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君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商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53)
“专业+创业”融合式高职财经类专业建设模式分析
姚 君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商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53)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地方经济是其办学宗旨之一,财经类专业作为大文科的热点,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经济形势下的发展,随着“互联网+”和“创新创业”理念的深化,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两者有机结合是完善高等职业教育财经类专业建设的必然趋势。文章从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经贸类专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专业+创业”融合式经贸类专业改革的理论基础,提出该融合式高职教育模式的具体建设路径。
创新创业教育; “专业+创业”融合式教育; “互联网+”
“十三五”期间,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的发展应该充分体现“实践型、技能型、应用型”的特色,避免和普通高等教育同质化发展。当前“互联网+”理念已经深入渗透到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中,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和专业教育理念也要及时进行更新和优化,以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2015 年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同年7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新经济背景下一种趋势,加快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侧重培养高素质人才,更重要的是担负社会服务的职能。努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做配套服务,是未来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大方向。作为财经类专业群,融合着贸易、物流、电商、营销等专业优势,如何整合这些专业优势,运用“互联网+”和“创新创业”的理念进行专业和课程改革,以适应地方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已成为高等职业院校完善教育结构的重中之重。本文以江苏省职业院校为分析对象,研究现有的财经类专业构成和发展现状,结合省内改革的优势专业,得出高等职业教育财经类专业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通用模式,以期为高等职业教育结构优化出谋划策。
截至2016年12月,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财经类专业设置主要有会计、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专业布点数在文科类专业中比重占到81.27%,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学生、家长还是从社会需求层面,财经类专业一直是文科专业中的热宠。此外,截至2015年12月,高等职业院校财经类专业毕业生45 489万人,高出本科经济类和管理类人数总和近1.45万人;招生人数50 267人,高出本科经管类人数总和近1.46万人;在校学生137 462人,高出本科经管类在校生总数出6 739人。由此可见,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财经类专业发展规模已经全面超过本科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总数之和,成为地方高等教育,尤其是财经类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从现有的教学规划和教学模式来看,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财经类专业主要是侧重财经管理、商业贸易、物流管理、旅游管理四大方向,也形成如财经专业群、商贸专业群、物流电商群、商务管理群等专业群。教学模式主要是高职教育推崇的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等经典模式,专业建设和改革方面在全国都处于相对领先的优势。但是,调研中笔者发现,各大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都是与专业教育割裂开来的,作为两条线并行的教育模式,教育师资也非常匮乏,一般由辅导员、行政人员或者专业教师兼职授课,一线的管理人员和创业人员只是作为外聘教师,很少能真正走进校内课堂,采用的也只是讲座和座谈的形式,并未把创新创业理念融入专业教学中。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也只是采用理论授课,完成教学任务,并没有真正搭建相应的教学平台和资源,让学生培养相应的创新创业技能。因此,这种简单粗放的财经类专业教育不再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高等职业院校的财经类专业教学必须进行“专业+创业”融合式改革。
自1999年普通高等教育实行扩招政策以来,本科院校除了本身内涵建设外,另设了很多独立民办学院。高等职业院校为了自身发展,有些也逐步申报升格为本科院校,在经历了本科学院和民办独立学院井喷式的发展,加上高考分批次录取的制度和我国教育适龄人口的锐减,高等职业院校的招生夹缝中生存,除了部分国家示范、省级示范院校招生没有太多影响,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招生都遇到了瓶颈。因此高等职业院校,急需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否则将会面临生存危机。
就业压力是与招生规模的增长相伴的。国家宏观经济调整的大环境和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迫使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摒弃和普通高等教育同质化的培养模式。创新创业成了新形势下解决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客观选择,同时也符合国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以创业带动就业作为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改革的重要方向。
互联网的普及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也改变着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整个教育大环境。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和教学手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慕课、翻转课堂、在线开放课已经逐渐进入理论教学课堂,而高等职业教育本身就应侧重职业技能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互联网+”网络环境下,作为财经类专业建设就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和网络资源进行“专业+创业”教育,除了创建信息化理论教学平台外,更要创造整合“互联网+”资源的创业实践教学平台,以此来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敢于承担创业风险的人才。
目前很多高等职业院校都是省属和市属的学校,因此他们的办学宗旨主要应该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高等职业院校除了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使命,也担负着为地方产业结构调整提供配套的“产学研”一体化服务。因此,江苏省作为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沿海开放地区,高职类财经类专业更加应该注重与现代服务业相配套的专业建设和教育,如开展商业贸易与营销类专业的发展,以期为地方经济服务提供一线基层人才和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普通高等教育主要侧重于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而高等职业教育则侧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实一体化是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重要特点。但是传统的理实一体化都是停留在理论角度,从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来看,并未真正实现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的宗旨。在引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更加注重内涵建设,可以借鉴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创立新的职业教育模式,如“导师+项目+团队”的培养模式,该模式主要是以专业群作为依托,以项目教学作为载体,通过组建学生学习团队,并配备校内专职教师和校外兼职管理者作为导师的形式开展职业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的教学。这种模式真正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的工学结合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
高等职业教育首先要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将学生职业岗位胜任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学院发展的首要目标。传统财经类专业教学中,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大多数是两条线进行的,而新形势下,两者的融合更加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在专业理论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有效激活专业知识的刻板与单调,通过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岗位实践来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从而提升专业学习的有效性。此外,对创新创业教育而言,有课堂内专业知识的依靠,教学模式就更加贴近学生实际,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两者的融合势必提升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传统的高等职业教育,无论是课堂教学内容,还是课堂教学方法都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理论学习无法克服单打独斗、信息闭塞的缺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为高职学生网上学习和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学生运用网络学习资源可以实现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优化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比如各专业核心课和实践类课程都可以建设资源共享课,学生可以通过课程教学平台及时、反复地学习消化理论知识,对于学习中有疑惑的难题,还可以通过教学平台与老师或其他同学进行沟通交流,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当然在学校各专业的课程建设中,除了传统的教学软件以外,还应积极选择一些成熟的创业实践教学软件,如用友 ERP 软件、金蝶创业之星、ITMC系列沙盘等,让学生通过在线模拟锻炼创业过程、经营业务流程到管理流程、岗位技能等多层次、多方式、全方位的创业能力。
传统的高等职业教育经贸类专业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多数是纸上谈兵,采用的多数是案例式教学,通过纸质案例实训项目的练习,让学生学习职业能力,这样学生没有直观的感受,对于知识的理解也枯燥无味。当然也有一些院校组建仿真模拟实训室,通过教学软件来模仿真实的职场环境,而这些软件大多数是事先人为设计好的程序,学生运用软件能够起到熟悉业务过程的效果。但是,软件本身的设计缺陷使它们大多不能真实反映千变万化的市场行情,因此学生通过这种教学软件对业务流程即使非常熟悉,具备基本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但是要能与时俱进地处理复杂的真实工作就显得有心无力,因为真实工作体现了“人和事”的有机结合,随机应变能力和综合人文素质。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校内搭建创新教育平台,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体验岗位工作,毕业后即可上岗就业。
根据江苏省内部分高校的改革实践,也不乏成功的案例,如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创业街项目,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电商创新站项目等,都是引入了优质企业项目,实现了校内和校外资源的共享。学生在创新工作站和创业项目中,面临的是真实的客户,他们在创业项目中可以和客户进行面对面的线下交流,也有线上的“双十一”等各类电商活动的促销、客服、运营项目。因此,学生毕业后在就业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无论是就业岗位还是薪水,都超过很多普通高校的毕业生,甚至有部分学生一毕业就自主创业,学生对学校教育模式高度认可。
培养具有“专业+创业”能力的学生,首先必须要有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技能的高职专业教师队伍,只有配备领路人,才能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学有所成。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可以采用内引外培相结合的方式,首先鼓励校内专任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职业能力的岗位技能师资培训项目,使校内教师走进企业,走向市场。同时,学校还要从社会各行业和企业中聘请一些创业人士和优秀管理者,或者邀请杰出校友加入到教师队伍中,使他们成为高等职业学院的兼职教师和行业导师,专门从事相关课程的开发设计和项目教学,鼓励他们将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创业实践带入课堂,实现校内和校外两个课堂的结合。
“专业+创业”教育要贯彻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全过程,在新生入学教育、专业教育、毕业设计各个环节渗透“专业+创业”精神和意识,使具有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精神的人才培养成为高等职业教育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全过程流程化管理中,高等职业院校首先应积极打造一个创业孵化平台,如在校内成立创新工作站,引入校企合作创业项目、大学生创业技能大赛项目,让学生刚入校就可以开始进行项目体验,使他们了解财经类专业的就业方向和途径,明确今后的学习目标。其次,在专业教学阶段,让学生积极参与创业项目的运行,使学生通过项目平台将创业知识运用于实践, 通过资金、场地和项目训练对学生的创业实战能力进行培养,可以让优秀的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业技能大赛,提升综合素质。最后,在毕业设计环节,学生可以采用顶岗实习模式,直接参与企业的校内创新创业项目或到企业入职参与社会实践、生产,成为一线技术型人才。
当然,高等职业院校除了加强自身校内创新创业教育外,还要积极参与区域性或者全国性的创业教育网络,如联合几个学校成立创业基地、大学生文化创业园,组织学生在这些场所进行实训,整合创业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总之,高等职业院校财经类专业的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是未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流。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重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出发点,职业院校必须从理念上重新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不断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环境,并通过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实践平台以及师资力量等专业内涵建设方面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将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一线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使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更具有就业竞争力和职场发展潜力,同时也能对高等职业院校财经类专业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A].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40号[A].
[3] 曾尔雷,黄新敏.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及其策略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12):70-72.
[4] 张瑶祥,蒋丽君.高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11(20):46-47.
[5] 安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J].职教论坛,2016(36):34-37.
[6] 孙秀丽.试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衔接[J].教育发展研究,2012(7):58-62.
[7] 邵月花.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0):76-79.
AnalysisofConstructionModeof“Specialty+Enterprise”IntegratedEconomicsMajors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
YAOJun
(Institute of Commerce, Liangsu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formation, Wuxi 214153, China)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erves the local economy. Economics majors, as the focus of liberal arts,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teaching has been unable to adapt to the new economic situation, along with Internet “+” and “innovation” concept, the combination of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perfecting the Financ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is paper takes Jiang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Specialty + Enterprise” reform, and then proposes way of constructing the new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mod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pecialty + Enterprise” education; “Internet +”
2017-07-20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江苏高等职业教育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协调性研究”(B-a/2013/03/003)
姚君(1980— ),女,江苏无锡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金融学,创新创业教育。
10.13750/j.cnki.issn.1671-7880.2017.06.008
G 712
A
1671-7880(2017)06-0027-04
责任编辑陈桂梅