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思施, 鲁 林, 文敏琳, 马艺丹, 涂 燊※
(1.西华师范大学 a.教育学院;b.外国语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2.四川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与心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8;3.乐山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四川 乐山 614000)
从心理学视角看大学生“空心病”现象
朱思施1a, 鲁 林2, 文敏琳1b, 马艺丹3, 涂 燊1a※
(1.西华师范大学 a.教育学院;b.外国语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2.四川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与心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8;3.乐山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四川 乐山 614000)
“空心病”又称“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主要症状表现为:生活枯燥,生活极度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随着“空心病”现象的普遍化,引发了教育者对其背后的心理学依据——自我同一性进行探讨。大学阶段是自我探寻活动和形成自我同一性的重要时期,同一性的形成与大学生自身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重大关系。文章将问题提出、影响自我同一性形成的相关因素及自我同一性健康发展调适等方面作为切入点对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进行探讨,以期从内部因素(个体自身)和外部因素(家庭、学校、社会)角度提出帮助大学生顺利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对策。
大学生;“空心病”;自我同一性;影响因素
近来朋友圈被一篇叫《三成北大新生竟然厌学,只因得了“空心病”》的文章刷屏,而这一话题是由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总督导,精神科主治医师徐凯文在其主题演讲《买椟还珠的时代与空心病》中阐述其为北大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及自杀预防和危机干预过程中所提出来的。徐老师在演讲中提道:“超过30%学生存在厌学情绪,认为学习没有意义;更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徐凯文指出,价值观缺陷导致部分大学生心理障碍,症状表现为:“觉得人生毫无意义,对生活感到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称之为‘空心病’”[1]。
徐凯文认为,“空心病”是一个较为形象的说法,他将“空心病”称为“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将其主要表现概括为七点[2]:“第一,从症状上来讲可能是符合抑郁症诊断的。第二,会伴随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且非常缺乏支撑自己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第三,通常人际关系良好。第四,对生物治疗不敏感,甚至无效。第五,有强烈的自杀意念,但通常会选择比较温和、痛苦比较小的方式来尝试自杀行为。第六,困扰不一定是当前产生的,也许早已存在。第七,传统心理治疗疗效不佳。”
在大学生人群中,“空心病”与“我究竟是谁”、“我现在的状态到底是怎样”、“我到底该如何适应社会”、“我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将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3]这些问题一同进入大众的视野,可以看到大学生主要将目光集中在自我的发展上,但尚未形成适当的发展方向与成熟的自我同一。而大学生所面临的阶段正是一个重要时期,他们将在这个时期进行自我探寻和形成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是否形成关系着他们自身心理健康的发展情况。因此,关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情况、探讨相关因素对个体自我同一性健康形成的影响及提出相应的调适对策,正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述评将透过“空心病”现象探讨其背后的原因——自我同一性,论述相关理论知识和机制,找出对自我同一性形成有影响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自我同一性这一概念最早于1946年由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引入心理学,他认为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是由个体的生理、心理及环境三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自我同一性又称自我认同感,是人毕生追求的心理社会发展任务。自我认同感是通过自我的综合作用,形成自我概念,包括四个小维度,分别是个体感、唯一感、完整感及过去与未来阶段的连续性[4]。这种自我概念是关于自己的性格、观念、目标指向性、价值观等因素,具有内隐、主观、同一、不间断、成熟的特征,并且是自我发展的标志和动力[5]。目前,就自我同一性的概念界定尚未形成一致的标准,郭金山综合了中西方的自我同一性概念,认为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就是个体对过去、现在、将来“自己是谁”及“自己将会怎样”的主观感觉和体验[6]。自我同一性本质上是指人格发展的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感[7]。
在埃里克森提出自我同一性理论概念之后,马西亚为了便于实证研究,给自我同一性概念赋予操作化定义,并根据埃里克森所提的同一性理论中的探索和投入两个维度划分为四种同一性状态,这两个维度的含义分别为:探索(指同一性形成过程中个体对各种与自己密切相关的问题)和投入(指个体使用和消耗时间、精力和努力的程度,用于认识自己、实现自我再进一步达到某一目标),以此建立自我同一性状态的理论模型。这四种同一性状态分别包括:1)成就型同一性(青少年个体经历同一性问题,体验到探索过程,并且作出积极投入);2)延缓型同一性(青少年正处于同一性危机阶段,进行探索,但缺乏较高的自我投入);3)排他型同一性(青少年未能进行探索,而是根据父母或他人的期望过早做出自我投入);4)扩散型同一性(青少年即没有进行探索,也没有做出自我投入)[8]。马西亚的研究为定量化研究和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
随着大学生“空心病”现象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人们逐渐开始关注自我同一性问题,该部分将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对影响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因素进行探讨。
1.1 影响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主要是指个体自身因素,包括认知发展、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水平。
1.1.1 认知发展因素
对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有重要意义的一个因素是认知发展因素,认知发展可归属于自我意识范畴。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包括个体对主观自身的认识,也包括个体对其与环境间的关系的认识,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而这一阶段的大学生体现在自我意识上的矛盾主要表现为主观我与客观我的矛盾、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两个方面。
“客我”(me)和“主我”(I)由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米德(G.H.Mend)提出。客我是从他人的立场上评价和预测自我的反思方面,是他人的态度,是社会价值观的影射。主我是指在社会情境下,个体参照自己的行为举止所作出的反应是具有随机性的,它不断地对他人、对群体、对自然环境作出反应,调整自己。当主观我与客观我不一致时,会造成自我认知混乱,个体将无法完成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理想自我(ideal self)与现实自我(real self)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理想自我代表个体最渴望拥有的完美自我概念,即他人所设定的或我们自己所设定的特征,与现实自己有较大的差距。而现实自我包括对自己存在的感知、对自己意识流的意识,个体可以通过对自我的客观观察和评价,认识现实自我。当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不一致时,个体认识自我间的关系不正确,未能形成较好的社会适应所必须的技能和知识储备,会给自我同一性的获得带来困难。可能的表现包括两种:一是过度依赖他人(父母、教师或其他权威者)为其做出决定,自己只需“奉命行事”,如一心一意考大学,全然不顾其他事情;二是产生消极应对反应,以反抗或逃避的方式对待问题,直接导致人际交往障碍、逃学、吸毒、自我放弃等问题的出现。
当个体的认知发展出现不一致时,则会直接影响个体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与发展。
1.1.2 人格特征
研究初步证实四种自我同一性状态都与一定的人格变量(外向性、善良、智慧等)相关,不同的同一性状态具有不同的人格特征。扩散型同一性与外向性、善良、智慧等人格变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情绪性呈显著正相关,与人际关系呈显著负相关;成就型同一性与人际关系呈显著负相关,与外向性、善良、智慧、呈显著正相关[9]。也有研究表明,同一性完成状况与自尊存在显著正相关,同一性延缓状况和早期闭合状况与自尊存在显著负相关[10]。还有研究者研究人格五因素模型的各人格维度与同一性状态之间的关系,发现获得型同一性的青少年比其他类型青少年在外向性上水平更高和在神经质水平上更低;提早成熟的青少年具有的开放性更少;扩散型同一性的青少年神经质水平更高、开放性水平更低,宜人性水平更差[11]。
就已有的研究结果,可以得出自我同一性与人格特征间是有相关关系的,故在大学生建立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中应重视良好人格特征的培养。
1.1.3 心理健康水平
研究结果表明,在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上同一性状态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获得型、排他型、扩散型、延缓型[12]。目前国内已有的关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结果趋于一致,均认为两者间显著相关,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可以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而同一性危机将影响大学生个体心理健康[13]。
1.2 影响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主要是指个体自身可控范围以外的因素,包括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及社会因素。
1.2.1 家庭因素
1.2.1.1 父母教养方式
父母教养方式综合了父母教养态度、教育观念、行为以及肢体动作等非言语表达。父母影响青少年对未来的态度和对社会现实的知觉,而父母教养方式与亲子互动过程紧密相连,对儿童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4]。从已有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家庭环境中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孩子自我同一性状态紧密联系,其中溺爱型、权威型和忽视型教养方式对获得状态(成就型同一性)影响较大,权威型对早闭状态(排他型同一性)影响较大,专制型教养方式最不利于同一性状态发展,其对扩散状态(扩散型同一性)影响较大,而对获得状态(成就型同一性)影响较小[15-17]。同样,张乾一与文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大学生在父母依恋以及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父母惩罚、严厉、父母拒绝、否认和父母偏爱被试上差异显著。具体差异体现为:自我同一性在投入和探索两个维度上,与同伴依恋和父母依恋、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父母偏爱被试呈显著正相关,与父母惩罚、严厉和父母拒绝、否认呈显著的负相关[18]。
1.2.1.2 亲子互动
亲子沟通中的开放性问题对同一性状态有直接预测作用[15]。Cooper等人[19]认为在青少年同一性的发展中,亲子互动模式起重要作用,鼓励包含个性化与联结性的家庭关系,以促进青少年同一性的形成。进一步研究发现[20],与沟通不良的亲子关系相比较,亲子沟通良好的青少年能够更好地探索自我同一性,而后者更容易出现情绪和行为问题[14]。
1.2.1.3 父母的期望
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会促使个体有信心使其成为与客观我(他人期望)相符的人。这又体现了主观我与客观我之间的关系,若父母期望过高,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压力过大,会使孩子客观我与主观我达不到统一,也就影响了其自我同一性的获得。孩子会尝试遵循父母的要求,强迫自己实现父母的期望,或者以消极的方式应对现有的环境。这两种应对方式都不利于孩子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前者会使孩子缺乏独立性、过度依赖父母,后者会使孩子产生反社会倾向。因此,父母持合理适当的期望,对孩子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最有利。
1.2.2 学校因素
1.2.2.1 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
在高考制度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教育观念始终以“应试”为核心,教师教学内容以“考试大纲”为参考依据,教学方式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形式,从根本上忽略了个体差异性和教育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全面发展的教育培养观念,将繁重的课业机械化地教授给学生,学生没有时间进行消化和思考,更谈不上创新思维的培养。
大学教育是高等教育,应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但目前出现的“代课”现象,即以一定的报酬请他人帮自己上课的现象,却给教育者一个响亮的耳光。到底是受教育者不思进取的自身问题,还是教育者课堂吸引力不够,抑或是教育制度、观念和方式的不合理所致,这值得每一个人反思。
1.2.2.2 同伴关系及友谊
青少年重要的依恋对象之一是同伴,在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可促进青少年同一性的形成与发展。同伴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为个体提供机会来学习新的基础知识、社会技能以及进行体验分享;其二是友谊和同伴群体能满足青少年基本需要,使个体体验到通过自我同一性表达所获得的归属与爱[14]。有研究表明,不同同伴依恋风格的青少年具有不同的自我同一性发展状况,且同一性与同伴依恋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自我同一性的某些发展概况可以通过同伴依恋进行预测[21]。
1.2.3 社会因素
人是社会性动物,其学习、生活及个人发展均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具体到对个体自我同一性形成的相关社会因素就包括国情与主流文化、成人榜样及社会氛围。
1.2.3.1 国情与主流文化
我国典型的东方文化传统及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国情必然会对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的青少年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国家层面在制定相关教育制度时,应充分考虑青少年和大学生对这一事件的认知以及对其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是否有不可逆的影响。
主流文化包括大众媒体、教育机构、普通民众等共同形成的社会影响因素,如对某一价值观的宣扬:“60分万岁”、“女孩子迟早要嫁人,读那么多书干嘛”、“摔倒老人扶不扶”、“杀马特少年”等,青少年、大学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关键期,他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都源于他所处的文化背景中,如果社会主流文化向其传递的是消极的价值观念,那么对其健康的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必然是有影响的。
1.2.3.2 成人榜样
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社会行为的习得主要是通过观察、模仿现实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来完成的。青少年和大学生处于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关键期,其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在一定程度上会受榜样力量的影响,而明星等公众人物的社会关注度和社会影响力较大,可能成为其模仿学习的对象。因此如果我们的社会一味地炒作明星、宣扬不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道德,那么青少年自然无法形成良好的自我同一性;相反,如果社会能为青少年提供某些具有高尚品格值得效仿的成人榜样,宣扬其具有的良好品质,就可以借此引导青少年自发努力模仿学习以成为他们所尊崇的对象那样的人。
按照班杜拉的理解,对于有机体行为的强化方式有三种:一是直接强化;二是替代强化,;三是自我强化。如果社会、父母和教育者能够充分利用这三种强化方式,那对青少年和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是十分有利的。
1.2.3.3 社会氛围
埃里克森的“心理延缓偿付”观点认为,“心理延缓偿付期是允许还没有准备好承担义务的人有一段拖延的时期,青少年可以利用这一段时间,进行探索和投入,尝试各种人生观、价值观并从中进行选择,以此决定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将来的职业,并最终确立自我同一性”[22]。成人和社会在这一时期,不能过高地要求他们,应给予其包容的社会氛围,不以成人的思想和标准去逼迫他们,给其充分的时间和发展的空间,让其根据主观我和客观我、理想我和现实我之间的平衡统一,建立自我同一性。
当今社会“空心病”现象丛生,在上文中我们已经探讨了影响个体自我同一性形成的相关因素,了解了大学生同一性混乱的可能原因。为了帮助大学生从“空心病”中脱离,建立自我同一性,防止自我同一性混乱和消极同一性的产生,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和健康人格,下文将就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健康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2.1 大学生自身的调适
不知道“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是现在大学生“空心病”的表现之一,要确定自我同一性就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在回答这些问题时,个体首先要从自身来调适,在此过程中个体需要充分地了解自己,包括自己的性格特点、能力、知识、技能、需要等,对自己要有全面的认识,不断对自己进行反思和观察。同时必须明确客观我与主观我、理想我与现实我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自己在两者间的平衡点,合理对待父母或老师的期望。认识到要成为理想中的我,需要依靠不断的努力来减少理想我与现实我之间的差距,但只要肯努力,距离理想就不会太远。
2.2 家庭关系的调适
家庭是孩子最早所依附的单位,父母和孩子是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因此父母的教养方式、亲子互动和父母的期望都会对孩子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产生巨大影响。为了给孩子创立形成自我同一性的良好家庭环境,父母应该注意自身的教养方式,以权威型教养方式为优,尽量避免专制型、溺爱型、忽视型教养方式的出现。同时要多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要,适时恰当满足孩子对爱和归属的需求,与孩子进行及时有效且平等的沟通,建立积极有效的亲子互动,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期望,从家庭关系角度进行调适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与进一步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2.3 学校的调适
学校是孩子进入学习阶段后所处时间最长的单位,对孩子可以产生影响的因素既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师素质、教学环境等,也包括同伴关系和友谊的建立。现在有些学校为了迎合社会需要,忽略人的整体素质培养,只重视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忽略了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因此,学校应该重视以上对孩子自我同一性形成和发展有影响的因素,创设条件让孩子获得自我同一性。
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第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活泼生动又有趣的授课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良好的自我认知,正确认识自我。第二,重视生涯规划教育。许多大学生之所以产生“空心病”现象的原因,就是对于未来发展方向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作为价值观风向标的学校教育,可以开设生涯规划课或相关生涯规划比赛活动,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确定目标,远离迷茫,获得自我同一性。第三,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为了避免大学生课余时间无所事事,胡思乱想,学校应利用已有的条件或创造条件对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进行鼓励和引导,如社团活动、学校活动、勤工俭学、助残助老志愿者、假期社会实践(兼职或社会调查)等。一方面让学生既能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又能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更全面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另一方面在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社会支持和认可,又可以反过来促进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第四,提供心理咨询与辅导。对有需要的大学生提供个体心理咨询,对全校范围内的大学生定期进行不同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如新生适应、人际交往、异性交往、压力管理、自我探索、团队合作等,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专业心理活动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与发展。
2.4 同伴关系的调适
进入大学阶段的学生,与同伴的关系走向松散联系水平,群体和同伴的重要性较中小学阶段有所降低,但是同伴仍然是人际关系网络中对父母、亲人、老师等角色的一个重要补充。所以仍然不能忽视同伴关系在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另外,大学逐渐进入恋爱关系阶段,两性关系也是大学生会面对的重大问题,两性教育成为大学生的迫切需要,以此帮助他们形成性意识和性角色的同一性。
2.5 社会文化环境的调适
人是社会性动物,不能脱离社会环境生存,所以社会文化环境对尚未成型的大学生的影响十分重大,主要体现在社会主流文化、成人榜样、社会氛围等因素的影响。一方面社会主流文化消极,为了迎合快速生活节奏和社会发展趋势,“唯文凭主义”和“唯证书”现象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成人榜样没起到良好模范作用,大众传媒对娱乐信息、错误价值观念传播越来越广泛,如“裸贷”、女大学生被包养等事件的传播,均可能导致大学生不知如何抵御外来的压力和诱惑。
社会文化环境是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形成与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和背景,应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主流文化和社会氛围、具备良好的成人模型和成人榜样,以此帮助大学生和青少年对各种社会现象、社会群体、社会氛围有清醒的认识,并建立“集体同一性”,顺利形成自我同一性。
本论述已经从相关理论知识和机制,就“空心病”现象对自我同一性形成有影响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综上所述,为了避免“空心病”现象的进一步扩散及对学生的不良影响,所有的教育者都应对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形成给予足够的关注,并致力于引导学生形成成就型同一性。这对大学生选择人生价值观念、树立健康的理想信念有积极的意义,也对今后的社会适应与身心健康有重要的作用。
[1]徐凯文.时代空心病——功利化应试教育之祸[EB/OL].[2016-08-18].http://mt.sohu.com/20160818/n464793341.shtml.
[2]徐凯文.三成北大新生竟然厌学,只因感染上了“空心病”?[EB/OL].[2016-11-06].http://learning.sohu.com/20161106/n472411046.shtml
[3]刘玮玮.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研究综述[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73-74.
[4]林静.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相关因素研究述评[J].社会心理科学,2007(Z1):50-54.
[5]WELSHMAN K.Erik Erikson(His Life,Work and Significance)[J].Philadelphia:Open University Press,2000:127-128.
[6]郭金山.西方心理学自我同一性概念的解析[J].心理科学进展,2003(2):227-234.
[7]韩晓峰,郭金山.论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整合[J].心理学探新,2004(2):7-11.
[8]MARCIA J.Developmental and Validation of Ego Identity Statu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66(3).
[9]郭金山,车文博.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51-55.
[10]叶景山.大学生自我同一性、自尊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6(10):896-897.
[11]ClANCY S M,DOLLINGER S J.Identity,self,and personality:Identity status and the five 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J].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1993(3).
[12]MENUS W,IEDEMA J,HELENE M,et al.Patterns of adolescent identity development:Review of literature and longitudinal analysis[J].Developmental Review,1999,19.
[13]董刚.国内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研究述评[J].人民论坛,2010(14):186-187.
[14]王树青,朱新筱,张粤萍.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研究综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49(3):29-32.
[15]王树青,张文新,张玲玲.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同一性风格、亲子沟通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1):59-65.
[16]凌辉,张建人,黄续,等.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5):684-686.
[17]凌辉,朱溆湘,李新利,等.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6):786-788+791.
[18]张乾一,文萍.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父母教养方式、依恋的关系[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4-21.
[19]GROTEVANT H D,COOPER C R.Patterns of interaction in family relationship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dentity exploration in aadolescence [J].Child Development,1985,56.
[20]GROTEVANT H D,COOPER C R.Individuation in family relationships:A perspective o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identity and role-taking skill in adolescence[J].Human Development,1986,29.
[21]尚珺,吴国来.自我同一性与自尊、依恋及同伴关系[J].心理研究,2014(1):10-14+22.
[22]陈香,张日昇.青少年的发展课题与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J].张家口师专学报,2000(4):70-77.
The Phenomenon of“Hollow Disease”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
ZHU Sishi1,LU Lin2,WEN Minlin1,MA Yidɑn3,TU Shen1
(1.School of Education;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 Sichuan 637009;2.School of Teacher's Education and Psychology,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Chengdu Sichuan 610068; 3.Department of Psychology,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s,Leshan Normal University,Leshan Sichuan 614000,China)
“Hollow disease”,is also known as“psychological barriers caused by the value of defects”.The main symptoms includes that life is boring and extremely confused,and one does not know what he/she wants.With the generalization of the“hollow disease”phenomenon,the educators have explored the psychological basis of self-identity.University is a very important period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explore themselves and form their self-identity.The formation of ident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mental health have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Therefore,this paper tries to study college students'self-ident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elf-identity to find out ways to help college students to form self-identity in the view of internal factors(individual)and external factors(family,school and society).
College Students;“Hollow Disease”;Self-identity;Influencing Factors
G444
A
1009-8666(2017)04-0134-07
10.16069/j.cnki.51-1610/g4.2017.04.025
[责任编辑、校对:王菁]
2017-01-06
南充市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社会网络分析在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研究中的应用”(NC2014B067)
朱思施(1993—),女,四川成都人。西华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涂燊(1982—),男,四川南充人,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无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