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传播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辽宁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综述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由辽宁省马克思主义学会、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承办的“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传播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辽宁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于2016年11月27日在东北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来自大连海事大学、东北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博士生导师及博士生代表、辽宁省其他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领导与教师代表,共计100余人参加。
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思想理论形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思想理论形态与社会实践形态双重发展的过程,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希望在中国、动力在中国,依赖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思想理论形态、社会实践形态中的最新成果。基于此,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理论处肖明江处长作了“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主攻方向”报告,肖处长认为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主攻方向是解读中国实践、阐释中国理论。
一是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视角。1840年至2049年这210年以两个105年为界。1840年至1945年中华民族走了下坡路,反映了农业文明对工业文明的全面失败。1945年至2049年中华民族走了上坡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昭示中国人民站了起来,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制造业总产值超过美国。这两段历史一段上坡路、一段下坡路,蕴含着众多伟大历史转折,蕴含着众多高潮低潮、波峰波谷,蕴含着血泪汗水与灿烂辉煌。这样的历史开度、世界深度是中国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基础和丰厚的思想精神资源。
二是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社会主义500年的理论逻辑,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逻辑,明确这两大逻辑的切合点才能明确中国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何产生。这两大逻辑在融合过程中,冲突差异表现为常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社会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别,但二者的基本价值关系仍被保留下来。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和精神支撑。
三是21世纪世界发展的道路选择。21世纪世界发展的道路主要有两条:西方的现代化之路和中国的现代化之路。西方的现代化之路曾经是全球各民族国家现代化发展的样板,现代化等于西方化,西方现代化的道路、理论、标准、制度在全球范围内通用。但随着中国成为世界政治、经济大国,中国的现代化之路给世界各国的发展道路提供了一个新的选项,西方的现代化之路不是唯一路径,华盛顿共识不再是唯一选择,北京共识也成为热议的话题。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具体而言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是和平发展道路,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道路。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发生变化,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发生变化,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发生变化。但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正确认识中国所处的“时”与“势”,把握“变”与“不变”的辩证法,是研究中国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础。继续抓住和用好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理论和重大决策,深化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习总书记的讲话体现了当代中国的治国理政思想,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
1.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政党治理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刘宁宁教授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既是目标,又是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作为统领的政治力量,起到了总揽全局的作用,因此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政党治理,政党治理要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有机结合起来。(1)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党治理。政党治理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政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党制度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政党能力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国家治理现代化对政党及政党治理提出新的要求,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需形成有效的、良性的互动,执政党要不断调整自身的结构、功能、现代化步伐,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适应、相协调,从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的价值取向相一致,政党要在整个治理体系中承担起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责任。(2)当代中国政党治理面临的挑战与发展中的难题。党在治理过程中面对来自党内的一些挑战,包括内部环境的变化、党员素质和数量的变化、党组织规模与战斗力的变化、政党文化的变化、执政能力与执政风险的变化;来自政党外部的挑战,包括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化浪潮、公众对党的信任度的变化、发展带来的困境。(3)中国在治理现代化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几方面问题。第一,政党治理要注重政党能力的现代化;第二,政党治理要注重政党制度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第三,政党治理要注重政党行为的法制化;第四,政党治理要注重发挥和整合党的各种要素的功能和力量。
2.从“四个陷阱”看习近平治国理念
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刘晨晔教授指出,从人类文明发展的经验教训中总结,经常会得出四个陷阱结论。第一个陷阱是中等收入陷阱,即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4000至12 000美元后,经济难于保持持续增长。目前中国的人均收入超过8000美元,中国能否突破这一陷阱是中国对人类文明面临这样一个困境作出如何回答的重大问题。第二个陷阱是塔西佗陷阱,即政府的公信力一旦下降,政府的话语权、信任度、执政能力都遭到怀疑。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在公信力方面遇到了一些难题,因此中国在某种程度上也面临塔西佗陷阱的挑战。第三个陷阱,即意识形态陷阱,具体指党员的信仰危机、人民的信念危机蔓延成整个民族的精神危机。这一危机自中国近代以来逐步积累、深化、叠加至今形成道德滑坡和信念缺失的困境。第四个陷阱,即修昔底德陷阱,新兴大国的崛起必然挑战守城大国的地位,守城大国不甘于地位的丧失,二者必然发生矛盾,一场大战不可避免。目前中国正在强势崛起,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能否走出修昔底德陷阱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这四个陷阱是当下中华民族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国际视域下中国快速发展所面对的重要问题。回望习近平总书记执政以来的治国理政思想,也基本上围绕这四大陷阱展开。为应对“四大陷阱”,党中央提出“五大锦囊”,即“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共享应对中等收入陷阱,解决理想信念问题直面塔西佗陷阱,党员要树立共产主义信仰,普通公民要秉承坚定的人生信念,在此基础之上重新塑造民族理性、民族精神,以应对意识形态危机。中华民族自古倡导和的精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构建和谐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二者共同的价值指向是要创造一个大国和平崛起的奇迹,这样中华民族不仅将领跑人类文明,而且将为大国崛起树立一个新的典范,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3.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辩证法的理解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包国光教授指出,目前大学教科书上所论述的辩证法来源于黑格尔,经恩格斯和列宁的解读、宣传,最终将其概念固定下来。国内有学者认为,马克思对辩证法的理解与恩格斯和列宁对其的理解有所差异。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一切辩证法的基本形式,但是,只有在剥去它的神秘的形式之后才是这样。辩证法在黑格尔手中神秘化了,但这决没有妨碍他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在黑格尔那里,辩证法是倒立着的,必须把它正过来,以便发现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核。恩格斯的辩证法更侧重在自然领域中的应用,他深入地阐述了自然发展和自然科学中的辩证法,辩证法中的合理内核是宇宙运动的法则,辩证法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的最一般的法则、最根本的规律。恩格斯将辩证法从思维的范围上升至宇宙空间。列宁的辩证法强调斗争性、矛盾性,特别是政治斗争,列宁认为,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是认识论和方法论。马克思的辩证法其本质是分析社会历史实践的结构性、构成性的方法,是拒绝教条、固定地理解社会现实。恩格斯的辩证法是关于宇宙、自然科学发展规律的法则,是自然科学活动改造自然的方法。列宁的辩证法是社会实践、政治斗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为其绝对精神而服务的,是绝对精神现实化的结构方式。马克思将辩证法主要应用于历史实践上,恩格斯用于改造自然和认识自然的活动中,列宁用于政治斗争中,黑格尔用于绝对精神。这四位思想家在目的和动机上的关注点有所不同,因而将辩证法理解为不同载体的不同方法。
4.学习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的三点体会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时家贤教授指出,针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可以主要梳理为以下三个学术讨论热点:第一,引发思考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根源。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大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资本与劳动这一矛盾统一体自资本主义诞生以来始终未发生变化,在资本与劳动的对立中,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建立了资本主义国家。马克思站在无产者的立场上,从社会现实出发,在吸收前人的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创立了自己的方法,站在劳动大众的立场上,维护劳动大众的利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种利益的实现需要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以无产阶级的制度为保障,选择走不同于资本主义的道路,即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引起共鸣的话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自十八大以来,至少在四个场合、从四个层次上引用过政治经济学这一概念,分别是:2014年7月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时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2015年11月23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时强调,要立足中国国情和中国发展的实践,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2015年12月21日,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重大原则;2016年7月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时指出,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共产党对政治经济学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由政治经济学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萌芽于改革开放,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最终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以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总结和提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经验,同时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分。第三,“三进”中遇到的难题——如何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相衔接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要求广大学生学习政治经济学方法,掌握经济运行规律,认识经济发展过程,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科书没有体现习总书记的这种精神。为更好落实“三进”工作,可从三方面入手:回归原著经典,加强对基础理论的研究;寻找学理基础,解决现实中的新问题;从变化了的社会现实出发,对贯穿始终的老问题探索新视角。
5.强而不霸的中国道路
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林建华教授指出,西方国家的霸权衰亡一般经历三个过程:向海则强,国强必霸,霸则必衰。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选择要满足三个条件:体现时代精神,依托民族文化,解决现实问题。当前,中国选择的道路是强而不霸的发展之路。首先,这是由中国的文化基因决定的。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慎战思想,中国文化中没有霸权主义的元素,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武力征服不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中国人的血液中没有作威作福、称王称霸的基因,和为贵、和而不同、和谐万邦是和合文化的精髓。《孙子兵法》中提到: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道,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老子有“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所以兵者为不祥之事。墨子提出“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这些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决定了走强而不霸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其次,这是由中华民族的历史遭遇决定的。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积贫积弱,备受西方国家凌辱,先后有25个西方列强侵略过中国,特别是大部分侵略者由海上入侵,因此中国选择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中国人民从近代苦难历史中得出的必然结论。再次,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公平和正义是马克思主义始终高举的旗帜,霸权和压迫与马克思主义格格不入,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必然归宿和共产党执政的最终理想,解放全人类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追求。霸权主义本质上不是解放全人类,而是压迫全人类、剥削全人类、奴役全人类,霸权主义的逻辑与马克思主义背道而驰。中国共产党自执政以来,就坚持走和平的道路,特别是在国际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构建人类和平。人类是地球上唯一相同的物种,人类本身幸福与共、休戚相关,要实现互利共赢的共同发展。强而不霸的道路开辟了和平发展的新路,为人类文明探索出一个国家崛起与民族发展复兴的新的模式。这个模式对过去而言,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对现实而言,是中国当代的社会主义实践;对未来而言,是中国为之奋斗实现的“两个一百年”目标。强而不霸的发展之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改革、建设的实践过程,这条道路正逐渐显示其生命力、影响力和感染力,激发了国家发展的活力、民众生产的潜能,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中国的道路具有世界意义,证明了各国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坚持强而不霸的中国道路才能够摆脱强则必霸、霸则必衰的历史束缚。
6.如何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秦书生教授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许多富有灼见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其中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第一,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立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就是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作为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坚持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一切群众工作的出发点,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最终目标。第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在2013年12月、2015年1月和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的第十一次、第十二次和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安排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内容,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坚持和运用物质与意识关系原理分析问题;(2)坚持和运用事物矛盾运动规律的观点分析问题;(3)坚持和运用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的观点分析问题;(4)坚持和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分析问题;(5)坚持和运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认识问题;(6)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法则的思路观察和认识问题;(7)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观点认识和分析问题;(8)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认识和分析问题;(9)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学说认识问题。第三,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1)坚持和运用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2)坚持和运用辩证分析的思维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3)坚持和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分析的思维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4)坚持和运用历史分析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5)坚持和运用群众路线的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
7.狠抓公安队伍,建设法治中国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贾彦副教授指出,法治中国的建设需要由高素质的公安队伍来保障,公安队伍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法治中国建设的程度。对此必须旗帜鲜明,确保刀把子紧紧掌握在党和人民的手中;围绕主业,必须苦练本领提升公安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从严治警,扎实培育优良警风。这三点是狠抓公安队伍的必要路径,也是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路径。
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领航计划,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带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博士生导师谢晓娟教授认为,学科建设要服务于社会发展,服务于人才培养,服务于国家的大政方针宣传,服务于中华文化的传承;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玉珂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发展要处理好顶天与立地的关系,顶天即考虑党和国家重大经济发展战略的需求,紧密关切重大研究方向,立地即走出书斋,走向实际,走向社会;东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朱成全教授认为,学科的建设要结合所在高校的特色发展模式,打造特色学校下的有重点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周莉副教授认为,打造东北领航、辽宁一流、全国示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主要目标;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淑艳副教授认为,利用地缘优势,可以成立有地方高校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薛忠义教授在提交的书面稿中认为,学生本分记心间,导师责任重如山,学科管理高于天,学位守住是其安。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青年学者要自觉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锋,以责无旁贷的担当意识,秉持实事求是的治学传统,不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自信,直面现实挑战,助推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实现新飞跃,谋求新发展。辽宁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博士生从以下主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从捷共的教训看中共意识形态工作;改革开放以来从严治党思想的创新发展;习近平文化自觉思想;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运用“新三步走战略”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共产主义政党信仰建设的五个着力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从发展过程看我国绿色发展的基本范式;习近平廉政建设思想探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意义。
第三届辽宁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主题深刻突出,主线丰富鲜明,讨论积极热烈,启示发人深省,为辽宁省乃至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会作出了典范,会议影响深远。论坛涉及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方略、治国治党的战略对策等,从理论与实践角度、宏观与微观层面阐述了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传播。论坛约定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举办第四届辽宁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欢迎各界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人士踊跃参加。
(撰稿 大连海事大学 徐绯璐 薛忠义)
1671-7031(2017)01-0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