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

2017-03-12 15:25
领导月读 2017年9期
关键词:燕昭王贤者燕国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先生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①者,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②,则什己者至;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冯几据杖,眄视③指使,则厮役之人至;若恣睢④奋击,呴籍叱咄⑤,则徒隶之人至矣!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

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⑥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⑦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湊燕。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唯独莒、即墨。

(原文据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年版《战国策集注汇考》)

【注释】

①诎(qū)指而事:卑躬曲膝地侍奉贤者。

②嘿:通“默”。

③眄(miǎn)视:斜着眼睛看。

④恣睢(zìsuī):放纵暴戾。

⑤呴(hǒu)籍叱咄(duō):吼叫骂人、大声呵斥。

⑥涓人:宫中亲近的侍从。

⑦安事:哪里用得着。

【译文】

燕昭王收拾了残破的燕国后登位,他礼贤下士,用丰厚的聘礼来招募贤才,想要依靠他们来报齐国破燕杀父之仇。为此他去见郭隗先生,说:“齐国乘人之危,攻破我们燕国。我深知燕国势单力薄,无力报仇。然而如果能得到贤士与我共商国是,洗刷先王的耻辱,这是我的愿望。请问先生要报国家的大仇应该怎么办?”

郭隗先生回答:“成就帝业的国君以贤者为师,成就王业的国君以贤者为友,成就霸业的国君以贤者为臣,行将灭亡的国君以贤者为仆役。如果能够卑躬曲膝地侍奉贤者,屈居下位接受教诲,那么才能超出自己百倍的人就会到来;早些学习、晚些休息,先去求教别人过后再默思,那么才能胜过自己十倍的人就会到来;别人怎么做,自己也跟着做,那么才能与自己相当的人就会来到;如果凭靠几案,拄着手杖,盛气凌人地指挥别人,那么供人驱使跑腿当差的人就会来到;如果放纵骄横,行为粗暴,吼叫骂人,大声呵斥,那么就只有奴隶和犯人来了。这就是古往今来实行王道和招致人才的方法啊。大王若是真想广泛选用国内的贤者,就应该亲自登门拜访,天下的贤人听说大王的这一举动,就一定会赶着到燕国来。”

昭王问:“我应当先拜访谁才好呢?”郭隗先生说道:“我听说古时有一位国君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可是三年也没有买到。宫中有个近侍对他说道:‘请您让我去买吧。’国君就派他去了。三个月后他终于找到了千里马,可惜马已经死了,但是他仍然用五百金买了那匹马的脑袋,回来向国君复命。国君大怒道:‘我要的是活马,死马有什么用,而且还白费五百金?’这个近侍胸有成竹地对君主说:‘买死马尚且肯花五百金,更何况活马呢?天下人一定都以为大王您擅长买马,千里马很快就会有人送来了。’于是不到一年,三匹千里马就到手了。如果现在大王真的想要罗致人才,就请先从我开始吧。我尚且被重用,何况那些胜过我的人呢?他们难道还会嫌千里的路程太遥远吗?”

于是昭王为郭隗专门建造房屋,并拜他为师。消息传开,乐毅从魏国赶来,邹衍从齐国而来,剧辛也从赵国来了,人才争先恐后集聚燕国。昭王又在国中祭奠死者,慰问生者,和百姓同甘共苦。燕昭王二十八年(前284)的时候,燕国殷实富足、国力强盛,士兵们心情舒畅、愿意效命。于是昭王用乐毅为上将军,和秦、楚、赵、魏、韩联合策划攻打齐国。齐国大败,齐闵王逃到国外。燕军又单独痛击败军,一直打到齐都临淄,掠取了那里的全部宝物,烧毁了齐国宫殿和宗庙。没有被攻下的齐国城邑,只剩下莒和即墨。

【简析】

燕昭王为报仇雪耻而急欲招贤纳士,虚心向郭隗请教。郭隗给出了两个原则性的方法:一、礼贤下士,与贤者为师、为友;二、以厚待身边的贤人来吸引远方的贤人。最终各国贤者争赴燕国,燕昭王在乐毅等人的帮助下大破齐国。人才对于一个人成就大业来说非常的重要,而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人肯定为自己成就一番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只有非常谦恭地尊重人才、推崇人才、优待人才,才能招徕人杰,云集才俊,才能集思广益、凝聚力量而成就伟业。像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能一统天下,最关键之处在于他能招徕人才而且善于重用人才。正如《史记·高祖本纪》中所载刘邦之言:“如果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子房;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保证运粮道路不被阻断,我比不上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战则必胜,攻则必取,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俊杰,我却能够使用他们,这就是我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所在。项羽虽然有一位范增却不信用,这就是他被我擒获的原因。”燕国历史也证明,燕昭王死后,燕惠王即位,因为在做太子时和乐毅有过嫌隙,又中了田单的反间计,在齐国只剩下即墨和莒两座城池没有攻下的关键时刻,竟让骑劫代替乐毅做将军,结果乐毅被迫逃跑到赵国,田单则凭借即墨一城的兵力,巧用火牛阵打败了燕国军队,骑劫战死,燕军后退到本国,齐国一鼓作气收复全部失地。君主如何对待贤人,可以说在根本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亡盛衰,中国历朝历代的贤君与昏君无一不在深刻地说明这个道理。

一杯水的重量

有一位教授正在给学生们上课,他问学生:“各位认为这杯水有多重?”说着,教授拿起一杯水。有人说200克,也有人说300克。“是的,它只有200克。那么你们可以将这杯水端在手中多久?”教授又问。很多人都笑了:“200克而已,拿多久又会怎么样!”

教授没有笑,他接着说:“拿一分钟,各位一定觉得没问题;拿一个小时,可能觉得手酸;拿一天呢?一个星期呢?那可能得叫救护车了。”大家又笑了,不过这回是赞同的笑。

教授继续说道:“其实这杯水的重量很轻,但是你拿得越久,就觉得越沉重。这如同把压力放在身上,不管压力是否很重,时间长了就会觉得越来越沉重而无法承担。我们必须做的是放下这杯水,休息一下后再拿起,只有这样才能拿得更久。所以,我们所承担的压力,应该在适当的时候放下,然后再重新拿起来,如此才可承担更久。”

猜你喜欢
燕昭王贤者燕国
苏春燕国画作品选登
东周列国志(14)
助燕伐戎
同甘共苦
《弟吴宗教源流》(吐蕃史)译注(七)
文人天趣清犹水 贤者风期静若兰——画家若兰写意画浅析
贤者与魔镜
箪食壶浆
燕昭王的用人智慧
一个故事挽回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