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古城区及重点街巷空间形态的演变与保护

2017-03-13 05:32郑曼文张雨晗
四川建筑 2017年1期
关键词:中山路西街街巷

郑曼文, 张雨晗

(1.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四川成都 610081; 2.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四川成都 610041)

泉州古城区及重点街巷空间形态的演变与保护

郑曼文1, 张雨晗2

(1.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四川成都 610081; 2.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四川成都 610041)

泉州市不同于国内其他历史文化名城,它是少有的因经济发展、港口运输发展起来的古城,经济贸易的繁荣使国外友人居住于此,其城市文化、城市形态与风貌也因此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色。因地理位置远离行政中心,政治因素对其城市建设控制较少,城市形态基本呈自然生长趋势。文章通过分析古城形态的演变和重点街巷空间的变化,系统展示古城在历史的风雨中随外界因素产生的变化过程,并结合以往规划对古城的保护提出资金资助、有机更新的建议。

古城形态; 街巷空间; 演变分析

1 泉州古城发展梗概

泉州古城兴建于盛唐,经济发展与陆路不便带来对水运交通需求,泉州的地理区位使之成为重要港口。海外交通和对外贸易的繁荣与城市的发展兴建有着密切的关系,五代及宋、元、明各时期城市不断扩大完善。自明朝起,泉州发展停滞,与当时政府采用的“禁海”政策以及当时不稳定的政治因素密不可分。

2 泉州古城形态演变分析

2.1 古城形态概述

最初形态为方城十字街,后由于河道等地形限制和不断扩建,形成不规则平面,东南方向的道路沿河道走向修建,形状似鲤鱼,故称鲤城。

2.2 古城形态演变及原因

2.2.1 西晋开始发展

政治因素促进城市发展: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后,晋王朝南迁,其中一部分迁往泉州,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及文化,泉州人口增加,泉州社会经济及城市开始发展。

2.2.2 唐代初步成型:修建子城、衙城

子城:唐代修建子城,方城十字街,四个城门,城外有壕环绕子城四周,此时泉州成为我国著名的四大通商口岸之一(图1)。

图1 唐、五代、宋元古城区及土地利用分布示意

衙城:南唐节度使留从效在子城偏北建泉州的城垣——衙城,即现泉州市体育场范围,今谯楼即衙城正南门。

2.2.3 五代十国古城拓展:修罗城

因贸易扩建城市:五代泉州成为对外贸易港口,商市、码头、外商聚集晋江,因为居住的“坊”和街区的“市”分离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因此扩建城市,加建罗城。由子城西门延伸的西门大街是泉州陆上交通的主要通道,直通晋江口,因而这一带发展为商市,扩建城市时,将其纳入罗城。

子城主要的职能为政治区域,子城南部则是供日常生活的商业区和居住区。城市商业区主要在罗城的东、南,居住区在罗城的西和北。城南滨江地带则是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图1)。

2.2.4 宋元时期城市快速扩展:建“蕃坊”

贸易发展改变城市结构:宋元时期,泉州港成为东方第一大港,大量外商居住,城南因接近码头且商业集中,加上外国人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逐渐在城东南的“蕃坊”居住。港口的运输功能主要依傍晋江拓展运输空间,随着船运的发展,泉州北部受清源山地形限制逐渐向南发展拓展,形成了一个不等边的鲤鱼形状。

街巷空间变化:像大多数发展贸易的古镇一样,商业街道渐臻完善,建筑形式逐渐趋于临街开放 “前店后宅” 的形式,街巷分布布局更趋合理(图2)。

图2 街巷格局变化(左为宋元底图、右为1948年底图)

2.2.5 明、清时期古城衰落

15世纪后,阿拉伯国家逐渐衰落,帝国主义逐渐垄断了海上的商路,阻碍了原有的东西方交通,泉州对外的海上商路就此断绝。明朝时,日本海盗侵扰,政府加强海防,清朝实行海禁,泉州海上贸易减少,港口及晋江长期不使用,逐渐淤塞。

2.2.6 民国:街巷格局 “十字街”变“一横两纵”

建设中山路:1923 年从洲顶到顺济桥头的中山路建设,由于建设触动了当时豪绅阶级的利益,直到20世纪40年代中山路才成街。

拓展东西向街道: 1925年依托原有十字形路网,在南侧拓展了东西向的贯穿性道路,即为涂门街和新门街。宋元时期的依托十字形道路骨架形成的街坊彻底演变成“一纵两横”城市格局。 “一纵”是指贯穿南北的中山路,而“两横”分别为东西街与涂门街。

20世纪30年代拆除罗城:因修泉安公路,民国政府下令拆除罗城。抗战期间,出于战争的需要,福建省政府拆毁泉州古城墙、德济门、通淮门、仁风门,核心街区所在的商业集市区因城市改造和战争变得萧条。

2.2.7 古城发展停滞

建国至改革开放前,国家对泉州投资有限,加上政治运动影响,城市空间发展缓慢,建国时城区范围与宋元相差无几,这也是后续古城保护的基本范围。

2.2.8 古城保护如火如荼,现代城区发展迅速

20世纪90年代规划城市向东发展,缓解了古城保护的压力。之后历次古城保护规划对街巷空间和建筑维护做了保护性更新。泉州古城的发展是在泉州中心城区建设的大背景中、在旧城更新改造规划的指导下、在具体实践中逐步发展的。

2.3 泉州古城发展特点

2.3.1 区域与路径——整体形态与脉络的延续

泉州古城的发展一脉相承,正如很多城市一样,不同时期的空间格局总是在依托于原有城市基础拓展而成的。一是核心城区没有偏移;二是泉州现有的城市整体结构沿着历史街道的发展而逐渐形成,新的城市街区在旧城基础上逐渐扩展而来的(图3、图4)。

图3 泉州古城发展到现代城区的城市范围叠图

图4 泉州城市变迁[2]

2.3.2 节点——商业活跃区未变

历史城门区往往是古代商市活跃区,运用空间句法分析现状泉州城市活跃节点,两者位置的高度一致,充分说明自宋元至今泉州最具商业活力的街区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偏差和转移(图5)。

图5 城市现状活跃度较高区域在宋元历史地图中的分布[3]

3 重点街巷空间演变分析

商业街区:泉州古城的街道发展与商业发展息息相关,泉州个体私有经济发达,因此产生许多小规模的商业街区,他们形成的街区空间是城中最具活力区域。

3.1 中山路街巷空间演变分析

3.1.1 近代第一条骑楼商业街

起因:20世纪20年代新城市运动,为发展道路,拆除城门和罗城,从威远楼前至新桥头,铺筑水泥路面,命名中山路。由于建设触动了当时豪绅阶级的利益,直到20世纪40年代中山路才成街。

骑楼商业街:泉州最早形成的中山路两侧均有连排式的骑楼建筑,可以说是中国仅有的、保存最完整、最长的连排式骑楼建筑商业街。

建设中山路后的街道空间变化:商业街道围合界面更加开放,骑楼代替手巾寮。修建学校、医院,改变原有城市空间环境(图6)。不同于其他由外国殖民者开发建设的城市景观,它包含南洋混合文化、传统闽南文化、新生现代文化,受当时欧陆风影响,形成中西合璧风格。

图6 中山路与西街现状

3.1.2 返修中山路路面

20世纪60年代,泉州规划重视城区建设和改造,泉州城市在“规划建设”和“有机生长”作用下发展,修筑新路,返修旧有街道,中山路改铺混凝土路面。

3.1.3 旧城更新改造中山路

20世纪90年代,古城基础设施落后、市政设施不健全影响城市发展,旧城更新成为主题。改造中山路时,充分挖掘文化元素,结合传统文化符号和现代建筑的特点,修旧如旧。

3.1.4 中山路现状

中山路的道路宽度自建成到现在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建筑形式,两侧的骑楼形成了良好的商业空间(图7)。

图7 现状中山路与周围骑楼的关系[3]

3.2 西街街巷空间演变分析

3.2.1 西街简介

西街位于泉州古城中心腹地,是泉州最早开发的街道和区域,宋朝时代就已经象征着泉州城市发展的繁荣,是泉州市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古街区,也是具有泉州特色的历史地段。沿街建筑为一至二层坡屋顶传统民居和平屋顶骑楼,建筑使用性质多为居住、小型商业和文娱,属于生活型商业街,兼有交通和旅游多重功能。

3.2.2 西街建设至定型

西街历史要追溯到唐开元年间(公元 714~741 年),自古以来这里都是贸易昌盛的繁华地段。天佑元年(公元905年),随着城市发展,西街因扩城延伸至现在的甘棠巷口。

五代扩城,西城门(古称“义成门”)移至现在的西街西端与西环交叉路口,西街随之延伸,逐渐定型。

3.2.3 西街改造

20世纪90年代,西街改造:商业街道空间形态的改造。

改造前,道路年久失修,人车混行,公交线路混乱拥挤,基础设施不完善,火灾隐患严重,沿街多为民国建筑,内部结构疏松。

改造措施:(1)疏解交通,功能置换,迁移吸引交通量的建筑。(2)改造基础设施,露天线路埋地,对周边妨碍消防的街道拓宽取直。(3)按历史原装恢复石板铺装路面,设立标志性石牌坊,隔50 m恢复古井,恢复原有景观。

2003年,泉州市政府为推进城市环境建设,针对西街历史街区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计划,例如:保存古建筑、保护古城肌理、保留古城系统格局和改善街区生活环境,根据具体的可实施性,采用渐进式改造方法,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工作的实施。

3.2.4 西街街巷空间

在城市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街道坊巷格局一直保持着鱼骨状的街道坊巷布局。主巷两侧的民居建筑及巷道空间都散发着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而鱼骨状两侧的支巷则保持着恬静的生活氛围。从街到巷再到建筑,逐步从公共性向私密性过渡,这种街巷布局正是西街地区面貌特色重要的组成部分。

4 泉州古城发展趋势及保护建议

4.1 历次规划对古城的保护

1983年,政府提出“泉州历史文化圈”的保护概念。1994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被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中,形成完善的历史保护规划体系。1995年泉州的历史文化保护建立了完整的总体框架,从不同层面上对古城的保护作出了各种定性和定量的控制。2001年,规划把古城区分为核心保护区、风貌保护区和风貌重点整治区,“重点保护,分片整治”。

2009年规划原因:为了更好的减轻在高速城市化进程中泉州古城面对的压力,泉州未来的新城发展主要向东,新城将渐渐的成为政治、商业中心用地。位于西侧的泉州古城,则保留原有的城市功能,主要承担居住、文化、传统商业的功能。主要内容包括以下7个方面:

(1)古城保护区范围、外围控制地带范围和面积;

(2)古城保护区等级控制范围和面积;

(3)规定古城的紫线范围,按紫线管理办法提出规划管理要求;

(4)确定15条历史街巷,并提出相应的规划要求;

(5)确定古城建筑高度和层数;

(6)确定住宅民居和近代建筑保护的数量;

(7)补充完善绿地系统规划,增加街旁绿地,增加停车场布点,公共市政服务设施用地等。

2009年规划效果: “古城-新区”的二元式规划布局使得古城在新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保持了较高的完整性,避免了大规模的破坏(图8)。

4.2 泉州古城发展趋势及保护建议

从唐初建城至今,古镇空间形态发展经历了生产消费性

图8 2009年古城保护规划

城市到旅游观光城市的过程,预示着古城空间形态发展进入下一个高峰阶段。解决好保护与现代经济发展的关系是重点。借鉴意大利法国等优秀历史古城的保护策略,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1)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古城保护规划,土地规划应根据保护规划调整;

(2)建立完善的古城保护基金,对私人的历史建筑维护进行资助;

(3)成立专业保护机构,完善国内古城保护系统。

5 结束语

泉州古城的保护建设除了对城市规划、功能、基础设施等做了简单改进,还更加注重对历史街区的完整保护和对泉州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弘扬,为古城在时代发展中的有机更新提供了蓝本。

[1] 董鉴泓.中国古代城市二十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51-60.

[2] 傅孙萍. 历史文化名城城市空间演变与发展实证研究——以泉州市为例[J].中国名城, 2013(3): 59-64.

[3] 曹凯中.泉州城市街道空间组织及其历史沿革研究 [D].深圳大学,2011.

[4] 付君.泉州古城空间形态研究 [D].泉州: 华侨大学, 2006.

郑曼文(1988~),女,硕士,助理工程师;张雨晗(1989~),女,学士,助理工程师。

TU-098.1

A

[定稿日期]2016-09-12

猜你喜欢
中山路西街街巷
人间烟火,最爱隐秘的街巷美食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中山路小学学生作品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中山路小学学生作品
边走边唱
泉州西街尽显“古韵新风”
雨中的街巷
松茂古道从西街到松州古城
西街往事
“中山”符号空间化下的中山路
告别“中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