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祥坤++李洪军++李纯强
摘 要:在煤矿井下的采掘过程中,测量工作是整个采矿工程中探测情况、预测风险的重要环节,也是井下职工生命健康得以保障的重要步骤,因此说,采矿业要高度重视井下工程的测量问题。该文从采矿工程井下测量工作的意义谈起,重点介绍采矿工程井下工程测量工作的开展情况,为采矿业的测量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采矿工程 井下工程 测量工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b)-0028-02
在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经济体系中,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存在着不可避免的风险。而对于采矿企业来说其风险更大,因为面临的环境比较恶劣,采掘条件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而且采矿的风险直接关系着井下职工的生命健康,这也就使得采矿工程的风险不能被忽视。所以说采矿工程开始之前,特别需要对采矿工程进行3~4个阶段的分析。其计划制定、范围研究、可行性研究以及设计方案的拟定都要有精确的数据测量,这也就说明了测量工作在整个工程中所占的地位十分重要。
1 采矿工程井下测量工作的意义
1.1 给井下开采设计方案带来根据
在正式采矿之前,采矿企业需要勘测矿区地质,进而对开采的环境和矿藏的现状进行把握,最终顺利地实施设计方案。井下测量重点是对矿藏的存在条件、质量、储量等进行测定。矿藏的储量会对开采范围的确定起到直接性的影响作用,从而对矿井的生产能力与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矿藏的质量对企业的销路产生影响,为此,勘测矿藏的质量会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矿藏的存在条件是开采当中尤为关键的一个事项,其主要事项是勘测矿藏的外部和内部环境构造、层次等,进而影响到矿藏的开采角度以及方式。
1.2 确保根据规划进行井下开采工程
为了确保矿藏生产能够根据规划执行,这就需要测量工作者可以及时地对井下开采工程进行测量,实时地对井下剖面图与平面图进行填充,修改开采规划,进而调整开采的年规划、月规划、季度规划等,从而实现矿井生产能力的提升。如果仅仅注重生产量,而不关注施工的环境,不根据固有的规划开采矿藏,那么会对采矿工作者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从而使企业的管理和经营出现混乱的局面,甚至发生滞后开采的情况,这不利于矿井的正常开采与安全生产。并且,实时地填充和测量井下开采,能够确保有序地开展开采工作,最终提高矿藏的质量和开采的安全性。
1.3 实时地引导井下开采工程
开采矿藏受到数量上的制约,从建井之后,需要注重井下开采的持续投资,从而持续地生产矿藏,进而确保采矿企业的顺利运行。为此,要想实现矿藏的不间断生产,要求根据生产规划来执行,在开采井下的过程中,有关的测量工作者要实时地跟进生产的进度,且实时地指导井下开采。并且,矿井中具备专门输送矿藏的巷道,可是针对施工的方向是不是准确以及输送装置的健全与否,都要求井下测量工作者的检查与测量。如果在井下开采的时候,没有测量工作者的及时性引导,那么会造成施工者挖掘的盲目性,从而不利于开采的正常进行,对采矿工作者的身体安全构成威胁。
1.4 有效地监督井下开采工程
勘探、规划、开采是开采矿藏的流程。首先,对开采矿藏的数量做出要求,且在生产实践当中,一定要根据规划进行开采,不可以随便丢放矿藏,并且实时地上报开采矿藏的现状,从而确定固有的規划是不是跟开采的进度相同,这种工作要求专业的井下测量工作者及时地勘测开采现状,且实时地填土,防止滥采滥挖情况的出现,从而有效地监督井下的开采事项,实时地了解井下的开采现状,做到有规划地开采矿藏,防止浪费矿藏,实现矿藏应用率的提升,确保矿藏生产的顺利和安全。
2 采矿工程井下工程测量工作的开展
2.1 合理地进行放样以及贯通测量
矿产企业在测量井下工程的过程中,需要准确地组织定线放样事项。再结合定线放样获得的水准点与中线对断面中心点进行确定,一般借助一些机械装置或者是布置炸药的方式挖掘断面中心点,在巷体成型之后,通过校准的中线在断面线上进行放样,再组织衬砌施工。贯通巷道之后,将中线对接好,且测量巷道的纵向与横向误差,进而进行适宜调整。如果是因为工程的特殊现状,对放样的要求非常高,那么需要首先开展贯通测量,再对误差进行调整。调整放样误差到适宜的范围之内,然后根据高程和平差坐标对施工中线进行科学调整。在开展井下测量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一系列有关的数据信息进行认真记录,并在结束测量之后绘制井下的环境图。除此之外,井下采矿对机械装置的要求非常高。为此,需要测量井下机械装置,进而保障井下机械装置的顺利运转。在整个采矿工程当中,井下测量工作意义重大,其贯通质量高低对矿井的效益和安全性有着直接性的影响作用。为此,矿产企业务必注重贯通测量,组织具备较强工作能力和责任心的测量工作者来测量,一次性地保障测量的精确度,且创建管理平台对矿井数据资料进行及时分析以及处理。此外,创建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而实时、方便地查询有关数据信息资料,奠定绘制平面图与剖面图的基础。
2.2 注重控制井下工程的测量工作,创建高程联系测量
采矿工程井下测量控制的两个组成部分是地面控制和井下控制。在井下工程测量控制的过程中,需要创建高程联系测量,且有效地统一地面控制和井下控制,使有效的高程系统控制平台形成。如果采矿工程借助斜井的施工形式,那么就务必对矿井的高程和平面进行联系测量。一般都是借助三角形的测量形式联系测量矿井平面。在发展的科技影响下,也不断地将现代化的技术应用于矿井测量工作当中,像激光垂准仪和光学投点仪等。通常的时候,主要借助导线和测角网测量控制地面平面。立足于三角形的原理,借助水准网和电磁波对高程控制网进行测量。地下控制结合巷道的形状与断面现状。规模较小的矿井工程的控制一般借助中线,而主要借助测距仪测高的方式实现高程控制。在井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掘空岩体,这会导致附近围岩的受力出现改变,造成井下岩层断裂或者是变形、围岩隆起、建筑下沉的现象,从而威胁到井下工作者的人身安全。为此,矿产企业务必系统地测量与观察井下的实际现状,进而全面和及时地监控井下的作业现状,最终大大提高井下作业的安全性。
2.3 确定测图的比例
井下施工这项工程非常系统和复杂,常常要求比较高的测图比例。为此,工程测绘工作者需要结合地下基建工程的深度与规模大小对地形图进行测绘。在测绘地形图的过程中,不但需要绘制上主体工程设计,而且还需要绘制上附属工程设计。并且,有效兼顾掘空岩体支护对地面导致的影响。另外,地下工程的不同,在各个时期要求需要不相同的测图比例。像规划时期的测图比例是1∶10 000~1∶500;而在施工时期的测图比例1∶2 000~1∶200。在地下工程当中,务必认真地绘制工程的横向和纵向剖面图、截面图,这个环节十分重要。只有有效地把握这个环节,才可以实现测量工程质量的提高,从而奠定采矿的基础。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井下采矿工程中测量工作是整个工程中预测风险、探测情况的最重要环节,是井下职工生命健康得以保障的最重要步骤,因此,采矿业要高度重视井下工程的测量问题。
参考文献
[1] 朱海兵.煤矿工程井下测量研究[J].科技风,2012(19):125-
126.
[2] 陈邦旭.浅谈煤矿井下工程测量[J].能源与环境,2011(6):
158-159.
[3] 刘铁印.浅谈工程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J].门窗,2012(6):125-126.
[4] 干正如.留龙金矿井巷施工测量的环境影响与对策[J].黄金,2012(2):147-148.
[5] 钱张书,周行.浅谈煤矿测量工作的实施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4):136-137.
[6] 王化亭.试论煤矿井下工程测量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11):169-170.
[7] 朱海兵.煤矿工程井下测量研究[J].科技风,2008(19):189-
190.
[8] 陈邦旭.浅谈煤矿井下工程测量[J].能源与环境,2007(4):123-124.
[9] 鲁明星,丁爱华,李富平.采矿工程专业测量学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J].有色矿冶,2005(2):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