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用人政策

2017-03-12 15:29:14具圣姬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9期
关键词:袁绍用人曹操

具圣姬

(大韩民国江南大学 中国文化学系, 韩国 首尔 156-012)

曹操的用人政策

具圣姬

(大韩民国江南大学 中国文化学系, 韩国 首尔 156-012)

曹操精于谋略, 善于用人, 打破东汉末年腐朽的选官制度, 实行“明扬仄陋, 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 将一大批有才能的中小地主吸收进曹魏政权, 让他们各施其能, 各尽其才, 为自身事业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 善于用人是曹操成功之道的核心。

曹操; 唯才是举; 用人政策

曹操(155—220), 字孟德, 幼名阿瞒, 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原姓夏侯。 因其父曹嵩为大宦官曹腾的义子改姓曹氏。 有人曾评价曹操:“子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奸雄也。”[1]2在没落的东汉乱世, 曹操异军突起, 闻名于世, 凭借独特的个人魅力和高超的驭人术将一大批能人、 智者聚集在麾下。

天下越乱, 人才就越重要。 霸权之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 三国时代的曹操、 刘备、 孙权均具有高超的人才管理艺术, 但曹操更为优秀。 正因为如此, 曹操旗下人才济济, 其势力也最强大。[1]50笔者着重探讨曹操出色的用人政策与管理思想。

一、 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 天下大乱, 能最终三分天下的枭雄——刘备、 孙权和曹操都是因为用人有道而立足于乱世的, 尤以曹操为最。 蜀国的刘备、 吴国的孙权虽也善于用人, 但远不如曹操。 曹操讲义气, 重情谊, 赏罚分明, 尤重奖励。 在给有功者加官晋爵的同时, 还给予丰厚的物质奖励。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军事家和文学家, 是三国时代最杰出的人物。 他在政治上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改革用人政策, “唯才是举”。[2]28

曹操麾下人才济济。 有出谋划策的参谋, 有勇猛的将帅, 有既善于行政又善于指挥作战的幕僚, 有文笔出众的文人, 还有甘愿为他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忠诚之士。

人才云集曹操帐下并非偶然。 他始终重视并大力延揽人才。 为延揽人才, 曹操连续三次颁布“求贤令”, 明确提出“唯才是举”。 该用人标准颠覆了传统的“德才兼备”用人观。 广阔的胸怀、 务实的作风、 “实在”的用人之道, 让曹操网罗到了天下最多的人才。[3]30

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吸引了一大批出身于社会下层的仁人志士, 也吸引了其他军阀手下的文臣武将纷纷前来投奔。 谋士许攸不受袁绍重用投奔曹操, 曹操闻讯来不及整装, 急忙拖着鞋子到营外迎接; 陈琳原是袁绍属下的一个文人, 长于文笔, 曾为袁绍起草过檄文辱骂曹操, 曹操抓住陈琳后欣赏其文采, 却不计前嫌, 任命他为自己的秘书; 乐进出身低微, 原是下级官吏, 后成为曹操手下大将; 张辽原为吕布部下, 是一名降将, 因立有战功, 曹操便大胆信任、 提拔, 后来成为了名将。 与刘备结为兄弟的关羽也曾受命于曹操, 因感恩于曹操, 当曹操在赤壁遇险时, 关羽违背上命, 从华容道私放曹操。 曹操手下可谓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一大批有才能的中小地主被吸收入曹魏政权。 他们倾其所能, 为曹操冲锋陷阵。

东汉末年, 群雄并起, 烽火连年, 社会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 人民饱受战乱之苦。 曹操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起义兵, 除暴乱, 把统一中国作为自己的责任。 他以一个政治家的度量、 胸怀和胆识, 唯才是举, 挥鞭跃马, 一举统一北方, 使广袤的中原大地有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生产、 生活环境。 他能雄视中原, 除了他本人的雄才大略以外, 主要还是得益于招揽的大批人才。

实际上, 曹操一生事业最大的转折点就是官渡之战, 与袁绍争夺中原。 当时的实力对比明显是袁强曹弱。 谋士许攸弃袁降曹成为了这场战役曹胜袁败的关键。 袁绍轻慢谋士许攸, 许攸就带着袁绍的大量机密文书投奔了曹操, 并建议曹操急袭袁绍军粮存放处。 一般情况下, 多数人会怀疑这是个骗局, 但曹操善于决断, 加上曹操与许攸是儿时好友, 断定此情报千真万确, 于是决定突袭。 突如其来的袭击烧毁了袁绍军粮大本营。 多谋善断、 明辨是非让曹操在关键时刻抓住了有利战机, 当然也就抓住了历史机遇。 得益于此次战机, 曹操彻底打败了袁绍大军。

大败袁绍后, 曹操的过人之处更加显现。 当曹操到达袁绍大本营的时候, 袁军仓皇逃走, 好多文书未来得及带走。 其中就有曹操部下写给袁绍的密信。 部下将这些密信上交给曹操, 曹操一封未看, 二话不说当众将这些密信扔进了火炉。 当时, 大臣们纷纷建议不要烧掉信件, 说: “如果烧了这些信件的话, 就不知道谁接近袁绍了呀。 我们要彻底调查出叛逆者啊。 ”曹操最终还是毫不犹豫地烧掉了信件。 然后他拍拍手说:“如今袁绍亡了, 天下人都是我的, 还追究以前的事情有何用呢?袁绍强盛的时候, 我也害怕, 何况是一般人呢?”也许当时部下当中有很多人战战兢兢, 但是在场的人无不被曹操的举动所折服。[1]22

烧毁书信既宽容了他人, 又杜绝了人人自危产生的后遗症。 像曹操这样能迅速作出决断并付诸行动的人, 历史上并不多见。 仅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出曹操的过人之处。

更难能可贵的是, 曹操胜不争功, 败不诿过。 胜利时从不与部下抢风头、 争面子、 夺功劳, 重奖部下从不吝啬, 给予属下的奖励、 荣誉往往超过他们的期望值; 失败时从不诿过, 勇于承认错误, 承担责任, 不轻易追责部下。 曹操虚怀若谷、 从谏如流, 功与荣送给下属, 辱与过留给自己, 这种独特的个人魅力也让他吸引来大量人才。

曹操出身低微, 能够从一个下级官吏逐步成为政治舞台上的主要角色, 除了客观环境和其个人素质外, 与他“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是分不开的。 《三国志》作者陈寿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 汉末天下大乱, 雄豪并起, 袁绍虎视天下, 强盛没人敢与之对敌。 曹操运筹演谋, 用兵海内, 采用申不害、 商鞅的法令政策, 运用韩信、 白起出奇制胜的策略, 按人的不同才能, 授予不同官职, 克制感情, 不念旧恶, 终于掌握国家大权, 完成宏大事业, 实在是和他明察秋毫、 谋略出众分不开的, 真可称之为非常之人、 超世之杰。[1]50古今中外的历史反复说明了一个道理, 人才是事业成功的关键。 曹操“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 值得后人借鉴。

二、 为后世留下完善的体系和大量人才

魏蜀吴三国相比, 魏国的国土面积最大, 经济实力最强, 统治体系最完备, 人才最多, 文化水平最高, 最具竞争优势。 仅从疆域来看, 曹操就拥有了半壁江山。

相比之下, 蜀国虽然拥有诸葛孔明, 但人力资源明显缺乏。

魏国文化发展也处于领先地位。 国家强大不仅仅依靠武力, 还离不开先进的文化。 魏国用屯田制解决了最大的粮食问题, 用兵户制解决了国防问题, 用先进的户调制体系解决了国家税收问题。 人事方面也拥有完善的体系。 魏国的强大和体制的完善足足耗费了曹操30年的心血。

曹操的过人之处还在于善于吸取历史教训, 注重遴选、 培养接班人并广纳人才为后人铺路。 历史上因后继无人或继承人不合适二世而亡的前车之鉴很多。 有的是移交权力过晚, 有的是选错继承人。 曹操不为儿女情长所左右, 通过冷静观察和思考, 选择曹丕为继承人, 并有意锻炼他。 曹操为保江山永固, 逐渐削减了皇帝的权限, 在曹丕周围安置了众多人才辅助曹丕, 让曹丕逐渐替代自己。 可以说, 曹操为曹丕留下的最宝贵财富就是人才。 仅从这一点来看, 曹操就比蜀国刘备、 吴国孙权技高一筹。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曹操临危不乱, 变化多端, 善抓机遇, 唯才是用。 不被感情所左右, 冷静, 有才能, 不记小事。 曹操之所以能成大事就是因为其胸襟博大, 乐观豁达, 足智多谋。 一言以蔽之, 曹操是不同寻常的人物, 是超越时代的英雄。[1]50

三、 结语

汉魏之际著名的政治家、 军事家曹操堪称三国时代人才思想的集大成者和善于用人的杰出大师, 他一生事业的成功离不开其高明的用人之道和高超的用人术。 曹操用人不拘一格、 唯才是举, 礼贤下士、 求贤若渴, 虚怀纳言、 集思广益, 赏功罚过、 不论亲疏。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 天下大乱, 能最终三分天下的枭雄——曹操、 刘备、 孙权都是因为用人有道而立足于乱世的, 其中, 尤以曹操为最。 曹操曾连续三次颁布“求贤令”, 并提出“唯才是举”的口号, 这个惊世骇俗的标准几乎颠覆了当时传统的“德才兼备”用人观。 曹操以宽博的胸襟和大气的作风坚持奉行 “实在” 的用人之道, 使其网罗到天下最多的人才。[4]

曹操的用才人原则, 除了大家熟知的疑人不用、 用人不疑之外, 还能够包容他人, 特别是理解和宽容向天下人谩骂其父辈的陈琳等曾经背叛、 攻击、 伤害过他的人才, 不计前嫌, 以充分的信任换取人才的忠诚。 曹操管理人才时, 能够充分运用正激励和负激励的杠杆对人才加以调控和管理。 他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约束人才, 防止人才犯不必要的错误, 通过丰厚物质奖励等激励制度褒奖人才, 充分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 让他们做到人尽其才。 对待人才的一些缺点、 小毛病, 只要不涉及原则问题, 他都能很有人情味地放任和容忍。 良禽择木而栖, 人才择良主而归附。 领导越贤明则人才越汇聚, 反之那些口口声声“爱才”“惜才”却“无才”的领导, 最终只能做孤家寡人。 因此, 曹操的可学之处就是善于用人, 洞察人性, 洞悉人心, 是一位实实在在的长于用人之能人。

曹操属于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管理者之一, 他的管理思想涉及了人的地位、 价值、 使用、 激励、 组织、 培育、 保护、 考核等方方面面, 具有鲜明的以人为本的特色 。 深入研究他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有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古为今用, 推动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曹操人本管理思想的现实意义就在于其对现代管理所具有的借鉴意义。[5]

[1] 陈寿.三国志:魏书 武帝纪第一[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 杨定勋.试论曹操的用人观[J].保山师专学报, 2004(6):28-32.

[3] 周仲强.唯才是举以德用才[J].黑河学刊, 2006(4):30-32.

[4] 胡先凯.《三国演义》曹操形象新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2):111-112.

[5] 宋战利.简论曹操的政治智慧[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5):170-172.

[责任编辑湛贵成]

Abstract: Cao Cao, a master strategist good at using elite talents, abolished the deficient and corrupt talent recruitment system of Eastern Han Dynasty and implemented the policy of recruiting real talents despite their status and background. This policy enabled many talented people of petty landlord class to serve Cao-Wei regime and to contribute their talent up to their potential. These talents were an important factor of Cao’s success, where Cao’s strategy of using talents is a key element.

KeyWords: Cao Cao; electing talented people despite their status and background; policy of recruiting talents

CaoCao’sPolicyofEliteTalentsRecruitment

JU Sheng-ji

(DepartmentofChineseCulture,JiangnanUniversity,Seoul156-012,RepublicofKorea)

K825.2

A

1009-4970(2017)09-0013-03

2017-03-27

具圣姬(1963—), 女, 大韩民国首尔人, 博士, 讲师。

猜你喜欢
袁绍用人曹操
尺偏难以选准人——把准“用人卡尺”
当代陕西(2020年24期)2020-02-01 07:07:12
曹操: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艺术品鉴(2019年8期)2019-09-18 01:22:36
1800年后读懂曹操
艺术品鉴(2019年8期)2019-09-18 01:22:36
燕昭王的用人智慧
袁绍其实不无能
袁绍其实不无能
百家讲坛(2017年15期)2017-08-30 18:53:15
三国鼎立之袁绍杀宦官(下)
三十六计之釜底抽薪
用人还需讲原则
四岁让梨的孔融,为何被曹操杀了
海峡姐妹(2015年4期)2015-02-27 1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