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影中的色彩美学

2017-03-13 13:50:42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影视艺术分院010070
大众文艺 2017年2期
关键词:基调红色色彩

邱 月 (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影视艺术分院 010070)

浅析电影中的色彩美学

邱 月 (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影视艺术分院 010070)

电影中的色彩除了还原现实世界的本来颜色之外,更重要的是其蕴含了丰富的美学价值。影视中色彩是电影语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就电影中色彩的象征作用及其功能结合具体电影实例进行分析阐述,并再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电影中的色彩美。

电影;色彩;美学

20世纪30年代,电影从黑白进入彩色时代,一开始,由于科技方面的制约,电影都是黑白影像为主,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彩色电影,但是当时电影中的颜色只是创作者们对现实世界进行简单的还原,并没有注入过多的主观意图。随着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电影的创作者逐渐意识到电影颜色所蕴含的一些美学价值,即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运用特定的颜色、光线等元素来充分的表现电影主题及电影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著名摄影师斯拉托罗曾说:“色彩是电影语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使用色彩来表达情感与感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于色彩的理解与感受也是不同的。”

一、色彩的象征作用

色彩作为一种文化与情感符号,能够传达出一定的心理情绪。尽管每个社会的文化背景不同,但是色彩一般都具有固定的象征意义。抽象主义画家康定斯基认为色彩能够影响人们的心灵。不同色彩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特征,能够引起观众不同的情绪反映。红色象征着蓬勃的生命、代表着爱情,同时也指代革命、流血以及暴力;蓝色象征着冷静、纯洁、平和、高雅和浪漫,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忧郁和伤感;黄色象征着明亮、富贵、辉煌以及快乐;绿色象征着生命、青春,同时也代表着平静与稳定。黑色象征着死亡、压抑、凝重……通过制作者有意的安排与设计影片中的色彩,能够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力以及相应的感情倾向。

例如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导演张艺谋在原小说的基础上,有意加上“大红灯笼“这一道具,意在象征着女性地位的卑微,在封建夫权的压迫下,女性命运的悲剧。他的另外一部作品《红高粱》中,红色完全贯穿整部影片——红高粱地、红高粱酒、红色的肚兜、火红的太阳、血红的天空、火红的人物等等,用这样夸张的红色象征了人们对于生命的热爱,以及人们对于人性的一种渴望。

影片中色彩的象征作用是表达主题最直接而凝练的一种方式,它将现实改造成一种观念、一种想法和意象,让观众在色彩的意象中自由驰骋,发挥想象。电影《山楂树之恋》中,张艺谋仍旧将影片的主题通过色彩展示给观众,让人们感受到当时年代的纯真的爱情。例如将红色与白色巧妙的运用,达到一种催人泪下的效果。影片中红色纸张、五星红旗、红绸带、大红花等道具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客观的反应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更重要的表达了当时社会完全沉溺在一种疯狂的虚假繁荣以及无休止的意识斗争之中。而红色的山楂果在影片中多次出现,代表了“老三”对女主人公“静秋”的关心甚至是深深的爱恋之情。红色的日记本可以说是“老三”写给“静秋”的情书,同时也是静秋能够勇敢的克服困难的支撑和动力。

白色,在中国有时会代表一种悲伤和悼念,而有时也会被人们誉为纯洁、光明、善良及和平。电影《山楂树之恋》中,白色象征了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纯洁、忠贞不渝的爱情,还象征了当时社会的贫穷和人们的无奈之情。影片大量充斥着白色,体现当时年代的物资匮乏,人们身穿白色衬衫、白色脸盆、白炽灯、白色的花等等,让人们不禁联想到一个词语——一穷二白。

色彩还具有一定的文化象征,导演通过对色彩文化内容的掌握程度,可以使用不同的意象来诠释影片中的思想感情,和观众达成一种共鸣。例如日本导演山田洋次执导的《幸福的黄手帕》紧紧围绕“黄手帕”这一意象展开情节,而这条“黄手帕”也深深植入到观众的头脑之中。黄色作为暖色系的颜色之一,在日本文化中被赋予幸福和爱情的含义。影片中主人公岛勇苦苦寻找着他心爱的“黄手帕”,观众将这一暖色与岛勇的幸福爱情进行文化联想,当结尾岛勇终于看到风中飞舞的“黄手帕”时,观众为之感到高兴。

二、色彩在电影中的功能

电影中的色彩在尽量做到还原真实的基础上,也要体现出艺术的写意功能,既要有着令人舒服的外在表现,也要具有丰富的内在本质。在纷繁复杂的多样世界里,人们之间存在这多种多样的审美差异,但是色彩给人们带来的生理及心理的巨大反应则是不可否认的——对于调节思绪、激发感情、净化心灵、沉淀心境、调动想象等方面都起到重要的感染作用。在很多影视作品中,创作者们用多变的色彩描绘眼中的大千世界,让色彩这一元素成为艺术家们特有的、独一无二的创作利器。

1.增强视觉效果

影片中的颜色能够给观众的视觉带来一种强烈的冲击感,影片制作者根据主题可以增加一些主观色彩,给观众的视觉带来享受或刺激的同时,也能强化影片主题,促进观众更好的理解人物关系。例如电影《花样年华》中,导演王家卫给这部电影注入了一种淡淡的黄色,以达到一种年代久远的感觉。同时暗示了故事所发生的时代背景和主人公之间朦胧且纠结的感情,给观众带来一种压抑和伤感的情感氛围。

而在电影《一九四二》中,导演为了表达一种时代背景——饥荒,将影片的主基调定位为深灰色:灰蒙蒙看不清的天空、黑色肮脏的脸庞、黑灰色破烂的棉袄及头巾、黑灰色的满目疮痍的土地……这种色彩运用强化了对于当时社会背景的深刻反思。

2.烘托氛围、表达情感

现实生活中的物体由于反射了太阳发出的而未被物体吸收的光波,这些光波被我们人眼所感知,于是被命名为各种各样的颜色。在电影中,制作者通过自己的解读,将特有的颜色展现在特定的人物或物体身上,让观众从中感受到故事所传达的思想内涵。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当展示父母的爱情回忆时,母亲的粉红棉袄,红色发卡,红色织布以及黄色的山脉,都像观众传达出一种浪漫的、至真至纯的爱情。但当剧情进入现实生活中,影片色调立刻转为黑白,观众能够感受到,母亲失去父亲的那种沉重的悲伤及思念。

再如基耶斯洛夫导演的电影《蓝》中,导演将影片的色调有意处理成蓝色,再加上蓝色的道具、蓝色房间等,表达女主人公深陷于失去丈夫及女儿的悲痛中无法自拔的内心。

3.营造影片整体基调

爱森斯坦曾经说过:“如果我们挖掘不到整个电影色彩运动的‘线索’,那么我们便难以对电影中的色彩有所作为”。他提到的色彩运动的“线索”,指的就是色彩基调,即我们只有将色彩有意加入影片整体结构与节奏中,才能够让电影真正的实现它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电影中的色彩作为影视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影片的感情基调,故事情节便在这样的一种基调中开始展开。例如电影《英雄》中的宫廷,其建筑及衣服都是黑色的,形成一种死亡、沉重以及压抑的感情基调。在叙事的第一部分回忆中,电影的基调则为红色,红色的背景、红色衣服,形成一种血战和牺牲的感情基调;叙事的第二部分回忆,导演又赋予影片一种蓝色的色彩基调,蓝色是安静、镇定的写照,在影片中象征着残剑与飞雪的伟大爱情,形成一种平静、牺牲的感情基调,让观众不禁产生一种浓浓的怜惜之感。

电影《山楂树之恋》中以红色、白色、蓝色作为主基调,并较好的传达了导演想表达的一种爱情,大大超越了文革电影叙事的角度,唤起观众对于当时年代凄美且单纯爱情的憧憬与期望,有力的凸显了电影中色彩的无限魅力。

三、挖掘电影中的色彩美

电影中的颜色除了能够增强画面的视觉效果,吸引观众的眼球之外,更重要的作用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色彩已经成为电影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离开这些色彩或者替换成其他色彩,都会影响故事的叙述及剧情的展开。要想真正做到挖掘电影中的色彩美,首先要具有一定的艺术审美能力和美学功底,同时,对电影中导演的色彩运用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在电影作品中,要想挖掘色彩美,要注意电影画面内部的色彩构成:

1.场景中的色彩关系

电影中的场景色彩可谓丰富多彩,但是有一种颜色起到主要的作用。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场景的主要颜色为高明度、高纯度的黄色,无论是回廊阁楼、亭台梁柱,还是屋内的装饰,都以耀眼的金黄色为主。让观众感叹画面美的同时,导演意在渲染出一种华丽的氛围。

2.电影服装、道具、场景的色彩

电影中服装、道具、场景的色彩也是至关重要的元素,它们决定了电影的总体基调。电影《红》中,红色的巨型海报、红色的小汽车、红色的电话、红色的围巾、红色的屋檐、红色的桌子和沙发,用红色来预示着主人公之间的缘分近在咫尺。

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演员华丽的服饰以及金黄色盔甲,凸显了皇宫里面的巨大阴谋以及权利之争。而满地的黄色菊花、黑绿色的药碗和药汁、黄色的盔甲又表达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和抗争精神。电影的场景选择大部分都在皇宫,为了达到一种理想的效果,张艺谋导演花费300万左右搭建一个布满琉璃装饰品、流光溢彩、金碧辉煌的深宫,凸显人物之间的勾心斗角、天大阴谋以及人物之间的不接告知的私情。

电影《英雄》中,秦王与无名的服饰都是以黑色为主,黑色一般象征了黑暗与死亡,无名虽然是一介布衣,但是同样黑色的服饰却形成了一种权利的抗衡,同时也让观众感受到一种悲剧性的结局。

3.后期特效制作的一种色彩

除了场景、服装、道具的色彩以外,电影后期制作的色彩也是表达感情的一种有效途径。例如美国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经典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堪称为经典之作,其中导演对色彩的运用可谓大手笔。影片整体是以黑白色调为主,如同当时犹太民族遭遇的境况般让人看不到任何的希望。但却主观的将影片中一位犹太小姑娘的裙子染上了红色,当穿着鲜艳红裙子的小姑娘无助彷徨的走在杀戮场景中时,此时的黑白镜头中出现的火红色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们感到生命的希望。但当火红色再一次出现在观众眼前时,是在人们推着的尸体车中,给主人公辛德勒的内心带来一股震动,让辛德勒更加感受到了纳粹的残忍和无情,也是辛德勒从一个发战争之财的商人转变为一个拯救犹太民族英雄的身份转变。与此同时,也让观众愤怒了、悲痛欲绝。这种颜色的处理方式,不仅凸显了当时犹太民族的悲惨命运,同时反衬出历史的沉重感,让观众观影的同时产生深深的心里震撼。

电影《英雄》中的色彩作为电影的主导线索,通过三个后期处理的色彩基调——红、蓝、白将影片分为三个时间层次与时空。红色基调的情节是影片中人物无名的设想,人物的服装是红色的,场景的色调是红色的,红色代表着革命、鲜血及希望。无名设想出来的刺杀行为不是为了满足一己之私,而是为了天下苍生,不是为了死亡,而是为了生命。蓝色基调的情节是影片中秦王的幻想,蓝色代表着淡雅与安静,象征了秦王明知有刺客,但他并不害怕,他要承担这样的挑战。而第三种白色基调,则表现影片人物飞雪与残剑纯净真实的感情,两人不分彼此终于走在一起。

四、结语

电影发展的百年历史中,色彩对于创作者以及观众而言已经不是单一的简单元素,而是包含了一种感知享受与深刻含义,同时它对于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渲染影片主题、刻画人物性格形象、增加与观众的共鸣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不可小觑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色彩能够极大的提高影片整体的艺术美学价值。

总之,彩色电影中的色彩是影视作品中至关重要的角色,在观看一部影片时,认识好色彩关系有助于剖析影片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获得深刻的观影体验,最终在视觉和心灵上都得到美的享受。

邱月,女,蒙古族,1986年出生,讲师,中共党员。

猜你喜欢
基调红色色彩
中央定基调 明年经济工作这么干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Coco薇(2017年11期)2018-01-03 19:42:51
俏丽基调
风采童装(2017年2期)2017-06-01 11:29:33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环球人物(2016年9期)2016-04-20 03:03:30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Coco薇(2015年5期)2016-03-29 23:18:25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Coco薇(2015年3期)2015-12-24 02:46:58
总基调:稳中求进
中国卫生(2015年2期)2015-11-12 13:1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