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现阶段下网络监管平台工作更好的服务项目建设

2017-03-12 08:24:55李天孝凉州区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站
消费导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监理监管监督

李天孝 凉州区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站

如何做好现阶段下网络监管平台工作更好的服务项目建设

李天孝 凉州区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站

在建设工程结构日益复杂,监管要求愈发严格的形势下,基于质量安全监督的信息化监管成为一种新形式,新技术下的新监管方式。通过分析工程安全质量监管面临的问题,提出加快网络监管平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进一步探讨现阶段安全监管平台存在的缺陷和改进方向

网络监管平台 安全质量监管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房地产作为拉动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也迎来了春天,但随着建设项目数量的急增,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与现阶段国民所追求的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及国家相关规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规范市场秩序,如何让企业在项目安全质量管控中唱主角,变成当前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网络监管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其在建筑安全质量监管中的引入,使安全质量监管工作更透明,更规范,更加有利于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必要性

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非常迅速,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项目建设也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全国各地的房屋建设的规模宏大。但是,在项目建设初期,由于缺少必要的质量监督的法规和手段,一些被称之为“豆腐渣”的劣质工程也频频曝光,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重大的财产损失。 为了有效提高工程的建设质量,遏制恶性安全事故的发生,国务院、建设部以及有关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专门针对安全质量管理的法规和政策,要求各级部门、建设单位大力加强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监督工作。但是,在当前工程项目超速发展的情况下,由于工作范围广,工作强度高,各级质监站的质量监督监理队伍建设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引发了许多问题。

(一)现有的监理队伍不能满足建设市场需要,临时转入监理岗位人员多,现场监理机构中抽调、更换时常发生,人员无序流动,资质和能力下降,监理队伍出现不稳定,造成监理管理水平不高; 对于下属试验机构的试验数据,缺少必要的信息交流手段,抽查频率少,对施工单位的试验检测数据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复核审查分析; 对于施工监理监管不力,中标时的监理人员和到位人员不符;一些监理人员脱岗,有的监理人员是拼凑来的,不熟悉工程建设程序,业务水平低,对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 对于发现的问题不能及时上报。

(二)施工单位观念老旧,伴随着经济及建筑市场的发展部分施工单位仍存在重实体,轻内业,施工企业自身在办理相关手续时不重视,认为手续的办理拖延了实施时间,影响了工期,殊不知事先的预防对于安全质量事故的遏制是最有效的手段。

(三)质监站内部缺少一套有效的行政办公信息化管理系统,特别是和站外其他单位的交流上,还存在着大量的纸表交换,耗费了较大的人力物力,办公效率难以提升。加之质监站一般作为市县建设局二级单位自身行政级别不高,这就会造成在手续办理和施工监督过程中受到行政干预在纸质办理手续的年代这便为手续不全,大开“绿色通道”埋下了隐患 但作为行政体系的缺陷这是不能在目前解决的,唯有通过更高级别的行政监督才能避免,网络监管平台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手段;在这种情况下,采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加大质监站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加强质监站对于建设、施工、监理、检测单位的管理,将强对于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加强人员资质、检测设备的管理,将成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案。在这一基础上,大力加强质量监督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将是一个极为必要和迫切的任务。

三、可行性

(一)社会舆论一直将房屋质量完全归于质量监督部门,一旦发生事故民众仍然将事故的发生归咎于政府监管部门,而事故的发生第一受害者始终是人民群众,所以遏制事故的发生是民众真切的希望,网络监管的发展这也是民众所希望的。

(二)质量监管部门内部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最初的建筑监管体系中,质监站作为五方责任主体的参与者,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直接的影响了政府部门的形象,随着建筑业的发展,质监站逐渐从这一体系跳出来,变为各方主题的监督者,这更加有效的发挥了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督职责,但政府也在追寻一种有效遏制安全事故发生的途径,在目前看来网络监管是与目前社会最契合的方式,也是与时代发展相同步的。

四、目前网络监管平台的发展

(一)现状

目前随着项目数量的增多,甘肃省已经委托第三方在着手安全监管平台的建设,但因为委托第三方不能结合工程实际及甘肃特有的地域差别未能开发出完整的监管体系平台,现在该平台仍处于初级阶段,加之施工、监理企业观念的老旧;目前并未在企业中间形成良好的,自发的推进平台发展的环境。

(二)存在的问题

1.去纸化不彻底;在目前网络监管平台开发的初期政府监管部门希望能够发展一种电子网络取代纸质化的平台,减少政府监管部门的工作量,简化办事流程。节省各方责任主体办事时间,但目前来说该系统并未做到,首先政府监管部门公章难以替代,并不能在网络监管系统中以电子版形式出现在各手续中,其次由于在此过程中形成的档案最终需存入城建档案室,但档案室并未进行改革依旧采用纸质档案,所以最终所需资料需要政府监管部门审核两遍,无形中增加了监督人员的工作量,这便不能起到节省时间的目的。

2.监管平台对监管工作无针对性;现在正在运行的监管平台是由第三方开发公司所开发,而事实上开发公司工作人员并未参与过建筑工程监督过程,对手续的办理工程项目建设流程并不熟悉,所以目前运行的系统对于目前的建筑工程监管是没有针对性的,再者在系统的启动方面过于激进,将不成熟的系统强制运行,无形中加大了在办理手续过程中的工作量,甚至在有时候拖延了手续的办理。

五、当前网络监管系统发展的建议

(一)明确监督机构的法律地位

①在法律层面上强化质量监督机构的职责职能,推进监督机构执法能力;②增加实时执法,实时监督,实时上传监督数据,减少行政干预,将干扰法规运行的因素降至最低,理顺本级行政机构与质检机构的关系,减少为了GDP,为了“服从大局”不得不“灵活”开展监督工作的尴尬情况。

(二)重视质量安全监督网络化宣传 改善工作环境

质量监督机构需要改变墨守成规的监督思路,不能被动的推行监管平台的运行,而是要依托法制规章主动宣传,让各方责任主体主动接受,支持监管方式的改革。

(三)完善监管平台,提高监督专业素质

①目前我省所运行的网络监管平台还不成熟,在网络监管平台中只是片面的涉及质量监督、安全备案及开施工许可证的办理,并没有将该监管平台与政府平台及招投标平台相连接,这就不能极大程度上体现互联网的资料共享,体系化的建立。例如塔机备案,检测及备案在不同部门未做到资料共享就不能在第一时间办理相关手续只有拿到检测报告才可这之间便需要等很长时间,这就极大的影响了手续办理;②就现在系统所具有的功能也只是半运行化,健全该系统中质量监督机构在项目关键节点安全质量监督的管控力,在监督过程中由于人员不足的缺陷,监管部门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但是在关键节点及重大危险源施工时,应有实时数据的反映,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也提到要将建筑工程项目分为主控和一般分项。例如隐蔽工程,虽然目前监理有相关规范,但由于监理水平有限,部分监理责任心不强不能做到现场旁站及记录工作,增加关键节点实时监控有利于减少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

六、结语

监督机构自成立以来,监管法律法规,监管方式逐步完善,但随着工程项目的增多存在的矛盾也逐渐显露,作为时代进步的产物,网络监管平台的发展是迎合当前监督工作发展的趋势的,基于安全质量监督信息化监管,旨在通过对工程项目前中后期的管控从而达到规范各参建单位行为,减低政府监管成本,提高监督效率最终保障工程安全质量;但以往的监管方式转变为信息化监管平台并不能一蹴而就,这不仅需要各方责任主体在观念上的转变,更需要政府监管部门的重视,以及第三方平台自身的完善;从而达到资源共享,更好的服务项目建设的目的。

[1]王麒翔.建设工程监督难点及发展趋势的探讨[J].工程质量,2017,35(1):05.

[2]曾爱文,戴清波,刘林,田园 基于检测数据的工程质量信息化监管探讨[J].工程质量,2016,34(05):04-07.

猜你喜欢
监理监管监督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人大建设(2020年4期)2020-09-21 03:39:12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8:30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人大建设(2017年2期)2017-07-21 10:59:25
夯实监督之基
人大建设(2017年9期)2017-02-03 02:53:31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 11:09:52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中国卫生(2014年6期)2014-11-10 02:30:42
监督宜“补”不宜“比”
浙江人大(2014年4期)2014-03-20 16:20:16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
中国火炬(2012年5期)2012-07-25 10:4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