管理和监督机制。
[1] 韩丽莉.北京城市立体绿化现状及技术对策[J].北京园林,2002(3):90-91.
[2] 余梅珍.立体绿化在福州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6(22):128-130.
[3] 陈 祥,包 兵,向 见,等.重庆市立体绿化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2):57-58.
[4] 徐福银,万 涛,苏 娟,等.重庆城市立体绿化调查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16(1):192-193.
[5] 刘玉洁,陈 宇.南京市居住区绿地立体绿化现状调查及发展建议[J].湖南农业科学,2016(3):181-183.
[6] 敖 翔.立体绿化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园艺,2016(21):77-78.
[7] 祝秀丽,曹志敏,罗晓明.城市垂直绿化设计原则及其植物配置[J].现代农业科技,2010(21):94-95.
[8] 建设部出台关于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意见[J].城市规划通讯,2007(17):6-8.
[9] 王欣歆.南京城市园林中垂直绿化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0.
On vertical reforestation of main district of Jiangmen City and its promotion strategy
Yu Xiaoyuan Liu Ye Lin Misheng
(CollegeofArchitecture,SouthChinaUniversityofTechnology,Guangzhou510641,China)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vertical reforestation of Jiangmen City, the paper sums up the main types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vertical reforestation of the city, and points out the promotion strategies for the reforestation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technique, and decision-making, 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enhancing and promoting the vertical reforestation in Jiangmen City.
vertical reforestation, urban construction, landscape, plant
1009-6825(2017)03-0202-02
2016-11-16
余小元(1992- ),女,在读硕士; 刘 业(1956- ),女,硕士生导师,教授; 林汨圣(1989- ),男,在读博士
TU98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