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风险管理的分析

2017-03-12 08:24:55李乐乐重庆中钢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消费导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监督机制风险管理制度

李乐乐 重庆中钢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风险管理的分析

李乐乐 重庆中钢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经营理念,提高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是迎接市场竞争的基础和前提。本文在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就建设企业内部有效风险管理体系提出了建议,希望相关研究可为企业内部机制优化提供参考。

企业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 内部监督机制

前言

内部控制机制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是企业内部多种控制形式的总和。而建立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是提升一个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缺陷、及此制度与风险管理关系的分析,给予企业以内部监督的建议。

一、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缺陷的分析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在我国资本市场上接连被披露的中远集团和深南电原油期权合约问题、外汇产品中的中信泰富投资问题、东航,上航等航油期权业务都发生了巨额亏损,引起各界广泛的关注。我国公司投资金融衍生工具发生重大损失,虽然有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然而究其根本,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缺陷、风险管理体系的不健全紧密相联。而企业内部控制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内部风险控制意识薄弱

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的联系越发紧密,我国企业在实现全球范围内资源优化配置,得到切实发展的同时,也迎来了重大挑战。企业面临的情形更加复杂、竞争不断扩大、风险度也持续升高。企业对市场的不了解,造成眼界狭窄,只关注财务,并且忽视风险。如之前提到的国航、东航等企业为面对外汇、原油等不确定因素,以及对金融衍生工具的不了解和投机心理,导致企业在投资国际金融衍生品环节中,产生了巨额亏损。

(二)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建立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的观念已经被绝大多数企业熟知。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虽然有企业董事会、监事会,但并没有建立有效的治理结构。然而,企业治理结构是基础与保障,当前的企业治理结构不能有效地监督约束的虚职,也不能制约经理人行为。基于以上情况将会造成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执行的混乱,权利分配的混乱,使本应决策监督分离的公司制衡机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公司风险控制体系不健全

由于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越来越多,因此,建立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与实现对风险的全面评估显得尤为重要。但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建立专业的风险管理部门,对变化性大、风险高的业务进行评识别、评估与应对。而有些企业,虽然已经建立了风险管理机制,但是并没有可辨识、分析、管理的风险管理机制。并没有意识到对一些如金融工具的选择应在对其进行全面评估风险以后。基于以上问题导致风险管理体系缺乏有效执行,形同虚设。如中信泰富购买金融衍生产品的案例“董事不懂事,监管无评估”导致没有发现存在的巨大风险,造成严重损失。

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与风险管理关系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都是一个过程,是要作为一种运营机制来建设的。目标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合理安全的保障。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实行的依据是风险,如风险越高,就要采取更多更严厉的内部控制机制,而全面风险管理贯穿了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在有利于企业风险偏好和发展战略的一致性的同时,可最大程度上规避风险。

三、建设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

(一)在公司内部养成良好风险管理意识

建立良好的风险意识,是企业风险管理得以生存发展的大环境。只有当企业管理者养成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并把其带入企业的整体经营理念与企业文化之中,才能从基础上形成对于风险正确的态度,企业才得以健康快速发展。良好风险管理意识的培养必须自上而下,要求企业内部各岗位必须具有风险管理意识,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如:印制手册,鼓励员工参加风险管理培训,奖励在风险管理上为公司做出贡献的员工等,培养企业整体的风险管理意识。

(二)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

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治理结构。实现内部监督与反馈,应用行之有效的业务执行体系,制定民主、透明的管理与议事规则等都是一个优秀的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而与此同时,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也应该建立在有效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要实现“政企分开”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独立董事由于不在公司内部任职,在决策上会更加注重公司本身的利益。因此,要增加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占比,在最大程度上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同时要将独立董事的所得与承担风险挂钩,为了解决他们对公司业务专业度欠缺问题,可以加强培训,建立人才库,使公司可以根据需要选拔人才。同时,也可提高风险管理部门的“身份” ,将其设在董事会以下,以便于在企业风险把控等问题中起到及时、有力的作用。特别遇到公司重大投资问题时,其专业性可以确保公司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不断强化内部监督机制

为防止公司内部舞弊现象的产生,提高公司的工作效率,企业内部应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在企业内部应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的审计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投资等各个环节进行测算与评估。由此,企业在专业人员的指点下,可以及时地将经营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剔除,从而减少损失。为了保证内部监督机制的有效运行,保证监督机制的独立性是必要的。此外,内部监督机制的独立性与监督机构的独立性息息相关,企业可以通过将监管部门设在董事会以下或采取分公司间相互审计的方法实现监督机制的独立。同时,参考国外内部监督外包获得成功的情况也可以将审计、监督、咨询服务外包,从而实现监督独立性。

结束语:综上所述,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缺陷的分析与风险管理分析,我们在了解当代企业制度建设缺失的同时,也看到了大片可上升的空间。为规避风险,我们应加大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完善风险管理,实现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1]张颖,郑洪涛.企业内部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李明.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监督机制风险管理制度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商周刊(2018年23期)2018-11-26 01:22:28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26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8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中国卫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7:58
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国企会计监督机制完善对策
建立书评的监督机制
新闻传播(2015年7期)2015-07-18 11: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