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二元文化背景下关于流动超常儿童融合教育问题的探讨

2017-03-11 23:52王寅枚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流动融合儿童

王寅枚 何 聪

(1. 上饶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2. 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党政办公室,江西 上饶 334000)



城乡二元文化背景下关于流动超常儿童融合教育问题的探讨

王寅枚1何 聪2

(1. 上饶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2. 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党政办公室,江西 上饶 334000)

城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直接导致了流动儿童规模的大量增加。作为乡村亚文化的代言人,他们能否顺利地享受公平的教育资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环境和教育理念。作为特殊教育的对象之一,超常儿童在普通班接受特殊教育是我国超常教育的发展趋势。具有双重特殊身份的流动超常儿童要想实现教育公平,既要使其接受与城市儿童相同的普通教育,又要满足他们的特殊教育需要。文章以流动超常儿童为例,从其特殊教育需要和融合教育的基本原则出发,得出结论:城乡二元文化之间的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才是实现流动超常儿童教育公平的根本。

流动超常儿童; 融合教育; 特殊教育需要

作为一种价值倾向,融合教育需要最大限度地保证特殊儿童均能接受合适的教育[1],“合适”意味着应该为所有儿童提供与之能力、水平相符的教育,其根本目标是在普通教室内,为包括特殊儿童在内的所有儿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它面向的是全体学生[2],首先应该在教育安置形式上体现最大范围的融合,即教育应该满足包括流动儿童、行为不良儿童、学习困难儿童、超常儿童等在内的全体儿童的教育需要,使他们都能在普通教育体制内接受合适的教育。除此,融合教育还渗透着人文主义精神,包含着促进正常儿童和特殊儿童共同发展的教育思想,与人权、教育机会均等、以人为本等理念是一脉相承的[3],在实质上体现了教育公平,不仅应该保障特殊儿童平等的受教育权,还应该确保其教育质量和教育机会[4]。因此,融合教育不光提倡形式融入,更应该是思想观念、态度和文化方面的包容和接纳。

然而,无论是流动儿童,还是超常儿童,目前均无法得到合适的教育。城市化运动的深入发展带来了大量流动人口,代表乡村文化的流动儿童在适应城市文化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其突出的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流动儿童接受教育的途径主要有两种:在普通学校借读,或进入专为流动儿童开设的打工子弟学校,这两种安置环境均无法使流动儿童得到合适的教育,存在一些跟不上教学进度、被师生歧视、教学设施落后和同伴关系不良等问题。与此同时,在流动儿童这个庞大的群体中有大量的智力或才能突出的超常儿童群体存在[5]36,与流动儿童和超常儿童相比,流动超常儿童具有双重特殊性,面临着比流动儿童、超常儿童更为艰难、更为不利的教育困境:一方面,他们无法接受与城市儿童一样的普通教育,另一方面,他们更无法获得符合超常儿童身心发展特征的特殊教育。

可见,在融合教育理念指导下,具有双重特殊身份的流动超常儿童更需要、更应该享有高质量的教育,他们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还需要社会多一些尊重、包容与接纳,使他们接收合适的教育,并与普通儿童、超常儿童一起享受融合教育的成果,这不仅是保证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亦是促进全体儿童身心和谐发展的必经之路。只有城乡文化互相宽容、尊重,从观念到行为彼此交融,才能从本质上为流动超常儿童的融合教育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1 流动超常儿童的教育现状

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一些流动儿童教育的相关政策,学者们亦提出了各种推进流动儿童融入城市教育的途径或方式,但他们从“同质性”的乡村社会流入“异质性”的城市社会后,仅能保证其最基本的受教育权不受严重的侵犯[6],而没有顾及流动儿童的具体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加上超常儿童的教育问题还没有得到明确的法律政策支持,因此,流动超常儿童难以享受公平的教育机会,共享丰富的教育资源,这可能极大地阻碍了他们实现融合教育,无法与普通的城市儿童一起学习、生活。培养他们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使其接受合适的、有质量的教育,才是解决流动超常儿童融合教育的关键。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流动人口已达到近2.2亿[7],产生了约205万流动儿童,其中的超常儿童即流动超常儿童[5]37,按1%~3%的超常儿童发生率来估算[8],流动超常儿童有2~6万人左右。与大多数流动儿童一样,流动超常儿童往往没有机会进入普通公立学校学习,大多就读于环境较差的打工子弟学校[9]。目前,北京市的流动超常儿童通常在普通学校借读,或者在专门为农民工子女开设的打工子弟学校就读,仅有极少数儿童能进入流动超常实验班接受超常教育[10]。关注流动超常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是对宝贵人才资源的珍惜,更是对他们人权的基本保障。流动超常儿童要实现融合教育,不仅应当确保在普通班级与城市儿童一起受教育,而且还要保护其能享受超常儿童教育的机会与资源。

2 流动超常儿童面临的教育问题

在流入城市接受免费的义务教育,是流动超常儿童教育公平的表现。教育问题是流动家庭需要解决的重大难题。在什么样的学校就读是父母首先需要考虑的,其次是如何让流动超常儿童接受有质量的教育。

2.1 学校的选择问题

不合适的教育安置环境是流动超常儿童面对的基本问题。由于识别困难、户籍制度、流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各种原因,流动超常儿童往往难以被鉴别出来,更谈不上接受合适其身心发展的教育。少部分流动超常儿童散落在普通学校,绝大部分在打工子弟学校读书[11],极少数(每年约30人)能进入特殊的流动超常学校学习。

2.1.1 普通教育环境中的流动超常儿童。调查显示,只有少数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流动儿童能够进入城市的普通学校学习[12]。虽然他们能与普通儿童一起接受教育,但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代表乡村的流动超常儿童与代表城市的普通儿童之间仍存在着人际关系、生活方式、学习观念、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的适应问题,无法建立起良好的同伴关系,甚至有时候充斥着歧视和不公平。流动超常儿童在普通学校无法被识别,导致上课“吃不饱”现象的产生,进而引发上课不认真、爱调皮捣蛋等行为、被认为是“差生”,对于流动超常儿童来说,其身心发展受到极大的伤害,这显然是不符合到融合教育的思想的。

2.1.2 流动学校环境中的流动超常儿童。据北京市教委统计,88%的流动儿童分布在打工子弟学校[13],其硬件设施、师资队伍、学校管理、财政资金、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等各个方面均落后于城市的普通学校[14]。调查显示,流动儿童特别是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受教育状况与城市儿童相比, 还有较大差距[15]。流动超常儿童不仅只能与流动儿童在一起,只能接受教学质量不高、办学水平均较差的普通教育,得不到其他资源支持,更谈不上接受适合其潜能得到最优发挥的特殊教育了。显然,这种隔离状态的、不能满足流动超常儿童需求的教育也是与融合教育理念相违背的。

2.1.3 超常教育环境中的流动超常儿童。无数研究证明,特殊班级的集体教育对中学阶段的超常儿童是一种有效的教育形式[16]。虽然流动超常学校能够为极少数的流动超常儿童提供适合其身心特点的超常教育,但某种程度上说,这依然是一种隔离式教育方式。一方面,他们并不能与城市儿童一起学习、生活,无法与城市儿童相处;另一方面,他们也不能跟普通的流动儿童同在一个班级,与普通儿童隔离。这依然算不上合适的教育,与融合教育的目标差距甚远。

2.2 父母和教师的教育观念问题

父母不适当的教养方式、教师落后的教育观念均有意无意地成为流动超常儿童实现融合教育的绊脚石。

2.2.1 父母不适当的教养方式。家庭扮演了启蒙教育的角色,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助于青少年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由于文化水平、经济地位等因素的限制,流动超常儿童的家庭往往缺乏轻松、民主的家庭文化氛围,不利其身心发展。研究表明,流动超常儿童从父母教养方式中得到的情感温暖和理解远远低于城市超常儿童[5]41,这容易使其处于较低的自信水平,导致孤僻、内向、自卑的个性,这些消极因素对于他们适应城市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困扰,进而在通往融合教育的道路上建立起了内在的屏障。

2.2.2 教师落后的教育观念。多项研究表明,流动学校的教师的综合素质低于普通学校。落后的教育观念问题在打工子弟学校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教育观念对教师的教育方式、行为和手段等方面有直接、明显的影响。对于流动超常儿童来说,能否接受适合其身心发展的教育与教师密不可分。落后的教育观念往往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或者忽视流动超常儿童的特殊发展需要,或者一味地重视其学业成绩的发展,出现揠苗助长的现象。

2.3 社会人文关怀问题

社会的人文关怀有利于形成尊重、平等和友爱的风气和氛围,其缺失容易导致城市文化的冷漠、疏离,使流动群体边缘化,对流动超常儿童适应城市环境有重要的影响。由于流动儿童来自农村等偏远地区,其保留的“乡土性”往往使城市人对其避而远之,容易导致偏见,对他们缺乏宽容和体谅,如流动儿童较多的普通学校中,城市学生转学的比例较高。对于流动超常儿童来说,即使头顶“优秀”“天才”等光环,也仍旧存在着自卑、内向、人际关系差等问题,学校、家庭和社会需要关注其身心的协调发展,重视其乐观积极的人格的养成,如社会团体或机构组织开展相关的公益活动或项目,以帮助流动超常儿童适应新环境、融入城市生活。

3 乡村文化对流动超常儿童融合教育的影响

作为软实力,文化对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对于城市来说,文化是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17]。在流动超常儿童所面临的诸多教育问题中,城乡文化之间的摩擦与冲突是根本原因。乡村传统文化是一把双刃剑,自始至终影响着融合教育。流动超常儿童在随父母迁入城市前,一直生活在代表传统文化的乡镇,乡村文化对他们有着源远流长的影响。即使进入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后,这种潜在的冲突和矛盾亦给他们适应环境、融入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乡村文化跟随流动超常儿童一起,与代表现代文明的城市文化不断彼此适应、互相磨合。两种文化之间的“不和谐”使得流动超常儿童实现融合教育成为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梦。

3.1 流动超常儿童融合教育是城市文化高度发达的体现

流动超常儿童进入城市以后,其思想观念、行为习惯、语言文化甚至饮食方式等各个方面遭到城市文化的剧烈冲击,往往带来强烈的不适感。当他们由于乡村文化而受到周围人的嘲笑、排挤时,很容易导致低成就感和高挫败感。即使经过一段时间,流动超常儿童逐渐地适应了学校和社会,仍然因为流动的身份而难以真正融入城市。有学者指出,大约70%的流动少年儿童存在身份认同危机,他们难以适应学校教育、难以融入集体环境、和城里孩子交往产生障碍、心理问题严重甚至出现失范行为[18]。

然而,城市文明的高度发达往往与多元文化密不可分。文化的多元性体现的不仅是开放精神,更是对其他文化的包容。流动超常儿童实现融合教育体现了城市文化对流动群体亚文化的宽容,更证明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因此,城市文化需要以爱心、责任心接纳流动超常儿童,促进其接受合适的、有质量的教育,进而从形式与实质均实现真正的教育融合。

3.2 城乡二元文化相互包容是流动超常儿童融合教育的终极理想

有学者指出,流动超常儿童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归根到底是文化层面的冲突与排斥。相对于制度排斥和经济排斥而言,文化排斥更为隐蔽,更为深层次,也更难以将其彻底消除[19]。减弱减少城乡文化之间的摩擦与冲突,是人类继续进化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亦是流动超常儿童实现融合教育的最高目标。可见,城乡二元文化的融合与流动超常儿童的融合教育互相促进、密不可分。前者为后者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后者的根本目标;反之,后者的实现为前者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推动力,是前者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社会背景和历史阶段,流动超常儿童面临诸多教育问题是由时代所决定的,是历史的产物,要想实现形式与本质上的融合教育,非一朝一夕之事,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需要无数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支持。

4 流动超常儿童融合教育的建议

目前,超常儿童的融合教育在国际上已经得到认可,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利也将逐步得到落实,为流动超常儿童实现融合教育提供了可能。将他们安置在普通学校的同时,给予适合其身心发展需要的特殊教育,是实现融合教育的基础。一方面,融合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有利于流动超常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可以克服隔离式加速教育的一些不足之处;另一方面,融合教育缺乏必要的支持,可能无法满足流动超常儿童的特殊需求。对此,本文结合流动儿童、超常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参照已有的教育措施,结合城乡二元文化的不同背景,提出若干教育建议。

4.1 推动相关教育政策出台,促进流动超常儿童从形式上融入城市

政策是流动人口得以在城市生存的基本保障。流动超常儿童能否实现融合教育,关键在于相关的教育政策能否出台并得以有效实施。

首先,增加学校的财政支持是改善流动超常儿童的教育安置环境的重要举措。研究显示,教育财政问题流动儿童面临的首要问题[15]43。大量流动超常儿童仍在打工子弟学校就读,流动学校的经费不足直接导致了其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低、师资队伍参差不齐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政府应继续加大教育投入,使普通学校愿意接受流动超常儿童,使流动学校能提高办学水平,使流动超常学校得到更多的项目或基金支持,为流动超常儿童提供更合适的教育,帮助他们融入学校和社会。

其次,减少户籍制度的限制是促进流动超常儿童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的重要保证。有学者指出,户口对于流动人口获得流入地城市的各种资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0],尤其是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户籍限制使大部分流动超常儿童不得不就读于打工子弟学校,难以进入普通学校接受教育。可见,解决流动超常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弱化户籍制度的限制,降低入学门槛,使所有儿童均能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

4.2 加大社会文化产业投入,使城市从实质上接纳流动超常儿童

文化方面的接纳与宽容才是融合教育的本质体现。除了政策的强制性保障以外,城市还需要提高全民素质,真正从思想上、观念上、态度上悦纳流动群体。

首先,充分肯定流动人口的价值是平等与尊重的重要体现。外来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的城市经济及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城市不应因各种理由推卸流动儿童的教育责任,应一视同仁[14]43,因此,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应利用大众传媒宣传流动人口对城市发展的贡献,使流动超常儿童得到应有的尊重,享有平等的公民权利。

其次,营造全民团结、友爱的社会文化氛围是流动超常儿童融合教育的强效催化剂。传统的观念往往以同情、怜悯的眼光看待处境不利的流动儿童,并未充分尊重他们,这是流动超常儿童实现融合教育的最大的心理障碍,更深层次来说,这种文化氛围有违社会公平理念,是一种文化上不平等的对话。可见,提升社会大众的文化素养,为流动超常儿童融入城市环境创设良好的、平等的社会氛围,是实现城乡文化融合的必要条件,也是保证他们接受合适的教育的文化基础。

4.3 完善学校环境,为流动超常儿童提供良好的融合教育

学校是流动超常儿童实现融合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应创建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从课程入手,改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首先,丰富课程内容是满足流动超常儿童身心发展需要的基础。在融合背景下,需要不断充实课程,如抽离式教育[21],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满足特殊需要。因此,教师必须丰富教学内容,同时适当提高难度,使流动超常儿童既能开阔眼界,又能保证一定的挑战性,习得新知识。

其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流动超常儿童融入学校的重要保障。研究证明,师生关系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自我等方面的发展, 而且对亲子关系、同伴关系都有重要影响[22]。调查显示,打工子弟学校的师生关系十分不理想, 在亲密性、支持性和满意度上的得分都显著低于公立校和混合校[16]344。同时,专业性支持是实现融合教育的必要条件,需要既懂普通教育、又懂特殊教育的专业人员来保证流动超常儿童接受融合教育的科学性、有效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23],并指导家长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因此,学校要重视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推动师生建立起积极的人际关系之余,也要保证教育的有效性。

流动超常儿童的家庭环境也是促进其实现融合教育的巨大推动力,父母应该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充分了解流动超常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养方式,创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促进其人格、个性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健康发展。

[1] 邓猛.潘剑芳,关于全纳教育思想的几点理论回顾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03(4):1-7.

[2] 邓猛,朱志勇.随班就读与融合教育:中西方特殊教育模式的比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125-129.

[3] 陈云英.中国特殊需要在线远程咨询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04(9):1-6.

[4] 王寅枚,徐芳羚子.从教育公平角度看我国特殊教育的意义[J].现代教育,2015(16):4-5.

[5] 程黎,王菲.家庭教养方式对10岁城市与流动超常儿童自我概念的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10(12):36-41.

[6] 黄兆信,李远煦,万荣根.“去内卷化”:融合教育的关键: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融合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研究,2010(11):18-24.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EB/OL](2011-04-28)[2016-09-15].http://www.gov.cn/gzdt/2011-04/28/content_1854048.htm.

[8] 张铁道,赵学勤.建立适应社会人口流动的接纳性教育:城市化进程中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J].山东教育科研,2002(8):3-7.

[9] 杨东平,杨旻,黄胜利.201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294-306.

[10] 燕子. 给他们一个公平的机会:“流动超常儿童教育实验项目”正式启动[J].百姓,2009(7):10.

[11] 韩嘉玲.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续)[J].青年研究,2001(9):10-18.

[12] 马志芳,蔡澄. 流动儿童基础教育边缘化问题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11(8):32-34.

[13] 吕绍清.留守还是流动:“民工潮”中的儿童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8):189- 244.

[14] 程福蒙,柯洪霞.关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再审视[J].教育探索,2006(8):42-43.

[15] 邹泓,刘艳,李晓巍.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教育科学研究,2008(8):39-43.

[16] 查子秀,周林.对中学超常儿童的教育实验:北京八中首届超常实验班追踪研究[J].心理学报,1993(4):337-345.

[17] 任致远. 城市文化: 城市科学发展的精神支柱[J]. 城市发展研究, 2012,19(1):19-23.

[18] 崔学华.流动儿童融入城市教育的社会支持研究[J].社会工作,2010(12):57-59.

[19] 高政.社会排斥理论视角下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J].教育探索,2011(12):15-17.

[20] 陆益龙.户口还起作用吗:户籍制度与社会分层和流动[J].中国社会科学,2008(1):149-162.

[21] Renzulli J S, Reis S M. Research related to the School-wide enrichment triad model [J].Gifted Child Quarterly,1994(1):7-14.

[22] 王耘,王晓华,张红川.3~6年级小学生师生关系:结构、类型及其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3):16-21.

[23] 方俊明.融合教育与教师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4(3):37-42.

责任编辑 陈桂梅

Discussion about Migrant Gifted and Talented Children’s Inclusive Educational Issues against the Urban and Rural Bicultural Background

WANGYinmei1,HECong2

(1.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Shangrao Normal University, Shangrao 334001, China;2. Office of Party and Government Affairs,Jiangxi Medical College, Shangrao 334000,China)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ization movement, migrant children are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As the spokesperson of rural subculture, whether they can enjoy the fair education resources mainly depends on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and idea. Gifted and talented children are one of the educational objects of special education, so they will study in normal classes and own special treat, which is the trend of gifted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Migrant gifted and talented children own dual identities, which means if they want fair education, they not only have to accept the same general education with urban children, but also meet their special education needs. This study takes migrant gifted and talented children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special education needs and principles of inclusive education, draw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 the root of fair education of migrant gifted and talented children is based on the respect, understanding and tolera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bi-cultures.

migrant gifted and talented children; inclusive education;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2017-03-30

王寅枚(1987— ),女,湖北枝江人,讲师,研究方向:超常儿童教育。

10.13750/j.cnki.issn.1671-7880.2017.03.022

G 807.01

A

1671-7880(2017)03-0079-05

猜你喜欢
流动融合儿童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流动的光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