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研讨会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召开

2017-03-12 11:45周珂金梦霞
历史教学问题 2017年1期
关键词:华东师范大学杂志社研讨会

周珂金梦霞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研讨会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召开

周珂金梦霞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各个学科随即制定了本学科的核心素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规定了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由此引发了历史教育界对本学科核心素养的诸多思考与讨论。

2016年12月4日,《历史教学问题》杂志社和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联合举办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研讨会。来自复旦大学的李剑鸣教授、章清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的余伟民教授、张根华教授、陈江教授,扬州大学的朱煜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的刘军教授,《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社的任鹏杰主编,《历史教学问题》杂志社的王斯德主编,山东省教育学院的齐健教授,安徽省教科院的徐贵亮教授,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的戴羽明教授,江苏省历史特级教师唐琴,上海市历史特级教师李惠军、左卫星、付文治,以及来自各地的多位中学历史教师齐聚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沐涛教授和《历史教学问题》杂志社副主编李月琴老师共同主持了本次研讨会。

会议主要围绕历史学科如何解读五大核心素养的内涵、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其他学科核心素养之间有何关系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与会者对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理解各抒己见:有的老师认为高中历史应重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有的老师提出“历史意识”是历史学科独有的素养;有的老师则指出“史料实证”才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针对现阶段提出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也存在某些困惑。如“唯物史观”与其他几个核心素养并提是否合适?“历史解释”能否包含“历史理解”?如何理解“家国情怀”?复旦大学李剑鸣教授提出:“我们正处于全球化急速发展的时代,中国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国家。全球性国家的国民一定要有全球的、跨文化理解的愿望与能力。历史教学为此担负着极大的责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跨文化理解的培养。”此外,还有老师就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问题提出了担忧——是否每节课都强调与核心素养一一对照?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践行核心素养的不同水平要求?针对这些问题,有老师建议:对核心素养概念要细致地解释,并提供一些可行的案例,增强核心素养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与会老师们虽然对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有诸多争论,但一致赞同历史学科应发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中国、认识世界、开阔视野的重要作用。

适逢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之际,本次研讨会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主题,以互动研讨的形式,为高校教师与中学一线教师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使与会代表们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有更为深刻的认识,进一步推动中学历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

(责任编辑:李月琴)

猜你喜欢
华东师范大学杂志社研讨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 年总目次(总第221—226 期)
阿来长篇小说《云中记》研讨会实录
《汽车维修与保养》杂志社
《汽车与驾驶维修》杂志社
《汽车电器》杂志社
《汽车电器》杂志社
More Than Providing Nutrition: Food and Eating in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
Fighting for freedom and democracy: After reading the 1830 and 1848 Revolution in France
The Way to an Economic Giant
王国钦《知时斋说诗》研讨会在北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