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校企合作中人才培育模式研究综述

2017-03-11 23:52孔令建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培育校企大学

孔令建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管理系, 海南 琼海 571400)



日本校企合作中人才培育模式研究综述

孔令建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管理系, 海南 琼海 571400)

在日本,校企合作的实施促进了人才的培育,对经济的复苏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有关日本校企合作中人才培育代表性文献的研究,依据实现目的的不同,归纳出日本校企合作中人才培育的三种模式,并对人才培育模式的特点进行总结。

日本; 校企业合作; 人才培育

日本的校企合作活动可以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日本的相关专家在对美国校企合作模式考察之后,日本政府开始重视校企合作。校企合作为日本培育了大量的人才, 对经济的复苏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学者对日本校企合作的作用做了三点总结,分别为学校与企业间优势和劣势互补、人才培育质量较高和学校组织机能强化[1]。可以看出人才培育在日本校企合作中的重要地位。校企合作中人才培育模式多样,但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比较零碎。本文通过对日本校企合作人才培育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出其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为三种:以增加社会实践经验为目标的课程引导模式;以实现就业体验和问题解决为目标的企业实习模式;以传承技能为目标的企业内人才模式。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总结日本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特点。

1 以增加社会实践经验为目标的课程引导模式

1.1 引入社会实践课程

日本社会实践课程的实施形式多样,如福冈大学开设的创业课程,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入门教育[2]。佐贺大学的社会实践课程是由教师带领学生参观企业,获取企业尚待解决的问题,然后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为企业问题的解决献计献策[3]。立命馆大学理工学部邀请日立制作所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对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与技术人员工作内容类似的体验课程的讲解[4]218。从社会实践课程导入的效果来看,有调查发现,大学期间是否选修社会实践课程,对毕业后学生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不是十分明显,但对工作满意度形成方面存在区别。社会实践课程选修过的学生,在工作满意度的形成要因中自我因素突出,并且可以通过这种因素进行自我诊断,提高自我恢复能力[5]。另外也有调研发现,选修社会实践课程的学生比没有选修的学生就业率高3.9%,就职活动积极性和学习欲望提升方面高50%,并且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6]。除以大学生群体为对象开展课程形式的社会体验外,山口大学的理工学研究生院、医学研究生院(工学方向)还面向在读研究生开设以缩短同社会距离为目的的课程,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7]50。

1.2 设立专门职研究生院

日本为进一步培养实践型人才,于2003年公布《专门职研究生院设置基准》,根究此基准在原有的硕士、博士学位的基础上,增加了专门职硕士学位。日本文部省公布的《专门职研究生院概要》中指出专门职研究生院的特点为:第一,不是以培养研究型人员为目的,而是以培养拥有高度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目的;第二,不是以理论研究为主,而是建立理论与实践的桥梁;第三,授课教师不是研究型的教授,而是有着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员(一般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员占全部教员的30%以上);第四,授课方法强调在案例教学和现场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与讨论达到知识传递的目的。为培养出符合专门职研究生院特色的技能型人才,神奈川大学法学专门职研究生院曾聘请在职律师为学生授课,千叶商科大学会计专门职研究生院中的大部分教员都是有着丰富会计工作经验的教授。2016年日本文部科学省的数据显示,日本已有114所大学开展了162个专业的专门职研究生院教育。

1.3 开展企业参与型大学生赛事活动

日本各大学之间的学生对抗赛形式多样,其中企业参与型学生赛事能使学生更加近距离地体验工作实践[8]。在这种赛事中,参与企业在提供资金赞助的同时,要求赛事的内容与企业业务相关联。如首先在企业协会与大学团体的共同策划下,由参与企业把各自问题或期待的目标以课题的形式通过学校传递给学生。其次各所高校中,同一导师(日本的大学一般从大学一年级下半学期实施导师制)的学生成员,组成挑战小组,并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等选择意向解决的课题。然后挑战小组成员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调研,研讨解决方案,并由导师在课堂上对解决方案不断地指导和完善。最后比赛时,选择解决同一企业问题的学生小组,分别在企业人员面前发表解决方案,并由企业人员判断比赛成绩。这种赛事的案例如日本神奈川经济同友会与神奈川县内各所大学共同举办的神奈川校企挑战赛、NS物流研究发表比赛等。

2 以实现就业体验和问题解决为目标的企业实习模式

20世纪90年代末,日本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在这种背景下,以提高就业率为目的的相关政策相继公布,促进了学生企业实习活动的开展。1997年,日本《教育改革程序》和《经济构造的变革和创造性行动计划》的实施,全面推进了企业实习型人才培育模式的发展[9]。根据企业实习过程中内容和目的不同,一般来说,企业实习分为就业体验型实习和合作教育型实习[10]16。这两种方式在人才培育方面有很大的区别。

2.1 就业体验型实习中的人才培育

就业体验型的企业实习一般时间在两周左右,以尽可能地给予更多的让学生发现自我,形成职业价值观的机会为目的[10]17。一般首先由企业向学校就业指导部门传达招收企业实习生的意向,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在新学期初公布实习信息。然后对报名的学生进行简单的社会实践培训。最后由学校和企业一同对报名学生进行筛选,合格者在寒暑假期间去企业实习,实习完毕后需要向学校提交实习报告。因为实习时间短,这种企业实习以企业各部门负责人员向实习生介绍企业发展、业务内容为主。在日本,企业接受实习生,已成为公司的应尽社会义务,也是公司进行宣传的有效手段。有学者指出企业和学生对企业实习的目的存在差异,学生想通过实习经历提高就业筹码,而企业想以此提高企业知名度和实现内部业务灵活化[11]。也有学者指出短期的企业实习只能从表面上了解企业,而长期的实习不仅可以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运用,也有利于企业业务内容的改善,甚至影响产品的开发[12]。但也有学者有不同的观点,认为即使是短期的企业实习活动也会对学生的升学或就业活动有积极作用[6]。

2.2 合作教育型实习中的人才培育

因为就业体验型实习的时间短,效果有限,合作教育型实习模式越来越被重视。合作教育型实习时间一般为3个月以上,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运用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的企业实习形式[10]17。除实习时间和实习目的不同以外,合作教育型实习是与学生所学专业有关的带薪实习;而就业体验型实习以体验工作优先,未必与学生所学专业有关,原则是无偿的实习[13]。并且就业体验型实习是企业主导的实习形式,而合作教育型实习是学校主导的实习形式。合作教育型实习中的人才培育的形式多样。如京都产业大学实行所谓的“三明治式”教育,即注册为合作教育型实习的学生,在大学4年间每学年的春学期在校学习理论与专业知识,秋学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或工作[14]。大阪大学基础工学研究生院与东芝公司共同设定研究课题,由博士生进行3个月以上的研究,既解决了课题研究问题,又达到企业需求人才培养的目的[4]221。山口大学校企合作推进室通过实践教育、研修等形式,积极推动就业不理想的本校硕士、博士毕业生与企业共同研究课程,进行再次择业[7]45。

3 以传承技能为目标的企业内人才模式

3.1 企业内学校的人才培育

日本校企合作人才培育的最初模式为企业内学校的设立和运营。1961年,日立制作所设立日立经营研究所(现变名为日立综合经验研究所),是日本企业内设立学校的起点。一般来说,日本企业内学校是一种企业内部的教育机构,初中或高中毕业的学生,被企业以正式员工的身份录用后,白天在企业内工作,晚上或周末在企业内的教育机构接受相当于高中或大学水平的教育。日本企业内学校的特点为:支付学生工资,但不收取学费;学生身份是公司的员工;毕业后以进入公司内部工作为前提,承担着掌握企业文化和传承企业特殊技能的重任[15]。但2000年以后,因为很多日本企业对长期以来所实施的终身雇佣制产生消极的态度,因此企业内部学校的数量不断减少[16]。目前,日本比较有名的企业内学校有松下幸之助商学院、丰田工业学园等。

3.2 企业内大学的人才培育

2000年以后,以培养年轻管理人员领导能力和员工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日本企业内大学发展迅速。有学者指出企业内大学是在超越原有企业内部研修所的基础上,实现人才培育的平台[17]。并指出日本企业内大学的特点为:培育对象范围广,重视IT技能的掌握和经验开发[18]。从日本企业内大学的人才培训形式看,既有基于网络平台式的教育,如东芝以实现学习型企业为目标,依靠自身技术开发出适合本企业的企业内大学教育平台,员工从入职起,根据自身设定的目标,同大学一样选修课程进行学习,且学习成果与人事评价相联系。富士通、充电器工业也通过网络形式进行员工培训等。也有企业与大学合作式的教育,如TOTO公司委托九州大学研究生院的教授,为公司内部的中坚员工和年轻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4 结语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看出日本校企合作人才培育模式有以下特点:

第一,校企合作中人才培育对象范围广,形式多样。培养对象不仅限于在校生,企业人员也是校企合作中人才培养的对象。针对预期目标实现的不同,以课程引导、企业实习、企业内教育等多种方式实施。

第二,政府通过政策颁布、资金补贴等方式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日本的校企合作也称为企官校(产官学)合作。通过以政府引导,企业与学校为实施主体的合作人才培育模式的实施,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体系化、规范化。

第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过程中,兼顾各参与方利益,实现共赢。企业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提高知名度、解决问题、传承技能。学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体验社会实践、了解工作内容,乃至实现就业。而这种共赢的实现,进一步促进了日本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

[1] 覧具博義.産学官連携に望むこと[J].産学官連携ジャーナル創刊号,2005(2):32-34.

[2] 阿比留正弘.ベンチャ企業論で人材育成:人生の経営者になる[J].産学官連携ジャーナル,2015(1):11-14.

[3] 佐藤三郎.学生向け授業を活用した地域との産学連携の試み[J].産学連携学,2005,2(1):43-46.

[4] 長平彰夫,西尾好司.産学官連携マネジメント[M].中央経営社,2006:218,221.

[5] 後藤文彦,大西達也.キャリア教育としての産学連携教育が卒業生の仕事満足度要因に与える影響に関する実証的研究[J].高等教育ファーラム,2014(4):1-7.

[6] 杉本和弘.世界標準の産学連携教育を目指す日本型コーオプ教育[J].リクルートカレッジマネジメント,2014(1):22-23.

[7] 李鎔璟.産学連携部署の特性を生かした人材育成?教育活動[J].産学連携学,2014,10(2): 50,45.

[8] 上沼克德.学生の主体性を引き出すゼミナール活動[R].神奈川大学2013年度第2回FD研究会,2013.

[9] 吉本圭一.インターシップ制度の多様な展開とインターシップ研究[J].インターンシップ年報(日本インターシップ学会),2006(9): 17-24.

[10] 松澤松明.産学連携による新しい人材育成システムの構築に向けて:コーオプ教育型インターシップによる科学技術人材育成への挑戦[J]. 産学官連携ジャーナル,2005,1(11): 16,17.

[11] 高橋保雄.インターシップと企業:実務者からみたインターシップの効果と課題[M].インターシップとキャリア:産学連携教育の実証的研究,学文社,2007:182-184.

[12] 石田広之.大学におけるインターシップ実施内容[M].インターシップとキャリア:産学連携教育の実証的研究,学文社,2007:59.

[13] 笹岡賢二郎.実践型人材のコーオプ教育[J].産学官連携ジャーナル,2013,9(10):28-29.

[14] 京都産業大学. コープ教育研究開発センター.日本の「動く」を進化させる.[EB/OL].[2017-01-11].http://www.kyoto-su.ac.jp/career/ahcetq-000000133i-att/2015_co-op.pdf.

[15] 田中萬年.働く人の「学習」論[M].学文社,2005:22.

[16] 片山勝己.高専の特性を生かしたより幅広い学校間連携への提案:企業内学校の失敗事例を教教訓として[J].日本高専学会誌,2012,16(3):175-180.

[17] 大嶋淳俊.コーポレートユニバーシティ論序説[J].政策·経営研究,2009(2):149-164.

[18] 大嶋淳俊.日本型企業内大学の発展[J].国際情報研究,2007,4(1):1-12.

责任编辑 俞 林

Comment on the Research of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 in Japan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KONGLingjian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Hainan College of Software Technology,Qionghai 571400, China)

In Japan, the implementation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promotes talents cultivation, which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its economic recovery and development. The paper, through studying the representative literature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Japanese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based on different purposes, sums up three modes employed by Japanese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to foster talents, and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s.

Japan;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talents cultivation

2017-03-28

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校企协同培养电子商务人才模式和运行机制研究”(Hnjg2015_99)

孔令建(1981— ),男,辽宁营口人,日本神奈川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客员研究员,研究方向:电子商务,市场营销。

10.13750/j.cnki.issn.1671-7880.2017.03.002

G 642

A

1671-7880(2017)03-0004-03

猜你喜欢
培育校企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