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画的表现形式与审美特点

2017-03-13 13:50:42官振彬深圳宝安画院518000
大众文艺 2017年2期
关键词:表现形式国画层面

官振彬 (深圳宝安画院 518000)

浅析国画的表现形式与审美特点

官振彬 (深圳宝安画院 518000)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国画作为传统文化典型代表,具有自身特有的审美特点以及表达形式,其在形象塑造以及寓意表达层面也处处体现传统哲学观点。国画实现了寓情于景以及寓情于人,借助场景营造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本文就国画的表现形式与审美特点展开详细论述。

国画;表现形式;审美特点

国画属于我国的传统艺术,也可以称之为丹青与中国画,在世界范围美术体系当中是独树一帜的,中国特色非常强烈。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画以及西方绘画之间的差异相对明显,尤其是表现形式与审美特点上。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西方绘画崇尚形体,而中国画崇尚意境,西方绘画注重再现以及理性化,而中国绘画则注重表现力,强调情感的运用1。绘画线条属于中国画创作期间的重要造型手段,在实际创作过程中,不会受到空间与时间等的限制。总之,国画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审美特点。

一、国画表现形式分析

(一)工具材料层面

国画属于东方绘画典型代表之一,在表现形式层面的特殊性体现在多个方面,从工具材料上来看,因在国画绘画期间较常使用到的工具是毛笔,因此,笔墨逐渐发展为国画绘画语言。从专业化角度出发,“笔”所体现的绘画技巧能够有效保障国画的线条美。而所谓的“墨”不仅仅是“墨色”,更重要的是一种技法。国画家能够借助积以及泼等绘画手法的合理化运用来充分展示变化,进一步实现理想效果。国画当中的以墨代色,能够有效丰富国画所具有的表现力,获得独特性艺术美。

(二)构图方法层面

现阶段,国画构图方法层面通常情况下不会受到焦点透视局限,往往会采用专业化的散点透视法进行构图,从而保证视野的宽广辽阔,更具灵活自由感,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冲破时间以及空间的约束,从根本上实现国画的阴阳和谐以及神形兼备。此外,中国画构图过程中,能够把不同时间以及不同空间上的相关事物都统一安排到同一个画面当中去,好像是一组运动镜头将所有场面统一集中到了一起,灵活性较强。国画山水画中能够有效体现“以大现小”的技巧,而在花鸟画创作中则能够“以小现大”,借助相对简略的笔墨充分勾勒国画的丰富内容。

(三)绘画内容层面

从某种程度上讲,国画创作过程不是独立存在的,一般情况下会与书法、篆刻与诗句等表现形式实现有机结合,从而达到互相补充以及相互衬托的目的,使国画整体画面更加生动以及丰富。当画家完成一幅国画后,通常情况下会结合自身的绘画感受,于画幅边角或者空白位置提写自己创作的诗句,从而深刻表达自己对于自身作品的感受,也可以起到指明画意的效果,然而,还有一部分诗句不是画家本人来题写的,是其他人欣赏完之后的评论。实质上,诗画结合的表现形式也是国画的魅力所在。

二、国画审美特点分析

(一)国画审美特点应结合我国传统文化

国画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达形式之一,其审美特点的有效构建必须要从传统文化着手。儒家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在中庸思想日益根深蒂固的背景下得到了高度重视,因此,国画审美具有儒家文化的身影,能够充分体现出人与人和谐相处以及人与自然平等相处的意蕴。比如,国画山水画能够充分体现出自然雄浑之气的审美特点,赞扬大自然的力量。再比如,《富春山居图》可以体现人和自然之间的统一性,其作者黄公望具有非常坎坷的身世背景,当其归隐山林之后大部分时间是将自己的情感寄情到诗画中,进而体现出作者平淡的特性。二十一世纪后,国画审美依旧体现我国传统文化,体现传统以及现代两者的和谐统一,尽管时代在不断变化,然而传统文化作为国家瑰宝,在国画创作过程中必须要与时俱进,并充分保留传统色彩,在体现传统文化审美特点的基础上实现国画创作的源远流长。

(二)国画审美特点需尊重西方绘画文化

文化是没有国界的,然而针对具体问题必须要做到具体分析。众所周知,国画以及西方绘画之间的差异较大,因此,我们应该结合这些差异性科学构建国画审美特点。美术界的相关专家学者应该在时代发展背景下,对西方绘画文化进行认真研究,借鉴以及学习西方一些相对先进的专业化绘画理论以及绘画手法,使其与国画技巧相互融合,并在大胆创新的基础上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有着时代特色的作品。就中西方的绘画技巧而言,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国画理念以及商业气息矛盾逐渐凸显,在一段时间之内,国画审美曾向着金钱利益倾斜2。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国画的审美取向,借助与西方绘画审美的对比,强调国画朴素以及淡雅的特色,注意体现国画的正气之风,进一步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文化建设层面的基本要求。

(三)国画审美注重意境美

意境是我国古典艺术门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它是在传统美学审视中生发的一种情感。由于中国人具有“天人合一”的思维传统,所以国画就体现了一种包容万象的境界。画家将体验到的情感赋予在创作的画面上,而画作所描绘的境界便能引发观者的共鸣。诗中的意境体现在情与景的交融,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或人物等的描摹来抒发情怀。国画里的意境是画家家观察生活时生发的精神境界,具有无尽的诗意和氛围之美。所以,优秀的画作不仅可以欣赏到画中之景,更能体悟到景中之境,即透过有限的画面传递出无限的美感。如《潇湘图》(南唐董源所作)呈现出的那种葱郁之感,如同进入画境一般。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人留下历久弥新的深刻印象。

(四)国画审美注重气韵美

国画审美特点之一在于具备生动形象的气韵,具体来说,气韵美可以表述为意境美感与意境追求。国画艺术家在创作期间,必须要从整个宇宙以及整个自然的角度出发,并不只是对单一对象进行描绘,应借助简单实物的勾勒展现广博意境,表现出大自然的大气磅礴与生命历程等层面的气韵。所以,当我们欣赏国画作品的时候,通常情况下会出现“只可意会以及不可言传”的感受,也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国画具有非常强的哲学意味,能够给人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

(五)国画审美注重情感的运用

实质上,文化艺术是在人情感表达上的重要表现,于文化作品当中融入大量情感能够给人情感层面的共鸣以及美的享受。从国画表达形式层面出发,我们应高度重视计划表达情感以及绘画技巧的有机结合,并在构图的前提下进行充分表现,使人们可以在实际观赏过程中做到感同身受,也可以起到警醒或者是反思的作用。我们在进行国画观赏的时候,应高度重视自身心理素质水平的提升,当遭遇挫折的时候应该学会勇敢面对,不能够逃避难以解决的问题。

总而言之,国画属于我国传统文化以及当代艺术精神两者的完美结合,而且二者关系密不可分。因此,我们必须要认清楚了解国画在艺术发展历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借助对国画审美特点以及表现形式层面的充分研究与分析,认识到国画的价值。国画不仅可以提升我们自身的审美水平,还可以陶冶性情以及开阔情怀,是精神意境层面上的追求。

注释:

1.马晓东.国画在表现形式与审美特点上的构建探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05:39-40.

2.马晓博.论国画的表现形式与审美特点[J].现代装饰(理论),2014,04:128.

猜你喜欢
表现形式国画层面
江阴市三个层面构建一体化治理重大事故隐患机制
多元归一——中国画表现形式探析
国画家(2023年1期)2023-02-16 07:58:28
国画《鲦鱼》
垂钓(2022年7期)2022-07-20 09:15:20
国画《鲿》
垂钓(2022年5期)2022-06-13 04:40:41
石材产品设计中几种错误的表现形式
石材(2020年2期)2020-03-16 13:12:52
国画欣赏
吐鲁番(2018年1期)2018-06-12 07:15:26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10
高三化学复习的四个“层面”
汉语动结式在维吾尔语中的表现形式
语言与翻译(2015年4期)2015-07-18 11:07:43
新闻策划表现形式:不拘一格,相互呼应
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