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瑛,汪皓琦,邹学军,崔玉波
(大连民族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大连 辽宁 116605)
应用型本科教学课程体系标准化构建研究
董玉瑛,汪皓琦,邹学军,崔玉波
(大连民族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大连 辽宁 116605)
针对应用型高校本科教学课程体系标准化建设,提出理论与实践结合、专业教育与素质拓展结合、标准化与多样化结合、传统课堂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学校与用人单位结合、评估与建设结合等构件原则。在课程建设标准化、实践教学多样化、评价体系专业化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为推动应用型高等教育的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应用型人才;高等教育;课程建设;标准化;人才培养
Abstract:Aiming at the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curriculum system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the principle of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quality development, standardiz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traditional classroom and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chools and employers, evaluation and construction is put forward. Practical exploration has been carried on in the standardization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diversifica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and specialization of evaluation system. Preliminary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application of tertiary education in specialty construction and curriculum reform.
Keywords: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tertiary education; curricula construction; standardiz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发展和践行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过渡向“大众化”的必然需求。无论是人才培养方面,还是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方面,建设和完善内涵丰富、管理科学、运行灵活的新型课程体系,都是应用型大学所应承载大众化终身教育必要的责任和义务[1]。建立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相匹配的标准化课程体系,对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起着方向性、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更是将学校办学思想和理念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具体落实的关键所在。
全日制普通高校包括研究型大学、专业型大学以及应用型大学三种基本类型,其中应用型大学占多数。应用型大学数量繁多,存在办学历史长短不一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普遍情况,但这类院校在办学目标、层次和任务等方面具有相同的特质,主要是以培养应用型服务社会人才为主,以重视和突出教学为主,以面向区域和特别需求办学为主。应用型普通高校培养的是为地方或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应用型人才,社会对其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包含较好的基础理论、广泛的专业背景、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养,并具备较强的应用能力和推广潜能[2-3]。应用型大学的学生兴趣广泛、实用化倾向较明显,但理论知识相对薄弱,通过比较不同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侧重的不同方面,有助于准确定位和理解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人才的特性。因此,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既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未来许多工程应用问题不单单是技术问题,还要求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综合能力和人文知识。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具备专业知识和解决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更要有交流沟通、团队协作、灵活应变、承受压力、经受挫折的能力。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在加强专业技术教育的同时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科学与文化捆绑下的工程教学,是会让人受益终身的教育。
(1)理论与实践结合。应用型大学旨在培养理论基础较为扎实、实践能力特别突出、专业知识面广博、适应社会特殊需要、服务一线快速响应的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应注重专业理论与实验和实训等环节相结合,特别强调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相比对科研开发能力没有更高要求。建立科学的实验、实训体系,同时配备相应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以提高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应用能力。
(2)专业教育与素质拓展结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注重专业技能提升与综合素质拓展的结合,在加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素质拓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拓展活动,把综合大实验、工作室课程等第二课堂纳入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11]。通过不同特点学生的分类设计、不同年级的分段实施、不同项目的分别指导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学生素质拓展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上进的思想素质、严谨求实的科学素养、求同存异的团队合作意识、及时调整的适应能力、敢于竞争的担当意识以及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
(3)标准化与多样化结合。标准化专业课程围绕培养专业标准化人才,使经课程标准化建设培养的毕业生踏出校门就可以承担不同领域标准化的工作。同时,也应关注选修课程的广博化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育手段的多元化。标准化是为了教学过程有章可循,提高教学效率,但不能千篇一律。多元化是为了扩展师生的选择空间,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师生,但不能各自为政。
(4)传统课堂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确保课堂教学与标准化应用相融合,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和完善网络标准化课程资源,以各高校标准化课程资源为基础,使更多学生能够通过网络学习最新标准化应用成果,定期开展标准化网络研讨,实现高校学生与标准化专家的信息双向对称,并在此基础上完善高校课程建设。
(5)学校与用人单位结合。为了缓解就业难和招人难的供需错位问题,面向社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引进有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结合运行的项目,实施针对性的案例教学。根据用人单位的具体需求,培养具有较高职业品行素养和较全行业领域知识的应用型人才。高校与用人单位共建实践基地,为社会提供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同时,还可成为关键技术研发的强大支撑和孵化器。
(6)评估与建设结合。以评促建,以建促评。积极申请和迎接本科教学质量评估,展示成绩、挖掘经验、发现和解决问题,才能增强教学的动力和活力。同时,通过自身的建设促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更加完善健全,更加科学、合理、高效。
将课程教学与集中实践环节、创新工作室、太阳鸟和大创项目、社会调查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理论拓实教学、讲座拓深教学、通识拓展教学、实习拓宽教学、实践拓升教学”的课程建设体系。
课程标准化建设可极大促进课程整合、协调、发展与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中国急需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基础,以标准化推进为导向,聚焦培养较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在课程标准化建设的同时带动相关课程建设[4]。
(1)专业课程标准化。专业课程标准化一方面需要包含标准化系统工程、标准化经济学、标准化工程数学等所有基础及专业课程,另一方面也需要基于标准化应用及标准化项目,设立技能训练相关的标准化课程,构建系统标准化的实践机制,使学生实践能力可以在标准化专业课基础上得以充分锻炼。
(2)通识课程标准化。通识课程标准化旨在普及和推广标准化基本原理、启迪和培养学生标准化意识,传播和灌输相关专业标准化知识,促使毕业生具备基本标准化素养和较好行业训练基础,掌握和熟悉所在行业标准化知识,未来参加工作稍加培训便可参与和胜任所属专业的标准化工作[5]。
(3)课群建设标准化。课程体系的改革也更为关注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融合和优化。专业课程一般按专业方向划分为多模块课程群,体现和强化专业特色,满足既侧重各自的专业学习,又适应分专业和分层次教学的需要。
(1)实践环境多样化。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拓展理论应用的有效途径,是高校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应用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为确保实践教学的有序开展和实施,有利于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和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形成,需要配合核心理论课程教学建设校内、外实训和实习基地,精心为学生打造和提供各种实验、实习与实训、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平台。
(2)实践项目多样化。实践项目包括课程实验项目、方向综合实验项目、课程设计、认识/生产/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即使集中实践环节中课程实验项目类别也是多样化,包含了验证型、设计型、研究型和综合型等。通过多样化的实践项目,引导学生动手、动脑,把专业的学科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针对实践中的问题解决,找出新的方法和思路,形成新的认识。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引起学生兴趣的重要法宝。在教学方式上经常采用点拨式、讨论式、启发式等针对性手段,与学生积极沟通对话。大量实践表明,教为不教,学为创造。真正有效的学习并不是由教师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源自教师多方面启发和引导学生自身对学习的感悟。因此,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鼓励和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使得学生课堂上主动发挥和拓展,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所授内容相得益彰,运用启发思考、分析案例、引导聚焦、组织讨论的教学方法,创造有利于师生交流的良好课堂气氛。
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是双刃剑,一方面,如果评价指标科学涵盖教学过程大框架,评价结果不但客观评价教学环节,还能筛选优秀教师和发现教学隐患,能起到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促进教学工作的改进和提高;另一方面,过于细微或宽泛的评价指标有可能导致产生敷衍的结果,可能诱发出现截然相反的现象,与评价初衷背道而驰,反而对教学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评价指标的设定和评价实施阶段要体现评价工作的可操作性。
目前高校普遍以学习心和开放态参加和开展本科教学质量评估,充分展示成绩的同时,也不掩饰和回避问题,也唯有此,方可通过评估活动增强教学环节的动力与活力,促使建立科学合理、监督有效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提高本科教学和课程质量的一种长效机制。针对教学过程的不同环节进行评估,包括全面系统的分析和及时信息的反馈,能够比较全面地诊断教学活动的特点、长处和不足,共同分析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坦诚交换对问题的看法,讨论对策措施,积累经验,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评估目标。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包括对教师授课方面的客观评价,也包括对课程设置与相应配置相关内容的评价[6]。一级指标大多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等,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提取一些共性要求作为二级指标。二级指标包括教案完整性、重要知识点设计创新性、案例分析条理性、课堂互动性、教学手段多样性、作业批改细致性等,其涵盖了对教学过程很多细节的考察和评估。教学体系的主要作用是明确教师各个方面的职责,主要从教学计划、课堂环境、教学组织、专业职责等方面对教师做出规范[7],包括展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教学设计、创建尊重与和睦的课堂环境、给予学生积极反馈的组织教学、以及专业成长和发展等因素。
当专业具有相同学科基础,则需要构建与其相应的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包括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和相同学科类群专业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方面的课程[8, 9]。今年来,课题组依托大连民族大学环境专业课程平台,一方面考虑在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更为注重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结合,注重知识面拓宽,注重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广博度,为学生在未来职场中创新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课程体系的改革也更为关注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融合和优化。专业课程一般按专业方向划分为多模块课程群,体现和强化专业特色,满足既侧重各自的方向学习,又适应分方向和分层次教学的需要。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注重专业技能提升与综合素质拓展的结合,在加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素质拓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拓展活动,把综合大实验、工作室课程等第二课堂纳入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10]。通过不同特点学生的分类设计、不同年级的分段实施、不同项目的分别指导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学生素质拓展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上进的思想素质、严谨求实的科学素养、求同存异的团队合作意识、及时调整的适应能力、敢于竞争的担当意识以及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
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应注重专业理论与实验和实训等环节相结合,特别强调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用于解决实际,相比对科研开发能力没有更高要求。大力建立科学合理的实验、实训体系,同时配备相应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以提高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应用能力。
我校已建立配合核心理论课程教学的校内、外实训和实习基地,精心为学生打造和提供各种实验、实习与实训、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平台,使学生能够在针对性的实践条件下,锻炼实际操作和团队合作能力,调动激发自己的各种潜能。多年来一直重视校企合作,建立与恒基水务、华信理化、大连东泰、大连开发区规划建筑设计院等合作多年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以大学生在用人单位内训模式的大学生实训为例,面向企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引进有企业就职背景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结合运行的项目,实施针对性的案例教学。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培养具有较高职业品行素养和较全行业领域知识的应用型人才。高校与企业共建实践基地,为企业提供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同时,还可成为企业关键技术研发的强大支撑和孵化器。我校毕业生因为实际工作能力强、适应快和踏实肯干备受用人单位的认可。
面对丰富多样的教育类型、学籍管理和专业课程,学生根据兴趣、特长和未来行业要求以及社会需求等充分地选择。应用型本科院校根据多形式的课程建设思路,在课程体系、办学特征、校企合作课程等方面积极尝试,以期带动应用型大学积极开展课程建设,为推动应用型高等教育的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1] 董玉瑛,邹学军,刘长宏,等. 环境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6,18 (3):266-270.
[2] 洪艺敏. 试论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2(5):61-63.
[3] 周义龙. 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J]. 职业技术教育, 2009, 30(8):28-29.
[4] 陈东旭. 标准化课程教学与标准化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 标准科学, 2016 (7):6-9.
[5] 沙俊臣,李建文,艾崧溥,等. [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2(7): 67-70.
[6] 张健. 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刍议[J]. 当代教育论坛, 2010 (31):81-82.
[7] 夏维力,田庆锋,钟培.工商管理类课程标准化建设体系研[J]. 现代教育技术,2009, 19 (3): 141-144.
[8] 王维, 康世英. 应用型大学课程标准建设研究[J]. 亚太教育, 2016(2):228-228.
[9] 郭德红, 聂建峰. 论大学教学方法改革的系统性[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6(8):36-41.
[10] 魏小琳. 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价值和路径研究[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08.
(责任编辑 刘敏)
StudyonStandardizedConstructionofCurriculumSystemforCultivatingApplication-orientedGraduates
DONGYu-ying,WANGHao-qi,ZOUXue-jun,CUIYu-bo
(School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Dalian Minzu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605, China)
G648.1
A
2016-11-08;
2017-07-25
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JG17DB088);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2014)。
董玉瑛(1968-), 女, 辽宁锦州人, 教授, 博士, 学校优秀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环境化学与教学研究。
2096-1383(2017)05-05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