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是本科人才培养风向标

2017-03-15 16:10陈先哲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7年1期
关键词:教学评估国标质量标准

陈先哲

“国标”更大程度上是作为一种培养标准,是一种评价教育“生产过程”是否达标的基本要求,更为侧重的是过程性评价。

近日,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在2016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暨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透露,教育部将于今年年底、明年年初颁布实施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的教学质量标准,作为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国家标准和基本要求。

尽管距离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国标”正式出台还有一段时间,但此次会议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含量却不容小觑,可能意味着我国未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风向标的转变。

在过去十余年中,为了应对高等教育扩招后出现的培养质量问题,教育主管部门也进行过声势浩大的本科教学评估活动,其中尤以2003年到2008年持续开展的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最为引人注目。本科教学评估的思路是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它对各高校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和强化教学管理等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但是,评估指标体系的制订主要侧重于以量化指标来考核某所高校、某个专业建设及管理情况,是一种结果性评价。它未能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去明确或者指导高校应该如何培养人,以致长期以来高校在建设中对人才培养过程关注不夠、培养模式趋同化,甚至还出现了为应付评估而弄虚作假的情况。

而制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国家标准,则意味着从以往的结果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转变。“国标”更大程度上是作为一种培养标准,是一种评价教育“生产过程”是否达标的基本要求,更为侧重的是过程性评价。作为培养标准,更主要是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依据人才培养规格和对人才培养质量是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等要素,通过制定具体的标准规制本科教学各环节,监测和修正本科教育教学的实时状态,并关注学校、院系和专业整体以及学生个体的教学目标完成情况,从而探索形成符合国情、校情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建立健全质量保障和监测评估体系,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控制。

此外,建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国标”,不仅是回应提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内部要求,也是回应社会需求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外在要求。如今建立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和保障体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通行法则: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不但依靠大学共同体的力量建立内部培养标准,更联合社会尤其是工商界的行业力量建立外部培养标准,使得本科人才培养更加能满足社会需求。而欧盟更是通过博洛尼亚进程等行动计划,建立起统一的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保障欧洲各大公立大学的教学质量以及所培养的人才具有足够的竞争素质或科研能力。因为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人才标准国际化的要求,进一步要求各国的高等教育必须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在这一点上,中国当然也不能例外,而且随着“一带一路”等国际化战略的全面开展,也迫切要求中国尽早建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国标”,这样才能在未来人才标准国际化中占据主动。

总而言之,制定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的“国标”,将会成为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的风向标。“国标”颁布实施后,将会推动相关行业企业颁布部分专业人才培养的“行标”,更会推动高校颁布彰显本校人才培养特色的“校标”。这三“标”形成之后,我国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的建成将未来可期。

(选自:《中国教育报》2016年11月1日第2版)

猜你喜欢
教学评估国标质量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教学评估及反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晨课改进
高校教学评估成绩影响因素的分析
功劳木质量标准的改进
石见穿质量标准的研究
抗骨增生丸质量标准的改进
凝心聚力,共同迎接“新国标”时代
车辆碰撞预警系统有望进入国标
“五个度”见证我国高等教育
中小学塑胶跑道“新国标”立项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