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策略研究

2017-03-12 08:24:55陈敏贵州品先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消费导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项目管理工程造价

陈敏 贵州品先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策略研究

陈敏 贵州品先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对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是确保建设单位回收成本的主要因素。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利用预算进行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已经成为相关单位提高管理科学性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预算的重要作用出发,结合案例探究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策略。

建筑工程造价 超预算 原因 控制策略

引言

利用预算实现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是现代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重要内容。预算是从市场经济的角度,通过科学的项目管理规划,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可能产生的投资进行价格衡量,并约束其施工行为的重要方式。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建筑项目不断也逐渐增多,而要想利用预算实现对建筑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相关单位就应该理解造价控制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深入研究和探讨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问题,并在具体的工作实践探索和寻找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新途径、新方法,确保建筑项目能够有效落实预算管理内容。

一、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预算的重要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预算逐渐成为现代化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建筑项目工程而言,预算就是对建设工程中可能消耗的资源以及市场价值进行事先核算的管理方式。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是建筑工程单位提高效率,控制建筑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的重要内容,而利用预算的精确性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则是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理念。预算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确保建筑工程造价的科学性。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造价部门会根据市场建筑资源的价格情况以及波动空间,对工程项目的总体造价进行计算、评价,并编制成预算,提交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会形成项目投资计划书,该计划书就是工程项目吸引投资,签订合同的基本依据;此外建筑工程的预算还能够对国家的财政拨款以及银行贷款提供依据,以保证其资金流动的科学性。2.提高建筑工程设计图编制的效率。工程设计图是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的蓝图,在预算管理中,相关单位根据预算成本以及国家相关的建筑施工质量标准确定施工计划,然后根据施工阶段可能产生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确定预算项目,最后工程竣工后,相关单位在验收中,根据预算标准以及施工质量进行整体评估,以明确建筑工程造价的具体情况,以及其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利润空间。3.确保建筑工程成本的合理性。预算能够合理规划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投入、技术应用以及施工单位人员的行为,利用严格的审批制度对可能造成超预算成本的行为进行控制,这不仅提高了项目成本管理执行的力度,更实现了对建筑工程成本的合理控制。

二、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

(一)缺乏预算管理理念

预算控制理念的缺失是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思想认识是行动的指导,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管理者缺乏对预算管理的科学认识自然就难以在实践过程中发挥预算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作用。预算管理理念的缺失一方面体现在管理者上,即在项目管理中,管理者缺乏对预算重要性的认识,不能根据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求对预期成本进行核算,从而在工程全过程管理中缺乏力度;另一方面预算执行人员缺乏对预算权威性的认识,在管理者的影响下,将预算作为应付检查监督的形式化内容,从而增加了施工过程中的随意性,以至于施工成本超出了预算。

(二)预算编制的内容缺乏科学性

建筑工程项目的工期长,施工环境复杂,各工种以及施工技术的市场情况变动频繁,基于此,建筑工程项目预算编制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它不仅需要编制者具备专业的财会知识、工程专业技能,还应该具备对市场价格变动的预测能力。但是在实际的预算编制中,一方面专业人员基于领导者或者管理者的压力,对预算编制的内容缺乏科学分析,影响了预算的独立性;另一方面由于自身缺乏科学编制的意识及专业技术能力,在建筑工程项目价格分析中,缺乏对市场价格以及施工现场的调查,从而造成了预算的失真,这样在预算执行中,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就很容易造成预算超出的问题。

(三)预算的审核难以发挥作用

审核是评价预算是否科学合理的重要环节,在市场条件下,相关单位通常会根据财政预算规模以及工程项目质量需要,确定预算内容,并报请上级部门进行审批。在市场条件下,相关单位还会通过第三方介入的方式,对预算内容进行审核,但是在审核中,一方面由于与审核部门与工程建设部门之间的利益缺乏一致性,其在审核中,往往会根据自身的利益需求,对预算项目进行削减,而忽视了建筑工程的具体需求;另一方面一些审核部门缺乏专业性,难以及时指出预算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从而造成了预算调整失真,在施工中增加了超预算的可能性。

(四)预算执行缺乏力度

预算的执行过程也是控制建筑造价的过程,但是由于目前建筑工程在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其预算执行的效果并不理想。首先,执行人员对于预算的权威性缺乏正确认识,例如在某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根据施工需要在砌筑过程中,将预算中的页岩砖替代了之前的计划的粉煤灰烧结砖,这一过程由于发生在施工现场且未能及时履行相关报批程序,因此,其缺乏预算变更的基本步骤,这样不仅增加了预算,更影响了施工人员对预算约束力的评价。此外,施工现场的管理中,超预算的因素更是不胜枚举,例如不合理的存储方式,影响了一些施工材料的质量,从而造成了材料的浪费,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增加了施工的安全隐患等,而这些都可能成为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

(五)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需要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协调与配合,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则是影响预算执行效果的关键因素。目前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由于人员素质的欠缺造成施工过程造价控制困难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例如对于预算编制人员而言,其不合理的编制内容使得施工过程于预算内容缺乏契合度,从而造成了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偏离;对于预算的执行人员而言,其缺乏对预算作用的认识,在执行中随意变更预算内容,或者施工中更多的依赖实际造价而忽视了预算对工程各环节造价的控制,这样必然会造成工程造价控制超出预算。

(六)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建筑工程施工自身的特点导致其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许多不确定因素,而这些突发状况很有可能在某一环节增加施工成本,例如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不善而导致工期延长;建筑工程施工主要在户外进行,雷雨、大风等恶劣的气候条件会增加施工难度,影响施工现场材料的质量,地震、泥石流等不可抗的地质灾害还会终止施工过程,甚至破坏施工成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原材料供应渠道的变更以及供求条件的变化也会增加建筑项目执行预算的压力。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超预算的风险。

三、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的控制策略

(一)转变理念,重视预算在控制建筑工程造价中的作用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建筑项目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而科学化的管理理念也成为项目管理的必要指导。思想理念的革新是落实施工效果的前提,因此,建筑单位在项目管理中,应该树立预算管理理念,利用科学的财会手段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在转变预算管理理念的过程中,管理者一方面要认识到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加强财务部门、造价部门与其他部门在之间的协调,利用全过程的预算管理实现对工程的合理控制;另一方面还应该积极推进预算管理制度的建设,调动执行人员的责任意识,利用严格的执行规范将预算渗透在工程造价控制的每一个环节。

(二)提高人才素质,提高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预算编制是预算发挥控制工程造价作用的前提。在预算管理中,预算的编制涉及到诸多细节,而关于工程造价信息的收集与整理都是需要专业的预算编制人员进行落实,因此,加强对预算编制人员的专业素养培养,对于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的意义不言而喻。建筑单位要想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首先要深入市场,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预算的编制需要大量真实的调查数据加以支持,编制人员在工作中,应该积极深入市场调查,对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政府相关政策、工程质量标准、原材料的当前价格以及周期性变动情况、施工队伍的整体质量等进行细致的调查与分析,以保证预算编制内容的客观有效;其次,编制人员应该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在工作中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对项目建设进行预算分析,例如在设计阶段造价的预算编制中,工作人员应该将工程看成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并通过对设计图纸的认真分析,确定预算方案,并通过与专家的沟通与交流,对方案进行修改,在不降低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控制造价,并保证施工过程中预算执行的稳定性;最后,提高对市场价格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建筑工程工期较长,期间必然会出现价格波动的情况,而预算编制人员应该通过对市场波动规律的研究,把握施工过程中原材料、机械设备等价格的基本走向,并在预算中预留出足够的变动空间,以有效化解不确定价格因素造成的超预算风险。

(三)加强审核,完善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体系

审核是预算管理的重要步骤。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审核部门应该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实现对预算内容的有效管理,即一方面要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客观情况,评价预算是否合理,判断预算管理工作与工程施工情况是否匹配,从而指导相关部门调整预算中的不合理因素,以避免或减少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还应该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经费使用以及施工预算管理进行认真的核实,以确保其符合预算标准,进而提高预算的可行性。

(四)加强全过程管理,提高预算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权威性

预算落实是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的主体环节。在现代管理中,全过程控制是建设单位落实预算的主要方式,也是实现对工程造价有效控制的重要途径。如某单位办公大楼在建设过程中,实施了全过程控制:(1)在工程前期,根据项目建设地点、规模及建设标准编制投资估算,并结合市场经济条件,对投资估算进行了多次调整,以确保预算的科学性;工程投资的资金效益最大化;(2)在工程设计阶段,结合设计图对工程费用进行核算,并在优化设计和限额设计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预算项目,进而交由相关部门审核,以实现对预算的监督;(3)在工程施工阶段,这是预算管理落实的关键阶段,在施工过程中,各部门相互协调,严格落实预算执行方案,并根据预算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实现了对施工现场的细节化管理,如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控制,根据预算安排确定技术应用方式,以提高其应用效率,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清除施工中的安全隐患,以避免突发事件造成超预算支出,加强对材料管理,避免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浪费等;(4)工程结算阶段,相关部门根据应根据预算对工程结算中可能出现的冒算、虚报价格等问题进行控制,在最后一个环节中落实预算内容,以实现工程造价控制。

四、结语

总之,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建设单位利用预算在施工时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准确并科学地评估建筑工程在每个施工步骤和施工程序中所需要投入的资金数额,并且对各阶段投入的资金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建筑工程自身的特点决定其在施工中存在着诸多不可预见因素,而利用预算可以通过全过程管理,实现对可能造成超预算因素的控制,并采取策略使得建设投入资源效益得到最大化发挥,这对于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有效使用投入资金、科学分配施工资源均具有重要意义。

[1]段晓娟.谈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与控制策略[J],2016,42(08):233-234.

[2]高雨蔚.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策略分析[J].四川水泥,2016,(11):148.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项目管理工程造价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6:54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27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29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中国商论(2016年34期)2017-01-15 14:24:13
工程造价之旅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