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梦雅+刘启蒙
摘要:指出了含(富)水断层的存在使得煤矿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增加,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以新集二矿F10断层为研究对象,通过该断层上覆和下切灰岩富水性分析、F10断层补勘工程水文地质资料及断层两盘岩层含水性分析,对其含水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10断层的含水性总体较差。
关键词:新集二矿;F10断层;断层含水性
中图分类号:P54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2-0140-02
1引言
断层本身作为主要的富水区域和突水通道,是煤矿突水的重要诱发因素之一。可溶性灰岩水力循环条件好,后期溶蚀作用显著,导致岩溶裂隙发育,含水空间扩大,进一步富水灰岩含水层在断层周围,使断层带含水的概率增大[1]。
若断层含水,会增大在石门过断层过程中灰岩突水的危险[2,3]。为确保石门安全和高效过断层,有必要对F10断层的含水性进行研究。
2F10断层展布情况
新集二矿F10断层横贯新集二矿和新集一矿,东西走向长约13km,断层走向N70°W,倾向SW,倾角为70~30°,落差0~500m。07勘探线图在-300m以下揭露F10断层,下切煤层下伏的太灰和奥灰。06勘探线上的0605钻孔在-930m处揭露了下伏灰岩层。这些都反映了阜凤逆冲断层对F10断层走向上的展布的影响程度之大。
3F10断层含水性
3.1F10断层关联灰岩富水性
F10断层上覆推覆体寒武系灰岩岩溶裂隙较为发育,水位标高+19.77~+22.25m,q=0.000026~0.974L/s·m,富水性弱至中等。揭露太灰时均未发生漏水现象,所取岩芯裂隙较发育,钻孔附近处灰岩富水性弱,太原组灰岩富水性相对较弱且不均一。奥灰抽水孔稳定水位标高:-66.19~-29.57m,q=0.0017~0.0610L/s·m,渗透系数0.00083~0.696m/d,富水性弱,所取岩芯仅见蜂窝状溶蚀孔。水位均平缓下降,奥陶系灰岩与太原组灰岩之间无明显的水力联系。
3.2F10断层补勘工程水文地质资料
在主要井巷穿过的断层带附近布置了6个钻孔控制F10断层钻孔,以GB0605、GBF10-2钻孔为研究对象,以单孔和群孔抽水试验结果为主要数据。
3.2.1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GB0605钻孔抽水试验共取2组水样,抽下泵深度242.00m,正式抽下泵2600m。据奥陶含水层抽水资料,初始水位-70.45m,导水系数0.191m2/d;渗透系数0.00234m/d,单位涌水量0.00631L/s·m,奥陶含水层富水性弱。
GBF10-2钻孔抽水的目的层段是奥陶系灰岩,钻孔孔径0.113m,深度903.50~1024.66m,厚121.16m;含水层厚度121.16m,平均水位埋深116.96m,降深50.14m,渗透系数0.006361m/d,单位涌水量0.00852L/s·m,奥陶灰岩含水层富水性弱。
3.2.2测井曲线分析及钻孔实际情况
新集二矿补勘钻孔揭露太原组灰岩测井曲线,太原组灰岩侧向电阻率均较大说明灰岩含水性相对较差。太原组灰岩较为完整,说明裂隙不甚发育,太原组灰岩的富水性相对较弱。
据统计分析知,F10断层带裂隙发育较少。寒灰和太灰含水层漏失量小的比例较高,溶隙、裂隙发育不良。奥灰含水层泥浆漏失量除GB0605钻孔外,其余钻孔均超过80%,说明奥灰溶隙、裂隙总体发育不良,但局部破碎或岩溶发育。
3.3F10断层两盘岩层含水性
井田内共有11个钻孔揭露了F10断层,两盘主要由泥岩与砂岩组成。岩柱中的泥岩类岩石厚度较大,断层下盘泥岩厚度小于上盘,砂岩类岩石多为粉砂岩与细砂岩。
据揭露F10上下盘的钻孔资料可知,泥岩类岩石所占比例通常达60%以上为较大,其次为砂岩类岩石。下盘岩性主要为泥岩、砂岩和灰岩,下盘岩性以泥岩和砂岩为主的区块,泥岩厚度一般较大,含水性相对较差。
F10断层影响带上部50m范围内岩层岩性中砂岩类岩石中主要为细砂岩和粉砂岩。GB01002孔揭露上盘砂岩厚度最大达41.93m。下部岩层中砂岩类的岩石主要由细砂岩和粉砂岩组成,GBF10-1孔揭露下盘砂岩厚度最大达26.57m。在断层影响带中,0307孔、0605孔、GB01002、GBF10-1、GBF10-2等钻孔揭露的砂泥比均大于1,反映断层影响带中泥岩比例低于砂岩,岩层赋水性相对较好。
4结论
(1)断裂含水性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断裂带的储水能力,二是断裂两盘岩石的岩性及富水性。
(2)F10断层的含水性总体较差,但是由于补勘抽水试验及取样测试主要集中在石门过F10断层内的04~06勘探线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建议在其他勘探线进行相关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涛,李文平,高颖,等.杨庄矿6煤底板深部岩溶裂隙水体特征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0.
[2]徐彭远,姚多喜,高红远,等.淮北矿区五沟煤矿太原组上段灰岩岩溶裂隙水富水性及径流特征[J].中国煤炭地质,2012.
[3]闫长虹,王玉英,罗国煜,等.朱庄井田太灰上段含水层富水性特征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10.
[4]冯成名.谢桥矿6煤巷道过F10断层施工新方法[J].科技风,2012(7).
[5]黄方荣.谢桥煤矿6.5m大采高综采面设备选型[J].中国科技信息,2011(10).
[6]李闯.厚层砂岩顶板综采工作面初次放顶的安全技术研究[J].价值工程,2010(15).
[7]张辉,朱术云,宋淑光,等.深部下组煤首采工作面周邻区段底板突水危险性预测评价[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4(3).
[8]郭信山,施龍青.基于断层影响因子与断层分维特征的断层突水危险性定量化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14(5).
[9]马雷,钱家忠,赵卫东,等.基于GIS的矿井水害防治辅助决策支持系统[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