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以立
01 张平宜和孩子们
02 张平宜
翻看着此次采访对象所著的《台湾娘子上凉山》,我放下笔,试图用喝水来掩饰自己的焦虑。
这是我经历过最紧张的一次采访,因为采访对象曾是我国台湾地区新闻届最顶尖的风云人物。在转型为公益人之前,台湾新闻界有影响力的奖项,大多都被她收入囊中;转型为公益人之后,作为台湾人,她放弃优渥的生活、体面的工作,扎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麻风村十几年,并曾在2011年荣获“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该如何去采访这位高山仰止的新闻界的前辈?会不会班门弄斧,又会不会露怯?又该如何写清她的景行行止?我一遍又一遍地盘算着。
“我来晚了,不好意思啊……”一句爽朗问候,带着台湾口音特有的软糯,又带着笑意,打破了我的沉思。鼻尖掠过一丝若有似无的香水味,寻味抬头,一位看不出年纪的美丽女子,留着时髦发型,穿着艳丽服装,带着一位年轻助手,正哈哈大笑、风风火火地向我走来。
张平宜,我今天的采访对象,台湾新闻界的女神,两岸著名的“麻风病斗士”,终于来了!
1991年开始,张平宜就开始跑两岸新闻,1992年以《台湾艾滋病防治经验》荣获台湾地区“第七届吴舜文新闻采访奖”,1996年以《终战五十年省思日本三大反人道罪行》囊获“金鼎奖”。以社会新闻调查见长的她,如此形容自己的过往:“可能很多人都觉得我很怪。作为女性,我偏偏喜欢做最辛苦的社会新闻。”
1999年夏天之前,家境优渥、稚子可爱的张平宜尚未意识到,对岸的麻风村会与自己的生命产生联系。彼时,她准备在做完最后一次社会新闻调查后,便回归家庭:“我跟着国际救援组织走访了四川、云南境内的6个麻风病康复村,第一次走进这个群体。”
从我国台湾坐飞机到成都市,再从成都市坐火车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整整花了3天时间,张平宜一行人才进入麻风村。与世隔绝、土墙危房、无水无电、刀耕火种……她惊讶地看着这个当时从来不曾有外人涉足的“神秘禁地”。
在和麻风病患者的子女交谈的时候,张平宜骤然发现,这些孩子与自己的孩子就像生活在两个世界:“每个人看起来都是一张脏脏的小脸,一身破烂的衣裳。他们都没有吃过麦当劳。他们说汽车和火柴盒一样小……”
“生在麻风村,长在麻风村。除了集体户口外,他们没有身份证,背负着麻风病患者的宿命……”很多年后,她在《台湾娘子上凉山》里如是写下自己的心痛。
回到台湾完成稿件后,张平宜久久难以平静。虽然常年奋战在新闻一线,接触过各种各样生活底层人士,但是她觉得麻风村的孩子一直纠缠着她的内心。
她是个母亲,她无法转头就忘记那些孩子。
采访中,张平宜反复强调麻风村本来就应该凋零。她说:“麻风病患者的问题不是医疗的问题,现在是社会康复的问题。在上世纪80年代,麻风病已经能很好地由药物来控制了,麻风病患者已经不再需要被隔离了,应该回到社会上去治疗。当时我想,之前社会给了他们太多标签、太多误会。他们背负了太多沉重的枷锁,现在应该还给他们一个公道。”
思考到最后,她觉得教育是最好的方式:“应该让他们的子女受好的教育。孩子们走出来,麻风村自然就消除了,他们的烙印也会慢慢随着时间而洗去。”
她在《台湾娘子上凉山》封面上写着:“爱里没有惧怕。爱可以洗去烙印。”
2000年,张平宜得知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有个专为麻风村子女开设的麻风病康复村大营盘小学(以下简称“大营盘小学”),“仿佛是黑暗中乍现的一线光明,我热血奔腾”。但是赶到当地后,她惊呆了:“教室只有10多平方米,黑板上都是洞,没有学生完成过小学学业,连唯一的老师都要转行卖水果……”张平宜当即决定:“我要在大营盘建立一所学校,作为试点进行深耕。”为了筹措建校的资金,她在台湾写文章募款,到处演讲、卖书。
2002年8月29日,大营盘小学重建完成。村子里沸腾了,15岁的拉且卖掉了16只羊,说“我不要放羊,我要读书”;14岁的药布兴奋得一夜没睡,吵着要去上学;已经是孩子爸爸的布都重返校园……
2003年,张平宜在台湾成立“中华希望之翼服务协会”,意为“乘着希望的翅膀,飞到最需要的地方,提供最实际的服务”。
此后,张平宜长时间地留在了大营盘小学和师生们同吃同住,既当生活老师,又当授课老师。只会繁体字的她,硬生生学会了简化字,只是为了能更好地批改孩子们的作文。
她急啊,她希望这些孩子快快成才,快快走出麻风村,快快去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看到有孩子在家长默许下辍学,她甚至会冲到孩子家里和家长去“抢”孩子,“逼”着他去上学。
2005年,大营盘告别“幽灵村”的历史,正式成为行政村。同年7月29日,大营盘小学毕业典礼如期举行。这16个孩子是建校以来的第一届毕业生。他们也拿下越西县第三类小学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在毕业典礼上,毕业生的父母都激动地哭红了眼睛。早在几个月前,他们早早就精心制作好象征成人礼的彝族背心,就是为了儿女能在当天穿上。
对他们而言,孩子是他们固有命运的转折点—这是对苦难的告别,更是对幸福的呼唤。
和他们一样,张平宜也激动地哭红了眼睛。
毕业典礼的晚上,令孩子们惊喜的是,他们看到了漫天的烟花,这是张平宜特意为他们准备的毕业礼。张平宜说她曾和一个孩子聊过天。那个孩子说即使和其他乡县只有一河之隔,他也似乎一直生活在被遗忘的世界,“连看别人放烟火都只能隔着河,远远地眺望”。张平宜记住了这番话。她决定:“在毕业时,一定要让我的孩子们享受到欣赏烟花的快乐。他们可以不用永远低着头,他们也可以抬起头仰望星空。”
张平宜做到了。这一刻绚烂的花火,独独属于这群幸运的孩子。
在张平宜的不断努力下,大营盘小学从小学一直发展到完全中学;从只招收大营盘村的孩子,到现在还有来自越西县周边县的孩子跨县上学。
麻风村的孩子们也要初中毕业了。“但就这样,我还是不放心。我觉得培养他去飞,你要让他有足够坚硬的翅膀。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让他的翅膀变硬,让他独立单飞。”张平宜说。
身为母亲,对孩子的关爱与担忧的心情,她觉得一辈子都没完没了。
2008年,为了让孩子们有一技之长,她又在青岛成立了青岛希望之翼学苑,为想要外出打工的学生们提供职业技术培训,并接收和培训来自全国各地麻风村的孩子。
青岛希望之翼学苑走的是职业教育和全人教育结合的培养模式,采取多元化教学模式,并辅以全程的多媒体教学,由社会各界不同领域专业人士担任任课老师:“英语、计算机是孩子们的必修课。老师还会教授职场伦理、职业生涯规划、音乐、美术、烘焙、生命教育等方面的课程。我希望孩子们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活出生命的价值。”张平宜介绍道。
2016年,借助青岛环洋健身器材有限公司的所在地,张平宜又为孩子们创建了希望创翼设计工坊。她开始了公益创业的生涯,希望以社会企业的方式开启孩子们新生活的天地,开启公益的可循环模式。目前,他们从事并进行一系列健康产业的开发,比如健身器材、与潮牌联名的运动鞋。他们还涉足文创行业,结合当地的特产,推出文创产品等等。
“尊严不是施舍,尊严是自立自强。平等、有尊严地融入社会,自食其力,这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谈及为何创业,张平宜如是说,语气铿锵,坚定不已。
青岛希望之翼学苑
张平宜拿出电脑,给我看青岛希望之翼学苑和希望创翼设计工坊的图片。如果不是张平宜事先说明,我还以为这是现代化SOHO办公地:马赛克的外墙、拥有浓厚的毕加索风格的角落、五彩缤纷的窗户、绚丽多彩的艺术绘画……艺术性和实用性完美结合的装潢,都是张平宜和麻风村的孩子们一起完成的。
之前没有绘画经验的张平宜拿起画笔、油漆刷,在那里一点一点挥洒自己的创意和激情。她看着我,得意得像个孩子:“这也是我的成长过程,我的生命里没有不可能。”
“Frank,给客户的文案你修改好了吗?”采访间隙,张平宜轻声问身边的助手。年轻的Frank一边敲打着键盘,一边忙不停地说:“张阿姨,我马上就做好。”
“张阿姨?他居然这么称呼张平宜?”我满腹疑问。张平宜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她让我观察Frank的脸。
黝黑的皮肤、高高的鼻梁……凉山彝族!我突然意识到这是他们显著的面部特 征。
Frank,张平宜的年轻助手,中文名字是李一扬。这位酷似漫画男主角的“90后”青年不仅是个地地道道的凉山人、从大营盘小学毕业的学生,更从小在张阿姨的身边长大。
张阿姨,是这些孩子对张平宜的尊称,更是爱称。
因为爷爷是麻风病患者,所以李一扬在麻风村里长大。没有遇见张阿姨之前,他所理解的世界就是村子里摇摇欲坠的土楼和脸上愁云惨淡的村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小时候满村子乱跑,长大后和祖父辈一样,早早地结婚生子,草草几十年,子子孙孙亦复如是。“直到张阿姨来了,我才知道人生还有别样的精彩和可能。我们也可以读书、工作,更能走出麻风村。”
“记得第一次看见张阿姨的时候,她穿着T恤和牛仔裤,和我们完全不一样,又奇怪又好看。”当时,不到10岁的李一扬个子矮小。他抬着头,好奇地看着张平宜:“这是仙女来了吗?”
李一扬坐在沙发上,搓着手,羞涩地回忆起十几年前的惊鸿一瞥。听着李一扬用“奇怪”来形容第一印象,张平宜拍着沙发,爽朗地大笑着:“你终于说实话了,原来是怪哦!”
“因为我们都穿民族衣服,以前没见过牛仔裤嘛……”
李一扬遇见张平宜前只会说彝族语言,而现在他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写着一手漂亮的汉字。20多岁的他意气风发、昂扬向上,帮着张平宜处理大大小小的事情,成为她的得力助手。他说:“从张阿姨的学生变成张阿姨的助理,角色的改变让我也开始真正学会换位思考。我相信,每个努力的人都能在岁月的历练中破茧成蝶。虽然这个过程或许会很痛、很辛苦,但蜕变成蝴蝶后才配拥有美丽的色彩、生命的美好。”
趁着张平宜转头与身边友人闲聊,我偷偷问李一扬:“你觉得张阿姨有什么缺点吗?”他皱皱眉,露出20多岁青年特有的调皮表情,压低声音:“张阿姨太凶了。有时候我做的事情太多了,会消化不了,她就会着急。”
耳尖的张平宜马上回头:“凶什么凶!我这是希望你快点进步。你们现在所吃的苦,一定会照亮未来所走的路。而且我们现在是要做社会企业,不容许有一丝差池。还有,你是大哥哥,你必须进步,因为还要给你的小伙伴们和弟弟妹妹做好榜样呢!”
大营盘小学新貌
李一扬像做错事儿一样,悄悄地吐了吐舌头,不说话了。眼见张平宜继续和友人聊天,他用眼神小小示意我,带着些许的得意:“你看,我没说错吧。”
恍惚间,我的心里泛起些小涟漪:这一来一去的互动,亲切又熟稔—儿子偶尔的小抱怨,母亲“恨铁不成钢”的小责骂,难道不是寻常百姓家里亲娘儿俩最常见的对白吗?
这是十几年的相濡以沫,这是十几年的血浓于水啊!
采访结束后,李一扬说:“张阿姨改变了我们的命运,这感谢一辈子都说不 完。”
张平宜曾做过一次名为《一根蜡烛的坚持》的演讲,其中的心声曾让人无比动容:“有时心想,我这辈子真的很难逃离麻风村了……这几年,我像一个意外的访客,推开那道隔离的高墙,走近那个孤悬的禁地,我们两个世界因此有了温暖的碰触……我有幸成为两个世界的桥梁,所有的努力因此有了特别的意义。”
2011年,张平宜荣获“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当时,评委对她的颁奖辞是这么写的:“蜀道难,台湾娘子上凉山。跨越海峡,跨越偏见,跨越怀疑,她抱起麻风村孤单的孩子,把无助的眼神柔化成对世界的希望。她看起来无比坚强,其实她的内心比谁都柔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