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宁冈
(江苏开放大学,南京 210017)
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评价的关联因素
岳宁冈
(江苏开放大学,南京 210017)
开展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评价既是高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要求,也是社会体育的发展需要。从管理理论指导、社会认知层次因素、科学管理机制、体育场馆条件、选择效益评估等方面研究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的评价因素。
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评价;关联因素
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评价需要现代管理科学与体育管理科学的理论指导。当前,随着我国现代城市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社会体育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国民体育系列中的公共社会服务问题愈来愈受到公民个体与群众的关注。社会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推行与实施全民健身工程必要且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是公民参与各类体育健身活动的基本物质条件。高校体育场馆设施面向社会开展服务,服务对象为团体或个人,是构建服务型社会的一项具体措施。这种体育社会化服务必然会产生管理的绩效,其中包括体育场馆设施的投入效率、财务性结构指标份额、健身市场的开发占有率、体育场馆设施内部管理激励机制与体育社会服务文化等分类指标。在管理评价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筛选、分类、优化与整合,成为科学衡量或评价高校体育场馆设施面向社会市场服务的指标体系[1]。这种特定的“绩效管理”类别,源于面向社会体育市场服务管理实践中的先进管理理念,并逐渐地被相关管理部门所重视。由于高校体育场馆设施面向社会市场服务,与“利润”最大化的行为管理目标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高校以及政府职能部门以其经营绩效偏低为由,很少考虑纳入到高校社会服务的总体架构中。实际上,高校体育场馆设施面向社会市场服务的组织就是一个经济组织,因此,系统地引入与应用管理过程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通过高校体育场馆设施面向社会市场服务的实践,初步形成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的管理理论基础。
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评价的社会认知层次从某种程度上决定评价目标的实现与实施过程的管理。公民认知体育场馆社会服务的社会意义和价值程度对评价的选择性具有直接影响。公民能够显著性地反映个体参与高校体育场馆健身活动时的心理状态、情感价值观、健身动机以及所发生的行为突变过程,这种过程变化在不断适应个体对高校社会服务现实意义理解的层次上升中得到提高。社会认知层次是人的复杂思维过程,是个体评价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行为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个体自我意识发挥作用的结果十分强烈[2]。公民个体评价信息的获得与原有认知结构、健身期望、锻炼动机、运动情绪、健身情境成正比。公民个体与群体对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的认可程度,将对评估过程与结果产生重要影响。到高校体育场馆参与健身的公民是参与评价的投票者,是最有发言权的群体,其评价结果可靠而准确。在高校体育场馆服务管理与评价过程中,服务对象的实践成败经验与自我效能感,以及运动健身活动成功的观察结果,能够客观、实事求是地对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做出评价。所以,公民个体社会认知层次的提升、社会服务评价范式的合理构建都有利于服务对象在积极而乐观的状态下进行锻炼。
科学管理机制是指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理。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评价的实施有赖于体育场馆科学管理机制的运行、组织和管理。实质上体育场馆社会服务管理机制是学校体育管理系统所存在的各种内在联系、相关功能及运行原理的综合。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管理机制是对高校主要管理部门实施有效管理行为的内在本质及其规律的揭示;是转换社会服务方式与创新社会服务模式的核心;是加强社会服务管理质量评价的依据[3]。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管理机制的动力机制是由经济规律决定,同时,政府政令的推动也要求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管理者的管理投入、工作的积极性对管理质量评价的结果起直接作用。科学管理机制中存在着重要的约束机制,权力约束,各高校授权给体育部门实施体育场馆社会服务管理工作,并对此项工作的系统运行进行约束管理与评价;利益约束,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要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责任约束,要明确体育场馆社会服务人员的工作责职;社会心理约束,对参与健身人群及管理者进行社会正能量教育。因此,建立体育场馆社会服务高效管理体制与模式,是开展社会服务管理质量评价的必要条件。
高校体育场馆设施条件是影响社会服务质量评价的重要因素,体育场馆设施条件对服务对象的吸引力不可忽视。南京市各普通高校体育场馆设施条件都很优越,是健身活动人群的首选,高校体育场馆规模大、硬件条件好,附属设施齐全,安全感强,心理感受与运动环境体验优良。高校体育场馆所处地理位置直接影响场馆的开放程度, 如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等,周边的社区密集程度较高,社会单位聚集,到高校体育场馆健身的人群数量相对较多,自然会影响对高校体育社会服务质量的评价结果。南京市高校体育场馆可利用与开发资源的基础条件相对成熟,主要反映在高校体育经费的投入越多,对外有偿社会服务率就越高,相对经济效益就越好。可以利用场馆获得的收益来加强体育场馆维护保养、改善体育器械设备的更新保障条件,而且还可以利用学校固定的财政拨款进行必要的体育设施更新[4]。因此,高校体育场馆条件既是作为社会服务质量评价不可缺少的内容,在影响质量评价的各因素中处于重要地位,属于客观性的、可作为量化评价的因子,对照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地设施配置标准》以及服务社会的实际需要,找出差距,实施多元化的高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策略。
选择效益评估是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评价的又一重要因素。效益评估可分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评价的社会效益,十分注重宏观性和长远性,社会效益评估是考察南京市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对南京市国民体育发展带来的贡献和影响,以及与南京市体育事业发展目标相一致的契合程度。反映了对南京市市民的身体健康、寿命延长的影响;对南京市体育生态与自然环境的影响;对南京市市民体育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体育人口素质的影响等。这些社会效益如果用定量方式进行描述很困难,没有实际的市场价格进行衡量,很难实现量化,只有通过定性分析再转定量评价。然而,实施经济效益的评价完全可以实施量化标准评价[5]。南京市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具有多目标性以及行业性,其服务质量受社会领域的多种发展目标和效益影响,由于体育社会服务与其他社会服务存在差异,因而,选择较多专业性的指标比较合适,也需选择一定的通用指标,注意通用与体育专用指标相结合,突出体育行业的特点。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评价在选择效益评估方法时,应从服务目标和服务职能两个方面进行专业性要求。对于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组织来说,社会服务目标是变化的,但管理职能却相对稳定、变化不大,因此,要坚持服务目标与管理职能的统一。
总之,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评价,应符合社会体育发展的趋势和需要。通过分析社会服务质量评价的影响因素,可以更好地掌握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评价的基本规律,充分挖掘高校体育场馆的社会服务潜力,提高高校体育场馆的社会服务水平。
[1]何忠.鄂西北高校体育场馆发展困境及对策[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3(5):42—44.
[2]王俊云.PPP模式在高校体育场馆建设中的应用探索[J].体育世界,2013(8):10—11.
[3]苏祝捷.体育院校与社区体育互动共赢机制的现状调查研究[J].体育科技,2013(4):107—110.
[4]杨新生.有偿经营视角下高校体育场馆社区服务演化博弈分析[J].体育科技,2013(3):29—32.
[5]张德高.高校体育馆运行困境及发展对策——以江苏省22所高校为例[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9):235—236.
〔责任编辑:李海波〕
The Associated Factors about the Evaluation on Social Service Quality of University Stadium
YUE Ning-gang
(Jiangsu Open University, Nanjing 210017, China)
Developing the evaluation on social service quality of university stadium is not only the target requirement of sports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but also the deman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sports. We can do research into the associated factors on the evaluation from social service quality of university stadiums, management theory, social cognition level, scientific management mechanism, the conditions of university stadiums and the evaluation of selective benefits, which is the foundation to accomplish the evaluation work fully.
university; sports stadium; social service; quality evaluation; associated factors
2016-10-08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构建南京市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服务评价体系的研究”(2015SJD253)
岳宁冈(1976—),男,江苏南京人,从事高等学校体育管理研究。
10.3969/j.issn.1008-6714.2017.02.040
G818
A
1008-6714(2017)02-008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