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关系的实证分析

2017-03-15 18:11王博超郭晓萌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盈余管理年薪业绩

王博超++郭晓萌

摘要:为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公司将业绩与管理者薪酬相联系,但这一方式是否有效仍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2003年到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业绩和高管薪酬关系的研究,发现不同指标作为业绩的衡量标准对于高管薪酬有着不同的影响,其中每股收益与薪酬呈正向关系,而盈余管理与高管薪酬总体看无显著关系,但由于行业差异,结果相差较大,需具体分析。

关键词:年薪;持股比例;业绩;盈余管理

为了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公司将业绩等目标与管理者的薪酬相联系,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该问题,但也有一定弊端,此种方式这导致管理者的回报有不确定性,可能打击其积极性。正是薪酬与业绩的关系促使管理者有了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使股价不能正确反映公司整体状況,影响管理者的薪酬回报,这样的信息不对称和市场的不完善,使管理者能够利用盈余管理尽量使自己的利益实现最大化。

一、文献综述

国内外高管薪酬和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至今没有统一结果。Murphy(1985)通过研究得出两者具有较高的正的相关性。而Jensen和Murphy(1990)对此进一步研究认为高管薪酬和公司业绩相关性较弱。尽管一直被研究,但并没有得出较为统一确切的结果。在国内,魏刚(2000)通过研究A股上市公司认为两者无显著相关性。吴育辉和吴世农(2010)提出高管薪酬与资产回报率具有正向关系,但与股票收益率的关系较不明显。

而对于盈余管理,Healy (1985)研究了高管津贴组合的上下限如何促使高管利用战略来制造任意的会计获利。高管薪酬多以会计信息设计,所以高管会进行盈余管理。傅琳琳、李延喜和冯宝军(2011) 表明高管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是短期薪酬,薪酬与所持有股份之间的作用同时会使盈余管理增多。

二、数据来源和模型设计

(一)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本文研究中国A股上市公司,时间段为2003年至2015年,数据来源为国泰安数据库。根据我国股票市场指数分类法,将整体分为六个行业:金融、房地产、工业、商业、公用事业、综合。本文有三类变量,第一类是关于公司高管薪酬的变量Pay,现金年薪和高管的持股比例。变量Salary即代表高管前三名年薪总和(ln值),变量Stock代表公司高管持有股份占总体股份的比例。第二类关于公司业绩变量Performance,分别是每股收益EPS、净资产比率M/B及净资产收益率ROE第三类就是关于公司特征变量X,其中有Size代表公司规模的变量即Ln(总资产);Leverage即公司的财务杠杆比率;State即公司国有股所占有的比例。

(二)模型设计

第一部分公司业绩和高管薪酬之间关系,模型如下:

Performance即公司业绩的三个变量,Pay即表示高管薪酬的两个变量,X代表公司特征的四个变量,i表示上市公司,t代表时间年份。

盈余管理变量使用修正Jones模型,TA代表总会计应计量,NDA为不可操控会计应计量,通过两者得出可控会计应计量DA,即盈余管理变量。

三、实证分析

(一) 业绩与高管薪酬

1.总体分析

由表1可看出不同业绩的衡量指标和高管薪酬之间关系是不同的。资本收益率和净资产比率与现金薪酬呈负相关关系,高管的持股比例与净资产比率为负相关。而每股收益与高管薪酬显著的正相关,表明当公司当年业绩以此种方式回馈给股东时,公司所有者更愿意给公司的管理者以高薪来回报。

2.行业分析

根据表2结果,从行业来看,资本收益率和净资产比率这两个变量表明业绩与薪酬之间关系不显著。而每股收益结论较为一致,具有明显正向关系。对于金融行业,高管的持股比例相对来说较低,业绩对于给予高管股份并不具有太大影响。

(二) 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

1.总体分析

表3显示出盈余管理与高管薪酬之间没有显著关系。此外,当ROE和M/B越来越高的时候,可控应计利润越小,这就代表,当股东期望较高时,且净资产利用率较高,公司的高层管理者更加注意长期的利润与收益,而不只局限于短期。

2.行业分析

除公用事业和工业的其他行业与总体一致,当持股比例越高时,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越少。而公共事业和工业则相反,当持股比例越来越高,盈余管理更多,可能原因为这两种行业较为需要资金,对于现金的要求较高,盈余管理较为需要,从而平滑收入,稳定股价,维持稳定的现金流与资金来源。对于金融、房地产和商业,持股比例的影响并不显著,说明盈余管理对于这些行业与高管提高薪酬的动机并没有直接关系。

结论

通过本文对2003-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业绩和高管薪酬的关系的研究,发现对于不同指标作为业绩的衡量标准对于高管薪酬有着不同的影响,其中与每股收益呈正向关系,而盈余管理与高管薪酬总体来讲没有显著关系,但是由于分行业来看,情况有所改变,但由于行业的差异,结果相差较大,需要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Murphy K J. Corporate performance and managerial remuneration: An empirical analysi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85,7(1): 11-42.

[2]Jensen M C,Murphy K J. Performance pay and top-management incentives[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 225-264.

[3]Healy P M.The effect of bonus schemes on accounting decision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85,7(1): 85-107.

[4]魏刚.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J].经济研究,2000,3(12): 32-39.

[5]吴育辉,吴世农.高管薪酬: 激励还是自利[J].会计研究,2010,11: 40-48.

作者简介:

王博超(1992.08- ),女,汉族,内蒙古包头人,硕士研究生在读,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证券投资专业;

郭晓萌(1992.04- ),女,汉族,陕西宝鸡人,硕士研究生在读,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金融学专业。

猜你喜欢
盈余管理年薪业绩
一图读懂业绩说明会
朗盛第二季度业绩平稳 保持正轨
主要业绩
韩工薪阶层平均年薪22万
三生业绩跨越的背后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新会计准则的制定
上市房企“一把手”年薪相差近3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