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发祥
(东华理工大学,江西 抚州 344000)
小陂书院,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莲塘(今崇仁县东来乡)小陂村,创建于明洪熙、宣德年间,是明代初期理学家、教育家、“崇仁学派”开山祖吴与弼授徒讲学之地[1-3]。在中国书院教育史上,小陂书院是实施耕读相兼教育方式的一个成功典范。本文拟就小陂书院耕读相兼教育的形式以及推行耕读相兼的目的作一简要勾勒。
吴与弼(1391—1469),初名梦祥,字子傅,号康斋,江西抚州崇仁莲塘小陂村人。吴与弼,自幼聪慧,6岁入小学,7岁学对句,16岁学诗赋,18岁习举业。永乐七年 (1409 ), 19岁,亲临京师金陵,从学洗马杨文定门下,一次偶读朱熹撰著的《伊洛渊源录》, “慨然有志于道”, 遂弃举业功名, “独处小楼, 玩《四书》 、《五经》、诸儒《语录》 , 体贴于身心, 不下楼者二年。”(娄谅《吴康斋先生与弼行状》)永乐九年(1411),21 岁时,由于用工过苦致疾,父命其还乡完婚。完婚后,他就在家乡躬耕食力,授徒讲学。洪熙、宣德年间,因前来求学者越来越多,于是创办了小陂书院。书院创办之初,只是招收抚州周边的弟子,如临川的饶烈、饶岳叔侄,金溪的胡九韶、车弼宗、车泰等。尔后,随着吴与弼学识、道德的声名不断传播,“弟子从游者甚众”。宣德五年(1430),为了规范书院教育、教学,吴与弼亲自为书院制订《学规》:“一、须用循序熟读《小学》、《四书》本文,令一一成诵,然后读《五经》本文,亦须料熟成诵。 庶几逐渐有入。此个工夫须要打捱岁月方可。苟欲早栽树晚遮阴, 则非吾所知也。 二、 学者所以学为圣贤也。 在斋务要讲明义理,修身慎行为事。 如欲涉猎以资口耳,工诗对以事浮华,则非吾所知也。三、古人读书皆须专心致志,不出门户,如此痛下工夫三五年,庶可立些根本,可以向上。 如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4]从上述《学规》中可以看出,“学为圣贤”是小陂书院一切教育活动、学术活动的最高目的。为了让生徒 “成圣成贤”,小陂书院倡导“读书穷理”、“静观涵养”的为学工夫。
在教育方式上,小陂书院选择了耕读相兼的方式。张诩《白沙先生行状》记载:“康斋性严毅,来学者绝不与语,先令治田。”[5]《明儒学案》也有“(与弼)雨中被蓑笠,负耒耜,与诸生并耕”的场景记载。而吴与弼自己撰写的《日录》中有关师徒并耕的场景记载更是俯拾皆是。如“田头一一荷锄过,自放寒流灌晚禾。”“一犁春雨儿耕稼,百甕寒泉自灌畦。”
从《日录》中我们不难发现,小陂书院耕读相兼教育大致有以下三种形式。第一种是耕途读书。“往亲农途中,读《孟子》与鲜花相值,幽草自生而水声琅然,廷伫久之,意思潇洒。”第二种是耕中读书,即边耕边读。“与诸弟子并耕,谈乾坤及坎离艮震兑巽于所耕之耒耜。”第三种是耕余、农闲时读书。这是小陂书院最集中的读书时间。师生“归则解犁,饭粝蔬豆共食”,共进简便晚餐后,或读书自学,或由老师讲解。有关耕余读书、讲学的场景,《日录》中触目皆是。如“田圃工夫日破除,小窗灯火夜读书。”“万事应须任所遭,脱服农圃敢辞劳。西斋讲罢心如水,又对凉天雾月高。”“理家务后,读书南轩,甚乐。”“食后坐东窗,四体舒泰,神气清朗,读书愈有进益。”“东斋对月,花竹参差,清景可爱,听诸生诵声,甚乐。”“夜徐行田间,默诵《中庸》字字句句,从容咏叹,体于心,验于事,所得颇多。”
小陂书院践行“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对前来求学者,不问年龄、出身、地位、职业、经历,来者不拒,因而书院门下聚集的生徒中既有官宦子弟,如娄谅、周文、李宜之等;也有富家公子,如胡居仁、谢复、傅裘、何潜等;但更多的是贫寒之士,如陈献章,从小丧父,由其母纺纱织布供养他成人、读书。还有胡九韶,家境也非常贫困。对前来求学者,小陂书院不仅不收学费,对有志于读书的贫寒之士,还供给他们生活。弟子娄谅在《吴康斋先生与弼行状》中说:“四方来学者,却其束修,虽饥寒切身,有所不顾。……间有寒士,欲就学者,辄馆谷之。”
小陂书院不但不收弟子学费,还供给贫寒弟子生活,那小陂书院办学经费由何而来呢?
小陂书院办学经费主要来自吴与弼所继承的祖上一块农田的收入。这块农田,由吴与弼师徒共同耕种,其收入既要满足书院运行之需,还要满足吴与弼及家人生活之需。然而,吴与弼自中年以后家境恶化,不时发生衣食无继的情形。《日录》载:“近晚往邻仓借谷,因思旧债未还,新债又重,此生将如何也?”又载:“十一月单衾,彻夜寒甚,腹痛,以夏布帐加覆,略无厌贫之意。”[6]吴与弼在小陂书院推行耕读相兼教育方式,虽有通过耕作增加书院办学经费及家庭收入的因素,但这不是吴与弼在小陂书院推行耕读相兼教育的主要目的。因为小陂书院若要增加书院办学经费,完全可以采用当时其它书院通行的向生徒收取学费这一简单易行的方式予以化解。而对吴与弼本人来说,他若想摆脱自己及家庭生活的窘境,同样可以通过向生徒收取学费的办法予以化解。另外,他还可以选择在正统十一年(1446)山西佥事何自学荐举入朝时、景泰七年(1456)御史陈述荐举他入阁讲学时、天顺元年(1457)大臣石亨与大学士李贤上疏荐举入京时接受举荐入朝为官去实现。然而,吴与弼即使在自己饥寒切身时,对弟子也没有收取学费。通览《日录》,我们不难发现,吴与弼在小陂书院推行耕读教育的真实目的有二:一是磨砺弟子的意志,二是涵养弟子的品德。
吴与弼认为,一个追求“成圣成贤”的人,不但要勤学“圣贤之道”,还“须于贫贱患难上立得脚住”,方能入圣人堂奥。“人不于贫困上著力,终不济事,终是脆软。”他说:“患难中好做工夫。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然学力浅者,鲜不为所困也。嗟乎!梁栋之具,非禁风耐水雪,安能胜其重哉?”“大抵学者践履工夫,从至难至危处试验过,方始无往不利。若舍至难至危,其它践履,不足道也。”“遇着艰难须用心,毋令放下使沦沉。此关若得千里透,信有人间百炼金”。
吴与弼自21岁从京城回乡后一直与贫病为伴,中年后家境更加贫困,时常发生衣食无继、“屋漏无干处”的情形,但他从未放弃追求“圣学”。他说:“枕上思家计窘甚,不堪其处。反复思之,不得其方。日晏未起,久方得之。盖亦别无巧法,只随分、节用、安贫而已。誓虽寒饥死,不敢易初心也。于是欣然而起。又悟若要熟,也须从这里过。”
在遭遇贫病交加、心境烦乱时,吴与弼常以“不遇盘根错节,无以别利器” 、“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等圣人语言来勉励自己和教育弟子。《明儒学案》记载,一天,吴与弼在田中收割稻谷,手指不小心被镰刀割伤了,这个时候他忍痛说:“为学的人就是要养成坚忍的心性,岂可因为受到一点外物的侵害就扰乱了心志!”于是继续割稻,就像是不曾发生过任何事情。弟子胡九韶对其老师的所作所为十分钦佩,他说:“惟先生遇患难能进学,在他人则惰志矣。”
吴与弼在小陂书院推行耕读教育,把弟子置于艰苦的农耕劳作中,就是要让他们在艰难困苦的磨砺中,逐步形成“虽寒饥死,不敢易初心”的坚忍意志。
早在青年时,吴与弼就对当时学校轻视劳动教育的现象表达了深切的忧虑。他说:“世之志于学者,孳孳早暮,不可谓之不勤也,其所求言语文字之工,功名利达之效,而己志虽益勤,学虽益博,竟何补于身心哉!”学者若只为言语文字之工、功名利达之效,这样“志虽益勤,学虽益博”,对其身心也是无益的。洪熙元年(1425),吴与弼在《上严亲书》中,陈述其对弟弟的期望时说:“诸弟于学,初犹未嗜。覆车之辙,诚不愿其蹈也。士友自京来者,深言其富贵相习后难处于乡。男默自惟念,生长于饱暖之中,居养所移,无足怪者。伏望大人善教,俾裁损旧习,素净来归,渐亲稼墙,日与乡里士友渐磨,其进其成实未可量。”[1]对于那些“富贵相习”、“居养所移”中的子弟,必须让其亲劳动之事,在劳动中养成勤劳俭朴的作风。他说:“知稼穑之艰难,则他是可不流于放逸。”
吴与弼居乡躬亲稼穑,手足胼胝,对弟子也是如此要求。如《白沙文编》载:“白沙来受学,先生绝无讲说,使白沙劚地植蔬编篱;康斋作字,使白沙研墨;或客至则令接茶。”(钦定四库全书·明儒言行录卷三·吴与弼康斋先生)又《康斋年谱》载:“克贞(娄谅)闻公讲学临川,乃往从之,一日公治地。召克贞往视,云学者须亲细务。克贞素豪迈,由此折节,虽扫除之事必躬为之,不责童仆。”[7]《明儒学案》记载,陈白沙自广东来学,晨光才辨,康斋手自簸谷。白沙未起,大声曰:“秀才若为懒惰,即它日何从到伊川门,又何从到孟子门下?”[6]吴与弼把读书穷理建立在“躬亲稼穑”、“亲细务”的生产劳动之上,其所重不在于培养弟子的劳动技能,也不在于劳动后创造财富的多少,而是要在劳动中培养弟子勤劳俭朴的的美德。
吴与弼在小陂书院推行耕读相兼的教育方式,虽有增加书院办学收入、改善吴与弼及其家庭窘境的因素,但其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把弟子置于艰苦的耕作劳动中,让弟子在劳动中读书成人,并在劳动中锤炼自己的意志,在劳动中涵养自己的品德。小陂书院推行耕读教育是成功的,其门下涌现出一大批品德优良、德高望重、不求闻达的真儒、硕儒,如陈献章、胡居仁、娄谅、胡九韶、罗伦、谢复、杨杰、周文、饶烈等。胡居仁学其师,隐居山中,不入仕途,笃志力行,开余干一派,讲学终生。陈献章得其师:静观涵养,遂开白沙之宗。小陂书院耕读教育的成功也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德才均衡发展的人的有效方法。
[1]周克强,张发祥,晏波.才子摇篮——抚州书院掠影[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
[2]张发祥.元代抚州书院述论[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4):305-308.
[3] 张发祥.古代抚州书院发展探析[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4):307-312.
[4]吴与弼.康斋集[M]//四库全书:集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5]陈献章.陈献章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7:806.
[6]黄宗羲.明儒学案[M]. 沈芝盈,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
[7]于浩.宋明理学家年谱:第8册[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