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云 云南省陆良县畜牧兽医局655600
滇陆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刘宗云 云南省陆良县畜牧兽医局655600
猪场生产效益的好坏很大程度上是由母猪生产性能的好坏决定的,而决定母猪生产性能的因素又是多方面的,比如遗传、环境、营养和饲养管理等。其中,遗传因素是无法人为改变的,而环境、营养和饲养管理条件能够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手段加以改善。而在养猪生产中决定猪场生产效益好坏除了以上因素外还有一个关健性因素,那就是后备母猪的培育。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不但影响到母猪的发情配种,还能够影响到母猪的产后哺乳、断奶后发情,以及种猪的利用年限。
后备母猪;饲养;管理
后备母猪的毛色、头型、耳形、体型和前后躯要符合品种特征。要有健壮的体格,没有疝气、隐睾、偏睾、乳头排列不整齐和瞎乳头等生理缺陷,没有遗传性疾病。具有正常的发情周期,发情征兆明显,外生殖器官发育正常。有效乳头至少在6对以上,两排乳头左右对称,间距适中。阴门小的母猪不能选留。
后备母猪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初配年龄、使用年限及终身的生产成绩。规模化猪场大多选用优良品种,后备母猪今后的生产性能关键在于对后备母猪的培育,因此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后备母猪过肥、生长过快往往会延迟发情时间(体成熟而没有完全性成熟),甚至体重达到150kg仍未出现初情期,所以限制饲养已成为后备母猪饲养管理的一致原则。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会经常出现过分限制(过瘦)的情况,同样也容易导致母猪初情期推迟(性成熟而体不成熟)的情况。
后备母猪饲养的目的是使母猪在6月龄时体重达到70~80kg,并出现初次发情(初情期母猪在全群中占到70%~80%),可采用三阶段饲喂方式。
6月龄以前自由采食,体重达70kg左右。6~9月龄限制饲养,饲喂含矿物质、维生素丰富的后备母猪饲料(或用空怀料代替),日给料2kg,日增重500g左右。9月龄加大饲喂量(2.5~3kg),促进体重快速增长及发情,第三情期配种。
滇陆后备母猪要按体重大小分群饲养,体重差异不能过大,刚转入后备猪舍的后备母猪,每圈可饲养4~6头,日喂2~3次。圈舍保持清洁、干燥、温暖,饮水清洁卫生。一定要做好后备母猪的调教工作,使其从小就养成在指定地点吃食、睡觉和排粪、排尿的习惯,即三点定位。母猪到90~ 110kg时制定好配种计划,按计划配种。
后备母猪的饲喂制度能影响其一生生产性能的发挥。配种前自由采食能导致更多的产仔数,配种前饲喂2.3~2.7kg/天对于确保后备母猪以后有较高的产仔数是很有必要的。初配前饲料的营养平衡能够影响初产母猪的体重损失,初产母猪的体重损失主要受喂乳阶段的饲料采食量影响。如果妊娠和哺乳阶段的饲喂是充足的、合理的,那么后备母猪的饲喂对其使用寿命几乎无影响。
后备母猪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进行必需的疫苗注射和体内外寄生虫病的清除,确保后备母猪健康投入生产,甚至不把疾病带给下一代。
常规免疫接种疫苗,疫苗包括蓝耳病、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猪瘟、口蹄疫、细小病毒病及每年三、四月份的乙型脑炎疫苗。用药净化后备母猪体内的细菌性病原体,预防呼吸道疾病、猪痢疾和回肠炎等细菌性疾病。控制寄生虫病,如蛔虫、结节虫、绦虫、线虫、鞭虫、肾虫和外寄生虫,特别是螨虫。
(1)生产中常发现有后备母猪发情推迟的现象,甚至有的母猪12月龄仍未有发情表现。对这种情况可增加光照,定期驱赶母猪到舍外活动,是刺激母猪发情的可行办法。
(2)异性刺激。在母猪生长到90kg以后,每天接触公猪会很快发情,平均发情时间比不接触公猪的后备母猪提早一个月。接触公猪的方式应为近距离的身体接触,能够有效地刺激母猪发情。
(3)运动。运动能够激活母猪身体的各种器官功能,也包括卵巢。许多有经验的饲养员对待不发情的母猪采用倒圈、并圈、舍外驱赶运动等方式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4)在饲料中适量添加维生素E、维生素A和微量元素硒,可促使母猪发情,饲喂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E丰富的青绿饲料、胡萝卜等同样有催情效果。
(5)更换猪舍和并群。对不发情的后备母猪可通过更换猪舍和改变饲养环境而产生环境应激,从而刺激其发情。将饲养在不同猪舍的几头不发情的母猪重组分群饲养,可人为地制造打架,以刺激母猪发情。
(6)激素诱导。对不发情的后备母猪第1天注射氯前列醇钠0.3mg,第2天肌注1000~1500单位孕马血清性素(血促性素)诱导发情和排卵,第5天注射150ug生源(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第6天就可以发情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