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奥威尔作品中动物化人物群像及其文化内涵探析

2017-03-12 03:42唐翠云
文化学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群像奥威尔乔治

唐翠云

(唐山师范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文学评论】

乔治·奥威尔作品中动物化人物群像及其文化内涵探析

唐翠云

(唐山师范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奥威尔在创作政治寓言小说《动物庄园》之前,就已经在其早期作品中表现出了将笔下人物动物化的倾向。奥威尔动物化的人物形象描写经历了从简单服务于外貌描写向揭示其象征意义转化的过程。本文就主要分析奥威尔作品中动物化的人物群像,并探讨其具有的文化意义。

奥威尔;动物化;人物群像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笔下的人物往往带有象征化的色彩。奥威尔经常把他们比拟成各种动物,到其创作后期,他干脆采用寓言的形式,借动物革命讽喻人类革命,创作了《动物庄园》。他笔下的主人公常常拥有矛盾的思想,与所处环境格格不入,常因清醒而在大环境中沦为孤独者。奥威尔在塑造这些主人公的过程中表现出对寻找人与动物共同点的浓厚兴趣,于是就在笔下勾勒出了动物化的人物群像,形成了奥威尔文学创作的显著特点。

一、奥威尔作品中的动物化人物描写

在揭露殖民统治罪恶的《缅甸岁月》中,奥威尔对人物的描写随处都可见到动物的影子。赤身裸体的园丁,拿着水罐走在花丛中间,“样子活像某种吮吸甘露的大鸟[1];俱乐部管家的眼睛非常明亮,“像是狗的眼睛”[2];麦克格雷格先生肩膀宽大,总有往前伸头的怪癖,“让人奇怪地联想到一种海龟”[3]。奥威尔在《牧师的女儿》中,描写教徒梅菲尔小姐祈祷时把自己的身体对折,“像一条毛毛虫”[4]。在《让叶兰在风中飞舞》中,奥威尔形容黑压压的上班人群往车厢里走去,像“妈蚁进洞,密密麻麻,微不足道”[5]。表现生态主题的《上来透口气》中,主人公保灵回乡后看到自己的初恋情人变得邋遢、肮脏,“巨大的下垂的下巴,嘴角耷拉着,眼睛深陷,还长着眼袋,跟斗牛犬一模一样”[6]。反极权主义力作《一九八四》中,奥威尔把在极权主义统治下的大洋国的国民比作老鼠、兔子或妈蚁:住在贫民窟破落大门内的人则就像住在耗子洞里不见天日的耗子;听到警报声后,人们像兔子一样四处逃窜;在大洋国的洗脑下,人们只记得没用的小事情,却忘记了所有重要的事情,人们就像妈蚁一样,只能看到小东西,却忽略了更为重要的东西。

二、动物化人物群像描写的演变

奥威尔对人物动物化的描写是不断发展的,正如泰勒观察的那样:“他早期的每一本小说的开头都是稍稍描绘一下主要人物的面相,但是,这种做法并不能永远引人入胜,因为有的面相描绘并没有解释其隐匿的标志。”[7]创作初期,奥威尔在《缅甸岁月》里只是将人物比拟成各种动物,目的只是为了说明人物外形的差别,还没有引申到人物性格特征上来。而在《一九八四》里,这种纯粹的外形特征比拟则具有了明显的象征意义。如上文提到的他将大洋国国民比喻成老鼠、兔子、妈蚁,这些动物自身的特征就暗示了极权统治下,人民生活得心惊胆战,日子黯淡无光。人物的动物化描写,也从以前一味贬义的语体色彩转变为包含着作者一部分的欣赏。如在温斯顿和裘莉亚密会地点旁的院子里,有个女人不知疲倦地来回走着,一会儿放声歌唱,一会儿又默不作声,没完没了地晾着尿布。温斯顿注意到她的姿态、粗壮的胳膊、肥大的母马似的屁股,于是对她产生了一种神秘的崇敬。[8]因为劳作妇女的辛劳、强壮和对生活的歌唱使温斯顿找到了极权统治下没能扼杀的生命力,让他又看到了未来世界的希望。奥威尔通过动物化的人物群像,构建了创作中的“动物农场”,为《动物庄园》的写作做了充分准备。

三、动物化人物群像描写:反观人类文化的独特镜子

奥威尔动物化人物群像的描写基于身体表达的时代。20世纪上半叶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西方现代主义作家们强烈感受到社会与个人、自然与人类、物质与精神以及人与自我之间的矛盾,对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危机感,表现在文学创作中就是使其刻画的人物具有了非人化的特征:“人们失去了外部形态、完整性格、正常情感和逻辑也理,成为虚幻的人,机械的人,空必的人,或者变形的人。”[9]西方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大批被现代西方社会“异化”的人。如在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人类长出猪尾巴,老人长出巨大的翅膀,女孩因为不同意父母的话变成了蜘蛛;尤涅斯库在其荒诞派戏剧《犀牛》中,让一个小镇上的人接二连三地变成了犀牛;阿斯图里亚斯的代表作《总统先生》,孤独邪恶的总统先生最后变成了一只令人厌恶的,且濒临灭绝的超级怪兽;卡夫卡的《变形记》,主人公格里高尔在沉重的精神压迫下变成了巨大的甲虫。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动物能适应其生存环境,而人则能有意识地控制环境,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种有意识的控制因素却丧失了,劳动者又被还原到动物的地位了。”[10]奥威尔通过动物化的人物群像,揭示了人体在非人的社会环境中承受的各种压抑,以及在精神压迫下人与动物之间的区别微乎其微。

总之,奥威尔敏锐地捕捉到了现代人各种被奴役的状态,通过描写人物明显的动物特征揭示了现代文明的衰落。同时,奧威尔将人与自然紧密相连,赋予笔下人物以鲜明的动物性,使作品呈现出新奇的审美感。动物化人物群像的塑造刺激了读者与作者在文本背景知识上的交换与互动,从而使读者更好地领悟小说的隐含意义,并做出积极的价值评判。

[1][2][3]乔治·奥威尔.缅甸岁月[M].李锋,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15.18.25.

[4]George Orwell. A Clergyman's Daughter,The Complete Works of George Orwell[M].London:Secker & Warburg,1997.10.

[5]George Orwell. Keep the Aspidistra flying[M].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1963.70.

[6]乔治·奥威尔.上来透口气[M].孙仲旭,译.南京:译出版社,2002.492.

[7]D.J.泰勒.奥威尔传[M].吴远恒,王冶琴,刘彦娟,译.上海:上海文汇出版社,2007.67.

[8]乔治·奥威尔.奥威尔文集[M].董乐山,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181.

[9]汪介之.20世纪欧美文学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76.

[10]陆玉珍.黑格尔、海德格尔与马克思异化观的比较[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3):155-156,158.

【责任编辑:王 崇】

I561.074

A

1673-7725(2017)01-0078-02

2016-10-20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基于语料库的后方法时代英美文学课程模式改革探究”(项目编号:1006005);河北省唐山师范学院院内科研基金项目“河北省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调查报告”(项目编号:06C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唐翠云(1971-),女,河北丰润人,副教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与英美文学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群像奥威尔乔治
“一生多旦”与清代“红楼戏”对十二钗群像的重塑
吓人的成绩单
游乐场(上)
《在缅甸寻找乔治·奥威尔》
群像
“特型”作家乔治·奥威尔的文学之路
乔治和他的斧子
群像扫描
孙仲旭:翻译奥威尔《一九八四》 曾两度落泪
娱乐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