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式教学的产品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7-03-13 13:50:42卢利波无锡太湖学院214000
大众文艺 2017年2期
关键词:产品设计应用型专业

卢利波 (无锡太湖学院 214000)

基于项目式教学的产品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卢利波 (无锡太湖学院 214000)

由于产品设计专业的自身特点,要求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本文从项目式教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背景;项目式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项目式教学的策略以及项目式教学的实施与保障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探索将项目式教学法引入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项目教学;产品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

项目名称:基于“项目式”的产品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项目来源:无锡太湖学院校级教改项目

项目编号:JGYJ2015033

一、项目式教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背景

1.国家政策的导向

2014年中国教育部明确了高校教育改革方向,在1200多所高等院校中,逐渐将其中的600多所向应用型高校转变,在未来高校的格局中应用型院校将是全国高等学校的半边天。应用型院校重视应用培养,将时代精神和市场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形成全新的人才观、质量观、教育观,在应用型教育培养的形势下,从学科建设角度出发,构建新的专业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一体化,提高教学水平,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以满足和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与地方经济特色相结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体现教学体系中的应用能力,其核心是实践教学。

2.经济的发展对产品设计人才的需求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面临转型与全面深化改革,市场对产品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迅速增长。在改革初期,由于各种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国被扣上“山寨”之名,失去了与国际竞争的资格,如今企业深刻体会到,产品设计作为产品核心竞争力的价值。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顺应了市场发展的需求,设计相关专业在各大高校相继开办,目前中国的绝大部分高校都设置了设计院系或专业。

3.市场的需求与培养的脱节

产品设计作为企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如今的市场与产品设计联系的更为紧密。因此对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如何才能培养出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成为各高校研究的重点。在市场需求增加的导向下,产品设计专业像雨后春笋般在高校开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也暴露了诸多问题。产品设计毕业的学生很难找到与之对口的工作,大部分学生选择相近专业或跨专业就业,绝大多数表现就业难的问题,以此同时,市场上的产品设计岗位很难招到合格的设计人才,大量岗位空缺。此类现象的出现,说明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人才需求相脱节,传统高校的纸上谈兵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

4.产品设计专业自身实践性的要求

产品设计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产品设计专业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开发创新设计为目标,体现了产品设计师具备综合创新的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变产品设计教学方式,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各高校努力解决的问题。“项目式教学法”是目前比较流行和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实践教学是产品设计的重要环节,没有实践设计只能是空谈,实践项目可以提高学生对实践的认知与操作,是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

二、项目式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1.培养方案需要完善

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导教学、体现办学理念、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保证教学效果和培养质量的重要文件。目前一些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教育发展的进程中,明确应用型的发展目标,并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但大多还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成果。首先,许多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产品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上,还延续了重理论的传统教学模式,没有将应用培养结合市场需求,培养出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型人才。其次,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之间的缺乏联系,学科基础课程基本以绘画方式培养,缺乏与专业之间的联系,无法为专业学习服务;产品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上过于细化,导致每门课的课时周期过短,在一门课当中无法完成系统性的项目实践;产品设计专业单一课程内容与市场产品的整体设计有差异。再次,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专业课程可以与实践项目进行嫁接,毕业设计课题可以结合实践项目进行开发。

2.师资队伍综合素质需要提高

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建设中,很多高校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就是师资队伍的素质。现有师资队伍的条件不足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现有教师队伍大多具有高学历、高学位,基本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未参加社会与市场的锻炼,直接参与教学,缺乏系统完善的社会实践锻炼与能力;二是由于教师队伍的缺乏,从其它相关专业转化教师,补充教师队伍建设,由于这部分教师未有专业系统的产品设计学习,导致理论与实践无法融会贯通,使得课程训练与市场实践设计脱节,加上封闭式的课堂教学的单调性,无法调动老师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出现师生相互应付的局面。

3.实践环节需要建设

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的体现,除了在人才培养的规划、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外,还需要加强校企合作、实训室配备、教师工作室以及学生团体的建立。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各大高校相继开展了校企之间的产学研合作,但多数合作停留在一张纸上,学校与企业都没有制定良好的合作政策,一味地满足上报的表格。校内实训室建设投入不足,无法满足正常的实践教学需求,教师工作室研究与实践项目脱离教学,不能融入课程教学服务于学生,不能建立机制与提供资源为学生团队开展实践项目。

三、项目式教学的策略

1.课程内容项目化

将企业实践项目融入课程教学中,不仅仅是体现在课题作业上,而是要将项目完全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说明课程开发和设计的理念及其工作思路,鼓励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设计教学内容,科学安排和设置学习性工作任务,融教、学、做与一体,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教学环境真实化

传统教学方式是教师站讲台,学生排排坐,这种方式已不能满足实践教学需求,在项目教学法中要突出企业工作方式与环境营造,将部分课程内容安排在企业中授课,让学生真正融入企业文化,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同时突出校内实训室的真实操作性,将企业实践项目纳入实训室,模拟企业环境,按照企业实践项目开展各项工作。

3.教学管理企业化

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学管理要企业化,教师既是企业管理者,也是项目负责人,学生则是企业职工,形成企业项目组,整个教学过程按照企业项目开发流程进行管理;课程考核模式要进行改革,参考企业项目考核机制,将课程理论考核与企业项目考核相结合,课程理论由教师进行考核,而企业项目由企业设计师与学校教师共同考核,再将两者结合。

4.学生素质职业化

项目式教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除了提高学生的知识目标外,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素质目标与能力目标。在将课程内容项目化、教学管理企业化后,营造了真实的企业文化,学生的素质目标得到提高,加强了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学会尊重事实、灵活运用的能力,掌握了持续学习、善于观察的方法以及树立了服务的意识;能力目标同样得到锻炼,学生要参与企业管理,在做好所负责项目工作的同时,了解相关业务的知识,熟悉企业内部管理和活动流程,主动思考提出建议,帮助企业规划发展,同时需要具备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处理好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四、项目式教学的实施与保障

1.建立校企合作,联合共同培养

应用型本科高校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实践,实践培养的根基在与市场的需求,所以学校的实践培养是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与配合。一方面学校要根据自身专业特点以及地方经济特色,寻找与专业对口的优质企业,本着为地方与企业服务的意识,互惠互赢的目标,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将企业的实践项目引入课程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实践项目的机会,用项目推动实践教学。同时建立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学校可以参与企业的发展与技术开发,培训员工与企业管理,企业可以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做到联合共同培养的目标。

2.建立校内实训室,加强校企合作

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完全依赖校企之间的合作是不够的,必须在校内建立连接校企之间的桥梁,校内实训室作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保障,受到越来越多的学校的重视,原因一方面是校企之间的合作服务有限,大部分实践要在学校完成,有的甚至是全部;另一方面不是所有的实践课程都要到企业中去完成,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建立相应的实训室,以保证大量的实践课程。实训室的建立也有利于校企之间的合作,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实训室承接企业项目,为企业服务的同时得到实践锻炼,推进校企之间的合作。

3.建立教师与学生工作室,开展第二课堂

教师工作室是大学生重要的第二课堂和实践场所,教师以工作室的方式开展各项教学研究与项目开发,是学校为地方服务以及与企业建立合作的窗口,教师工作室是由学校教授及骨干教师领衔,依托教师个人专长及社会影响力,实现名师引领,团队合作、共同发展的战略组织,教师工作室具有鲜明的先进性与实践性。

4.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构建双师制

产品设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应用能力,除了要在人才培养的修订、课程的设置、管理的规范上得以实现,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把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理念融入到理论与实践教学中。教师的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体现了教学水平,影响了教学效果。所以教师需要加强自身素质培养,举办教师培训课程,在理论的基础上,参加企业项目开发,进入企业学习。了解产品设计专业的市场发展趋势,了解市场对产品设计人才的需求情况,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五、结语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产品设计需将自身专业特色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产品设计专业要以市场为导向,持续修订与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方法。以企业实践项目推动实践课程教学,符合应用型培养的要求,走人才培养与市场相结合的道路,突出应用特点,解决学生就业压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确保产品设计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1]金英福.产品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科技视野,2014.

[2]刘瑄.独立学院产品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大学教育,2016.

[3]李银兴.民办高校产品设计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艺海,2014.

[4]孙秀英.艺术设计专业通过实践项目教学培养与实用型人才模式的研究[J].大众文艺,2013.

[5]王振伟.项目教学法在产品设计专业的应用初探[J].现代装饰,2014.

[6]谭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3.

猜你喜欢
产品设计应用型专业
智能产品设计
包装工程(2022年12期)2022-07-04 03:05:42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 00:59:06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 03:00:55
《冷·暖》
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52:10
《教堂之夜》
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51:36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42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