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岚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哈尔滨 150080)
高校学报编辑新时期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朱 岚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哈尔滨 150080)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媒体多元化趋势的形成与发展,对高校学报编辑在道德修养、知识水平及业务能力等方面都提出更高要求。因此,高校学报的编辑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和敬业奉献精神,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进一步做好高校学报的编辑工作。
高校学报;编辑工作;职业素养
高校学报编辑的工作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学报的出版效果。因此,高校学报编辑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才能肩负起推动教育科学研究、加强学术交流和办报育人的重要使命。
高校学报编辑在道德标准和行为要求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首先,要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这样才能使刊物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握住期刊的正确舆论导向。由于高校学报编辑人员在开展具体的业务工作过程中,偶尔会审核一些论及意识形态、宗教信仰、民族问题、国家政治与政策等方面的来稿,这就要求编辑人员必须以敏锐的政治嗅觉和较强的政治敏感性,严格把好稿件的政治关,在稿件的选择、审核与修改的过程中,不能仅仅要求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而且要严格审核其政治倾向,做到时刻保持警惕和谨慎,在确保学术研究和交流自由的同时,把握好正确的导向性。对于有些稿件,即使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学术价值,但违背四项基本原则,与党的方针、政策相背离,就要坚决不予采纳和发表。在这方面,学报编辑绝对不能有半点含糊,也绝对不能有丝毫的疏忽或是麻痹大意,否则可能会导致稿件编发出现政治、政策性错误,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最终的结果是刊物虽然有较高的学术声望和社会评价,但会因为工作的严重失误而前功尽弃。
首先,编辑人员必须加强时事政治、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准确把握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理论成果,以及实施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及时地观察掌握国际国内形势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使自身的政治敏锐性得到不断增强,从而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本职岗位,做好本职工作;第二,高校学报编辑要积极倡导学术自由,要坚持走在理论发展的时代前沿,在把握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方向的前提下,不受行政命令、个人好恶和人情关系的左右,更不能被金钱所迷惑,要坚持严谨的学风、文风和务实的作风,积极采编、发行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理论学术文章。同时,积极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通过对大量来稿的筛选、审核和编排,表明学报的立场与观点,体现学报的舆论导向。
作为学术性极强的刊物,与普通的刊物相比,学报的专业要求更高,这就要求编辑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和较高的专业水准。因此,编辑人员要熟悉学报编辑和出版的各个环节,充分思考、精心筹划,认真组织各个环节的编辑工作。首先,积极组织稿源,认真严谨地审核稿件,精益求精地修改、校对稿件,在此基础上进行版式设计编排。其次,学报编辑人员还必须具备创新能力,敏锐地感受新事物,积极接受新的理论、观念和成果,多角度、多维度地思考问题。在学报编辑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思想和心血倾注其中,以自身的理性思想和聪明才智发掘新的观念和学术成果,创新编辑方式方法。例如,在设计刊物选题和构思刊物相关栏目的过程中,要深度思考栏目是否能够吻合当前的学术发展动态,是否站在当今学术发展的前沿,是否满足社会文化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设计栏目的相关内容,从而保证栏目能够与最新的理论和科研趋势保持紧密的关联度,而且还必须密切跟踪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发展形势与动态,整体规划刊物的发展,从而确保学报始终保持较强的学术性,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第三,学报编辑还应具有竞争意识,积极开展精品学报建设。学报编辑属于程序性工作,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性工作过程中,往往导致编辑工作处于停滞和僵化状态,长期以往,编辑质量的下降必然会导致刊物质量的下滑,最终被市场淘汰。
对于高校学报的编辑而言,对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应该具有一门专业知识背景,以及有关该专业的理论功底。但对于一名优秀编辑来说,这还远远不够。因为在知识经济和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今时代,社会科学也好,自然科学也好,都具有着越来越精细的学科与专业分工,而且它们之间又往往表现出融合交叉和渗透融合的特点。如此一来,学报编辑如果学科知识背景单一,就会导致知识面狭窄,学术视野受到严重限制,不能及时掌握其他学科和专业的相关信息,在具体的稿件审核修改过程中,就会出现人为改错内容,违背作者的写作初衷。同时,目前我国高校的学报编辑部门大都编制紧张、人手不够,现有的编辑人员常常是要做多面手,一个编辑可能要同时负责几门学科稿件的审、编、改、校工作,这就对编辑自身的知识结构与文化素养带来了巨大考验。鉴于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学报编辑人员,不能只满足于本专业和本学科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自觉主动地积极涉猎其他学科知识,从而不断丰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夯实自身的多学科和多专业基础。只有做到这一点,才可以在浩如烟海的来稿中信手拈来,筛选出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正确政治方向的好文章,也才能把编辑的独特价值最大化地呈现出来。
众所周知,读者、听众、观众最后看到的、听到的永远不会有太多的编辑内容,通常只是标注一下编辑的名字而已。对于高校学报来说,读者看到并认可作者的学术研究成果,编辑人员只是在背后默默付出了心血和智慧,是无名英雄。面对这样一个现实情况,学报编辑人员应该坚持淡泊名利,把自己的心态放平摆正,甘愿为作者做学术研究和交流的阶梯,让他们踩着自己的肩膀攀登学术研究的一个又一个高峰,而且以此为荣、以此为乐,在平凡的编辑岗位上奉献出自己的热情和才情。尤其是近年来部分高校不太重视学报的建设和发展,在定岗定编过程中,往往尽量压缩学报编辑的编制,而且待遇与福利也与一线教师存在差距,导致学报编辑人员在高校有逐渐被边缘化的倾向。在这种情形下,高校学报编辑人员应具有较高的专业情怀和专业情谊,做到安贫乐道,耐得住寂寞、忍得住清贫,甚至经得住金钱的诱惑,多作出奉献而少一些索取。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普及,人们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受到了深刻影响。作为重要的学术研究与交流的载体与平台,高校学报的编辑流程在信息化时代也悄然地发生了变化,这无疑促使学报编辑应努力做到与时俱进。具体说,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报刊杂志的采、编、发完全应用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稿件的采集、处理、编排和传递的效率和质量,也进一步提高了杂志的发行效率。在这一背景下,尤其是对于年龄偏大的编辑人员来说,必须要主动学习办公自动化和网络信息化技术,逐渐使自己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自主地完成所有的编辑流程。这也是目前对一名优秀学报编辑的基本工作能力要求。
高等院校的教师特别是一线教师大都承担科研任务,一手抓教学、一手抓科研是他们的主要工作。因此,他们不仅是策划课题的人,也是执行课题研究任务的人,更是研究并取得重要科技成果、撰写科研论文的人。因此,高校学报编辑应该多向一线教师约稿,积极鼓励他们针对自己的研究项目、研究课题撰写学术研究论文,通过优质论文的发表,使专业研究领域内的专家学者们认可他们,从而成为脱颖而出的优秀人才。因此,学报是教育教学研究人员交流学术成果、展示学术能力和才华的重要平台。高校学报的学术水平和办刊质量如何,取决于高校教师的科研水平,学报上发表的高水平学术论文,是学报编辑与论文作者合力创造的结晶,学校的科研工作在学报编辑工作中得到延续和发展,学报编辑挖掘与培养科研人才,也是编辑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
[1]武荣.浅谈校报编辑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J].职业时空,2010,(10).
[2]黄三平,许宪国.高校校报编辑应具备的职业素养[J].新闻知识,2012,(3).
[3]田园.以精品意识促进高校校报副刊建设[J].孝感学院学报,2007,(5).
[4]吕屏.校报的精品意识与育人效果[J].高等建筑教育,1997,(2).
[5]寇斌.影响高校校报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
[6]徐前进.编辑道德能力形成与培养的理论探析[J].编辑学报,2000,(1).
〔责任编辑:崔雅平〕
10.3969/j.issn.1008-6714.2017.06.053
2017-03-27
朱岚(1966—),女,吉林长春人,副编审,硕士,从事编辑学研究。
G232.2
A
1008-6714(2017)06-01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