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佳慧
正社诗词讲堂:回归诗书画的吴门之脉
记者 陈佳慧
正社诗词讲堂的活动,总是洋溢着古典人文情怀
自古画家多文人,诗、书与画,几乎是不分家的。明四家,擅长诗文,直至民国诗、书、画、印都是中国文人画构成元素,是中国画人文主脉。
而在当代苏州,也有这样一群书画家,他们时常相聚,创作、吟诵诗词,体悟吴地深厚的文化内涵。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形成了一个有主旨有目标的组织——正社诗词讲堂。至今,正社诗词讲堂举行了十七期,每期参与的画家与其他学者都有二三十人。
谈及正社诗词讲堂,就要先说到画家江野位于山塘街的正社画馆。
其实“正社”是个老字号,背后有着不凡的故事。民国时期,西风渐进,中西杂交,绘画尤为如此,为正本清源, 1932年,张大千与叶恭绰、吴湖帆同游苏州,组织成立“正社书画会”。
正本清源,守住文化,江野恢复开设正社画馆,也正是有这样的想法。
江野收藏之民国杂志。图片为社员留影,前排由右至左为彭恭甫、张善孖、王公岩、张大千、于非厂
回到苏州之前,江野在北京发展得很好。然而别人说,中国文化的根就在南方啊,你怎么来到了北京。江野顿悟,于是发心挖掘吴文化浸润在这座城市里的文脉。仅在山塘多年,他就发现这座城市是怎样的卧虎藏龙。
江野说,古时画家从不为画而画,他们都有着自己的诗画情结。相比之下,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中却体现了太多停留在技巧上的创作。“这就如同一道苏州酱方,表面可以一样,但是味道上多放或少放点调料就是不一样。”他说,“画家,没有文化是不行的。技术再好,也要补文化。中国画是哲学,是诗歌,是寓意的顶峰。”
正社诗词讲堂的活动,总是洋溢着古典人文情怀
一幅画去掉了民族的人文精神,就是剩下了一些表现技巧和表面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的强大,民族文化亦被世人尊重时,只求“中西混血”的劣质产品将成垃圾。
正因为如此,当江野发现并开始追溯“正社”的故事时,是振奋的。当年的正社书画会在正本清源上,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它的正式成立时间为1933年1月31日。1934年9月9日,由何澄策划并负责组织的正社书画研究会在北平中山公园水榭举办社员书画展览会后,“正社”会员的组成有了很大的变化,增加了一批寓居、定居和工作在北平的名士。看看“正社”所列当年的这些会员名录以及“正社”当年的艺术活动让人不禁手摩心追。一个地方性的艺术民间会社,不再拘泥于一隅,切实形成了研究艺术的氛围,这正是在当年同样躁动的时代里所需要的。
云山飞掠薄纱侵,江海迴流月色深。千古存亡家国事,人间若箇不关心?——柳承宗
其实,之后的正社书画会,能达成这样的影响力,原因之一便是其成员不止于书画家。结合《吴湖帆文稿•醜簃日记》1933年的记述,正社书画研究会的发起人亦即最初的社员,都是知名文人墨客:如陈子清,书画家,苏州吴县人,吴湖帆表兄;张紫东,昆曲家,世居苏州补园;邹百耐,苏州吴县人,藏书家,有“百拥楼”,吴湖帆友;王季迁,何澄妻堂弟,吴湖帆门生;管一得,苏州人,山水画家;潘博山,苏州人,藏书家,书画鉴赏家;彭恭甫,苏州人,山水画家;朱梅村,苏州人,画家,吴湖帆外甥;潘子义,吴湖帆妻潘静淑之兄;吴诗初,书画鉴赏家,吴湖帆亲戚。而何澄,系民国元年退出军界后定居在苏州的收藏家,时任行政院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高等顾问;张善孖、张大千、仲昆在当时则是寓居在苏州网师园的职业画家。
文化,是每个画家的必修课。江野决定效前贤足迹在正社画馆成立诗词讲堂,唤醒当代画家的文化意识和人们对文化的尊重。
此举不想得到朋友们的热烈响应。大家在一起,学习诗词,创作诗词格律。用江野的话说,“ 学习古典诗词,提高人文素养,回归传统吴门画派人文语境,这是吴门书画家的必经之途。”
活动得到不少前辈与先生的支持,如沧浪诗社的魏嘉瓒先生,非常支持讲堂活动,特地过来为大家讲授诗词艺术并吟诵诗歌。钱雄老师则每期为大家讲解诗词,备课不倦。大家都有一样的文化共识:传统元素不能断,然后再是于传统的根脉上作出创新。
参加学习的画家文人则有江野、杭青石、费松伟、顾逸、王大夷、沈劼、江海君、姚光威、熊亦仁、张乃荣、乔小龙、柳承宗、朱墨春、朱道、赵斌、孙小青等。
杭青石诗画
文正书院、旺山儒林居、龙宝斋、宝俭堂、苏太企业……诗词讲堂每一期都选择一人文企业作为它的举办之地,不单学习古典诗词,也结识了众多新的朋友。皆有它的意义。
在东山陆巷宝俭堂,这个北宋大文豪著名词人叶梦得的故居,大家受到主人许青冠先生的盛邀。园内古色古香,亭台楼阁,曲径通幽,正是文人雅玩之所。自古东山人文历史悠久,文人辈出,对于江野来说,学习古典诗词的成员可谓接了地气。在宝俭堂,成员们合作创作岁寒三友和梅兰竹菊四君子为其补壁。词讲堂主讲钱雄和沧浪诗社老社长魏嘉瓒先生和秘书长谢庆琳女士等人员并为宝俭堂撰联。钱雄还应景应物讲叶梦得的诗词《贺新郎》等相关词的知识,之后又特为这次活动赋诗二首。《访叶梦得故居》:“依山座落脱尘嚣,陆巷街坊宋若昭。辞赋相從寒谷氣,云峰横起念奴娇。东山奋起客中身,国学传承又一轮。万望前程舒锦绣,吟边不愧满园春。”
而走进苏太企业则有着节前的热闹。大家在布置好的会议室里为企业书写春联,同时画家轮换上场合作六尺整纸《四季春图》。杭青石首开其笔,画石镇纸,顾逸画松,乐子画牡丹,墨村画水仙,江野画竹,大夷画凌霄,杭青石老师还补上了山茶,一幅四季春大合唱,在欢笑祥和中合作成功。江野也即兴画墨猪二头,憨态可鞠,其乐融融,同迎春节,还画了《诸事皆宜》一副书画合景,并写猪小品作为片子布景衬托。
而对于企业来说,讲堂来了,带来了翰墨的香气。即便大家走了,文化的风景却留了下来。正社,就是一种力量,也同样在唤醒他们的文化梦想。
东山奋起客中身,
国学传承又一轮。
万望前程舒锦绣,
吟边不愧满园春。
——《访叶梦得故居·钱雄》
朱墨馗公别样红,
天生美髥密如茸。
顶天立地英雄气,
世上有吾鬼不容。
——《题朱砂钟馗图·江野》
墙边梅花著枝丫,
疏影横斜少看花。
零落依然香如故,
轻描淡写到吾家。
——《题梅花图·杭青石》
坐送流年百感侵,
独回一念惜光阴。
须眉黯觉霜初重,
闲事谁知病酒深。
六十韶光诗梦老,
三千世界菩提心。
云无所住鸡鸣起,
花发春归一敞襟。
——《岁晏·王大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