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演化路径研究

2017-03-13 03:02高晓娜
大连大学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产学研协同主体

张 鹏,高晓娜

(山东建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1)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演化路径研究

张 鹏,高晓娜

(山东建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1)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将资金、知识、技术作为产业化的重要因素,对政府、企业、学校、科研院所之间系统的整体性的创新发展加以研究。政府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政策性调控环节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引导市场各部门有序参与到生产运行的各个环节,不断提高市场经营的环境质量与合作水准,进而有效提高人民生活效率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为了更好地促进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实现,需要做好知识产权保护,重视专利权转化,并加强资金风险防控。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转化

一、引言

“创新”一词是涉及到各个行业的发展理念、模式的改变,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率先对创新进行了学术性、理论化的界定:创新是指把一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1]。在现代经济发展范围内,“新结合”可以包括技术、资金、设备、人力、技术、知识等融合到已有过程中或通过新的组合完成新的目标,创造更大的产出。这种创新可应用于生产要素的全过程和生产条件的诸方面,追求新结合的较大产出。Kis指出,在新兴产业革命的背景下,通过技术创新,促进制造业升级,有效地推动了发达国家实体经济的发展[2],随着技术革命的发展以及其带来的巨大效应,“技术创新”一词日渐成为创新的核心,同时也成为国内外学者的重点研究对象。进入21世纪后,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知识社会逐步形成,技术创新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被人们进一步认识,以需求为导向、以人为本的创新2.0模式越来越成为企业谋求发展的生存法则。本文结合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科学发展理念,探索如何扩大企业有效供给,提高企业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为着力点,在前人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对“创新”理解为:定位于满足市场需求、填补市场空缺,充分利用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更新整合,不断完善生产管理体制,从而成为一种研发新工艺、推出新产品、开辟新市场、创设新需求的发展方式。

为使各要素的整合创造出更大的价值,需要调动各种社会资源,从高校提供知识到企业推出创新产品,需要经过政策、知识、专门技术和机会的共享创造跨越组织边界的契合[3],进而创造系统性一体化的产业链,使生产效能大于各因素的简单叠加。这种创新是陈劲、阳银娟等人所概括的以大学、企业、研究机构为核心要素,以政府机构参与金融组织介入为辅助的多方面因素共同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产生系统性条理化有序叠加的螺旋式效用的协同创新[4]。以政府资金支持为导向,学校、科研单位基础知识向专业技术转化为支撑,企业最终实现技术的市场化。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将资金、知识、技术作为产业化的重要因素,对政府、企业、学校、科研院所之间系统的整体性的创新发展加以研究。政产学研参与的协同创新发展是具有领域性的改良机制,从满足市场需求到引导市场需求是一种具有带动性的发展策略,各参与主体已超越仅限于利益追求、两两合作的简单发展方式。

二、文献综述

创新理念的丰富,创新主体的升级,协同创新应运而生,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从实践推广上来看,协同创新是市场繁荣、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纵观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的理论研究,相关学者在指导总结这一发展模式上提供了严谨的参考。王安国(2009)认为产学研模式始于美国硅谷,在笔者看来产学研这种协同创新发展模式可追溯到美国教育家John Dewey(2001)的教育理论“教育为现实生活服务,教育即生活。”[5]Dewey将学校教育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强调教育应以满足生产生活需要为目的,这就顺利的将知识引入到了实践环节。胡钢(2010)认为:如果没有政府干预,单凭市场机制是很难消除这种差异带来的差距的。政府部门特殊的政策性支持与财政性保障是加快科技型企业数量增长与实力发展的必要条件[6]。

对有政府、企业、高校以及科研院所为参与主体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其在参与要素、机制政策、战略导向方面有不少适用性案例与理论分析。我国学者孔祥浩、徐赞、苏州(2012)在Leydesdorf“三螺旋”即大学-产业-政府三方协作创新模式基础上提出企业、大学(或科研机构)、政府和产业的“四轮驱动”协同创新结构[7]。

本文借鉴前人研究的方法以及侧重因素,尝试从影响协同创新力度的知识、资金、技术三种新组合要素来分析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理论支持。

三、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及其协同效应

(一)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在产学研合作、政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来的组织更为严谨、管理更加条理、合作更为密切的系统产业链,是在传统简单合作方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利用知识的贯通性促进科技、教育、经济领域对接,从而产生以点带面、从局部到整体的发展效果。

1、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是通过国家发展规划的引导和整体性机制安排,鼓励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协调统筹互补性资源,实现整体的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实现创新支配的知识技术成果产业化[4]。协同创新各参与主体定位明确,具有较强的前瞻性、系统性与组织性,注重过程的多主体有序参与、多要素高效带动,强调结果实现跨学科、跨领域的大范围实用性。

我国提出“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应对大数据高速运转的产出形式,协同创新发展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高精准科技研究为依托,融合国内外传统与时代文化精髓,深入面向挖掘更多行业更多领域的受众,大力推进政府与高校、企业的市场化、高产出性合作,在协作的进程中勇于发现问题、敢于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协同创新服务体系,形成更有利于发展的“人人”环境与“人物”环境。

2、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教育部在提出“2011计划”倡导协同创新之前于1992年起实施了的“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自该规划实施以来,众多学者在产学研合作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包括刘鑫、王秀丽(2012)以企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政府机构以及第三方中介为产学研合作主体的研究,他们指出:各参与主体在合作过程中不仅发挥了自身的作用更扩大的相互间的系统性效应,很好的阐释了社会资源在高校与社会间的协同效应[8]。刘芳(2013)从宏观全局分析参与主体的集群效应,认为产学研合作是突破组织界定、多领域的联合创新活动,这其中一方面是学校、科研院所将知识技术化,另一方面是企业实现了技术的资本化[9]。

随着参与主体追求广度的拓宽、追求深度的深化以及需求的市场化,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产学研参与主体在政府的引导下开始向协同创新模式转变,改变过去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单纯的利益合作,转而强调构建以追求技术研究为核心,以政府、金融机构、科技中介服务等为辅助,以创新资源共享及创新优势互补为基础,以联合研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原则,以有效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为途径,共同开展知识产业化创新活动,以求达到“1+1+1>3”的效用[10]。

(二)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协同效应分析

政府是统筹经济发展的核心与关键,在政策性调控环节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引导市场各部门有序参与到生产运行的各个环节,不断提高市场经营的环境质量与合作水准,进而有效提高人民生活效率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由产学研合作到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在政府的协调下整个过程表现出参与主体的创新、知识交流的创新以及技术改革的创新。

1.参与主体多元化。一项活动的顺利完成离不开一个协调者,政府作为政治管理、经济调节、文化催生于一体的集成者,能够很好地担负起组织服务者角色,其参与可以充分调度区域优势、金融资源、知识力量,以宏观的定位协助产学研细节的完成。一个企业的成长是每一次知识的集聚、技术的突破、创新的实现,在发挥区域优势的基础上,通过更好地面向知识需,企业能够有效地实现其价值,一个能及时猎取有效市场空间、填充市场空缺的企业是所有参与因素的互动平台。知识的传授者和接收者在学校这个场所进行知识的碰撞,宽视野式的知识传播与专攻式的知识修炼使得高校里的教育主体成为多维度知识的提供者。科研机构作为专门的完成知识技术化的主体,其提供了使知识技术化更为专业与便捷的途径。

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丰富了协同创新的参与主体,使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以多元化一体式的参与主体整合各要素的优势资源,促使整个产业过程立足于具有更大共性的起点,着眼于具有高追求的目标。

2.知识交流多样化。协同创新的知识来源不仅局限于高校、科研院所的学科知识,也需要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技术改进的过程中,学科知识的基础性、专攻性是技术改进的基础也是学校、科研院所的优势所在,而之所以融入企业文化是因为其所代表企业价值与自身所具有的凝聚力,这种力量能引导政策干涉的方向与基础知识的偏向。企业文化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无形的资产,其在与学校、科研院所的文化交融的过程中有选择性的倾向于他们认可的、追求的知识表达,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产学研推进的过程中,不同领域的参与主体所具有的文化结合后内生出广博多样且有利于推动创新发展、接受创新成果的知识。

3.技术改革系列化。传统技术创新中忽视文化在系统中的作用,容易导致技术的知识性创新意识不足,创新资源匮乏;技术创新战略目光短浅,制度机制保障不到位,严重制约了创新成果的转换。本文认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成功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要做到使技术因素与非技术因素的结合体系化,即让一项新技术从研发到使用,要让一切追求目标做引导,学科知识做铺垫,创新战略做保障,市场供需做调节,专业指导做规范,后期服务做延伸,打造一个多层次、全方位同具跨度与高度的技术创新体系。

四、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演化与要素分析

在文献综述中分析了从产学研到政产学研,再从政产学研合作到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模式,在前人的论述中这些发展方式的参与主体定位几乎都是从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出发,始终以萨伊的生产三要素—劳动、土地、资本为根本,分析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机制,弥补协作过程的不足,提出改进发展的规划。本文试从知识、资金、技术这三大要素在政府的参与下分析协同创新的发展路径。

(一)知识是政产学研模式取得成功的基础,在信息时代,用知识搭建的自动化、一体化的操作系统已经成功取代原始的劳动操作。对知识的认识最早可追溯到柏拉图,他认为知识是被验证过的、正确的而且被人们相信的陈述。现代哲学将知识定义为: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能动的反应,知识是客观事物在认识过程中的主观表征。Gibbons(1994)指出,知识的生产过程是从学习的组织方式、学科规模、人员遴选和质量控制等进行跨学科的过程,知识在产业协同创新中扮演重要角色。

(二)资金是知识转化、技术成形、商品流通的保障,也是萨伊所说的资本的要素。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中政府可以鼓励银行等金融性机构为科技研发、企业创新提供流动资金支持,同时企业也要利用好民间资本优势,提高全民协作可能性,实行捆绑式发展结构,降低协作因资金短缺、流通中断而失败的风险。在资金介入的政产学研模式中,研发阶段资金支持研发项目定位选择、中试阶段资金支持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生产规模化阶段资金支持产品市场推广[12]。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资金仍旧是投资追加、生产发展、产业链延伸必不可少的因素。

(三)技术商品化是产学研协同创新最终追求的成果,是知识转化、资金介入的最后阶段,而技术是企业获利的关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供给、生产端入手,强调振兴供给机能,发展新兴行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对生产技术、创新能力的新要求。

五、促进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路径

Das和Teng Bingsheng在风险理论中指出,组织在联盟中存在因合作者不完全合作所导致的关系风险和除了与合作行为有关的风险意外的所有风险的绩效风险,这些风险的存在使得双方都已实现了完全合作,但仍可能不能完全实现合作目标。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受内外原因的制约,使得各方在参与过程中会面临协作失败的风险,本文试从参与因素角度分析政产学研风险的防控,从而加强参与主体在协作中的风险防范意识,促使协同创新成果成功运用。

一是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世界各国在促使知识成果保护方面在不断探索与努力。借鉴当今国际上很多国家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保护措施——将知识产权保护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政产学研协同创新需要激发各方的创新活力,要营造协同创新的氛围仍需加强创新主体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意识,注重对自身创新成果的保护,提高运用知识产权参与竞争和维权的意识;立法部门要制定、完善知识产权的法规政策,司法部门要加强对知识产权侵权的打击力度,加强法律知识的科普力度,促使广大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同时各行各业做好合理监督。

二是重视专利权转化工作。重视对引进知识与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现状的实际结合,以便于更好更快的理解、发展与保护。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中,企业必须要将自身发展所蕴含的知识涵养与不足理清楚、弄明白,做好顺利对接外来创新知识。企业可以在已有专利的基础上重新理解、发展、延伸专利的应用,以适合市场需求为切入点,推出满足消费者新需求的产品,开辟新市场。这种模式的运用,前提是要尊重与保护已有产权,合理合法的实现改进与突破,与产权享有者做好沟通交流。

三是加强资金风险防控工作。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实现过程及结果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风险资金回报率低,有很多风险是无法由参与主体来承担的,这就需要政府鼓励更多的金融、保险等行业作为中介机构承接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风险,给予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各参与主体要提高对风险承担中介机构的信任与报酬,提高资金风险防控工作。同时金融、保险机构要做好对发展项目的风险评估、资产抵押工作,通过各方的牵制,提高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成功率。

[1]Schumpeter,J.A.,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 Transaction Publishers,1982.

[2]Kis,T.Re-industrialization problems of regions of economics in translations[J].Advances in Business Related Scientific Research Journal,2011(02) .

[3]Ketchen,D.,Ireland,R.,Snow,C..Strategic Entrepreneur Ship,Collaborative Innovation,and Wealth Creation[J].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2007(01).

[4]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02).

[5]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6]胡钢.国外科技园区的研究综述[J].科学学研究,2010(05).

[7]孔祥浩,徐赞,苏州.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四轮驱动”结构与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1).

[8]刘芳.社会资本对产学研合作知识转移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2(01).

[9] 张在群.政府引导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

[10]袭著燕,李星洲,迟考勋.金融介入的政产学研用技术协同创新模式构建研究[J].研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1).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Path of Synergistic Innovation about Government-Enterprise-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ZHANG Peng, GAO Xiao-na

(School of Marxism,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Jinan 250101 , China)

The synergistic innovation of government-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takes funds,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as the important factor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takes the innovations of governments, industries,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as a system for research. The govern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gulation of policy adjustment for the synergistic innovation of government-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 leads the market of various departments to participate in all aspects of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and continuously enhances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cooperation level of market management, and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people's life and social productivity development level. 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synergistic innovation, we need to do a good job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patent rights, and strengthe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financial risk.

government-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synergistic innovation;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G322

A

1008-2395(2017)02-0115-05

2017-2-12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12DGLZ05);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5RKB01232);山东省教育厅课题(J10WC52);山东建筑大学博士基金项目(XNBS092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71110)

张鹏(1974-),男,山东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技术创新管理、社会资本、组织管理研究;高晓娜(1991-),女,山东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技术创新,组织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产学研协同主体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