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建设难点与对策

2017-03-12 08:24:55孙丽昀临沂职业学院
消费导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内部会计国有资产行政

孙丽昀 临沂职业学院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建设难点与对策

孙丽昀 临沂职业学院

近年来人们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要想提升自身的管理效率,必须要加强内控制度的建设。本文剖析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建设难点,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难点 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建设,是为了增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意识,更好地发挥行政资源的职能效用,规范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建设行为,改变其内部会计控制建设的混乱局面和滞后状态;也是我国政府为了推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进程,促使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而采取的重大举措,对我国的经济和政治生活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建设的问题与存在的难点

(一)内部会计控制建设缺乏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对内部会计控制建设的正确认识,内部会计控制建设的意识淡薄。行政事业单位认为自己行使的是公共服务的职能,不需要进行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设,因此导致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建设制度上的不健全,或者即使存在这样的规章制度也会因认识上的不到位而导致执行上流于形式。

其次,对内部会计控制建设的错误理解导致风险防范意识不足。行政事业单位认为自己不是企业,不具备生产的功能,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时候既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也没有必要承担相应的经营风险。这种错误的定位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对社会、经济和政治风险的防范意识,缺乏对相应风险的科学评估,因此没有制定合理的相应的风险预警方案以及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在控制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会计的基础工作有待加强

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建设还体现在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会计的基础工作有待加强等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林立,职责交叉现象较为普遍,无法真正做到职责分明。因此这种行政的弊端就导致了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存在着管理的漏洞和管理的随意性。制度的缺失和管理上的疏漏使得会计资料不完整、程序不规范、人员分工职责不明、印鉴管理存在漏洞等严重问题,使得会计的基础工作无法有序规范地完成,更不用说实行对财务管理的制约和有效监控了。

(三)国有资产管理不到位,资产流失严重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建设不到位体现在国有资产的管理方面,就是国有资产的损毁和流失现象较为严重。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购置、管理和处置的不当。没有完善的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就无法保证固定资产在购置后进行及时的财务入账和核查,也无法保证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闲置管理和维修保管工作,使用手续的缺失和资产转移、损毁现象使得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国有资产的规范化管理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建设问题解决的对策

(一)纠正错误认识,营造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建设的环境

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应该改变对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建设的态度,纠正以往的错误认识,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的管理机构,实行责任到人和责任追究机制,让每个人都充分意识到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并执行到位。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风险防范意识,制定科学合理的风控规避措施以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安全有序进行。同时还要强化内部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人员风险知识的培训与教育,提升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健全单位风险管理文化,让单位上上下下的工作人员都可以意识到风险的存在,并制定完善的风险评估制度。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参与经济活动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风险,要进行系统、全面、客观的评估,遵循“应评尽评”、“风险可控”的原则,重点防控机构运转、预算编制、公共关系、岗位利益上存在的冲突,并做好内部会计控制指导与监督工作,作为财务部门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指导,拨出经费为内控制度提供财政支持。此外各个行政事业单位还要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制定第一责任人,如果由于内控制度缺失出现腐败和舞弊问题,除了处罚当事人之外还要对一把手进行问责,只有这种完善的风险评估制度,才能够将各类风险问题扼杀在摇篮外。

(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的各项制度,加强会计的基础工作

要做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建设的顺利开展,就必须发挥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因此必须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保证人员分工职责分明,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财务的管理工作。加强会计的基础工作,规范相关财务出入账的流程,加强印鉴的管理工作,实行一定的规避制度,保障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由于各类因素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存在“产权人虚位”的问题,影响了单位内部的内控动力,而动力是一个单位发展的核心因素,各个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制定“加油”机制,完善相关的规范,强化外部的监督,检查内控制度的建设进程与效果。在外部监管机制上要重点落实单位内部的内控制度,提高监管机制的操作性,明确监督人、监督方式、监督时间、监督结果、激励方式、处罚机制等等,尤其要注意到这一项工作属于一把手工程,如果制度执行效果不佳,要落实追责制度,保证内控建设可以取得理想的成效,朝着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方向发展。

(三)规范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

重视并规范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对固定资产的购置要进行科学的调研和民主的评议,尽量做到资源配置的合理和结构的优化。对闲置资产要进行定期的清点和核查,保障必要的维修和保养。可以通过租赁等方式对闲置资产进行有效盘活,尽量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损毁。关于日常财产的购置,要杜绝盲目购买的问题,“需要什么,就买什么”,对于需要购置的资产要提前进行调查和研究,保证资产的购买符合市场规律的要求,避免出现价格虚高的问题。购置的资产要加强管理,尽可能的延长资产使用寿命,发挥出资产的效用。

(四)引进专家,重视人才的培养

由于人才的缺失严重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开展效果,要解决人才问题在内控制度建设初期先要引进外部人才,借助外部人才的力量来顺利完成各类建设目标,并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为内控制度的实施提供人才保障。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到,专家起到的是监督作用而不是建设主体,建设主体应该是行政事业单位本身。为了优化管控效果需要对单位内部的组织结构、岗位涉及、职责权限进行分析,对内控风险进行系统的评估,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解决问题,让内控制度可以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五)健全信息沟通机制

内部会计控制风险受内部会计控制环境的因素影响,正确处理内控环境和内控风险的关系是内部会计控制有效执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要优化内部会计控制环境,分析、防范和控制行政事业单位的风险。在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把工作成果以及工作的进度等对民众进行及时有效的公开,自觉接受来自社会的个人及单位的监督,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而且在公开的内容、范围、方式及频率上都要有所规范,对于公众所质疑的问题要及时反馈和解释,真正实现公开到民众都能看懂、看透彻,单位内部也要加强信息沟通和信息化建设。

三、结语

综上所述,行政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工作难就难在领导的不重视和各相关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无法保证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对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建设的有效监督以及实现对国有资产的科学管理。因此必须转变领导观念,创新管理方式,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实现岗位责任制以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建设的有效管理以及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1]陈菡,陈爱华.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差异分析——基于COSO内部会计控制整合框架视角[J].生产力研究.2013(10).

[2]李梅英.再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试行)》——写在实施一周年之际[J].时代金融.2015(02).

[3]王秀英.以内部会计控制建设提升行政事业单位风险防范水平方式探析[J].财政监督.2013(09).

[4]刘玉廷,王宏.美国加强政府部门控制内部建设的有关情况及其启示[J].会计研究.2008(03).

[5]杜滕滕.COSO框架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问题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01).

猜你喜欢
内部会计国有资产行政
行政学人
行政论坛(2022年5期)2022-10-25 04:47:00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6:52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人民调解(2019年5期)2019-03-17 06:55:34
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之我见
企业内部控制对内部会计监督的影响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7:12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车迷(2015年12期)2015-08-23 01:30:48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学习月刊(2015年14期)2015-07-09 03:37:52
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之我见
当代经济(2015年20期)2015-04-16 05: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