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蕊寒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00191)
浅析禅宗语境中的日本现代海报设计
朱蕊寒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00191)
现阶段,西方现代设计风靡全球,给人们带来了前卫的视觉冲击。而日本现代平面设计却一直饱有自身的审美特质,设计师将禅宗融入设计之中,并与其民族文化完美融合,通过质朴的表达方式为人们营造一种悠然且创新的境界。本文对禅宗语境中日本现代海报设计进行了探究,以期能为我国海报设计提供借鉴经验。
禅宗语境;日本;现代海报设计
“禅”起源于印度佛教,作为一种调息、入定的修行方式。当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与我国的儒、道文化相融合,进而演变为禅宗。禅宗在发展演变过程呈现创新性,使得其发展空间日渐扩大,在日本的奈良时代,禅宗文化传入日本,但并未得到充分发展,到了镰仓时代,禅宗在日本广泛传播,与日本民族文化相结合,形成日本本土的“日本禅”。而日本海报设计兴起于战后,经过多面发展实现了现代设计理念和民族传统文化的融合,进而彰显独特的文化内涵。其中日本现代海报设计受禅宗影响较大,在设计过程中注重平面性和余白,并将渴望平淡与内敛的心境融入设计之中,使得作品反映出生命本源的真实,给人以“深刻”“幽玄”和“空寂”的体验。日本现代海报设计融入禅宗语境之中,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禅宗倡导“寂灭之美”,日本在审美情趣中融入禅宗美学,起初在日本茶道文化中较为流传,以“物我合一”达到寂灭之境界。而在日本海报设计中,设计师注重其中的神韵,以简单的形式表达丰富的意蕴,抛去复杂的形式语言,通过单纯的艺术表现力造就设计的“空”。例如原研哉设计的“无印良品”海报,海报绝大部分为余白,以构成白色的地面和空旷的背景,而只在地平线的位置设计一个人,并且所占面积极小,类似一个黑点。通过这样的设计,作者向人们展示一种空寂的意境,并传达出空灵的力量,这与禅宗的“空”相得益彰,虽然整个版面空空荡荡,却给人以海纳百川之感,同时人们可以感受到其中包含万物的可能性,意味悠远。日本设计师在设计海报时通常将图形进行高度提炼,并以最具代表性和震撼力的形式表达海报内容,进而通过单纯的艺术表现力表达事物的本质或者设计理念。比如同为原研哉设计的《一本书》月刊海报,海报中心部位设计了一种特别的书的形态,而其余部分全部为余白,在整个设计中这大部分的余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如原研哉所说“日本禅宗美学的基础就在于放空的空间,其中存在大量的意义,在营造出的‘白’的维度中蕴含了深刻的沟通层次”,受禅宗语境的影响,设计师通过余白给人们以充足的想象空间,使人们在空寂的意境中感受海报的深层寓意,进而发挥无限可能的遐想,以此吸引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商品。
受禅宗文化影响,日本现代海报设计的目的可概括为为“真实”,用海报作品向人们展示现象背后本质的东西,使得人们可以感受“原初之美”。原初是生命的开端,具有纯真与质朴的特性,而对设计师而言这种原初即为一种自然的本真,具有未经雕饰的自然之态,因而最接近生命的本真。基于此,日本现代海报设计抛弃复杂的装饰和匠心的构图,在作品中尽量减少人为的痕迹,保留材料本身的质感,以此为观赏者呈现真实、自然的设计作品。例如在《日本舞蹈》海报之中,设计师通过几何形态呈现日本歌舞伎的形象,画面中没有多余的线条或场景,而是将几何形态进行高度提炼,充分体现了日本的浮世绘风格,同时其中也融入禅宗的意境,将几何线条的本质与歌舞伎的本质相融合,呈现给观赏者以最为原初的美感,使得人们陷入深深思考之中,深深地震撼了观赏者的灵魂。另外,在《第二十八回产经观世能》设计中,作者对人物的外在形态进行分割,打破了其原有形态,表达出一种由内向外的张力,与禅宗语境下对本质和思想的透视与质疑不谋而合,进而引导观赏者去质疑,抛开事物的外部形态,去思考其内在的本质,以此彰显自身的原初之美。再比如在佐藤晃一作品《绿色之声》之中,作者充分表达了其试图摆脱种种束缚的心境,当摆脱各种束缚之后便可充分把握事物内在的东西,在设计过程中,作者将颜色的晕染、光的渐变和形状的结构融入创作之中,在海报画面中有几片不同形状的树叶,作者将树叶的边缘进行晕染,营造出生机勃勃的氛围,当这样的作品呈现给观赏者时,人们不会过多在意叶子的形状或者数量,而是随着晕染的趋势扩散自身的思维,去体会作品想要传达的真意,进而对事物的本源进行探究。
在禅宗语境中,日本的现代海报设计以“空寂”为表现方式,以“真实”为表达目的,而以“顿悟”为作品的灵魂。在禅宗之中,“顿悟”为通过感性参禅而达到融汇贯通的状态,而在日本现代海报设计中这种状态主要体现在余白之中。纵观西方海报设计,其中也存在余白的应用,但主要为了突出主体,使观赏者能够快速准确地把握住海报的主体,给人以“一语中的”之感。但是日本现代海报设计受禅宗影响,其中的余白更加侧重“顿悟”之感,不仅起到衬托作用,而更具有画面的主体意义,被视为海报画面的主体部分。例如在佐藤晃一的作品《樱飞东文章》海报中,海报旨在宣传戏剧,作者在画面下方绘制了一个嘴唇,而其余部门均为余白,给观赏者以充分的思考空间,观赏者可根据仅有嘴唇图案对余白处进行想象,感悟其蕴藏的全貌,依靠感性达到对事物新的认识。此外,在上文提到的无印良品的海报设计中,作者也设计了大量的余白,观赏者在观看到类似黑点的人物后,自然而然地被周遭的余白所吸引,将人物与余白相联系,对人生、自然和生命的原初状态进行联想,在这一过程中顿悟事物的本真状态,进行达到理解事物本貌,感受生命真实意义的状态。
综上所述,在日本现代海报设计发展进程中,禅宗美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即使近年来日本设计师受到西方文化影响,但是在具体设计中仍将设计置于禅宗语境之中,以“空寂”“真实”和“顿悟”为基本内核,灵活运用多种设计元素,将文化底蕴与创造性完美融合,具有极高的设计思想与灵魂。
[1]张凯.禅宗语境中的日本当代海报设计[J].艺术教育,2014(11):248-249.
[2]李传文.道法•禅境•墨韵——靳埭强的平面海报设计及其文化设计观[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29-34.
[3]戴悠悠.日本无品牌设计中所体现的禅宗美学[J].设计艺术研究,2014(4):90-94.
[4]王静.日本包装设计中禅宗美学的运用[J].河南农业,2016(18):63-64.
[5]孙晓白.谈禅宗与日本建筑[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8):7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