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昕
摘 要:相扑作为日本一项独特的体育运动,有悠久历史。经过长期的发展,如今已显得更加成熟,在反映着日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一定影响。相扑运动员的队伍也在不断扩充,从过往单一的日本选手发展成为兼有外国运动员的格局。由此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来积极优化内蒙古地区体育消费结构、找准产业开发的切入点、积极培植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品牌。重视地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深入地发掘传统文化中的内涵与价值,从健身的角度进行开发和完善,制定更加合理的规则,尽可能地提升比赛的观赏性和竞技性,充分地引进文化媒体,从而实现推广模式的国际化和多样化。
关键词:文化产业;日本;内蒙古
中图分类号: G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6-104-2
引言
文化能够体现并影响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绩效,同时能够构建起相对完善的支持性框架,并且对所有的参与者形成限制,进而在社会演变过程中产生深远的影响[1]。从文化产业的特点来看,由于其具备较大的需求弹性和较长的产业链,而资源要求和约束却较小,因此具有明显的绿色经济特征,能够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层面发挥重要战略作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成熟完善的背景下,我国经济的发展体现出更强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以信息科技产业为代表的新兴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文化产业的战略重要性不断提升”。[2]
最近十几年期间,文化产业越发地受到我国政府的重视,其战略价值和丰富深远的意义被强烈地重视起來。文化产业的概念是我国中共中央于2000年10月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中首次提出的。我国国务院于2009年9月颁布了第十一个产业振兴计划,其中确切地提出:要加大投入地培育市场主体,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改进,实现文化生产力在新时期的解放和发展,有效地维护我国文化安全,促进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的伟大目标。
从概念上讲,“体育文化产业”仍然是相对新颖的概念,然而其内在的逻辑推理是科学合理的。通过近些年的文献资料来看,“体育文化产业”的概念长期与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体育产业等概念存在混淆的情况,因此在产业界限的划分上存在模糊现象。从逻辑角度出发,鲍明晓教授的观点中提到:“体育与产业相互结合形成体育产业,体育产业的发展和演变催生出了新的体育文化”[3]。从概念的实质来看,这是体育思想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革新,同时因为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创新,体育运动的经济功能也会得以开发和运用,通过反复地尝试必然会出现众多合理合法的经济行为,从而推动了体育产品市场的发展,进而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之一。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体育产业也会越发的成熟和规模化,其经济功能也将被深入开发,最终也必然会显示出国际化和快速化的趋势。
从蒙古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来看,选择创新型的产业化道路最为有效。从其特征出发,由于该类型的体育活动具备独特性、趣味性以及灵活性的特点,这是现代体育产业的重要补充点,也是其相对优势。然而,这些传统体育项目在该民族的生产生活中长期存在,这是由于体育项目所具备的娱乐性和健身作用,因此要结合现代化的要求,充分地提升其竞技性与观赏性,这是加快其发展速度和拓展推广度的重要途径。由于市场竞争的客观性,一成不变的传统体育难以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其经济功能也就难以被开发,最终就会被现代体育所代替。例如,搏克作为蒙古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广泛地普及在人民群众中,其运动特点也充分地反映出蒙古族人民的顽强拼搏以及吃苦耐劳和坚韧刚毅的品质,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体育项目。因此,以推广搏克体育运动为目的,我国的相关部门经过深入地研究和探索,对搏克的比赛规则进行了制定,并且多次在呼和浩特等地举办全国搏克邀请赛。2007年呼和浩特举行了首届国际大型“那达慕”大会,搏克也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国际视野。因此,包括射箭、蒙古象棋、布鲁等传统体育项目应当经过科学地研究和探索,以合理的方式加以改造,构建更加便于推广和产业化的途径,实现传统体育运动的创新和发展。[4]
由于国际经济水平持续地提升,人们的体育文化需求不断地增长,我国的文化市场也正在逐渐地扩大,这也促进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被开发和创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然在我国学术界关于民族民间文化和艺术遗产抢救和保护的呼吁下而逐渐觉醒”[5]
1 日本现代相扑及国际化进程
相扑被誉为“日本国粹”,亦称角力、角抵,是日本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相扑并非单纯地体育运动,也是日本文化的重要标准。相扑的比赛场地被称作“土依”,被设置在相扑会场的正中间,是由粘土所构造成的正方形,高度为60厘米,边长为5.54米,土依中央为圆圈场地,由细沙将其覆盖,相扑手的角逐就在圆圈内进行。圆圈的边缘是由稻草扎成的,土依上面还悬挂有盖蓬,由黑、篮、红、白四条彩色绸带象征着四季,寓意是祈求四季丰收。
现阶段,相扑早已成为日本的国技而被充分地职业化和普及化,成为了大众化的体育运动,“财团法人日本相扑协会”是日本唯一的组织团体,协会成员包括运动员、裁判出身的有名望的优秀人员,其主要职责就是举办一年6场的职业相扑大赛。大赛是对运动员的相扑水平进行审核的重要时期,主要是对成绩表现优异的运动员给予提级表彰,对于成绩下降的运动员给予降级处罚。因此,大部分的相扑运动员都会做好充分的训练准备,专注地投入到比赛竞争中去,极大地保障了比赛的竞争性和观赏性。日本始终将相扑运动的国际化作为重要发展目标,充分运用了包括巡回表演、国际比赛等途径,这不仅促进了日本知名度的提升,也使得日本相扑的受众越发的广泛。
相扑作为体育文化和体育运动,也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产业,包括相扑料理、相扑茶点等等。同时,相扑竞技馆的装饰都被设置为江户幕府时代的市井特色,酒肆、茶坊以及工艺品作坊里是古装穿戴的伙计在忙碌,其情景十分热闹。从经济效益来看,日本相扑比赛的门票十分昂贵,最贵的坐席票的价格在一万元左右,在日本一年举行的六场相扑大赛能够创造大约150亿日元的收益,其他的衍生产业的收入更加丰厚。
2 内蒙古地区产业搏克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搏克,作为蒙古族的传统体育运动具有长久的发展历史。根据相关的考究发现,该运动最高能够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原始社会的蒙古族在游牧生活中经常会遭遇猛兽的袭击,搏克作为传授生存技巧和表达胜利喜悦情绪的活动被传承下来,这就是搏克的最原始的形态。搏克是蒙古民族经历了悠久的社会发展历程和人文演变而传承下来的体育运动,具备独特的民族特色。搏克的产生,有其漫长而复杂的形成过程,而且带有鲜明的北方诸族以及蒙古民族文化的特征。它经过了历史上众多北方游牧民族的提炼与融汇,最终由蒙古民族加以传承和发扬。它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娱乐性的民俗文化活动,有广泛而深刻的文化内涵。
目前蒙古族搏克运动缺乏激励政策、官方重视程度不够、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等。运用市场化运作方式来发展搏克运动,在财政政策上,通过文化登记制度、税收减免制度等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开发文化产业的支持者和投资者,包括个人和企业在内都能够享受到相应比例的税收减免政策。除此之外,日本还组建了文化产品开发投资联盟,致力于文化产业的融资发展,还包括多种形式的文化基金和行业协会,都有效地促進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市场的开拓。
3 日本的成功经验对内蒙古地区体育文化产业的启示
①科研部门协作配合,共同研究和改造民族传统运动。这要求改造必须保障民族特色和推广效应的共同具备,有效地寻找到体育文化产业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切合点和平衡点,实现经济和民族体育运动的协调发展。
②旅游产业部门与行政部门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构建起科学有效的融资途径,综合运用集资、融资以及股份制等多种形式来吸收社会资金,推动相关旅游项目、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同时,在资金管理和企业审核上也要制定严格的制度,对经营管理不善的企业和个人进行筛选,从而保障蒙古族的传统体育竞赛活动能够健康发展。那达慕的市场化是其中的多项比赛项目的市场化,这就要求根据市场竞争的要求对其进行改造和革新,深入地发掘其经济价值,通过扩大外延来增强吸引力,通过丰富内涵来增强其竞争性、观赏性以及趣味性。比如提高比赛的奖金额度,提升获奖的整体比例,从而推动相关产业的市场化发展。
③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要注重效益水平的保证,尤其要与服务产业、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农业、轻工业等进行有机结合,构建起综合高效的发展模式,同时要强化环境的保护和绿化。在开发和开展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合理地控制资源消耗,通过科学的规划完成更多景区的开发,针对吸引力更强、经济效益更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旅游资源要优先开发,保障开发质量。同时,要充分地发掘民族风情文化,推动旅游式发展,拓展旅游产业的辐射面。蒙古族传统体育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民族特色,已成为旅游的重要资源。蒙古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开发可以通过建立以旅游景点为基地,以区域文化为依托,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表演与竞赛为手段,打造游客喜爱的健康产品,不但使游客能从观看中享受美感,而且从参与中享受淋漓尽致的激情。蒙古族传统体育要充分体现自身的特色优势,草原旅游的重点项目包括搏克、套马、驯马、祭敖包等。
④切实地推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教育的建设,培养出更多相关的专业人才,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这要求高校在专业开发和专业教育上加大投入,根据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来培养具备文化素质和体育专业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4 结语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必须依靠创新型的产业发展模式,改变传统的固定思路,积极地创新思维观点,让更多优质的文化资源和体育项目被开发,促进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从日本相扑体育运动的发展和产业中总结出相关的先进经验和启示,推动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运动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在开发其经济价值的同时,增强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实现蒙古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运动的健康和谐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道格拉斯C·诺思.理解经济变迁过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
[2] 江蓝生,谢绳武.2001—2002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2:5.
[3] 鲍明晓.体育产业基本理论问题研究[J].体育科研,2005(4):22.
[4] 韩冰.蒙古族传统体育产业化探析[J].四川体育科学, 2009(9).
[5] 王俊奇.从武术文化遗产保护引发对“保守主义”的文化思考[J].体育学刊,2008(2):9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