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静
(长春师范大学,长春 130032)
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渗透
唐 静
(长春师范大学,长春 130032)
我国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教育中普遍存在传统文化氛围不足,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不强,思想教育工作者传统文化底蕴不够,思想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单一等问题。对此,应创设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推动思想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的融合,建设高素质的思想教育工作队伍,创新思想教育工作方法,进而促进传统文化在思想教育中的渗透。
大学生;思想教育;传统文化
1.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经济、文化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价值体系的侵入使得我国大学生的文化意识形态面临新挑战,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渗入到大学生思想教育当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认同感和正确的思想政治意识,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传统文化悠久的历史发展中,逐步积淀了一套独特的文化内涵,并将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在治世处事方面体现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糅合到一起,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之源。
2.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修养
改革开放后我们在相继引入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社会体制的同时,一大批多元化的文化糟粕也随之而来,加之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重视专业技术、忽视人文素养的教学观念误导,使得当前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不够突出,人文素养普遍薄弱。我国的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积淀,在不断的思想升华与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人文特点。“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诚实守信”等理念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
3.有助于改进思想教育的工作方法
毋庸置疑,我国高等教育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教学、轻思想培育的教学观念阻碍了大学生创新和创造性的发挥,而灌输式的课堂教学也逐步面临被淘汰的境地。在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教育理念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因材施教”“言传身教”“一日三省吾身”等教育思想在今天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可以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吸收教育理念和工作思路,不断拓展思想教育新渠道,充分挖掘大学生开放的思维模式,以及灵活的创新性、创造性和自主能动性。
1.高校思想教育中传统文化氛围不浓厚
首先,从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内容来看,对传统文化的涉及较少,课程体系仍以《纲要》《原理》《概论》《基础》为主,针对性较强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极为匮乏。虽然多数高校都设置了《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等选修课程,但多数大学生选修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学分,并非真正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其次,从高校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来看,我国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内容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却忽视了对文化性的关注,大学生很难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系统的传统文化价值观。
2.大学生普遍缺乏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素养
当前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不强、了解不够、认知不足是许多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由此导致了价值观念的扭曲和异化,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已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致命短板。究其原因,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中学教育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指标的教育体制,使得传统文化教学开展的不够深入,中学阶段学生只能从语文课中学习零星的传统文化知识,且大多集中于背诵、默写、翻译等层面,并没有从深层次内化吸收为思想价值;另一方面,大学生受网络文化和西方多元文化的冲击较重,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足,缺乏明确的民族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
3.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传统文化底蕴不足
当前以大学生辅导员和思政理论课教师为主体的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传统文化底蕴不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大学生辅导员的工作重心倾向于党建、团建等政治思想领域,忽视了自身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对大学生传统文化底蕴关注不足;另一方面,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与传统文化教师队伍的对接不够,双方的工作多是各自为营,传统文化教师的授课重点集中于单纯的理论教学,并不关注传统文化理念在学生价值观念中的内化吸收。
4.高校思想教育中传统文化渗透的载体单一
我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宗教文化、民族习俗、地域文化以及不同思想流派的主体价值,对当前实现中国梦、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价值。当前高校在开展思想教育或传统文化教育时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单调,教学形式创新不足。多数高校仍将课堂授课作为主要形式,缺乏对第二活动课堂的深入挖掘和创新,教学内容上多局限于教材固有的课件资源,忽略了对新媒体、自媒体等技术设备的开发应用。
1.创设浓厚的高校传统文化思想教育氛围
高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体场所,其文化氛围的创设对开辟思想教育和传统文化教学第二课堂具有重要价值。首先,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古诗词诵读、书画展览、国学讲座等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广阔的传统文化学习平台。其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活动,鼓励学生自主交换图书等学习资源,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建设班级文化,从而在全校创设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为大学生思想价值意识的形成提供良性向导。再次,利用校园广播、主题社团等积极宣传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激发学生的传统文化兴趣,培养他们的思想价值自觉意识。
2.推动传统文化与思想教育的课程体系融合
首先,将传统文化内容和价值融入到思想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并在教学大纲中规定传统文化内容的占比,使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历史、主要内容、核心价值等有全面的认识,初步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其次,突出政治性与文化性在思想教育中的融合与交叉。将传统文化作为大学生公共必修课,建立以思想教育为道德引领、以传统文化为思想核心的教育体系。再次,将传统文化纳入到大学生思想教育理论课的成绩考核范围中, 重视对大学生传统文化底蕴的考察,引导大学生对思想教育和传统文化建立正确的认知。
3.加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传统文化继续教育
首先,提高大学生辅导员、思想教育理论课教师的思想文化底蕴。一方面高校要加强现有思想教育工作者的继续教育,通过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鼓励教师主动充实自身的文化修养;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思想教育工作者传统文化底蕴的绩效考核,使其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对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其次,面向社会招聘一批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高素质人才走上思想教育工作岗位,从教学意识、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多方面推动传统文化在思想教育中的渗透。
4.创新拓展思想教育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教学方法
首先,充分利用校园的媒介宣传。高校的广播、宣传栏、橱窗、网站、校报等媒介都可以作为传统文化宣传的主窗口。要广泛宣传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社会价值意识塑造的重要性,提高大学生的传统文化自觉意识。其次,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对教材内容和教学资源进行补充、完善和创新,提高传统文化的占比,并将弘扬传统文化、吸收文化精神内涵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目标。再次,深入开发社会实践第二课堂。高校要鼓励大学生走向社会,在实践当中积累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并为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与引导。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入新常态,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在此背景下,高校应努力探索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接与同步,通过建设融合型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建设教学队伍,创设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推动思想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
[1]付晓男,付秀荣.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4(23):56—57.
[2]张师帅.论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8):56—61.
[3]胡万年,伍小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回归与融合[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6(1):46—51.
〔责任编辑:崔雅平〕
The Infiltr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Education
TANG Jing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32, China)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our country lacks of atmospher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raditional cultural literacy of college students is not strong.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of ideological educators is not enough as well as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and the educ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s single. Therefore, we should create a strong atmospher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and construct high-quality ideological education work team, and innovate ideological education working method so as to promote the infiltr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ideological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education; traditional culture
10.3969/j.issn.1008-6714.2017.03.029
2017-01-03
唐静(1979—),女,山东昌邑人,助教,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G641
A
1008-6714(2017)03-00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