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苗苗 河南省济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454600
牛羊养殖中常见疫病的防控措施
刘苗苗 河南省济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454600
本文针对农场牛羊发生口蹄疫的防治过程进行阐述,综合性分析牛羊口蹄疫的症状表现、诊断方式、预防措施以及治疗手段,希望能够为牛羊口蹄疫疾病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农场牛羊;口蹄疫;疾病防控;方法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诱发的传播迅速的热性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发生于偶蹄动物,临床特征是乳头、乳房、蹄和口腔黏膜发生水疱。该病对成年牛羊的致病死亡率极低,但是幼畜的死亡率高达50%~70%。本文针对此病的症状、诊断、预防及控制展开了论述。
口蹄疫的症状由动物易感性与病毒致病力决定,但其典型症状为乳房、蹄部和口腔黏膜存在水疱,新生牛羊经常因为口蹄疫的发生引起急性心肌炎致死。患病羊的阴道、乳房、蹄部和口腔黏膜存在烂斑和小水疱,严重时气管、咽喉、支气管和前胃黏膜等部位出现溃疡和烂斑,心包膜存在散在出血点,前胃和大、小肠黏膜呈现出血性炎症,心肌切面发生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与条纹,即呈现出心肌松软的虎斑心。
牛感染口蹄疫则存在3~36天的潜伏期,早期呈现精神萎靡、结膜潮红、食欲不振和体温升高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口腔病变,而且有水疱,水疱破裂后形成弥漫性损害。同时牛口腔在2~3天后创面出现新生的上皮组织,在蹄部蹄踵、趾间和蹄冠等部位存在发热或肿痛,水疱出现且破裂后在糜烂面可见到栗色痂皮。牛只感染口蹄疫后90%以上存在蹄部真皮炎的典型症状。
牛羊感染口蹄疫能够通过水疱部位、发病敏感性、舌头溃疡程度、行走姿态及蹄部病变、口角流涎等特征进行诊断。例如,皮肤黏膜发生大量水疱,同时水疱溃破期为3~5天则为O型口蹄疫,常见于绵羊发病。而土种黄牛、牦牛和奶牛在乳房、嘴唇、口腔存在水疱时,极有可能是AsiaⅠ型。但是如果乳房没有水疱,那么就会是O型口蹄疫。
(1)常规性预防措施。对于口蹄疫高发地区或区域,需要按照口蹄疫类型对全部羊只每年注射相应的疫苗,如高免血清、核酸疫苗、弱毒疫苗、合成肽疫苗、康复血清和灭活疫苗等。同时应用10%石灰乳、5%氨水、1%强力消毒灵、2%~4%烧碱液、0.2%~0.5%过氧乙酸、甲醛气体或环氧乙烷等测定消毒。通过早发现与严封锁,积极采取小范围内及时扑灭等措施,为没有发病的牛羊做紧急预防接种。
(2)控制疫情的措施。发现牛羊发生疫情后即刻上报,迅速采取隔离、消毒、治疗与封闭等限期消灭疫情的措施。在病畜得到隔离治疗后,需要暂时将养殖点封锁隔离,对全部牛羊进行消毒,消毒药物可选用0.2%过氧乙酸溶液、卫康或农福等,2次/天采用2%火碱水对外环境进行消毒。对病死的牛羊进行彻底消毒,对尸体和污染物作深埋处理。对病畜在严格的隔离环境中进行护理与治疗,给予精心饲养,保证发生疫情的牛羊都能够得到柔软的饲料,同时为采食困难的牛羊提供容易消化的米粥等饲料,必要时可采取胃管饲喂。在治疗过程中,口腔溃烂的牛羊应给予碘甘油和冰硼散涂擦,蹄部采取来苏尔或3%臭药水擦洗,然后涂抹鱼石脂软膏或松馏油,采用绷带包扎。用2%~3%硼酸水或肥皂水洗涤患病乳房,再涂抹龙胆紫溶液、青霉素软膏、碘甘油或其他防腐软膏。在疫情完全控制和消除后,解除封锁的标准是最后一只牛羊痊愈或屠宰后2周内没有出现发病,同时给予彻底消毒方能解封。
口蹄疫是对畜牧养殖影响最大的烈性动物传染性疾病,常见于牛、羊等动物,故对此病的症状、诊断和防治进行论述,能够为口蹄疫防治提供积极的参考意见。
[1]小型猪场的管理问题与整改措施[J].赵剑平.浙江畜牧兽医.2010(06).
[2]小型猪场的动物防疫难点及对策[J].邬恩荣.浙江畜牧兽医.2009(03).
[3]控制小型猪场疾病多发的办法[J].赵洪立,李大龙,李思源.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8(05).
[4]小型猪场呼吸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J].石吉天,孙红霞,陈维虎,俞照正,千金玉,苏大宗,翁惠明.??畜禽业.20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