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芳 刘 燕 王 瑞
(山西太原解放军第264医院普外科,山西 太原 030001)
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配合与护理
王燕芳 刘 燕 王 瑞
(山西太原解放军第264医院普外科,山西 太原 030001)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胆囊结石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我国成年人为10%,中年妇女高达15%[1],本院于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成功开展了42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手术,疗效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1 超声检查证实为胆囊结石并符合保胆取石条件患者[2],共42例,其中男13例,女29例。年龄18~29岁,病史3月~1年,其中单发结石22例,多发(<3枚)20例。结石直径0.5cm~2.0cm。所有患者均有强烈的保胆意向。
2.1 器械准备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设备及器械一套、胆道镜器械一套、取石网篮、3-0圆针微乔线。
2.2 手术配合 患者气管插管全麻成功后取左侧倾斜15度,头高足低15度,器械护士提前20分钟刷手,上台准备器械,协助医生消毒铺巾与巡回护士连接好各导管、导线(带无菌套),并检查调试显示器,配合医生建立人工气腹,术中密切注视监视器,掌握手术进度,准确快速的传递各种器械,避免浪费时间及降低感染概率,保留好取出的胆石等物品。术毕与巡回护士清点器械,纱布等物品,做好详细记录,术后将腔镜手术器械按照清洗—多酶浸泡—清洗的程序,进行清洗,后用柔软纱布擦干,气枪吹干,润滑油擦后安装复位,再次清点检查所有器械是否完好,并注意检查Trocar风帽有无破损,并及时更换,双人清点无误后送等离子消毒、灭菌备用。
2.3 巡回护士 本组患者病程长短不一,由于惧怕或抵触胆囊切除手术,多数患者接受过多种非规范治疗,如中草药排石、体外碎石等。担心术后复发。对手术存在恐惧心理,护士术前详细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成功的病例。稳定患者情绪,使其提高信心,配合手术,手术当日核对患者无误。建立静脉液路,配合麻醉师施麻,于器械护士共同清点器械,纱布等物品,做好详细的记录,随时供应台上所留物品,术毕送病人回房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
3.1 一般护理 全麻手术护理,未清醒前应去枕平卧6小时,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入气管造成窒息,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吸氧、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及量的变化。
3.2 早期活动 病人术后常由于疼痛和害怕不敢活动,护士应向病人讲清早期活动的重要性。一般在患者术后第一天即可下地活动。早期活动可增加胸廓扩张幅度,可以避免肺不张,坠积性肺炎,使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同时也可减轻腹部胀气,预防肠粘连的发生,促进伤口愈合。
3.3 饮食指导 该手术后患者一般肛门排气早(1天左右),术后第一天即可清流食。无特殊不适,第二天可半流饮食,之后逐渐开始正常饮食。应避免产气食物如:糖、牛奶等。应进低脂高蛋白,高纤维素饮食,多食蔬菜、水果等。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油炸、油腻食物。对术后前合并有心肺疾患,高血压病人,严格控制钠盐摄入,给予低盐饮食,合并糖尿病者应控制高糖食物。
3.4 并发症护理
3.4.1 控制感染 监测体温变化察伤口有无渗血,术后鼓励病人下床活动,早期活动可促进肠道蠕动,预防肺部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3.4.2 观察术后出血 术后出血常发生在术后24小时至72小时,应密切观察腹部体征,有无腹痛、腹胀等,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观察有无面色苍白,脉速,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观察腹腔引流液颜色、性质,及拔管后有无腹痛、面色苍白出血等症状。
3.5 对症护理
3.5.1 疼痛的护理 该手术后腹痛、戳孔疼痛均少见。
3.5.2 恶心、呕吐的护理,由于术后麻醉药物的作用,少数患者有呕吐现象,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给予止吐药。特别需要注意避免误吸的发生。
术后无特殊并发症,恢复好,一般术后3~5天可出院。出院后保持精神愉快,劳逸结合,适当锻炼,以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油煎、油炸、高脂肪食物及生冷食物,以免引起消化不良及腹泻。如出现腹痛、腹胀,发热应及时就诊。定期进行复查,一般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复查B超,以后每一年1次随访,了解胆囊运动功能[2]与结石复发情况。
[1] 张宝善. 微创外科内镜保胆的新思维[J].微创医学, 2010, 5(3): 193-196.
[2]王悦华. 胆囊结石患者该如何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或保胆取石[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1, 20(8): 863-868.
10.3969/j.issn.2095-9559.2017.02.097
2095—9559(2017)02—3026—01
2016-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