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 娜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文学评论】
论《隐身衣》中“隐身”背后的原因
贾 娜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隐身衣》中格非延续了借音乐感悟人生的风格,向我们传达着他对人生的思考。《隐身衣》借发生在“音乐发烧友”崔师傅身边的事以及他提到的众多音乐曲目,剖析人们因何而隐、如何隐、隐的目的,表达了作者因受人生、现实困扰的无奈,对人们褪去隐身衣、重获自由、拥有平等自在生活的渴望与期待。
《隐身衣》;隐;不隐;音乐;自由
格非曾说:“《隐身衣》是我没有遗憾的作品,历经多次修改和字斟句酌,以往写作中往往有些遗憾,但是写完这部作品后我没有任何遗憾。”在笔者看来,作家的没有遗憾,第一来源于作者对作品的认知,能从作品中得到满足。第二来源于社会及读者对作品的认知,老舍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便是社会对《隐身衣》最大的褒奖。隐身是一种态度,无论生活赋予了我们什么,隐身终究是为了以更好的姿态面对生活。
《隐身衣》的扉页上引用了尼采的一句话:“没有音乐,生活就是一个谬误。”因此,格非便在《隐身衣》中极尽可能地描述音乐。统观全文,突出的特点便是小说每个章节的标题都与古典音乐有关,有的是胆机名称,有的是胶片名称。首先,文章虽看似是在低调行文,但实则却是在高调地炫耀自己对古典音乐的熟知,是出其不意的有意为之。我们深知格非酷爱并熟知古典音乐,写作《隐身衣》实现了他多年的愿望——把对音乐的感悟和热爱写进小说。他将古典音乐包裹在“隐形衣”下,用音乐的样态,反观这个世界。其次,传统的小说体系,标题一般都是这一部分的提炼与总结,统观各个标题,于细节处统观整体,可以看出小说行文的蛛丝马迹。但如果没有读过《隐身衣》,首观题目则无法获知任何消息,完全阻断了小说本身的叙述性,阻碍了读者对小说的想象。
文中的音乐大多是些曲目,如一些钢琴曲、帕蒂《玄秘曲》、理查·施特劳斯《莎乐美》等,舒缓的曲子让人心静,一个人倾听会稍显凄凉孤独。在这部小说里,音乐是一种工具,作者借用音乐突显自己,突显自己在社会中的突兀与不相称,突显是社会让自我学会了隐身,人们不得不带着面具生活,收敛自我的锋芒,小心翼翼地在社会中生活。无论社会还是社会中的人都显现了稍许的悲哀,也许“哀乐”唱出的就是我们自己——穿着隐身衣的我们。
《隐身衣》看似结构完整,实则却处处见不完整,堪称“悬念丛生的无头案”。比如:关于姐姐崔梨花、丁采臣以及他别墅里戴面纱的女人等。细读小说,问题接二连三。崔师傅在为丁采臣调试设备时,选用了萨蒂的《玄秘曲》,丁采臣说听此曲就感觉身处朦朦胧胧的雾中。其实这部小说就像《玄秘曲》,给读者的阅读感受也就像是雾里看花,于不明朗处见明朗,说是明朗却又委婉。这种不明朗衍生出无限想象和可能性,使读者在心里开始各种猜测,每个人都按照自己心中的标准给予故事情节相应的走向和不同的人物命运结局。这样的留白就是无解。我们的周遭,无解的事处处可见。生活,更是让人感觉无解。
作者是个明白人,他行走于江湖,不言他物,但字里行间却处处显现着他对生活的态度。他想要明白地诉说,但深知明白不如糊涂,钻牛角尖、刨根问底、怨天尤人都是一种“不聪明”的处世哲学。既改变不了现实,又改变不了自我,还改变不了他人。只会愈发的自我为难与自我纠结,继而自我崩溃与抱怨社会。因此,不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含混过活,首先寻求自我安慰,继而寻求自我满足。这其中隐藏的生活奥秘,使得人们在面对世人和生活时,为了保护自己,便习惯性的穿起了隐身衣。
初次听到《隐身衣》便想到了杨绛先生的散文《隐身衣》,先生认为:“凡间也有隐身衣,但这种隐身衣的料子是卑微。”笔者认为,小说中的卑微只是隐身衣的一种。卑微随处可见,它不仅属于小说,也属于整个社会。就小说而言,主人公崔师傅是卑微的,他工作不稳定、收入不高、社会地位低。他说:“在目前的中国,这大概是最微不足道的行业了。这个社会的绝大部分人,几乎意识不到我们这伙人的存在,这倒也挺好。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来蔑视社会,躲在角落里,过着一种自得其乐的隐身人生活。”[1]崔师傅抱着这样一种态度——既然社会认为我是卑微的,但我却很喜欢这份让我卑微的职业,我不想改变,那我就隐藏起自己,让世人对我视而不见。我生活在自我建构的空间里,自得其乐,自得其所,我与世人互不妨碍。
另一种隐身衣便是让作者极尽亢奋的古典音乐。除了各章节的标题与音乐有关外,小说中还出现了许多作曲家以及曲子。主人公崔师傅虽然身处社会底层,是个收入低、工作不稳定的人,但是作者却赋予了他高雅的音乐追求,他会制作胆机以及一些高端设备,熟谙各种音乐器材。而崔师傅的顾客,纵使社会地位高但却不懂得追求生活,不能很好地欣赏崔师傅为他调试的设备,二人的心灵无法碰触。
当真正懂的人沉浸在音乐里,他面对的是一个自我的世界。那是一个纯净的殿堂,善良、真诚、信义、真实。[2]人们愿意藏躲在音乐的世界,其实是为了遇见更真实的自己与社会,想要更真实地面对自我、聆听自己的内心,以更真实地反观这个社会。愿人们都能够在社会中获得尊重、自由、自我满足和自得其乐,这样我们便可不再寻求隐身衣和藏匿物,自在地活着,活得自在……
[1]格非.隐身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14.
[2][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董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96.
【责任编辑:周 丹】
I206.7
A
1673-7725(2017)01-0058-02
2016-10-20
贾娜(1995-),女,山西忻州人,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