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伟亮
打造跨界的立体式学术研讨新模式
——第三届河阳论坛综述
龚伟亮
第三届河阳论坛暨“乡村、文化与传播”学术周活动以“文化主体性与乡村发展:国家、市场与民间的联动”为主题,设置了村庄考察、专题报告、专题讨论、特设专场和总结圆桌等环节。本次活动在结构上结合了论文工作坊和论坛形式,参加研讨的论文以2016年在“传播、文化与全球南方”国际联合暑期班期间通过团队调研形成初稿的一系列研究报告为主,也吸收了本地学者的多篇文章,体现了融合不同学术目标的创新实践。不同的环节角度不同、各具关怀、精彩纷呈,多方位阐释了论坛主题,即激发农民的文化自信心和农村的内生活力,从而形成上动下顺、义利相融的国家、市场与民间的有机与良性互动。打造跨界的立体式学术研讨新模式,既是本次会议尽心设计的宗旨,也是贯穿三届河阳论坛的一种学术理念和追求。
河阳论坛;文化主体性;乡村发展;跨界
DOI 10.16602/j.gmj.20170012
2017年4月16日下午,在赵月枝教授援引乡建励语“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殷切寄语中,第三届河阳论坛暨“乡村、文化与传播”学术周落下帷幕。这次以“文化主体性与乡村发展:国家、市场与民间的联动”为主题的论坛及活动由丽水市瓯江文化研究中心、缙云河阳乡村研究院主办,中国传媒大学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康奈尔比较人文研究中心协办。
历时5天的考察和研讨,涉及村庄等地点7个,参与者70余人,提交会议讨论的论文(或概要)26篇,报告场次12个(1场专题报告、7场专题讨论、3个特设专场和1场总结圆桌),议题横跨“文化主体性与社会发展”“广播电视与乡村变迁”“民俗仪式传承与乡村文化重建”“非遗与乡土文化产业开发”“地方戏剧传播与公共文化发展”“农旅结合的乡村发展道路探索”“‘互联网+时代的乡村春晚与民间软实力”“电子商务与乡村发展”“知识分子、企业家与新返乡潮”“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等,立意新颖、精彩纷呈。
本次论坛有针对性地设置了考察环节。13—14日,来自北京、上海、杭州、武汉等地的专家学者和丽水本地的与会嘉宾考察走访了缙云县境内河阳、葛竹、仁岸、姓叶、前路等村庄,获得了乡村变迁的许多第一手资料,也体现了河阳论坛独特的“知行合一”理念。
4月14日下午的开幕式上,丽水学院蒋黎红副校长,中共缙云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潜春红与教育部长江学者、浙江省千人计划专家赵月枝教授先后致辞。缙云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赵建铭在主持仪式中指出,赵月枝教授作为浙江省“千人计划”专家,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就领导河阳乡村研究院举办了一系列高规格、高品质的学术活动,在缙云县、丽水市和新闻传播学界内外显示了示范意义,相信在县委县政府和缙云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在赵月枝教授的辛勤耕耘下,缙云作为国内乡村研究基地和学术前沿的影响力将日益扩大。
本届河阳论坛在结构上别开生面,特别是结合了论文工作坊和论坛形式。参加研讨的论文以2016年在“传播、文化与全球南方”国际联合暑期班期间通过团队调研形成初稿的一系列研究报告为主,也吸收了本地学者的多篇文章,体现了融合不同学术目标的创新实践。
在专题报告环节,云南大学新闻学院郭建斌教授在“效果与意义:大众传媒与乡村社会研究的再思考”的报告中通过两个研究案例,对效果研究从方法到理论上的局限性进行了探讨。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袁艳教授关于“乡愁的凝视、扫视和奇观:多重视觉体制下的乡愁旅游景观生产”的报告突破了“游客凝视”理论二元对立的单一思维定式,试图在“多重视觉体制”概念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视觉文化分析框架,她指出,乡愁旅游开发带来了对乡村空间的视觉化改造,这种可见性生产同时受到凝视、扫视、奇观三种视觉体制的作用。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薛毅教授介绍了自己读报告文学《塘约道路》的感想,把乡村主体性问题提升到更广泛的乡村政治经济和社会层面,指出:村社一体的合作社,是强弱联合,同步小康,令人想起20世纪80年代的乡镇和村社企业,并与强强联合,富者更富的专业合作社有明显区别。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吕新雨教授在“乡村主体性如何可能?——文化与社会的辩证”的报告主要通过《塘约道路》、蒲韩社区和李昌平所做的社区“内置金融模式”三个案例,讨论乡村主体性的表现以及建设乡村主体性如何可能的问题。
七场专题讨论角度不同,各具关怀。在第一场“广播电视与乡村变迁”讨论中,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姬德强的报告“技术、城乡与社会视野中的乡村广电:以在缙云县和葛竹村的调查为例”梳理了缙云县广电发展的历史脉络,介绍了葛竹村广播兴盛、衰败与转型的历史过程以及电视从奢侈品到必需品再到消费品的转变历程。在第二场“民俗仪式传承与乡村文化重建”讨论中,曾兴副教授和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林莉君副教授带队完成的“张山寨七七会仪式研究调查报告”,在综合文献、采访的基础上,对该项仪式民俗在同一区域的不同表现及民间仪式的当代内涵进行了讨论。在第三场“当代影视文化对乡村空间的再造”讨论中,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员张磊团队完成的报告“制造乡愁:影视业对缙云乡村空间的重构”通过对赵侯祠、鼎湖风景区、铁城景区、“轩辕堂”农家乐和周村的走访和观察,以“乡愁”概念引入“传统”与“现代”关系的理论框架,试图理解乡村空间的复杂格局,并发现更具文化价值的空间发展路径。丽水学院民族学院讲师李永涛的报告“新媒体助推丽水戏曲传播”认为新媒体平台传播可以使国粹经典与各地方的戏曲文化获得新的传承与发展。在第四场“农旅结合的乡村发展道路探索”讨论中,由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传播学院博士生张晓星带队完成的报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生活’——以笕川花海为例探讨一条可持续的路径”,以生态社会主义为理论框架,以“什么是好生活”为核心问题,选取浙江省缙云县笕川村,对当地的创意花海项目进行了探索性的田野调查,旨在反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种可持续的方案,凸显中国农民在追寻“美好生活”过程中的创造力、行动力和凝聚力。丽水学院商学院讲师叶小青带来了报告“民族旅游社区居民主观幸福感实证研究——以浙江畲族为例”,她的研究表明:畲族居民的发展期望对他们的幸福感有较强的解释力。
赵月枝教授近年来对缙云乡村春晚尤为关注,在第五场“互联网+时代的乡村春晚与民间软实力”讨论中,她以对缙云两年多的观察和调研为基础,发表了“乡村主体性与中国软实力:缙云乡村春晚的启示”的报告。报告首先在中国从农耕社会到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框架和“央视春晚”与“乡村春晚”的关联分析中,讨论了乡村和农民在文化层面重登春节舞台的意涵;并从社会发展与性别解放的层面聚焦乡村舞台上下的妇女与儿童的主体性问题;最后,从“国家重建乡村文化领导权”的高度分析了乡村春晚在丽水成为“现象”背后的国家和乡村、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她指出,乡村春晚代表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道路和生活方式,那种怡然自得的乡村生活,正是追求“软实力”的关键,应当将其纳入国家公共文化建设的轨道中,并成为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在第六场“电子商务与乡村发展”讨论中,中国传媒大学张志华副教授的报告《从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看“淘宝村”现象:以缙云壶镇镇北山村淘宝村为例》以壶镇镇北山村为调研基地,将“淘宝村”的兴起和发展放在“技术与权力”这个传播政治经济学中的宏观视角中进行分析考察,深入探索“资本”“劳工”等问题;丽水学院陈光炬副教授带来了率领学生团队完成的参赛作品“农村电商3.0:重构一个鲜活的新乡村:基于丽水实践的经验观察”,该报告在总结丽水市农村电商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运用灰色预测法判断出新常态下农村电商转型发展的一般态势,并指出:未来中国农村电商必然朝着兼容与衍生的方向发展,成为连接乡村的新纽带、激活乡村的新平台、驱动乡村的新动能。
在第七场讨论“知识分子、企业家与新返乡潮”中,中国传媒大学助理研究员龚伟亮博士在“知识分子与农民:追寻潘天寿的仁岸岁月”中介绍了团队以口述史方式整理抗战期间潘天寿一家在仁岸事迹的研究经过及其成果,指出在国家危难之时、知识分子落魄之际,乡村往往成为知识分子的庇护之所;而知识分子与农民的结合对于今天社会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从“广播电视与乡村变迁”中的技术社会视野,到“知识分子、企业家与新返乡潮”中对知识分子、企业家与乡村关系的讨论,七场论坛呈现出的多元角度,尤其是本地学者、基层干部的广泛参与带来的知识冲击,令人印象深刻。
现场反馈与讨论也非常热烈。在“民俗仪式传承与乡村文化重建”的讨论中,丽水学院民族学院方明副院长从民间、国家与市场互动的角度,提出对民俗仪式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层面的不同理解方式;缙云地方文化研究专家、河阳乡村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麻松亘在评论曾兴和林莉君的报告时,认为,思想层面的革命对主体主动性降低的影响更大;曾在缙云文化局任职的项一中先生通过列举自己孩童时代的亲身经历,指出:祭祀陈十四娘娘的核心内容就是保护后代,使其健康成长,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陈十四娘娘的凝聚力和核心作用逐渐退化。
“当代影视文化对乡村空间的再造”更是引发热烈的甚至观点相左的讨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倪文尖提醒作者注意从问题出发和从框架出发这两种研究方式的不同;麻松亘先生通过引经据典的梳理,认为报告提出了地方景观设计中方向性的大问题;项一中先生介绍了文中涉及的五座祠堂的历史及近况,表达了对影视业“重构空间”的多方面影响的看法;缙云县文联副主席马利兴认为,应该研究在不同时代不同传媒背景下,影视产业对仙都旅游产业发展的助推作用,考量在不同时期,地方政府、旅游市场、影视商业、农民个人在这场博弈中的身份、定位和分量。作者也诚恳表示,通过专家的批评,获得三个启发:第一,做调查必须时时存疑、多多询问,而不能建立起一种叙述逻辑之后就万事大吉。第二,调查报告出台之后,必须请知情人和当地专家审阅,进行验证和诘难。第三,“一次性”的调查是不够的,必须三番四次重返现场。正是因为有了不同视角的杂糅安排以及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诚恳态度,才使本次河阳论坛的多场讨论激发出了众多灵感火花。
在“农旅结合的乡村发展道路探索”的研讨中,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生活”》一文研究对象的笕川村支书施颂勤现身说法,讲述了村民在一年之内建成高铁下的醉美花海的经历。代表“三农”问题学者贺雪峰教授参会的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袁松博士认为,笕川村利用多方资源谋得自身发展的案例非常成功地体现了国家、市场与民间的联动,其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坚持了集体主义传统,维护了村庄社会的主体性。丽水学院商学院邱云美教授指出,旅游业作为幸福产业,不仅仅是旅游者的幸福,更应是当地居民的幸福,应当进一步提炼产业链设计上的合理路径。薛毅教授在小结中以“中国实践是检验西方理论的标准”的高度,提出应从经济、生态与社群三个层面找到乡愁与乡建的联结方式。
采取“多发言人—少评议人”结构的三个特设专场分别为“非遗与乡土文化产业开发”“地方戏剧传播与公共文化发展”“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多位发言人组成主题相关的报告方阵,以高质量的论文和信息,完成了对主题的多方位阐释。
在“非遗与乡土文化产业开发”专场中,龚伟亮的报告“缙云烧饼:从民生工程到新发展理念”冀望缙云烧饼开发在如何保护文化遗产、保护遗产的全民性、共享性等方面,能为全国乃至世界做出一个标杆性示范;同样,作为龙泉青瓷的研究者,丽水学院民族学院中文系吕鸿教授以“后非遗时代龙泉青瓷文化的活态传承”为题,介绍了龙泉青瓷的博物馆式文化传播、青瓷物质遗产保护以及青瓷文化的空间传承;丽水学院龙泉青瓷协同创新中心周晓峰教授则以“人类非遗背景下再造魅力故乡”为题,从多角度讨论保护和发展龙泉青瓷的话题。
在“地方戏剧传播与公共文化发展”专场中,赵月枝教授和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沙垚的合作论文“集体性与业余性:集体化时代中国乡村传播实践的理论启示”提出用“群众文化活动”的分析框架取代西方的“另类媒介”理论,进而归纳出人民公社时代中国乡村文化传播的集体性和业余性,以此超越当下传播学理论体系的西方现代性局限和线性发展逻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刘楠的报告“传播学视角下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以缙云县文化馆发展变迁为例(1949—2017)”在国家政治经济权力结构变化的视域下,研究了县级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的传播机制;丽水学院民族学院音乐系田中娟教授的“瓯江流域传统戏曲样式与保护之维度”、黄丽群副教授的“婺剧传承与发展的思考”、王建武副教授的“影响并成就松阳高腔密切相关的诸因素探析”三个报告,从不同维度展示了各自在戏曲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
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专场中,丽水学院民族学院副教授王拥军的报告“物尽其用,功能至上:传统村落民居建筑的保护原则”、丽水学院中国青瓷学院副教授蓝法勤的报告“丽水畲族特色村寨建设实践探究”以及丽水学院商学院教授邱云美的报告“别让民宿‘不姓民’”展示了丽水本地学者前沿的研究视野。
最后,在“农民主体性与村庄内生动力:理论与实践”的总结圆桌中,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郭春林教授以“有意义”来评价此次河阳论坛,认为从参与主体上看,学者、政府官员、企业家参与讨论的组成,正体现出论坛主题“国家、市场与民间的联动”的应有之义;而在农民有没有主体性或需不需要有主体性这个问题上,仍有种种问题和困惑,需要从实践中去探索。吕鸿教授认为“其实农民的主体性比我们知识分子的主体性强得多”,地方学者要想有所作为,就要以自尊和自信的姿态真正走下去,为地方文化传承建设起到服务性的作用。
河阳论坛旨在汇集乡村研究前沿思想,促进中国乡村建设政策制定者、实践者及研究者之间的沟通协作,探寻面向未来的新农村建设之路。此前,以“构建平衡互哺的城乡关系”为主题的首届河阳论坛暨“乡村、文化与传播”学术周(2015年3月)和以“乡土文化复兴: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第二届活动(2016年10月),已先后在缙云成功举办,引发广泛的学术和社会反响。
总览第三届河阳论坛暨“乡村、文化与传播”学术周安排,一个“跨”字呼之欲出。如赵月枝教授对“知识分子、企业家与新返乡潮”讨论的评价所言:“在这个场次里,有各行各界的人士在讨论这个问题,他们拥有不同的经验和体会,所有的一切都是立体的视角,这在学术界几乎是没有的,所以这是学术的创新:跨越学界、政府界、企业界、乡村基层干部,甚至包括村民来一起讨论乡村的问题,从中碰撞出火花。”这种跨界,既是本次会议尽心设计的宗旨,也是贯穿三届河阳论坛的一种学术理念和追求。这次论坛再次证明公告启事中宣告的:“农民是有能力和自信来自我表达的主体。无论在革命、改革还是当前的‘美丽乡村’建设中,农民都曾经和正在表现出一种勃发的能动性和创造力。”“乡村发展需要城乡平衡互哺的整体视野,需要农民、农村和农业的主体立场,也需要有国家、市场与民间的联动。”“应当激发农民的文化自信心和农村的内生活力,从而形成上动下顺、义利相融的国家、市场与民间的有机与良性互动。”
(编辑:郭镇之)
Building a New Model of Multidimensional and Boundary-Crossing Academic Exposition —An Overview of the Third Heyang Forum
Weiliang Gong
(Institute for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The theme of the Third Heyang Forum & the Countrysid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Academic Week, held between April 12-16, 2017 in Jinyun County, Zhejiang Province, is “Cultural Subjectivity and Rural Development: The Dynamic Interactions of State, Market and Society.” Consisting of village visits, keynote speeches, research paper discussions, special topic panel presentations, and a concluding roundtable, this academic event not only stands out for its creative combination of in-depth research paper workshop and panel discussion formats, but also for its engagement with a multiplicity of voices, including those of university-based researchers from all levels of the national, provincial and local academy, local historians, folk culture experts, and frontline rural development practitioners. Exploring the central theme of the ev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and diverse positions, participants contribute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mode of scholarship that aims to foreground th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of rural residents and energize the imminent vitality of rural society with the purpose of fostering dynamic interactions among state, market and social forces and balancing the pursuit of justice and economic interests in rural development. Consistent with events in the past two years, careful planning and meticulous program design underpin the continuing success of this innovative scholarly praxis.
Heyang Forum; Cultural Subjectivity; Rural Development; Boundry-Crossing
龚伟亮:中国传媒大学传播政治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