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皖南皮影戏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2017-03-11 18:58
梧州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皖南皮影戏皮影

樊 匀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工程系,安徽 芜湖 241000)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皖南皮影戏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樊 匀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工程系,安徽 芜湖 241000)

作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皖南皮影戏,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是皖南地区古老文化的见证。然而受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影响,皖南皮影戏的生存空间受到极大限制,面临着后继无人、即将消亡的困境。文章通过分析当前皖南皮影戏所面临的困境以及产生的原因,积极探讨皖南皮影戏的传承与发展途径,并呼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民参与。

非物质文化遗产;皖南皮影戏;消亡;传承与发展;全民参与

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是一种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平面偶人光影表演的戏剧形式。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而这种偶人又可称为“影人”。由于皮影戏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来,流传甚广[1]。中国皮影戏主要分为三大系统:分别是北方影系、西部影系和中南部影系[2]。皖南皮影戏当属于中南部影系,由于皖南山区的特殊地理条件,其发展规模有限,一度鲜为人知。其实在数百年前,皖南皮影戏也曾有过盛极一时的辉煌时期,是皖南地区一颗古老而珍贵的文化瑰宝。

一、皖南皮影戏的概述

(一)起源

皖南皮影戏,它起源于素有戏剧之乡之称的安徽省宣城市,2008年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据史料记载,清中期江南曾发生了一场瘟疫,陆续有外来移民迁入皖南地区,尤其以湖北移民为多,因此也带来了他们的汉族民间艺术——皮影戏。如较为著名的《湖北下江南》剧目,就是描写当时灾民南迁历史情况的。当皮影戏传入皖南地区后,与当地的民间歌舞融合演变,慢慢发展壮大就成为了后来的皖南皮影戏。由于它们的影人、道具都是装在两个长方形的木箱里,用一根扁担挑着就可以走街串巷地演出,皖南皮影戏又被百姓称为“一担挑”的戏[4]。它的一台戏演出只需要4个人,无论树下还是庙台,有空地就可作为舞台表演,不受任何空间限制且收费低,老百姓都能看得起。由于皖南皮影戏的剧目内容都取材于民间,有青苗戏、青山戏、谷梅戏、愿戏、接年戏、拜年戏等,均反映的是民间驱邪避灾、祈求太平的美好愿望[4],因此又被称为“太平戏”,深受广大百姓的喜爱,距今已经有四百多年的悠久历史。

(二)艺术特征

通常皮影戏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造型和声腔这两个方面。而皖南皮影戏则在祖传文化的基础上融入了大量其他方面的艺术手段,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征。

1.造型

皖南皮影的尺寸较大,最大的有60厘米,小的也有40厘米左右,其制作工艺包含“选皮、制皮、推皮、描样、雕刻、上色、熨平、装订”8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十分考究[5]。首先要选择上等的牛皮或驴皮,用特殊药水把皮变空透,再根据祖传的设计样谱或者设计画稿,然后进行描样。雕刻时往往要用十几把刻刀,根据生、旦、净、末、丑的人物造型和纹饰选择不同的刻法。在雕刻过程中,皖南皮影戏则吸收了许多其他的艺术手法,利用抽象与写实相结合,对人物及场景进行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戏曲化的综合处理。造型上,其脸谱与服饰造型生动而形象,夸张而幽默,雕工比较细致、流畅,着色浑厚沉着,丽而不艳,通体透剔,四肢灵活,使人赏心悦目。而在色彩的选择中,皖南皮影以红、黄、绿、黑为主,简洁明快,不同颜色的选择喻示不同人物的个性特征,如红脸的精忠、黑脸的骁勇、黄脸的狡猾、白脸的奸诈等。每个影人的头、四肢、躯干都是独立制作的,然后通过铁丝或者线连成整体,系在木棍上,便于艺人操纵。演出时,艺人们躲在幕布后面,不仅要灵活操纵影人表演各类动作,还要说、念、打、唱,同时还要响锣鼓。

2.唱腔

皖南皮影戏采用的唱腔,是在祖传唱腔的基础上,融入了本地传统的花鼓戏唱腔,同时还有表演者个人的独创。其唱腔高亢、圆润,韵味独特,加之采用渔鼓筒伴奏,更是增加了唱腔的音乐魅力。每完成一场皮影戏的演出,表演的艺人要唱上几百句戏词,这些戏词除了部分是有脚本的,剩下的大多是一代代口耳相传下来的,以4句为一段,呈“五五七五”句式,戏词生动形象,诙谐风趣,充满了皖南地区的地方特色。

(三)发展现状

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它的兴亡盛衰。受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影响,中国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类似皮影戏这类以口传身授为传承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迅速消失[6],因此皖南皮影戏也同样逃不过后继无人的局面。80年代末,随着大部分艺人被淘汰,皖南皮影戏兴衰更迭;进入90年代后,和其他许多民间艺术一样,皖南皮影戏受到电影、电视等冲击,演出市场迅速萎缩,为了谋求生计,许多皖南皮影艺人不得不被迫转行[4]。进入21世纪后,只有零星的影戏班还在艰难地勉强支撑着,皖南皮影戏面临着即将消亡的危险。如何及时有效地拯救这些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重要而迫切的研究课题。

二、传承与发展中的困境

为了拯救岌岌可危的皖南皮影戏,拯救这些即将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年来宣城市政府和民间表演者为此做出了大量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其消亡的步伐,但是远远没有达到期望的成效。生存土壤的贫乏、表达方式的单一局限以及继承者的缺少等等,都成为了皖南皮影戏传承与发展路上难以逾越的障碍。

(一)艺术土壤的流失

当今社会,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的急剧转变,人们在追求现代科技和经济的过程中,会不知不觉地抛弃一些传统的东西。当我们努力学习各方面的先进知识,加快现代化建设,提高自身现代化水平的时候,看到那些“古老的、陈旧的、很土的”的事物,本能的感觉是它们不属于这个时代,会拒绝它们,甚至是排斥。譬如在现代绝大多数人眼中,皮影戏不过就是街头巷尾几个民间艺人的吹拉弹唱,与当今这个现代化“高大上”的社会是那么的格格不入,根本就不该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在他们观念中,似乎这些皮影应该被当作收藏品陈列在各大博物馆中才是正确的归宿。正是由于这样的观念剥夺了皖南皮影戏最后的生存土壤,在令人眼花缭乱的现代生活中,曾经耀眼夺目的传统文化被挤到了一个落寞的境地,只能一步步凄凉地走向消亡。如果想要拯救皖南皮影戏,拯救安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必须从它们的生存源头改善。

(二)表演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

在古代,由于皖南皮影戏的行头可以“一担挑”就走,又无论街头巷尾还是庙前树下,可以随时表演,深受百姓的喜爱。但是在今天,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城市规模扩大,市容市貌要求提高,人们距离这类挑着担子到处演出的传统表演越来越远,很多地方甚至是禁止民间艺人当街表演,所以皖南皮影戏的表演时间、场所都非常的有限。除了政府组织公共活动或者一些单位的邀请之外,皖南皮影戏几乎没有任何为普通民众表演的空间,如此一来,恶性循环,人们接触并了解皖南皮影戏的机会基本为零,只会更加的远离它。试问连最基本了解和认识的人群都没有,又谈何传承和发展?因此,要传承和发展类似的民间技艺,要从表演的时间和空间上进行改革。

(三)后继无人的窘境

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始终有传承人,它是不会消亡的。而皖南皮影戏当前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便是后继无人。2014年,“影像安徽”记录了皖南皮影戏的当前困境——表演者渐渐老去,后继无人。目前掌握着皖南皮影戏的制作工艺和演绎技巧的人,绝大多数已经步入古稀,即便是最“年轻”的第九代传人何泽华,也已经四五十岁,他倾其一生所有,在宣城创建了皖南皮影博物馆,目的就是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热爱皖南皮影戏,最终加入到传承人的队伍中来。然而当下的年轻人,更喜欢的是有着炫目灯光和电子音乐的各种演唱会,或者各种电影或者电视剧,对于皖南皮影戏这种看上去吹吹打打的古老事物根本没有兴趣;而且这类完全靠师傅口传身授的民间技艺,需要人们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去学习领悟,不可能像培训班那样短期速成地培养学员,确实限制了很多人去学习它;同时,这种走街串巷的“一担挑”表演形式,不仅风吹日晒而且收入不高,从作为职业选择角度来看,确实无法跟那些坐在电脑前工作的“白领”媲美,显得不够“高大上”。正是基于这么多因素,皖南皮影戏缺乏年轻的传承人。

三、多方面探寻非遗传承之路

正是因为困难重重,因此迫切需要从多方面寻求皖南皮影戏的传承与发展之路,也是对安徽古老文化血脉的一种保护。面对困境,要从各方面着手,改善当前面临的问题,提高普通民众对皖南皮影戏的了解和认知,让更多的人热爱它,才能自发地去保护与传承皖南皮影戏乃至更多其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提升皖南皮影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建立激励机制

基于皮影演出者当前面临的窘境:社会不重视,演出受限制,收入也很低,导致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一职业。我们应当为皖南皮影戏提供更广阔的表演空间,譬如成立多个“皖南皮影戏表演家协会”,给每位表演者担任一定的职位;定期在一些大中型场所安排演出并事先给予大力宣传;授予那些优秀的皮影表演者“表演艺术大师”的称号,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逐步在现代社会中建立一种皮影表演也是“高大上”事业的观念;鉴于之前皖南皮影戏曾在小学校园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和喜爱,也可以将皖南皮影戏等民间技艺开设成类似于围棋、跆拳道之类的兴趣班,引入中小学课堂,陪伴孩子们的童年,使他们从小就掌握皖南皮影戏之类的表演技巧,自觉养成一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意识,为将来成为传承者培养后备力量。总之,通过各种激励机制,让年轻人感觉从事皖南皮影戏之类的工作同样可以体现自身价值,自愿投身到皖南皮影戏的传承事业之中,保证其后继有人。

(二)皖南皮影戏剧目的创新

目前皖南皮影戏主要的演出剧目都是过去的老剧目,唱本也相对落后,由于看得多了,观众也就失去了兴趣。因此需要皮影戏编剧们大胆地创新,不断编写新剧目,创作出能够体现当前时代主旋律和弘扬当前社会价值观的好作品。就好像我们看的相声小品那样,只有不断地推出与时代同步的新作品,宣扬正能量,才能使得观赏者永远不乏味,才可以拥有稳定的观众群体。

(三)表演形式的多样化

前面提到过,传统的皖南皮影戏是“一担挑”表演,在街头巷尾随便一搭就可以演出,这在当代已经很难实现了。并且由于演出规模很小,全靠手拉弹唱,影人和场景尺寸也不大,只能近距离或中距离观看,不利于在大型活动中演出或宣传,演出空间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要打破这个传统的局限,就要努力采取多样化的演出形式。以当前海宁皮影戏为例,它在舞台表演中融入了现代声乐多媒体的演绎,闻名全国;同时发展了诸如“影腔调、课本剧、手影戏、皮影电影以及皮影视频”等新皮影形式[2]。受此启发,皖南皮影戏同样可以开发出多样化的表演形式:譬如在一个大型的舞台上,皮影表演者以传统方式进行表演,可以通过多台摄像机,把他们的表演放大到整个舞台的液晶屏幕上,同时根据剧情需要加入一些节奏感较强的现代背景音乐,古老与现代相结合,既尊重了表演者的演绎,也迎合了现代观众的口味;同样,还可以根据皮影戏的唱腔和肢体语言,再融入现代舞蹈的动作,编成各种皮影戏歌舞,舞蹈演员穿着影人的服装演绎影人的动作,以现代歌舞的形式展现皖南皮影戏的风采等。多样化的演出形式能够延伸皖南皮影戏的演出空间,扩大观众群体,增加其在当代民众心中的影响力。

(四)皖南皮影戏的数字化传承与发展

随着数字技术以及以数字技术为依托的动画技术与CG技术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向数字文化遗产转变已是必然趋势。近年来,国内将数字技术应用于皮影戏传承发展研究的著名项目有“中国美术学院皮影数字博物馆”;在皮影动画片制作方面,国内著名的皮影动画片有《梁祝》《十八相送》《桃花源记》等[7]。而有关皖南皮影戏的数字化保护工作,则可以包括原始素材数字化采集、原始素材数字化处理和原始素材数字化展示与传播三个部分:首先通过对皖南皮影戏的皮影图像和经典剧目音视频的标准化采集,完成从实物到数字化的第一步;其次通过对采集的图像和音视频进行优化处理工作,使得皮影的数字化更加规范、美观,能够最大程度地复原实物的外观和功能;最后将素材归档建立皖南数字皮影图书馆,里面可以包括皮影图库的建立、皖南皮影动画片和皖南皮影戏的VR虚拟现实等。利用数字技术为皖南皮影戏赋予新的生命力。

(五)普及皖南皮影戏的保护

一直以来,皖南皮影戏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主要依靠的是宣城市政府和部分皖南皮影表演者的个人力量,譬如何泽华的“皖南皮影博物馆”,就是他倾其所有一手创建的,可以说,这些保护工作是孤独的,也是缺乏后继力量的。因此提倡要普及皖南皮影戏的保护工作,不仅是在宣城市,而是要扩散到整个皖南地区;不仅要依靠政府和少数个人力量,还要通过政策引导和号召、专项资金投入等政策措施,调动各级政府部门、大专院校、各类社会组织以及民众对皖南皮影戏保护的积极性[2];建立皖南皮影戏保护基金,作为皖南皮影戏保护工作的最强后盾,将各方面的力量汇聚一起,全面展开皖南皮影戏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六)其他产业中的皖南皮影艺术

皖南地区山美水美,远有黄山、西递宏村,近有桃花潭水和水墨汀溪,中外的游客络绎不绝。因此,若将影人制作成工艺品在旅游产业中进行交易,一定别具皖南特色;还可以将其影人形象制作成各种工艺品,譬如皖南影人挂件、皮影扇子、影人服饰等,作为对外交流的艺术媒介。当然,还可以在游戏开发、软件制作中从皖南皮影戏中取材,以皖南皮影的影人造型为原型,开发出皮影题材的游戏或软件等,从不同方面折射出皖南皮影戏的独特魅力,通过不同的媒介,让更多的人知道它,喜欢它,自发地保护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珍贵的古老文化宝库,所有人都有不容推辞的保护与传承职责。虽然时代在变更,但是美好的文化总是能够源远流长得以生存,我们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多方面地探寻皖南皮影戏的各种发展途径,努力为其争取到长久的生存机会。非遗传承之路,任重而道远,惟有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以不同的方式激励更多人投身到传承中来,古老文化才能后继有人,古老的艺术精髓和文化底蕴与现代文明完美结合,以新的生命形式生存于现代社会,并源源不断地流传下去。

[1] 薛海萍. 浅谈皮影戏发展渊源与新途径传承[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169-170.

[2] 郑晓丽. 城市皮影戏传承发展探析——以复州和海宁皮影戏比较为例[J]. 大连大学学报,2016(2):100-104.

[3]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EB/OL]. 中华会计网校,ttp://www.chinaacc.com/new/63_74_/2009_2_18_wa72048302981290022774.shtml.

[4] 朱青. 皖南皮影的前世今生[J]. 农村·农业·农民,2011(12A):56-57.

[5] 张俊. 皖南皮影戏的非遗传承之路[EB/OL].中国新闻网,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6/04-07/7825818.shtml.

[6] 杨开颜,江丽瑜.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民俗民间艺术[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5):134-137.

[7] 许瑾. 海宁皮影戏数字动画骨骼生成研究与设计[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11):149-150.

(责任编辑:覃华巧)

Study on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Shadow Play in Southern Anhu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anYun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nhui Technological College of Machinery and Electricity, Wuhu 241000, China)

As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Anhui Province, the shadow play in the southern Anhui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four hundred years. It is an evidence of the ancient culture in southern Anhui. However, influenced by the process of social modernization, the survival space of the shadow play in the southern Anhui is greatly confined, facing a hard situation of absence of successors and fate of extinction. By analyzing the hard situation faced with by the current shadow play in the southern Anhui and the causes for it, we actively explore the ways to inherit and develop the shadow play in southern Anhui and call for the participation of all citizens in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hui shadow play; Extinction;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Universal participation

2017-02-20

2015 年度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 ( SK2015A615)

J229

A

1673-8535(2017)02-0075-05

樊匀(1981-),女,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图形图像处理、动画设计与制作。

猜你喜欢
皖南皮影戏皮影
我们来演皮影戏
《皖南的秋天》《余晖》
《马头墙》、《皖南印象》之二
皮影戏
月光皮影
《皖南印象》
我爱皮影
不老的皮影
我发现了皮影戏的秘密
皮影戏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