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广西荔浦话是桂柳方言的一支,也属于西南官话。荔浦话中的量词与普通话量词有很多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本文通过对荔浦话量词的描述,探索其与普通话的不同之处,并简要分析其语法特点。
关键词:荔浦话 量词 分类 语法特点
荔浦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桂林市南缘。全县通行荔浦话,是桂柳方言的一支,也属于西南官话。作为官话的一种,荔浦话中的量词与普通话量词有很多相同之处,但也有自己的特点。本文通过对荔浦话量词的分析,指出荔浦话量词的特点,并对量词语法特点进行分析。
对于量词的分类,学界看法不一,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分类。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1979)把量词分为专用个体量词、通用个体量词、集合量词、部分量词、容器量词、临时量词、标准量词、准量词、动量词;王力《汉语史稿》(1980)把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朱德熙《语法讲义》(2002)把量词分为个体量词、集合量词、度量词、临时量词、不定量词、准量词、动量词;刘丹青《语法调查研究手册》(2008)把汉语量词分为计量单位词和分类词。
本文参考众多学者的观点并结合荔浦话的特点,将荔浦话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将名量词分为个体量词、集合量词、借用名量词、度量衡单位词,将动量词分为专用动量词和借用动量词。
一、名量词
(一)个体量词
“个”是普通话中运用较多的一个量词,几乎占了量词使用的“半壁江山”。孙汝建(1996)曾提出:“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中的附表‘名词量词配合表,该表收量词144个,名词439个,其中能与‘个搭配的名词有159个,占名词总数的44.94%,‘个是144个量词中搭配频率最高的一个。”可见量词“个”的使用范围之广。在荔浦话中,“个”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除了少数名词不能与“个”搭配之外,其他名词几乎都可以与“个”搭配。如:
荔浦话 普通话 荔浦话 普通话
一个鱼 一条鱼 一个河 一条河
一个蛇 一条蛇 一个鸟 一只鸟
一个桌子 一张桌子 一个手 一只手
一个汽车 一辆汽车 一个树/草 一棵树/草
一个牛/马 一头牛/一匹马 一个桥 一座桥
一个蚊子 一只蚊子 一个电脑 一台电脑
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在普通话中不能用“个”搭配的名词在荔浦话中都可以与“个”搭配,“个”不仅可以用于动物也可以用于植物和其他的一些名词。如:“一个狗、一个羊、一个星子(星星)、一个豆子、一个雨伞、一个电脑”等。其中植物类的物体除了可以与“个”搭配外,还可以与量词“蔸”搭配,且“蔸”更为常用,如:“一蔸树子、一蔸野草、一蔸竹子”等。
“个”还可以重叠构成“个个”形式,不过“个”重叠时有两种不同的语音形式:[ko21ko54]和[ko54ko54]。如:
(1)个个[ko21ko54]像饿死鬼一样。
(2)个个[ko54ko54]像饿死鬼一样。
例(1)、例(2)虽然形式相同,但由于“个个”的语音形式不同,因此表达的效果也不相同。例(1)只是语气平淡地陈述一件事情;例(2)中的“个个”表示强调,在句中成为焦点,强调的是“每个人都这样”,而不是“单一的个体这样”。
在荔浦话中,用得比较多的个体量词还有:
“把”:一把刀、一把枪、一把雨伞、一把锁、一把柴火、一把梳子、一把锄头、一把铲子等。
“颗”:一颗石头、一颗星子、一颗豆子、一颗珠子、一颗炮仗、一顆落豆(花生)等。
“根”:一根棍子、一根柱子、一根竹子、一根绳子、一根鞭子、一根棒子、一根链子、一根头发、一根甘蔗、一根手巾等。
“块”:一块模板、一块豆腐、一块砧板、一块布、一块砖、一块田、一块镜子、一块猪肉等。
“张”:一张纸、一张钱、一张相片、一张名片、一张奖状、一张报纸、一张牌、一张布告等。
其他个体量词还有:“条”,一条路;“支”,一支笔;“道”,一道题;“架”,一架车;“篇”,一篇作文;“幅”,一幅画;“杆”,一杆秤;“层”,一层楼;“门”,一门课;“种”,一种药;“样”,一样东西;“件”,一件衣服;“句”,一句话;“本”,一本书;“封”,一封炮仗;“餐”,一餐饭;“家”,一家店;“朵”,一朵花;“节”,一节课等等。
在荔浦话中,“个”的使用范围最广,很多在普通话中不能与“个”搭配的名词,在荔浦话中都能与“个”搭配,如:“一个鱼、一个蛇、一个桌子、一个树”等。表示植物时一般用量词“蔸”,文本类的物体一般用量词“本”,如:“一本书、一本日记、一本账本、一本字贴”。长条状的物体一般用“根”,如:“一根棍子、一根甘蔗、一根竹篙”等。
(二)集合量词
荔浦话中的集合量词主要有:“对、双、条、沓、件、套、副、孖、梳、帮、□[p?u?21],□[pu?54]、垛、排、堆、把、抓”等。
“对”,表示成双成对的人或物:我有一对袖笼。
“双”,表示成对的事物:我有一双漂亮咧高跟鞋。
“条”,指未打开大包装的香烟:我要买两条烟。
“沓”,多指叠在一起的东西:我们还有一沓钱纸,没要买了。
“件”,与“箱”同:一件牛奶要五十块钱。
“套”,多指两件以上的事物:我刚买了一套西服。
“副”,多表示成双或者成套的东西:我有两副手套/麻将。
“孖”,多用于指整理好的成捆的毛线:这点毛线可能有二十孖。
“梳”,指长得像梳子一样密集的东西:这么多的香蕉可能有好几梳了。
“帮”,与“群”类似:他们一帮人没晓得跑哪去了。
“□[p?u?21]”,同“群”,主要用来形容动物:她屋有一大□[p?u?21]鸭子。
“□[pu?24]”,同“串”:这凯有好几□[pu?24]果子。
“垛”,多指堆积、重叠的事物:刚做了五十垛白糍粑。
“排”,指成排的东西:那边有几排果子。
“堆”,表示众多东西杂乱地放在一起:赶紧把你的这堆东西收拾好。
“把/捆”,多表示用绳子捆好后的东西:屋后有两把/捆柴火。
“抓”,多表示用单手抓的东西的量:三抓米就差不多有半斤了。
(三)借用名量词
所谓借用量词,是把原本不是量词的其他词性的词借用过来,使它们具有量词的性质和功能。黄伯荣、廖序东《汉代汉语》(2002)将借用名量词分为借自名词的量词和借自动词的量词。本文依据黄伯荣、廖序东的观点并结合荔浦话的特点,将荔浦话名量词分为借自名词的名量词和借自动词的名量词。
1.借自名词的名量词。荔浦话中的借用名量词与普通话中的借用名量词大致相同,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借用器物名称的,如“一瓢水”中的“瓢”;一类是借用工具名称的,如“一锄头泥”中的“锄头”。较多的是借用器物名称。
1)借用器物名称的名量词主要有:“盆”,一盆水;“瓶”,一瓶饮料;“壶”,一壶茶;“车”,一车泥;“碗”,一碗饭;“缸”,一缸菜;“盒”,一盒牛奶;“桌”,一桌饭菜;“盘”,一盘菜;“桶”,一桶水;“篮”,一篮水果;“杯”,一杯酒;“床”,一床毛毯;“箱”,一箱蘋果;“坛”,一坛酸菜;“锅”,一锅鱼;“碗柜”,一碗柜菜;“屋头”,一屋头人;“瓢羹”,一瓢羹汤;“身”,一身汗;“口”,一口水等。
2)借用工具名称的名量词主要有:“锄头”,一锄头泥;“铲子”,一铲子沙子;“簸箕”,一簸箕豆子;“箩筐”,一箩筐谷子;“锅铲”,一锅铲菜;“□[kua21]子”,一□[kua21]子石鼓(石头)等。
2.借自动词的名量词。荔浦话中借自动词的名量词主要有:“把”,一把柴火;“抓”,一抓米;“捆”,两捆甘蔗;“包”,一包烟;“卷”,一卷纸;“抱”,一抱干草;“担”,一担水;“捧”,一捧沙子;“□[k?a21]”,一□[k?a21]面团等。
(四)度量衡单位词
度量衡单位词是表示度量衡单位的词。在荔浦话中,度量衡单位词可以分为表示长度的单位词、表示重量的单位词、表面积与体积的单位词,表容积的单位词、货币单位词等。按照传统与现代的标准划分,度量衡单位词在荔浦话中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度量单位,如“寸、尺、丈、钱”等多为老派使用;一类是国际通用的度量单位,多为新派使用,如“米、分米、厘米、克、千克”等。
1.表长度的单位词:“米、里、尺、寸、公分、丈、步、□[k?ia21](拇指和食指丈量的长度)、□[p??54](两只手臂张开的长度)、千米、分米、毫米”等。
(3)这个竹子可能有五米啵!
(4)从茶城到村里头有十里远。
(5)这个布有三尺长。
(6)七寸咧木头拿来做什么?
(7)这个东西就是两公分长。
(8)马可以跳几丈远?
(9)屋头到代销店就才几步路。
(10)椅子就是两□[k?ia21]宽。
(11)两□[p??54]长咧东西好长了啵。
2.表重量的单位词:“斤、两、钱、公斤、吨、克、千克”。
(12)三斤/两/公斤的猪肉已经很多/少了。
(13)这点药材就三钱。
3.表面积与体积的单位词:“亩、分、平方、方”。
(14)村里头每个人就三亩/分田。
(15)这个房子有一百平方。
(16)这堆树子可能有五十方。
4.表容积的单位词:“升、担”。
(17)这个水应该有两升。
(18)这堆谷子有三担。
5.货币单位词:“块、毛(角)、分”。
在荔浦话中,关于度量衡量词的使用,新派、老派的区分十分明显,老派主要使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新派主要使用国际通用的度量衡单位。同时,荔浦话中包含当地特有的度量衡单位,如:“□[k?ia21]、□[p??54]”。
二、动量词
动量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词。一般可以分为专用动量词、借用动量词。
(一)专用动量词
专用动量词,顾名思义就是专门用来表达动作、行为的量词。荔浦话的专用动量词有:“次、下、趟、轮、转、餐、场、顿、通、觉、盘”等。
“次”,用于计量次数:这次我要得第一/他考了三次才通过考试。
“下”,用于计量身体动作的次数:她打了我一下。
“趟”,用于计量行走及相关行为:我都跑了两趟了。
“轮”,用于计量次数,与“次”同:我去了两轮荔浦了。
“转”,用于计量有来回的行为的次数:他吃完饭总要出去打两转。
“餐”,用于饮食行为:我们一天就吃两餐咧。
“场”,用于社会活动、个人行为、自然现象等:这场雨下得太大了/学校刚举行了一场篮球比赛。
“顿”,用于打骂行为:她挨她哥打(骂)了一顿,现在还在哭。
“通”,用于说话行为:我妈讲了我一通。
“觉”,用于睡眠行为:她刚睡了一觉。
“盘”,用于竞技类游戏、活动等:我们下了几盘棋。
(二)借用动量词
借用动量词是指从其他词类借用过来表示动量的词,主要有以下几类:
1.器官类动量词:“眼、口、脚、手、头”等身体部位。如:
(19)我一眼就看到他在那里。
(20)我一脚把气球踩爆了。
2.工具类动量词:“板、刀、棍子、叉子、枪”等工具。如:
(21)我一棍子就把蛇打死了。
(22)我两枪才把瓶子打烂。
3.伴随、结果类动量词:“步、声、圈”等。如:
(23)我好像听见有人喊了我两声。
(24)我刚下去跑了两圈。
三、荔浦话量词的语法特点
(一)个体量词“个”的虚化
“个”不仅在普通话中普遍使用,在荔浦话中它的用法更加广泛,可以与大部分的量词搭配。随着用法的扩大,“个”还可以用于口语之中,且用法虚化。
1.“个”可以用于数量结构之前,表示概数。如:
(25)他拿得个几多?你不随他嘛。
他拿得了多少,你就随他拿吧。
(26)小娃仔生日给个一两百块钱就得了。
小孩子生日给一两百块钱就可以了。
(27)你去买个五六包烟回来。
你去买五六包左右的烟回来。
(28)我用得个三四斤,你有哏多咩?
我用得了三四斤左右,你有这么多吗?
2.“个”可以用于动补结构当中,与普通话的用法相同,可以作补语。如:
(29)她一直在那里笑个没停,都没晓得搞□□[s?54ma54]?
她一直在那里笑个不停,都知道为什么?
(30)我们今天要喝个痛快。
(31)这件事情我们要问个清楚。
“个”用于动补结构中,与普通话中的补语标记“得”类似。游汝杰(1983)认为,“个”与“得”一样是补语标记,而且通过研究发现,“个”与普通话“得”的用法都是用于动词之后引出补语,且补语都是形容词,有些地方甚至可以互换。
3.“個”还可以用于动宾结构中,不具备语法意义,省略之后,不影响句义。如:
(32)我去挖个荸荠先,晌午点就回来了。
我先去挖马蹄,中午左右就回来了。
(33)他还要好久才做完,我去耍个游戏先。
他还要很久才做完,我先去玩游戏。
(34)洗个碗要几久,等子就来了。
洗碗要多久,等一下就来了。
(35)我去吃个水先,好颈干。
我先去喝水,太口渴了。
在例(32)~(34)中,“挖个荸荠”“耍个游戏”“洗个碗”中的“个”并不是数量结构“一个”的省略,而是“个”的虚化用法,删去之后不影响句义。但是“个”用于动宾结构如果不考虑具体的语境,有时很容易引发歧义。如:“耍个游戏”“洗个碗”很有可能分别理解为“玩一个游戏”“洗一个碗”,把“个”当作是数量结构“一个”的省略形式,如例(34)“洗个碗要几久,等子就来了”还可以理解为“洗一个碗要多久,等一下就来了”。
(二)量词的重叠
荔浦话量词的重叠,既有名量词的重叠,也有动量词的重叠,主要有“ABAB”式、“AB把AB”式等。
1.“ABAB”式
1)“ABAB”式量词重叠,可以表示周遍意义,表示“每一”,在句法上可以作主语。如:
(36)张张都是好咧,你到其他地方都买不到这么好的纸。
(37)餐餐是青菜,难道就没得肉吗?
(38)次次都有辣椒,以后吃饭不用喊他了。
2)“ABAB”式量词重叠还可以在句中作定语。如:
(39)他餐餐饭都吃得很久咧。
(40)他次次语文考试都得第一。
(41)他筐筐苹果都要拿两个出来。
3)“ABAB”式量词重叠还可以在句中作状语。如:
(42)他赌钱次次挨抓咧,现在都没敢赌了。
(43)他下棋盘盘都输了。
(44)他老人家吃饭顿顿吃肉。
2.“AB把AB”式
“AB把AB”形式的量词重叠,“AB”主要为名量词和少数动量词,构成“AB把AB”结构时表示数量少和次数少,意义和用法与“AB把”相同,表示的数量或者次数都是“一”,在句中既可以作主语,也可以作宾语、定语。如:
(45)颗把颗就给他了,我们还有很多咧。
一颗就给他吧,我们还有很多的。
(46)张把张还用来搞□□[s?54ma54],莫用了。
一张还用来干什么,不用了。
(47)他给了斤把斤我,我还没吃过这种东西。
他给了我一斤,我还没吃过这种东西。
(48)那么多糖,吃颗把颗没要紧咧。
那么多糖,吃一颗没关系的。
(49)颗把颗豆子就想贿赂我,想得美。
一颗豆子就想贿赂我,想得美。
(50)他砍了根把根竹子回去做竹篮。
他砍了一根竹子回去做竹篮。
在荔浦话中,还可以在“AB把AB”结构中插入数词“两”,形成“AB把两AB”结构,如:“个把两个”“蔸把两蔸”“次把两次”“斤把两斤”。其中名量词结构在句中一般可以作主语、宾语和定语。如:
(51)包把两包太少了,吃一下子就没得了。
一两包太少了,吃一会就没了。
(52)颗把两颗两下子就搞完了,没舍得拿多点来耍。
一两颗(鞭炮)一会就放完了,不舍得拿多点来玩。
(53)我爸才给块把两块我,你有五块还讲少。
我爸才给了我一两块钱,你有五块钱还说少。
(54)一斤果子都挨他吃完了,他讲才吃了个把两个。
一斤水果都被他吃完了,他说才吃了一两个。
(55)斤把两斤(咧)鱼仔没得□□[s?54ma54]重咧,走快点。
走快点,一两斤的鱼没什么重的。
(56)你才走了里把两里(咧)路就喊困了,太没得用了吧。
你才走了一两里的路就说困了,太没用了吧。
“AB把AB”结构作定语时,后面可以加定语标记“咧(的)”,也可以不加。
动量词结构还可以在句中作补语、状语。如:
(57)他就来了次把两次,以后就没来着了。
他就来了一两次,以后就再也没来过了。
(58)我就去了趟把两趟,还没喃子晓得路。
我就去了一两趟,还不怎么认识路。
(59)次把两次迟到没要紧,领导没会讲咧。
一两次迟到不要紧,领导不会说的。
综上所述,广西荔浦话量词与普通话量词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着自己的特点。从分类和语法特点两个方面来看,荔浦话量词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本文对荔浦话量词进行了简单的讨论,要想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游汝杰.补语的标志“个”和“得”[J].汉语学习,1983,(3).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孙汝建.关于量词“个化”论的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
(潘大廉 广西南宁 广西大学文学院 530004)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7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