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吴瀚 青岛市第十五中学
高中生投资理财观念培养
——基于网络信息
朱吴瀚 青岛市第十五中学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和金融行业的发展,“投资理财”已经走出了“银行”等机构,在我们的手机上就可以看到相关的理财产品,使得金融理财与我们的生活联系更加紧密。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高中生的理财观念应当如何进行培养呢?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话题,同时也是本文所探索的主题。
高中生 投资理财观念 培养 网络信息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和转型,同时也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例如,它不但使得金融理财更加普及,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误区。本文基于这样的背景下,探索如何合理、有效的开展高中生金融理财观念培养,期望能够为类似的研究工作提供有用的参考。
想要探索如何合理、有效的培养高中生金融理财观念,需要基于高中生投资理财的现状,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缩影到家庭,体现为家庭收入的增多,此时,越来越多的家庭就会对资金进行管理,投资理财应运而生。高中生对于家长的一些投资理财观念和行为耳濡目染,逐渐形成自己的观念:
高中生是一群未成年的孩子,对于社会的经历几乎为零。对于我们高中生来说,又渴望能够成为身心成熟的成人群体,所以就会去追求成年人的一些理财观念。然而,却忽视了理财的风险、资金链的稳定程度等,这种不切实际的理财行为十分容易造成理财失败[1]。根据新浪财经的一项调查,新入股市的学生中有28%是受到教师、家长的影响,可见,高中生容易被外界干扰,形成盲目追求的投资理财观念[2]。
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物质需求可以说是达到了一个“小高峰”,同时在校园周围、网络上有许多的产品刺激着我们的消费欲望,造成高中生投资追求高回报的观念。然而各种P2P网贷平台跑路等负面消息的曝光,提醒高中生一味地追求高回报是不切实际的同时也是不安全的。
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逐渐形成的阶段,许多学生厌倦了家长对自己行为的各种干涉,想要打破这种束缚,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形成了个性化的性格,这些性格因素会体现在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上,总的来说,高中生理财是一些家庭经济情况较好的学生才能进行的,此时就会有部分学生为了“彰显身份”,“吸引他人的关注”等目的而进行投资理财活动。
高中生的投资理财行为其实是当今社会理财的一种缩影[3]。这是因为,我们的投资观念和方式多是受到家庭、同伴、教师的影响。所以,应当对高中生的投资理财观念进行有效的教育,包括“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让高中生能够有规划、有方案的进行理财。同时,要让高中生明白,在投资理财时,持有一颗平静、理智的心态是获得财富的关键,“一夜暴富”的赌博心态是不正确的。网络信息环境的不稳定性加之高中生年少气盛,如果不理智十分容易在投资的浪潮中“翻船”。
高中校园的攀比现象十分常见,这种现象归根结底还是由于错误的观念导致的。将其缩影到投资理财方面,需要让高中生意识到投资理财是对自身财产的合理分配,换句话说就是在自己流动资金允许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投资理财,而并非虚荣心、攀比心作祟开展的行为。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接触最早的教育。网络信息时代,高中生家庭经济收入水平高,父母提供给子女的资金数目逐渐增长,然而父母对于孩子的投资理财观念教育给予的重视度并不足。笔者认为,家庭教育是高中生投资理财的强有力的保证屏障。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的教育,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形成正确的理财观念,并像孩子传授一些科学的理财方法。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家长需要发挥榜样的作用,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言行等等。
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学校与社会也需要重视引导高中生形成合理的投资理财观念。在国内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学校对于培养学生的模式早已经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前,学校培养理念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文化课程的培养,逐渐开始重视培养学生对于经济的敏感性,国内外有众多少年投资成功的案例,这些案例折射出来青少年群体进行投资理财是可行的行为。
所以,学校和社会要对学生的投资理财观念进行引导,帮助其形成正确的理财观念,通过接触成功的、先进的理财经验、知识、方法,为更好的进行投资理财奠定良好的条件。例如,学校可以搭建投资理财“远程服务平台”,一方面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投资理财知识,另一方面能够指导学生做出正确的投资选择[4]。再如,社会可以利用各种媒体的途径宣传先进的金融知识,如风险防控等等帮助高中生形成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念。
网络信息时代带给我们的影响有利也有弊,它一方面使得金融行业“普惠发展”,另一方面也传递了一些错误的理财知识和观念。在这样的条件下,高中生应当从自己入手,避免错误的投资理财观念对自己产生误导,同时,家庭、学校、社会也应当对高中生的投资理财观念进行引导,为高中生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创造条件。
[1]毕凡舒.论如何培养高中生理财意识[J].中国经贸,2016(20).
[2]刘英姝.浅析高中生培养理财意识的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27).
[3]杨云龙,何文虎.基于文献综述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J].吉林金融研究,2014(8).
[4]路舰,孙明明.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管理策略研究[J].金融科技时代,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