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2017-03-14 22:33徐伟邵淑红王丽萍
科技视界 2016年27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健康

徐伟 邵淑红 王丽萍

【摘 要】目的: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54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大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差,一年级、三年级和四年级之间无显著差异;心理健康得分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结论:少数民族大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健康

0 前言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一个值得社会关注的问题。他们进入大学以后,除了面对汉族学生要面临的一般适应问题之外,还要应对文化的不同所带来的困难。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对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开始增多,大部分研究者采用的研究工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人格量表(EPQ、16PF)等[1],研究结果并未形成一致的结论。刘瑶等[2]研究发现,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比汉族学生差;高云鹏[3]等研究了北京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后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但是也有研究认为,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比中国大学生常模略高[4]。

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支持可以使他们尽快的适应陌生的大学校园。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作用,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社会支持有益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5-7]。近些年对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逐渐增多,但相比于普通大学生,研究数量仍然偏少,研究结果也有争议,因而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来澄清疑问。本研究以内地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为被试,探讨社会支持对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期为有效地开展其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思路。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向滨州医学院、烟台大学、山东工商学院等3所本科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共发放27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54份,有效回收率为94%。其中男生120人,女生134人;大一87人,大二68人,大三69人,大四30人;城镇户口学生109人,农村学生145人。

1.2 研究工具

1.2.1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由肖水源等编制,共有10个条目,测量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总分为10个条目的得分相加,分值越高,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

1.2.2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该量表共有90 个项目,每一个项目均采取5级评分制,即“没有”、“很轻”、“中等”、“偏重”、“严重”。统计指标主要为两项,即总分和因子分,总分即90个项目单项分相加之和,能反映其病情严重程度,因子分为各分量表对应题目得分总和除以该因子的项目数。

1.3 统计分析

数据全部采用SPSSl7.0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包括描述性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以总分≥160,或单一因子分≥3作为检出标准,阳性检出率为22.4%,单一因子分阳性检出率分别是强迫(4.3%)、其他(3.9%)、抑郁(2.8%)、焦慮(2.8%)、敌对(2.4%)、偏执(2.4%)、人际关系敏感(2.0%)、精神病性(2.0%)、恐怖(1.2%)、躯体化(0.7%)。

2.2 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得分的性别和年级差异

经独立样本t检验,心理健康总分及各因子分在性别上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方差分析,发现除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其他三个因子无显著的年级差异,其余各因子和总分均有显著的年级差异。对心理健康总分进行事后检验,发现少数民族大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差,一年级、三年级和四年级之间无显著差异。

表1 不同年级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得分比较

2.3 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关系

相关分析发现,主观支持与心理健康的所有因子和总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客观支持与躯体化、抑郁、焦虑和心理健康总分之间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表2 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相关

3 讨论

3.1 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分析

本研究在内地高校调查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阳性检出率为22.4%,约为1/4左右,和国内其他同类研究结果相似[8-9],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

3.2 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性别和年级差异分析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分上均无显著的性别差异,这与前人[3,8,9]的研究结果一致。少数民族男女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上无明显差异,可能是因为他们的生活环境一致,面临的压力和要适应的问题相似,影响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无明显不同,导致他们的心理健康从总体上相当。

从心理健康的总体上来看,大二学生的心理问题突出,与其他三个年级相比,心理健康程度较差,三年级的得分也稍高于其他两个年级。以往的研究有与本研究结果一致的[10],也有不同[8-9]。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学生一样,进入新的环境都要有一个初步的适应期,很多心理问题是日积月累的,如宿舍人际关系、爱情、学业等,到了二年级可能是一个时间节点,经过一年的调整,进入大三后,心理健康状况有所提高,到了大四,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适应高校的学习和生活节奏,因而心理健康状况是较好的。辛自强等[11]对1986—2010 年间使用SCL-90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调查报告进行了横断历史的元分析,从大学二年级到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逐渐上升,我们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研究结果也符合这一发展变化趋势。这提示教育者们要多多关注大二、大三学生的心理问题。

3.3 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分析

研究显示,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少,心理健康水平越低。这说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得到的客观支持和主观感受到的社会支持越少,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当拥有较多的社会支持,尤其是主观感受到的支持多时,能够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人是社会性动物,时刻与社会发生着紧密的接触,人的心理发展、心理健康状况离不开社会支持,经常感受到来自亲人、周围的同学、朋友和老师的关爱,能够让大学生们肯定自身的价值,也能够缓冲各方面压力和情绪带给个体的不良影响。这也相应地对家庭、学校甚至社会提出了要求。父母应多关心子女在学校中的一切状况,了解他们的学习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学校也应多关注学生的需要,了解他们的心理困扰,以便适时地给以支持和帮助,共同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王粲,刘大伟.心理量表在民族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中的应用现状[J].民族学刊,2015(5):89-92.

[2]刘瑶,张永雷,乔瑜,等.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3):283-285.

[3]高云鹏,艾克热木·艾尔肯,王雪.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以北京邮电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例[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3):92-98.

[4]罗鸣春,黄希庭,严进洪,等.中国少數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元分析[J].心理科学,2010,33(4):779-784.

[5]欧阳丹.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青年研究,2003(3):29-33.

[6]程素萍,张潮,贾建荣.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35-37

[7]陈素云.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伦理学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28(6):990-992.

[8]常永才.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SCL-90测量与分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8(5):72-79.

[9]苟萍,卢勤.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华文化论坛,2010(2):144-148.

[10]喇维新,马瑞芬.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以西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大学生为例[J].甘肃教育,2013(1):20-21.

[11]辛自强,张梅,何琳.大学生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J].心理学报2012,44(5):664-679.

[责任编辑:田吉捷]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调查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感恩、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