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涛+董国权
家兔球虫病发病快,死亡率高,耐过兔生长发育受阻,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球虫病是家兔养殖中的顽疾,要先仔细分析其特点,再针对性地做好防治工作。
一、发病特点
1. 幼兔易发病。1~3月龄幼兔易感球虫病,尤其是断奶后最易感,感染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80%,给养兔业造成巨大的威胁。因此,对3月龄内的家兔要持续做好球虫病预防工作。
2. 并发性感染。球虫病的发生破坏了肠道黏膜的完整性,使有害菌更易侵入,所以易伴发大肠杆菌病、巴氏杆菌病等。
3. 断奶前感染。幼兔食入肠球虫卵4~6天出现体重下降,第六天开始食欲不振,第八天食欲废绝、精神沉郁、粪量极少(多为干粪球),第九天开始出现腹泻和死亡,第十至十三天为死亡高峰。因此,许多兔场幼兔断奶后7天内发生球虫病,就是在断奶前食入大量感染性虫卵所致。
4. 感染率较高。商品兔场100%有球虫病存在。成兔若在生长阶段感染过球虫病,其体内会携带球虫而无病症,但会排出卵囊,成为传染源,导致幼兔感染球虫病。
5. 耐药性普遍。常用的药物为氯胍、地克球利和磺胺药物等,这些药物价格便宜、效果显著,所以养殖户就一直使用这些药物,使球虫的耐药性增强。使用药物预防时要注意防止耐药性的产生,最好的方法是間隔用药,一种药物可以连用一到两个月,再使用另一种药物,最好是半年以内不要使用相同的药物预防。
6. 全年性发病。球虫病6~8月份高发,夏季是预防的重点,但规模化养殖冬季舍内温度一般可达到10℃以上,加上湿度较大,非常有利于球虫病的发生,所以规模化养殖全年均会发病。
二、预防措施
球虫病要防重于治。当幼兔感染球虫病出现症状时,其体内被寄生和侵害的部位已经发生严重病变,极易死亡,这时用药物治疗效果极差。
1. 虫卵检测。用100倍显微镜,取家兔粪便一粒,加甘油半滴,用牙签搅匀涂一薄层,加盖玻片镜检;也可取盲肠内容物直接涂片镜检。如发现一个视野中虫卵数量多于3个,即有可能要发生球虫病,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2. 药物预防。①3月龄前,饲料中要一直添加抗球虫药物。②药物要定期更换,交替用药。③预防性药物不能影响免疫。④紧急防治时最好选用水溶剂,因为发病兔采食量下降,而饮水量增加。⑤地克珠利、托曲珠利、磺胺类等药物有治疗作用,最好不做预防性药物。⑥药物最好在制粒时加入饲料,或是饮水给药。颗粒料拌药不匀,则用药效果不佳。
3. 断奶投药。母兔隐性感染或带虫时就是传染源,这样仔兔断奶时会带虫,所以断奶后前3天要投药预防。
4. 分群隔离。不同月龄的家兔对球虫的易感性不同,家兔断奶后易感性最高,要与其他月龄家兔分开饲养,最好是分批饲养。
5. 做好卫生工作。兔舍要彻底打扫并进行火焰消毒,净、污道要分离,避免形成交叉污染,还要做好防蚊蝇和灭鼠工作。
6. 保持环境清洁干燥。清洁干燥的环境不适合球虫虫卵的发育,没有发育的虫卵对兔没有致病性,可明显降低球虫病的发病率。
7. 粪便无害化处理。兔粪便要充分发酵以杀死球虫卵囊,不经处理不可出场;饲料用地不能用兔粪施肥,以防球虫卵污染饲料和通过其他途径进入兔口。
三、治疗措施
1. 及早预防。在易发病季节和生长阶段,要提前用药。一般在断奶后投药,先按治疗量使用一个疗程 (3~5天),再按预防用量用药至3月龄。
2. 合理选择药物。临床上要根据抗球虫药抑制球虫生长发育的阶段和作用峰期选用。作用峰期在感染后第一、第二天的抗球虫药,做预防和早期治疗药;作用峰期在感染后第三、第四天的药物,做治疗药。在交替和轮换用药时,先使用作用于第一代裂殖体的药物,再换用作用于第二代裂殖体的药物,以提高药物的防治效果,减少或避免耐药性的产生。球虫病预防可使用氯胍,治疗可选用磺胺丙氯拉嗪钠+癸氧喹酯、球痢灵、莫能霉素、氯羟吡啶、磺胺二甲嘧啶、磺胺喹恶啉等。需要注意的是,氨苯啉对兔没有效果,马杜霉素的治疗量与中毒量很接近,所以均不能用于兔球虫病的防治。
3. 预防药物中毒。在治疗球虫病时,仔细阅读药物使用说明,并询问专业人员,避免中毒现象的发生。
4. 联用抗生素。家兔患球虫病后,肠道黏膜遭到破坏,极易继发或并发大肠杆菌等细菌性疾病,所以要适当联用抗生素。
5. 调控饲料营养。降低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可喂给优质蛋白,减轻胃肠负担;饲料中的维生素A、维生素D含量要充足,以促进家兔肠道上皮的发育和功能的完善,并增强抵抗力;适当增加饲料粗纤维含量,以增加或加速肠道功能的恢复。
6. 无害化处理病死兔。对于病死兔,可采取焚烧、深坑加石灰掩埋等无害化处理,防止成为传染源。
四、小结
球虫病预防要常抓不松懈,早发现病情早治疗。①杜绝传染源,做好病死兔的无害化处理。②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同时在生长兔饲料中添加抗球虫药物加以预防。③做好卫生工作,保持环境的干燥洁净,切断传播途径。④做好用药规划,交替用药,使药物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避免耐药性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