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娜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设计学院 519000)
关于电影《女人如花》中的女性意识探析
安 娜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设计学院 519000)
在2016年由好莱坞编剧纳撒尼尔•贝克创作的电影《女人如花》荣获第七届摩纳哥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作品以全新的视角呈现出民国时期江南小城中一位美丽女子颜雯是如何挣脱封建枷锁的束缚,勇敢地争取自己的幸福人生的故事。本文将从影片中所传达出的伦理意识、自然意识、成长意识和选择意识,四种女性意识角度进行分析,从而探究女性的思维意识与电影中时代背景关系,以及分析这些意识对于塑造女性形象有何种作用。
女性意识;时代背景;自我;尊重;选择
在影片开端,由于女主人公颜雯被讹传失身于流浪汉狗子,迫于封建道德的舆论压力,意识到未婚生子,就要过隐居的生活,从此她只能每天夜深人静的时候才带上儿子允娄出门散步,并且告诉孩子要当“月亮人”,来躲避众人异样的眼光和言论的谴责,由于片中大量的镜头叙述封建文化压迫使女主人公处于较为尴尬的边缘地位,当她发现自己与所爱之人金仁结合无望,而与此同时,流浪汉狗子上门求婚,她听从父母的安排带着年幼的儿子跟随狗子远走他乡,顺从了传统儒家“父母命,不可违”的思想观念,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十分被动的跟随一个流浪汉到远方生活,可以说影片的前半段,因为女主人公受到残酷的封建伦理意识的支配,使自我受到强烈的压抑,成为世道伦常下的牺牲品,呈现出悲剧性效果。
本片导演有意将女主人公的母性光辉进行放大,使用累积蒙太奇镜头着重描述她对孩子允娄的疼爱,从她忍受屈辱生下允娄,然后就非常执著的坚持一种自然意识,认定自己既然已经身为母亲,就要有责任对孩子进行全面的保护和关爱,她不介意独司母职会给自己带来十分艰难的处境,而是把爱全部交给孩子,这种伟大的母性特质充分的展现了女性自然意识,一直以来,人们会对于温柔善良的母亲作最高的评价,这是对女性的最大认可,同时也是女性的最大价值所在。当女主人公与流浪汉狗子,背井离乡组建“临时家庭”时,她没有憎恨这个使自己命运一落千丈的人,而是十分小心友善的与他一起生活,她没有蔑视这个身份卑微、落魄寒酸的年轻人,更没有对他发泄自己压抑的积怨对他打骂和责难,而是与他一起劳动,为他整理家务,洗衣做饭,这些都体现出女主人公心地善良,她可以感悟到生命都是独立并且是有尊严的,展现出女主人公可以包容一切的自然意识。
女主人公在经历了一些人世苍凉后,在荒废的宅院中尝试新的生活,曾经在家中习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模式,彻底转变成只有通过艰辛劳动才能获得基本生活保证的巨大变化,女主人公通过自我成长的意识改变自己,让自己强大,直面困难,可以在艰难的生活环境中继续生存,在影片中,有大量的镜头语言描述,女主人公颜雯十分用心的整理落满灰尘和蛛网的陈旧房间,在饭桌上摆上几道可口小菜,呈现出她已经具有掌握料理日常生活的能力,变得越来越独立,当她从一张曾经记载过狗子与他的师姐的过往情缘的报纸,得知他是因为昔日恋人的去世而变得自暴自弃,她由对狗子的态度平淡、不苟言笑,慢慢转变为平易近人、态度温和,并让孩子陪狗子下棋,因为此时女主人公可以理解年轻时爱情的浪漫、不切实际与眼前现实生活的真实、平淡无奇是存在着多么大的差距和不同,她给以他深深的同情,这些都表现出女主人公情感慢慢转变,成长意识逐渐成熟。
在影片的高潮部分,由于女主人公的非常乖巧的儿子允娄不幸离世,使她深陷巨大的悲痛之中,她不相信命运对待自己如此的不公,一时之间仿佛失去了生存的全部意义,她选择乘船离开,可是女主人公并没有再像从前一样回到家中继续等待曾经抛弃她的纨绔子弟金仁,也没有选择其它人再嫁,而是经过仔细思量后,又再次回到古老的旧宅子与真心善待她的人重逢,女主人公能够在封建年代突破传统观念和思维的束缚,认真地分辨适合自己的人,勇敢地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使自己重获新生,可以说,影片十分明确的传达出女性的选择意识,可以使女性获得极大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人格尊严。
在本片中导演很多时候采用自然场景和光源,在拍摄上多采用长镜头,使影片呈现出记录片的艺术效果,十分细腻的刻画出一位有自我意识的女性形象,影片向我们展现了东方女性的特质:温婉、含蓄,虽然经历了困苦和磨难,但依然乐观、坚强,在沉重的时代背景中,可以勇敢的选择自己的命运,获得重生,展现了如花般美丽女子特有的魅力和生命尊严。
长久以来女性题材的影片,一直都在表述经由各类女性意识思维所支配各种动作表现,进而导致各种不同的故事结局,所以说,研究女性特有的思维意识,为观众解读影片中女性角色特有的价值取向与生命权利提供了非常有意义的参考。
[1]党红梅.女性思维的流变[M].宁夏人民出版社,2014-6.
[2]华昊.社会转型时期电视剧中的女性意识嬗变[M].中国书籍出版社,2014-12.
[3]梁巧娜.性别意识与女性形象[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