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公园与国家精神:民国时期中山陵园规划建设考

2017-03-12 11:45苏艳萍
历史教学问题 2017年1期
关键词:中山陵紫金山陵墓

苏艳萍

(孙中山纪念馆,南京 210014)

现代公园与国家精神:民国时期中山陵园规划建设考

苏艳萍

(孙中山纪念馆,南京 210014)

中山陵园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现代纪念公园,其规划与建设成就,值得关注和研究。本文围绕中山陵园规划建设这一主题,探讨民国时期中山陵园概念的提出、规划建设成就以及如何反映政治意义、国家精神和提供公共服务,希望对当今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和参考价值。

中山陵园;整体规划;公共文化;国家精神

1925年孙中山病逝后,国民党人就开始筹划为他建造陵墓,并提出将紫金山全部划入陵墓范围,以便建设一座大型的纪念陵园。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更提出把中山陵园建设成全国示范公园的构想,并进行总体规划和精心建设,使中山陵园不仅作为孙中山的陵墓、国民党政治合法性的象征,更在此基础上兼具开放的纪念性和服务大众的公共文化功能。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现代纪念公园,中山陵园规划与建设成就是非常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本文即是一个尝试。

一、现代纪念公园:中山陵园概念的提出

中山陵园的规划与建设是随着孙中山安葬在紫金山而展开的。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遵其遗愿,安葬在南京紫金山。孙中山选择葬于南京紫金山,本意是“向国民乞此一块土以安置躯壳”。①《千古一瞥时之孙先生》,见《民国日报》1925年3月16日第1张第3版。对于中山陵的设计,国民党有一个基本要求,那就是体现“开放的纪念性”:陵墓既要突出鲜明的纪念性,全面彰显孙中山的“国父”、“革命导师”形象;又要体现平民精神,兼具游览功能,便于游人参观、休憩,富有现代公园气息,表达出时代新气象,从而作为一个巨型的时代符号,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新的“中国”的象征。②李恭忠:《孙中山崇拜与民国政治文化》,《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8年4月号。

可是,孙中山陵墓如何修建,修成何等规模,如何表达尊崇和纪念的心意,各方主张却各不相同。曾有南京地方人士呼吁将南京城改名为中山城,并为孙中山修建一个巨大的纪念公园。③《章炳麟反对中山城》,见《晨报》1925年3月29日第2版,转引自李恭忠著:《中山陵:一个现代政治符号的诞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10页。葬事筹备委员会也提出“要求将紫金山全部划定为纪念林园,以备造成一规模宏大之纪念森林”的设想,④《中山先生陵墓筹备经过——民国十五年一月十二日在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演讲》,《演讲(上)——孙哲生先生文集第二册》,第7-8页。试图征用紫金山全部山地,以及灵谷寺、明孝陵等大片平地,修建孙中山的陵墓。更有人认为陵墓应包括全山与后湖,⑤《葬事筹备委员会第2次会议记录(1925年4月23日)》,南京市档案馆、中山陵园管理处编:《中山陵档案史料选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9月版,第56页。并在陵墓附近建设中山学院、中山园、中山林,造成一个规模宏大的纪念陵园。⑥《灵柩暂厝西山碧云寺》,《广州民国日报》1925年4月14日,第8版。在这种氛围下,国民党当局不仅决定在紫金山为孙中山修建陵墓,还试图将紫金山地区建成一个宏大的纪念陵园。

纪念陵园首先涉及到的就是征地和经费问题。1925年5月1日,江苏省当局派员会同杨杏佛、孙科一道勘察墓地,确定了圈地范围:计山地包括紫金山第一峰、第二峰,平地北以山脚为界,南以钟汤路为界,东西以距墓基中心左右各一华里半之直线为界,平地面积阔三华里,长约四华里,共约6500亩。据各方估计,包括义农会南京分会4000余亩(紫金山地不在内),江苏省立第一造林场约1000余亩,以及民地约1000余亩。①《葬事筹备处关于勘定墓址圈征墓地致内务部部长函(1925年7月13日)》,《中山陵档案史料选编》,第35页。6~7月间,葬事筹备处以范围过广恐不易成功,乃缩小圈地范围,西至明孝陵,东至灵谷寺,南至钟阳路,北至山颠。经函准北京内务部备案,并委托江苏陆军测量局测绘地图。至8~9月间着手实行圈地时,江苏省长郑谦忽以范围太大,恐引起地方人士反对为词,请于内部备案指定范围中再行缩小。交涉结果,乃分两步办法,以经内部备案之界,为未来造林地点,定为纪念森林界;现在所圈用之地,宜为陵园界,比原定范围减少。②《中山先生陵墓筹备经过——民国十五年一月十二日在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演讲》,《演讲(上)——孙哲生先生文集第二册》,第8页。

对于国民党人的征地方案,北京政府因未涉及实际利益,仅作例行公事处理。但在地方上,义农会南京分会和江苏省立第一造林场都对土地被征后的造林事业和建设前景表示怀疑,加上为地方利益考虑,因而对征地一事有所抵制。同时,这一宏伟计划的实施也需要强大的支持力量,必须以国民党革命事业的进展情况为转移,至少也要葬事筹备处筹得足够资金,才能提上议事日程。③李恭忠著:《中山陵:一个现代政治符号的诞生》,第114页。考虑到这些不利因素,国民党当局决定先筑陵墓,再行规划陵园。这一时期,因国民党内部斗争和军阀混战,整个陵墓工程进展缓慢。

随着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权重新崛起,并在1928年实现了名义上的全国统一,南京国民党当局开始全面实施“训政”,并大力推广孙中山崇拜,竭力将孙中山的遗教和遗产神圣化、合法化。至此,中山陵作为国民党政治合法性的象征,统一规划和建设的条件已经成熟。1927年6月,葬事筹备会议决定扩大陵园范围,组织陵园计划委员会,延聘园林专家,筹备陵园,进行整体规划。④《葬事筹备委员会第48次会议记录(1927年6月27日)》,《中山陵档案史料选编》,第105-106页。随后,制定陵园计划委员会组织章程,并经筹备委员会开会议决通过,⑤《葬事筹备委员会第50次会议记录(1927年9月18日)》,《中山陵档案史料选编》,第108-109页。勘定园界,规划一切。陵园计划委员会成立后,制定了整体规划方案,建议以紫金山全部为陵园范围:北以省有林地为界,东迄钟灵乡之马群镇,西至首都城根,南则自五棵松村而西,经东西凹子、白骨坟,南折至赵家桥,又西出韦陀巷,后绕西山前铁匠营,再由下马坊沿钟汤路达朝阳门(今中山门)为界。1928年1月,葬事筹备处函请江苏省政府,将省立第一造林场在紫金山南北原有林木场址划归国有,并入陵园范围。⑥《葬事筹委会为陵园界址、经费事致国民政府函(1928年2月7日)》,《中山陵档案史料选编》,第52-53页。3月,葬事筹备委员会推定委员林森、林焕廷、主任干事夏光宇实行接收江苏省立第一造林场紫金山林区房屋及苗木,改为中山陵园,订定陵园管理章程、事业范围。⑦《中山陵园成立之经过》,《傅焕光文集》,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义农会南京分会的林地,也一并归于陵园范围之内。1929年7月,奉安大典告成,葬事筹备委员会改组为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隶属于国民政府,其职责为:1.护卫陵墓;2.管理陵园;3.办理陵墓工程及陵园建设;4.办理陵园农林事业;5.指导陵园内新村之建设。⑧《国民政府公布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组织条例通饬施行训令(一九三〇年十二月三十日)》,全宗号:1005-003-0022,南京市档案馆藏。

更为准确地说,这一时期中山陵园的规划与建设是与《首都计划》一脉相承的。1927年4月18日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即着手谋划首都未来的发展。1929年12月,历时一年多编制的《首都计划》正式由国民政府公布。它指出:“此次计划不仅关系首都一地,且为国内各市进行设计之倡。影响所及,至为远大,加以全部设计皆为百年而设,非供一时之用。”又说:“关于各种建设,其在训政时期六年以内,即可完成其大部。……将使首都一地不独成为全国城市之模范,并足比伦欧美之名城也。”①《呈首都建设委员会文》,(民国)国都设计技术专员办事处编:《首都计划》,南京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由此可以看出,国民政府的目的是把南京建成全国模范城市。

在首都建设事业中,中山陵园的定位和功能将如何表达呢?国民党高层、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和建筑工程界等技术人士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首都计划委员会顾问之一的吕彦直曾提出:“国家公园,包括现规划之中山陵园,拟再圈入玄武湖一带,并迤西更植广袤之森林,作京城东面之屏藩。中山陵园之设计,大致以中山陵墓为中心,包括钟山之全部……其中就天然之形势,经营布置,以成规模宏大之森林野园。其间附设模范村,为改进农民生活之楷模。有植物及天文台学术机关,为国家文化事业附设于此者。此外拟有烈士墓之规定,及纪念总理之丰碑。其余明孝陵及灵谷寺等名胜古迹,则皆保存而整理之。按此为总理陵墓之所在,使民众日常参谒游观于其地,感念遗教之长存,以不忘奋发砥砺,而努力吾人之天职,得不愧为兴国之国民。则其设计宜有深刻之意义,又岂徒以资吾人游息享乐而已哉。”②国民政府首都建设委员会编印:《规划首都市区图案大纲草案》,《首都建设》第1期,1929年10月。吕彦直的意见,首次提出将中山陵园与玄武湖一起,作为南京东面屏障。这一意见未被采纳,但是中山陵园的总体规划确是以中山陵墓为核心,建设为全国第一纪念陵园。

二、中山陵园规划的实施与建设

中山陵园成立以后,以中山陵墓为中心,对紫金山进行全面规划和建设,总计面积四万五千余亩。为了制订周密的陵园建设规划,国民政府明令成立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并特别聘请园林、建筑等各方面专家组成了园林设计委员会,规划的指导思想是要把中山陵园建设成为全国自然公园的模范。园林设计委员会不仅计划在中山陵园内建设一批含有纪念性意义的景点,还要在陵园范围内兴建一批文化机构和设施,同时要尽快完成紫金山的全面绿化造林,从而使中山陵园成为一个含有高度文化内涵的优美风景区。

1.陵墓建设:1925年3月20日,陈去病、唐昌治、戴季陶致函北京的临时治丧机构,并致函广州民国日报,提出了墓地规划:“墓前筑石阶为广大之灵台……顶端安置先生全身铜像。最前辟为广场,中置喷水池,左立音乐亭,右为纪念堂。广场之南,建屋五楹,环植松柏石楠之属,并凿池迭石,养鹤栽花,以为游人休憩之所。”③《关于孙公陵寝之商榷》,《广州国民日报》1925年3月31日第8版。陈去病等人设想的孙中山墓地,体现了中西合璧的倾向,既突出纪念性,又富有现代公园气息,其中铜像、音乐亭、纪念堂、喷水池,都成了中山陵园的组成部分。

2.道路工程:陵园大道为游客必经之要道。为了迎接孙中山奉安大典,从1928年春到1929年春,陵门前面的墓道已经修好了路基,由陵墓直达朝阳门(今中山门)的中山大道,与陵园大道连成一线,合为迎榇大道。中山大道全长12公里,1928年11月1日起开工至1929年5月筑成。

1928年紫金山全部划入陵园范围内后,遂沿山麓筑环陵路,为陵园之四界。全山道路以长度计已逾一百华里,以期达到要地胜迹俱通车马。

后人对陵园内的道路评价恰如其分:“新筑的道路,勾配均匀,路面平坦,蜿蜒曲折于疏林溪涧之间,登降毫不觉苦。下行则探幽寻胜,登高则俯览江城,田野村落,一望无际。”④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中山陵园史录》,南京出版社,1989年版,第55页。

3.园林建设:民国以来,义农会曾在天堡城山南北造林。江苏省立第一造林场,在四方城明孝陵紫霞洞左右造林。而山北之林木,于1927年春季为人盗伐殆尽。中山陵园成立以后,即开展造林工作,并聘请傅焕光担任中山陵园主任技师。他提出:“紫金山之大部,山势险峻,仅适于造林之用。造林成功,则陵园全景立现苍翠葱笼之象,于总理陵墓各种纪念建筑,及古迹名胜,益彰其雄伟壮丽之概。……惟森林之种种经营方法,宜采取林学原理。其种植之时,亦须计及陵园布置,俾成东方伟大自然之森林公园也。”⑤《中山陵园造林设计草案》,《傅焕光文集》,第7-8页。

(1)森林布景:当时紫金山可造林之地约三万亩。由于紫金山土多石砾,气候冬多严寒而夏天酷热,常绿阔叶林较难生长。起初造林以马尾松、黑松为大宗,并封禁山林,保护山草落叶,改良土壤。然后改种较有价值树木,逐步成为块状混合林,既利用森林土地,又减少病虫害。

随着各纪念建筑及附属设施的建成,园林布景显得尤为重要。当时提出“为纪念总理泽远流长起见,在陵园内辟设纪念林及纪念花木区于点缀园景之中,寓树木树人之旨”。①《总理陵园内布置纪念林及纪念花木区办法》,《中山陵档案史料选编》,第194页。“陵园造林,除表示纪念、筹划收入外,并以布景为目的,故将来植树,尚须注意间色栽种,以求绚丽夺目”。②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编:《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报告》下,南京出版社,2008年版,第370页。当时的陵园园林组于万工池种荷,大门内种海棠,志公殿前种牡丹,纪念馆左右种桂花,纪念塔前种蜡梅,各栽植成四时之景。③《总理陵管会十年来园林成绩之简述(1937.4.13)》,《傅焕光文集》,第12页。

(2)园艺生产:中山陵园初创时,以造林育苗为主,园艺方面尚属附属性质。1929年6月奉安时,中外各方赠送纪念花木6000多株。6月19日,中山陵园主任技师傅焕光在给总理葬事筹备委员会的呈文中提出:“陵园全部事业之进行,当有一定宗旨,即所谓纪念总理,注重农林生产及科学艺术等项。……布景时多种果木茶竹等,既合总理民生主义,亦可点缀风景,实久远之计也。……可以表示我国立国精神也。”④《上总理葬事筹备委员会书》,《傅焕光文集》,第2页。建议得到总理葬事筹备委员会的认可,陵园园艺生产事业随即展开。园艺生产主要分果树、蔬菜、花卉、茶竹四部,面积各约60亩、40亩、80亩、80亩。⑤《总理陵管会十年来园林成绩之简述(1937.4.13)》,《傅焕光文集》,第12-13页。

(3)植物研究:1929年筹备设立植物园,划定自明孝陵迄前湖一带3000亩之地为园址,制定计划,分年进行。当时提出,建设植物园之目的,大多在增进植物知识,及研究各种植物利用之方法。

4.纪念建筑及文体设施:孙中山奉安大典前后,海外华侨纷纷捐款,要求在中山陵周围建造纪念建筑,“用以纪念总理伟大之精神”。⑥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编:《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报告》上,第294页。当时计划陵园内应有之各种建筑及布景为博物馆、交通馆、艺术馆、音乐亭、喷水池、纪念塔、革命纪念馆、运动场、图书馆、山南公园、山北公园、纪念花木区、新村动物园、植物园及温室、各种园亭、各种石座、灯柱、饮水池、桥梁、碑亭、牌楼、华表等。⑦《总理陵管会第一次常务委员会议记录(1929年7月11日)》,《中山陵档案史料选编》,第620页。由于经费的限制,特别是全面抗战的爆发,使这项计划没有能够完全实现,在抗战前只完成了一部分项目,建成的纪念性景点建筑有行健亭、音乐台、光华亭、永丰社、仰止亭、桂林石屋、永慕庐、流徽榭、孝经鼎、藏经楼等,兴建的文化机构和设施有总理陵园纪念植物园(现中山植物园)、天文台、中央体育场、外交部球场、中山文化教育馆、奉安纪念馆、革命历史图书馆、中央艺术馆、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等。

陵园面积广阔,其间名胜古迹众多。1929年孙中山先生奉安之际,葬事筹备委员会拨款重修了明孝陵,并建筑道路,广栽树木,以资点缀。对明孝陵东北一里处的紫霞洞等也加以修葺,以供游人憩息。中山陵往东,经战乱焚毁的灵谷寺旧址也于国府定都南京之后被改建成阵亡将士公墓,用以表彰在国民革命中牺牲的将士。为纪念辛亥志士,还在紫金山第三峰顶之天堡城建筑阵亡将士纪念碑,以表示不忘其功绩。此外,还陆续修建了范鸿仙、谭延闿、廖仲恺等人的墓。

傅焕光在《总理陵园小志》中,如是评价中山陵园的布局和特色:“陵园布局就现成局势,总理陵墓据钟山之中南部,庄严整肃,为全园之主。西为明孝陵墓道……东为阵亡将士公墓……此三者为陵园建筑物之骨干。后倚钟山,笤嶢嶷峻,如一崇高青翠之屏障,增益诸陵雄伟之气概,地势天成,非偶然也。将士墓前为中央体育场,每年集全国运动选手于斯,以发扬民族尚武精神。明孝陵前为植物园,萃中外植物分类种植于斯,系一科学化之大公园。总理陵墓前后左右均为树海,白石建筑显露林间,如青天之白日焉。”⑧《总理陵园小志》,《傅焕光文集》,第32页。

三、中山陵园的政治寓意与公共服务功能

民国时期的中山陵园作为“国父”精神的象征,寄托着国家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在国家意识形态和民族精神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享有至高无上的尊崇威望。⑨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编:《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报告》上《导读》部分,第1页。同时,中山陵园所具有的开放性和纪念性特征,兼具谒陵、旅游、商业等功能,成为民众来南京的必到之处。

1.谒陵纪念,培育国家认同和民族精神。中国古代帝王陵都专设重兵守卫,禁卫森严,根本不向社会开放,与现实政治及大众无密切关系。而中山陵则完全不同,在最初建造时,就被国民党赋予了特殊的政治涵义,建造成一个任由国民敬谒、共同参与建构的开放空间。同时,国民党精心打造、建立和运作中山陵政治空间,并通过党国、学校、团体及个人的谒陵仪式展现和强化孙中山崇拜,以服务于国民党的政治需要。①陈蕴茜:《谒陵仪式与民国政治文化》,《开放时代》2008年6月。1929年9月30日,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颁布《谒陵规则》,规定中山陵祭堂每天都对游人开放。②《谒陵规则(一九二九年九月三十日)》,《中山陵档案史料选编》,第415页,第415页。

此后,国民党当局借助政府力量,围绕中山陵持续展开了一系列近乎仪式化的活动。每年元旦、国庆节、孙中山忌辰纪念日、孙中山奉安纪念日、孙中山诞辰纪念日,国民党中央当局往往在中山陵举行大型纪念典礼,集体参谒陵墓,国民党中央执行和监察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各特任官、在京各机关文官简任、武官上校以上官员都必须出席。特别是孙中山诞辰纪念日、忌辰纪念日和奉安纪念日,全国各地、各机关还要组织类似的纪念活动,少则几十上百人,多则成千上万人,近乎于宗教仪式。此外,国民党中央召开重要会议期间,或者遇上重大的临时事件,中央当局也要组织集体谒陵活动。各级党政军警机关、社会团体、学校,包括一些外地的组织,往往在其活动计划中安排集体谒陵项目。显然,国民党人想通过持续而大规模的谒陵纪念活动,使国人不断重温“总理”、“国父”的追求和期望,由此凝聚整个国家当前和今后的记忆和认同。③《谒陵规则(一九二九年九月三十日)》,《中山陵档案史料选编》,第415页,第415页。

为保持谒陵仪式的神圣性,《谒陵规则》还对谒陵者的行为进行严格规范。对于国内外团体代表谒陵者,要求“预先通知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以便谕知警卫引导参谒”。④李恭忠:《孙中山崇拜与民国政治文化》,《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8年4月号。

对于谒陵活动及陵园其他建筑功能,当时的陵园当局认为:“自国民政府成立以来,陵园为国家重要建设之一,关于物质方面之利用固小,但对于国家精神教育影响殊巨,统计平均每月谒陵者为一万人,瞻陵墓之崇高,仰总理之遗像,深沐总理博爱伟大之精神。……他如参观植物园、天文台等,则知国之建设基本于科学研究,实际工作,非空谈所能成功也。”⑤《总理陵园小志》,《傅焕光文集》,第33页。世界各国使节与国内外团体或中外名人来南京,必先谒陵致敬,以崇景仰。据统计,仅1948年1~4月份,外宾谒陵人数为549人。⑥《总理陵管会警卫处工作概况(一九三七年)》、《国父陵管会拱卫处一九四八年一月至四月工作报告》,《中山陵档案史料选编》,第439、444页。可见当时的谒陵纪念活动以及陵园建设,确实在加强国民党自身的凝聚力、传承孙中山思想、加强社会教化功能以及近代民族国家认同的建构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建设性作用。

2.公共事业,营造和弘扬中山精神。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城市公园对城市生活的影响有三:一是在一定程度上使城市环境得以改善,同时也扩大了城市市民休闲娱乐空间;二是起到了社会教化功能,成为城市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三是影响城市社会政治生活,成为一些社会组织和政治团体集会和宣传其政治主张的场所,从而影响城市社会的运动和变迁。⑦崔志海:《近代公园理论与中国近代公园研究——读〈都市与公园论〉》,《史林》2009年2期。

中山陵园也不例外,其建设之寓意“原以发扬我国三民主义文化学术为要旨。举凡占有历史价值之建筑,与夫文化学术研究之组织设施,莫不广事罗置,尽力创导。俾陵园不仅为风景名胜地区,且为三民主义文化中心之所寄”。⑧《陵园附属建设概况》,《中山陵档案史料选编》,第707页。当时,中山陵建成后,海内外人士纷纷捐款、捐物帮助陵园建设,弘扬总理遗志和精神。其中中山文化教育馆和藏经楼的“三民主义碑廊”即是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之作。中山文化教育馆成立于1933年,孙科为理事长,领导机构是理事会,下设研究部、编译部和各种委员会。研究部下设民族、民权、民生三个组,分期举办全国大、中、小学三民主义论文演说竞赛等。编译部分时事类编和中山文库两大类。馆内设有阅览室、书库,藏有中外文书籍,中外文报纸杂志。为便利广大读者研究孙中山著作,中山文化教育馆还编辑出版了《总理全集》、《总理遗教》、《总理遗教索引》、《孙中山先生外集》,起到了进一步弘扬中山思想的作用。藏经楼的“三民主义碑廊”由冯玉祥捐石而刻。①《三民主义碑刻记(一九三六年八月)》,《中山陵档案史料选编》,第190页。

3.民众参观,突出风景名胜旅游功能。中山陵建成后,集自然和政治景观为一体,立即成为中国新的政治圣地和风景名胜,于是各地赴南京参谒、游览中山陵的人络绎不绝。据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警卫处的不完全统计,从1929年9月到1931年5月,谒陵人数即有33.5万多人,最多的月份达67000人,最少的月份也有2000人。②《总理陵墓十八年度各月份参陵人数统计表》、《总理陵墓十九年度各月份参陵人数统计表》,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编:《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报告·统计》。当时的《首都计划》也提出:“南京之公园,现在已有多处,其尤著者,如中山陵园、玄武湖公园、第一公园等。……征之各园游客之众多,足见市民需要公园之深切。”③国都设计技术专员办事处编:《首都计划》,南京出版社,2010年版,第105页。为了纪念孙中山诞辰和逝世,1934年11月10日至13日和1936年3月,京沪、沪杭甬铁路局专门开设“特驶谒陵专车”和“谒陵专车”,并专门印制《谒陵特刊》,介绍谒陵及游览事宜。广大民众也自发谒陵,较多游客将谒陵作为旅游项目,颇具生活化的气息,与官方的政治化仪式不相关涉。可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到中山陵谒陵,成为首都旅游的重头戏。④陈蕴茜:《谒陵仪式与民国政治文化》,《开放时代》2008年6月。

针对日益增多的游客,为了保护陵园内各类文物和设施,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指出:“总理陵墓为人群公物,人人应该爱护。紫金山上所造之森林,培育不易,游客不可掷引火之物于林中,又陵园培植花木为大众玩赏,不可随意攀折,否则皆作违警办理。”⑤《傅焕光文集》,第27页。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警卫处“日派员在祭堂担任纠察事宜,对于各项纪念建筑物亦随时指导游人加意爱护,毋得任其损污,务使庄严胜地巍然肃穆,以保尊崇而重护卫”。⑥《总理陵管会警卫处工作概况(一九三七年)》,《中山陵档案史料选编》,第438页。

为了方便游客参观休息,陵园也加强旅游设施建设,1930年总理陵园管管委员会设立陵园售花处,建亭式房屋,布置花木草皮,兼售茶点。⑦《总理陵管会第二十次委员会议记录(1930.7.29)》,《中山陵档案史料选编》,第555-556页。1931年,又在陵墓平台、石级及陵园沿途设置石凳、铁椅。⑧《总理陵管会第三十一次委员会议记录(1931.4.4)》,《中山陵档案史料选编》,第578页。抗战后的1946年,又在陵墓建造游客休息室及公共厕所。⑨《国父陵管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记录(1946.10.14)》,《中山陵档案史料选编》,第649页。除了在陵墓设立游客休息设施外,陵园当局也开会决议通过“以灵谷寺前森林中空地,由商民自行建造茶室,四年内不收地租,期限届满后,该屋归由本会所有”。⑩《国父陵管会第八次全体委员会议记录(1947.5.22)》,《中山陵档案史料选编》,第687页。民国时期的交通路线设置上也充分考虑到中山陵的社会功能,当时的5路车是从“新街口”开到“孝陵卫”,在星期天的时候终点站还会由“孝陵卫”改为“中山陵”,方便人们去拜谒孙中山。

四、结论

中山陵园的总体规划和建设既代表了国民党对孙中山逝世后政治遗产的最好表达,也开创了陵墓与森林、园艺、造园、文化、旅游、公共服务相结合的先例,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意义的现代纪念公园。其中,中山陵园建设的理念和实践,被认为是中国现代园林科学的开端。一个陵墓与硕大园林有机相结合、规模为45000余亩的特大陵园,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并为紫金山的生态建设,以及中山陵园后来逐步形成为国内外著名的风景名胜,乃至闻名的国际景观,奠定了基础。⑪笔者认为,民国时期中山陵园的成功规划和设计建设对于当今现代城市总体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示范意义。

(责任编辑:卢海生)

苏艳萍,南京孙中山纪念馆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中山陵紫金山陵墓
紫金山院
遗产旅游动机对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影响研究
10 Facts You Should Know About Nanjing
在行走中学习 于实践中建构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紫金山分校“行走课程”研究掠影
层林尽染紫金山
古代陵墓中的防盗机关
风雨90载中山陵
金字塔不都是陵墓
中山陵为何无墓志铭
对面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