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视阈下保定外语人才培养新路径

2017-03-14 20:54韩静池
科技视界 2016年27期
关键词:外语人才京津冀一体化

韩静池

【摘 要】随着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布局的逐步落实和深化,素有“京畿重地”的保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借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形势,保定市经济发展迅猛,对外语人才的要求呈现出复合型跨学科的特征。了解新形势下经济发展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情况,探究如何在与京津优势教育资源交流互补的基础上,探索外语人才培养对策。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外语人才;培养新路径

0 引言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主持召开了专题的座谈会议,听取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工作汇报,将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强调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使京津冀一体化建设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之路。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下,保定市外向经济发展迅猛,对外语人才要求呈现出复合型跨学科的特征,需要即掌握外语又通晓专业知识的应用型、专业性人才。京津冀教育一体化为保定高校外语人才培养的定位提供了重要的导向和参考。关于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研究方兴未艾,但是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布局的新背景下的需求前沿论述性研究较少。其次对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体系中,追踪外语教育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领域结合的研究有待深化。本文拟从教育政策,高校环境,网络信息技术三个方面探讨保定高校构建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和策略。

1 京津冀一体化视阈下保定市经济发展迎来了历史新机遇

河北省保定市区位独特,素有“京畿重地、都南屏障”之称。该市产业基础好,工业门类齐全,已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多元支撑的产业格局。为顺应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势,深度对接融合,构建京、津、保黄金三角区,抓好产业承接与转移。近年来保定市经济已经出现拐点,很多企业到国外建厂、扩大海外市场。进入网络时代,跨境电商成为保定市涉外经济的新特点,例如保定长城汽车及零部件,英利太阳能,容城服装,安国中药材,高碑店箱包, 蠡县皮毛, 高阳毛纺, 曲阳石雕, 安新羽绒等已走出国门。这些涉外领域为保定外语人才提供了广大的就业机遇。

保定市涉外领域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要求和标准也在不断提升,需要一大批通晓国际规则、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对这类人才的培养正是当务之急。高端外语人才的开发和培养的契机就是高等教育。通过高等教育切实完成对高素质外语人才的培养,以服务于京津冀一体化保定外向经济的需要。

2 保定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2.1 政策引导与扶持下的京津冀教育联合培养的新路径

2.1.1 政府引导,建立以京津为中心的区域知识创新体系

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制定推行充分利用京津人才的实施办法。京津人力资源自然占绝对优势。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需借助京津的突出优势,发挥京津的巨大潜力,提升地方高校外语人才培养质量。在协同发展中,处于劣势的河北高校更应该要解放思想,转变思维方式,面向京津,紧盯京津,努力寻求与京津全方位合作。鼓励京津保三地开展高校共建、校企共建,吸引优秀的资本、技术、信息、知识、人才进驻保定。

2.1.2 京津冀教育一体化中的三地高校校际合作将进一步加强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教育一体化都在稳步推进中。京津冀教育一体化是保定高校与时俱进,摆脱传统束缚阔步向前的大好契机,为保定高校外语人才培养的定位提供了重要的导向和参考。采取措施联合京津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与河北合作共建,共同培养人才,为京津冀教育一体化和人才资源共享奠定现实基础。保定几所高校已经与京津高校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发挥京津与国外高校和学术机构的广泛合作交流优势与资源,力求教育资源共享,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专业方案。探讨远程网络协作,弥补自身弱势。也可进一步加强京津知名专家学者长短期聘用,提高外语人才培养质量。

2.1.3 政府保障,政策支持,全面深化校企合作

京津冀一体化的利好环境下,保定外语人才就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地方高校应该与京津校企加强合作,培养跨学科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借助京津的人才资源,高校招聘一些来自京津企事业单位的兼职人员,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开展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培训课程,使人才培养更加优质,高效。尤其将“外语+”和“互联网+”的一些实操课程,让其教学内容和方法更前沿、更接地气。企业与院校合作,保定高校向京津推广“订单式”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利用资源优势,选拔培养出更加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人才。

2.2 培养外语人才的新路径——“外语+”知识系统

对于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在当前学科背景下,主动将外语人才培养融入到教育战略中,应加强不同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整合语言与人文学科及理工农医等已有学科专业,尝试探索“外语+X”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省内许多高校充分利用综合院校优势,培养具有文理背景且外语能力强的专业复合型人才,这种培养方式可以看作是一种专业+外语的复合培养模式。比如,河北大学,农业大学等,其外语专业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已形成外语 + 专业、专业 + 外语、非通用语种 + 英语、双学位等多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与外语+专业起点不同,但其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有利于人才知识结构的复合和优化。这样就把外语学习从单纯的语言文化交流走向多元化,培养熟既悉国际商务又熟练掌握外语的高級复合型人才,具有专业理论背景并熟练掌握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具有广泛的社会适应性和创造性。

2.3 “互联网+“背景下的外语人才培养新路径

2.3.1 “互联网+“背景下的外语人才培养教学新模式

《纲要》第十九章明确指出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为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国际合作空间;网络课程、数字图书馆、虚拟实验室、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网络教学模式等的开发和完善推动了国际化人才培养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促进了优质资源共享和教学改革发展。

当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无线通信技术被引入教育教学领域,使得教育、学习不仅在方式上同时又在理念上都发生了相应的变革。“互联网+”作为一种新思维,也推动了传统课堂与互联网信息平台的结合。互联网逐渐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微课,翻转课堂,创客教学法,移动学习等多媒体及网络辅助的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近年来慕课(MOOC)作为网络化学习的开放教育模式,面向全球提供在线课程。这些网络通识课程为外语人才的宽口径提供了资源平台。网络教学模式日新月异,超星学术视频,国外大学网络公开课,京津高校国家精品课程等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外语教学实践,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或网络资源,整合教学资源以切实提高外语人才的培养质量。

2.3.2 “互联网+“背景下的外语人才自主学习新模式

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教育环境下,外语的教与学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当今网络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近两年来,微信的发展与普及受到广大用户的认可。其优势在于推送内容的多样性和获取信息的即时性,将外语学习与广泛使用的微信公众平台相结合,微信的教学功能并应用于混合式学习,关注外语界专家名人博客,微信平台,学习专家的研究成果,潜移默化的提高外语人才的软实力。外语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要与时俱进,适应网络微信时代的特点,努力培养具有多种能力的外语人才。

3 结束语

京津冀一体化为保定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保定高校应深化同京津高校、企业宽领域深层次合作,转变教育思想,顺应现代科技时代,培养人文底蕴厚,实践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胜任国际化环境下的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周谷平,阚阅.“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支撑与教育路径[J].教育研究,2015(10):7.

[2]马晓颖.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河北省外语人才就业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J].經营管理者,2015(12):186.

[3]刘建军,张素荣.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视域下的河北人才战略探析[DB/OL].光明网:http://news.china.com.cn/,2015(9):19.

[4]吴金娥,高维婷.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省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探讨文[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4).

[5]杨锐,吕吉瑛.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河北省外语人力资源整合策略研究[J].管理视窗,2015(12):39.

[6]李明秋,刘晓渠.跨学科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12):637.

[责任编辑:田吉捷]

猜你喜欢
外语人才京津冀一体化
基于区域经济的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策略研究
基于国际化视野下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司法合作问题研究
京津冀一体化下的内容创业激发下的创新创业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与外语人才人文素质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