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姗姗
(辽东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3)
【文化视点】
满族民俗文化传承的现实困境探析
宋姗姗
(辽东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3)
本文主要从满族民俗文化概述入手,在对满族民俗文化进行清晰分类的基础上,从民俗文化产生根基、民俗文化传承通路、民俗文化发展格局三方面系统阐述满族民俗文化传承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恢复民族生态系统、建构良性发展通路、引领打开发展格局等建议,旨在使满族民俗文化在保护的基础上得到传承及实现创造性发展的目标。
满族;民俗文化;传承
目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成为我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主要方向和重点内容。随着国家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满族民俗文化的传承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满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也是我国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人口数量最多的民族。满族始于明朝初年,[1]经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与沉淀,满族民俗文化在与其他民族民俗文化交汇融合与创造新生的过程中,彰显出其独特的魅力与吸引力。但随着满族作为统治阶级民族的没落与衰败,再加之经过战争的洗礼,其文化大格局及民俗文化的保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那么,新时代满族民俗文化传承遇到了哪些现实困境与发展“瓶颈”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文化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是人们生活方式和表达方式的总和。[2]文化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起着光辉灿烂的点睛作用,人类文明也正是诞生于不断传承与发展的文化中。文化本身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点滴汇聚,其形态亦是包罗万象,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种类。满族文化源远流长,窥其发展史不难发现,其最具有生命力的灵性存在便是千百年来流传于民间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生动地演绎着满族的起源、发展、兴盛与衰落。
民俗即民间风俗,在社会生活中是一种普遍现象。它可以大体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口承语言民俗和精神民俗几大类。民俗文化是相对于书面文化传统之外的文化,以口头、风俗或物质的形式存在,以民间传承(或者是口传、模仿、表演)的方式传播。[3]
满族民俗文化形态相对丰富,根据满族史和满族文化史的描述,结合深入实地调研,系统地对满族民俗文化进行分类,从婚俗、礼俗(祭祖、家规)、食俗、服饰、民居、民间艺术(剪纸、高跷、太平鼓)、教育几个方面深入考察其民俗文化的生存现状。总体来说,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较为丰富,其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满族民俗文化形态,这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但由于开发时间较晚,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造成了满族民俗文化传承的现实困境。
(一)民俗文化产生的根基遭到严重破坏
众所周知,满族民俗文化产生的基础是以满族聚居地人民民族生态的良性发展为前提的,只有良好的民族生态氛围和环境,才可能使满族民俗文化得到长久的发展。但经过调研发现,满族聚居地的满族人民在婚俗、食俗、民间艺术的传承方面较好,在礼俗、服饰、民居、教育等方面的传承不容乐观,满族聚居地民族生态破坏严重。比如,满族人大批迁入辽宁省凤城满族自治县已有约二百多年的历史,在这期间,其固有的风俗习惯也随着生活发生变化,满、汉的界限日益缩小。清朝中期以后,当地的满族操用满语者已日趋减少,现在则完全通用汉语,只有少数老年人尚能记得几个字母和几句满语,如称“正白旗”为“古录山若易”;“头一年”为“祖阿尼亚”。至于其他的风俗习惯与外地的满族大同小异。[4]满族聚居地汉化、满语失传、满文面临消失等众多问题使得构成满族民俗文化传播、传承的重要媒介处于无效状态,这也是满族民俗文化传承所面临的巨大阻碍。
(二)民俗文化传承通路单一,缺乏生机
静态层面,史实的记录虽然极具地方特色,但相对于完整、大量的满族民俗文化研究者或传承者而言,其传承方式大多都是通过史料的查阅进行保护性传承。因此,我们发现大多数的研究依然局限在文字的推演中,没有了实际调研与发现的融入,缺乏文化传承的生动性。
动态层面,满族民俗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以通过经验的世代传递与灵性的感悟创造为主,传承人遭遇变故或受生活压力所迫转行等行为,使满族民俗文化传承屡屡受阻。可以说,多元化的存在恰恰给予了世界更多的可能性。究其根本,是静态、动态层面的单一通路发展模式降低了满族民俗文化传承的有效性。
(三)满族民俗文化发展格局尚未全面打开
首先,满族聚居地的民俗文化一般是和旅游产业结合在一起的,将满族民俗文化作为旅游消费的一个“卖点”进行宣传,而非真实生活状态的呈现。尤其缺乏将优质民俗文化精髓与新时代融合共存发展的途径开发,犹如“无源之水”一般使满族民俗文化传承缺少发展的灵魂。
其次,满族民俗文化传承方式只停留在展示、介绍层面,缺乏情感的融合和切身体验。如果不深入真实的民俗氛围当中,那么每个接触过浅表层满族民俗文化的人就很难体会到满族民俗文化带来的历史感与震撼。
第三,满族聚居地生态文明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建设。尚未出现以特色民俗文化为主题的少数民族聚居地生态建设,从而带动经济产业链发展的新格局,依然停留在对即时经济指标数据的盲目追求上,缺乏抓住本质、把握规律分析的战略布局,造成满族聚居地民俗文化传承格局狭小的状况。
(一)重视满族聚居地的民族生态体系建设
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融入到当地精神文明建设中,在保持主基调一致的基础上,突出民族特色。可以从民居等基础设施的特色规划管理入手,在夯实硬件的同时,将满族民俗风情融入其中,开展各类特色主题活动,使满族聚居地的满族人民深化对本民族历史的了解和喜爱,对民族之间的团结协作与创造性发展有正确的判断和清晰的认识。从而保证满族优良民俗风情得以在保护性传承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性发展。
(二)积极建构出动态生成、富有吸引力的民俗文化传承良性发展通路
可以扩大民俗文化研究的领域,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不断深化对满族民俗文化的系统研究,丰富民俗文化的研究成果;除了史实研究外,应特别鼓励与时代背景相结合的民俗文化跨学科应用研究,增加民俗文化传承的可能性与有效途径;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民俗文化领域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及经济收入,使“活”的文化得到传承,在动态生成的韵美中,增加满族民俗文化的吸引力,并以此为契机,形成新的产业格局。
(三)引领满族聚居地打开以民俗文化发展促进经济增长与文化建设的新格局
1.满族民俗文化生态体验项目的铺开建设
要想使满族民俗文化得以发扬光大,不光要让满族聚居地的满族人民体验到来自老祖宗的民俗文化体验,还要增加其他民族人民对于满族民俗文化的深度了解。可以“食俗体验之旅”为主线,亲尝满汉全席、满乡八大碗、汤叉子、酸汤子等各色满乡美食,在品尝之余,对其产生背景及当时的民俗风情产生了解的兴趣,激发其自主了解满族民俗文化的欲望;“满乡风韵服饰之旅”,可以穿戴体验满族不同生活场景下的各色服饰,了解满族历史各个时期不同背景下的服饰变化与特色;“礼俗切身体验之旅”,可通过亲身参与,感受萨满教、满族说部、婚俗、祭祖、家规等礼俗散发出的独特魅力,并能通过体验引发深层次的思考,结合时代背景自主判断出其合理的部分,使之发扬光大。将满族民俗文化融入到各个主题体验活动中,在动态生成的切身体验过程中实现满族民俗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发展。
2.挖掘特色民俗文化精髓的新时代价值
满族民俗文化欲长久地传承发展下去,离不开对其精髓的挖掘,以及与时代背景相结合的不断更新交融与创造。在满族聚居地,我们可发现满族民俗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尤其在德育领域的重要价值所在,通过深入挖掘满族民俗文化中的德育价值,[5]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与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有机结合,将满族民俗文化的精髓部分,特别是能够经得起人类社会发展考验的,且符合人本取向的价值提炼出来,分层分类地与主流价值观念进行匹配分析,而后重点作用于满族聚居地民族生态建设领域,使满族民俗文化在得到良性保护的基础上获得具有时代价值的新生力,促进满族民俗文化在与其他文化的交融中得以生存与繁荣发展。
3.打造特色经济产业带的开放格局
满族民俗文化发展的“瓶颈”恰恰意味着新生机的展现。以特色民俗文化为主题打造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民族生态文化,并以生态文化作为地域名片开发旅游业的发展,又以旅游产业深入民俗文化的系列体验打通文化经济产业链纵深发展的结构,促进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聚居地经济产业带的全面形成。
重中之重还在于深入发掘满族民俗文化的精髓,并以此为原点建构教育、文化、经济体系内的交互发展格局,以多元开放、兼具满族特色视角打造满族聚居地的开放经济格局,从而在良性经济运行与生态文明建设步调一致的基础上,实现满族民俗文化的保护性发展。
总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之路是漫长、艰辛且极具价值的。不可否认,满族民俗文化传承的现实困境重重,而在困境当中又萌发出新的生机与希望,比如跨学科领域多视角地挖掘满族民俗文化传承价值、切实有效地应用提升满族民俗文化传承效果的方法体系及建立试点区域等,都为满族民俗文化的良性传承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
[1]刘小萌.满族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
[2]George H.Schoemaker. The Emergence of Folklore in Everyday Life[M].Bloomington:Trickster Press,1990.1-10.
[3]王娟.民俗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3.
[4]国家民委辽宁省编辑委员会.满族社会历史调查[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45.
[5]宋姗姗.道德养成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6.1.
【责任编辑:周 丹】
G124
A
1673-7725(2017)04-0011-03
2017-02-15
本文系辽宁省人文社科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满族民俗文化的德育价值研究”(项目编号:W2015164);辽东学院科研基金重点培育项目“满族民俗文化精品的现代德育功能研究”(项目编号:2016ZD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宋姗姗(1983-),女,辽宁丹东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文化、道德教育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